生命之光:维尔纽斯隔都文化活动中的约瑟夫斯

2023-06-08 17:01何琛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

摘  要: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在相对隐秘地情况下写完《维尔纽斯隔都日记》,记录了隔都生活的困境和文化生活。约瑟夫斯的《犹太战史》等历史著作成为他写作的源泉。虽然在隔都中的日记写作始终伴随着对惩罚和彻底毁灭的恐惧,然而参与对希律王等历史人物审判这些文化智力活动既是对纳粹屠杀犹太人暴行的一种抵抗又使他对未来生活保持着希望。

关键词:犹太隔都;维尔纽斯;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约瑟夫斯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约瑟夫斯作品中的流散主题与现实映照”(SQ2021037)研究成果。

一、“二战”时期犹太隔都概况

德国当局在“二战”时期曾经在波兰以及苏联被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超过一千多个隔离犹太人生活的隔都(ghetto)。虽然每个隔都的社会地位和组织结构都不尽相同,但是位于东欧的大多数隔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规模最大的华沙隔都占地1.3平方英里,超过四十万犹太人生活在其中。隔都内部的公共生活是由德国任命的“犹太委员会”进行管理,负责犹太社区的物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运行。维尔纽斯隔都犹太人口最初为四万人,战争爆发前的维尔纽斯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即使是在纳粹统治的阴影下这一传统也延续下来。维尔纽斯隔都内有儿童和成人的剧院、歌舞表演、交响乐、艺术展览、图书馆,公共讲座和地下学校。维尔纽斯犹太人将艺术、音乐、文学和追求知识视为一种抵抗。正如隔都犹太委员会负责人雅各·根斯所说:“文化活动给了一个人从隔都压抑的生活中解放几个小时的机会,我们正在经历黑暗的艰难日子。我们的身体在隔都,但我们的精神并没有被奴役。”生活在纳粹阴影笼罩下的隔都,即使是普通的纪念活动对于犹太人而言也是有组织的抵抗形式。

生活在隔都内的犹太人必须佩戴有“大卫之星”的特殊臂章,他们还被迫充当苦力参加各种劳动。“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生活每况愈下,然而在维尔纽斯隔都中犹太人的文化生活、儿童教育和政治运动继续发挥着作用。由卡尔曼·舒曼翻译的希伯来语两卷本的《犹太战史》在1861和1862年出版,而约科布·纳塔利·辛奇尼翻译的希伯来语约瑟夫斯作品四卷本于1923年和1932年在柏林和华沙出版。犹太哲学家、历史学家齐利格·赫希·卡尔曼诺维奇(1885-1944)负责翻译的意第绪语两卷本的《犹太战史》于1914年在维尔纽斯出版。这些译本使得约瑟夫斯和他的作品被更多的犹太读者熟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译本还成为教科书,为20世纪兴起的犹太政治运动中的意识形态提供源泉。

那些曾经生活在隔都和集中营内的犹太人日记和出版物为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以生活在维尔纽斯隔都内的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Yitskhok Rudashevski)所著《維尔纽斯隔都日记》(The Diary of the Vilna Ghetto)为史料,旨在讨论约瑟夫斯以及他的作品在隔都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抵抗中怎样激发了犹太人对自身悲惨状况以及未来命运的思考。

二、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

与《维尔纽斯隔都日记》

1941年6月22日维尔纽斯被纳粹德国占领时,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只有13岁,他是一个热爱读书,在历史、写作和语言方面天赋极高的犹太男孩。在拿破仑时代,维尔纽斯自称是“立陶宛的耶路撒冷”。为了防止隔都内民众出现冷漠无情混乱不堪的状态,存活下来的世俗知识分子设法恢复战前的文化活动,他们还计划建立隔都博物馆并且编纂详细的隔都历史。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隔都内是被保护阶级,因为犹太人相信如果这个世界想要真正了解隔都内的情况,只有这些人的证词能打破偏见的藩篱。在维尔纽斯隔都,犹太管理委员会头目雅各·根斯(Jacob Gens)给文化部门的三十二个成员签发了特别的供应给养。这些知识分子也打破意识形态的分歧接受雅各·根斯的邀请参加在他家定期举办的研讨会,在宵禁前利用一盏茶的时间讨论犹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作家和艺术家们联合建立了工会联盟出版社,将维尔纽斯隔都内的作品购买并埋藏在地下以备将来出版。地下出版社在隔都犹太人的公共和政治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增强犹太人抵抗的决心,缓解民众绝望的情绪,使他们相信即使现在的生活无比糟糕,犹太人终将战胜敌人,这对于保存和提高犹太人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从1941年6月到1943年4月,鲁达舍维奇一直用意第绪语写日记。他在日记中不仅仅写自己和朋友家人的生活,还写了更广泛的社区活动以及德军对犹太人的毁灭。日记的最后一条记录是1943年4月7号,他写道:“我们可能命中注定要迎来最糟糕的结局。”对维尔纽斯隔都的清除行动开始后,鲁达舍维奇和家人开始四处躲藏。两周后,他们的藏身地点被发现然后被送往屠杀犹太人的波纳尔(Ponar),他和家人都在那里不幸遇难。在维尔纽斯解放后的1944年7月,鲁达舍维奇家族唯一的幸存者莎拉·沃洛辛(Sara Voloshin在他们曾经的藏身处找到了这本日记。这本日记的手稿现存于纽约伊沃犹太研究所(Yivo Institute for Jewish Research)①,位于西加利利地区的隔都大屠杀纪念馆(Ghetto FightersHouse Museum)也藏有日记的微缩胶卷版。1968年,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所著《维尔纽斯隔都日记》的希伯来语版本在以色列出版。历史学家艾伦·德·莱文(Allan Gerald Levine)称赞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将他与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相提并论。他的日记是保存下来的对纳粹军队占领和统治下的维尔纽斯隔都生活最具洞察力的记录之一。

三、《维尔纽斯隔都日记》中的约瑟夫斯

鲁达舍维奇在日记中提供了他所学习课程的详细描述,包括文学、拉丁语、希伯来语、德语、自然科学,尤其是他特别喜欢的历史,并且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他积极参与的“历史学家”俱乐部。他们通常每周举行会议,编写和分发调查问卷,目的是记录隔都内犹太人的日常生活。恰巧1942年他们所在学校的犹太研究主题是约瑟夫斯和罗马历史。在学习期间,学校设法组织了两场和约瑟夫斯著作相关的“历史审判”:第一场是希律,第二场是约瑟夫斯本人。鲁达舍维奇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在社区文化中心为两场文学审判所做的种种准备,他在准备对希律的审判时非常活跃。以下为日记节选:

1942年11月10日,星期二

今天天气寒冷……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了关于罗马的有趣知识,以及犹太历史中的希律王。下课后我去了俱乐部。外面很冷,家里也很冷,所以你愿意跑到使人忘记寒冷的俱乐部。今天开会是为建立犹太历史研究学会。我们决心学习、研究犹太历史,处理使我们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并将其应用到近期犹太历史中。目前我们在学习约瑟夫斯。我们也希望为他准备一场审判。②

1942年11月17日,星期二

今天我一直在讀杜布诺夫的历史著作并且为希律王和约瑟夫斯的审判“收集”资料。这项工作特别有趣。

1942年11月21日,星期一

今天晚上八点对希律王的审判终于开始了。在我们的临时俱乐部聚集了很多来宾以及俱乐部成员。我作为控方第一个发言……我指控希律王含糊不清的政策并且扮演了罗马代理人的角色。他还将罗马习俗引入到犹太土地上,而这些习俗对犹太人的灵性而言是敌对并陌生的。我还指责了希律王谋杀人民。为希律王所做的辩护展示了他的积极行为,解释说因为生活在暴乱的时代,希律的行为与他的本意背道而驰,他的很多行为也是为了犹太人的利益。法庭挑选了由教师和历史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他们必须回答希律王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民利益的问题……

鲁达舍维奇通过多篇日记详细记载了对希律王审判的细节,1942年11月21日的这篇更是直接表明了他本人的观点。除了他的日记之外,还有两位维尔纽斯隔都中的幸存者马克·德沃泽基 (Mark Dworzecki)和以赛亚·特朗(Isaiah Trunk)证实了这一审判,他们有关此次审判的证词分别在1948年和1962年出版。马克·德沃泽基认为,被审判的“希律王”暗指当时被纳粹任命的维尔纽斯犹太委员会头目雅各·根斯。雅各·根斯负责通过警察局、劳工部、健康部和文化教育部等机构维持维尔纽斯隔都内的法律和秩序。他拒绝了离开维尔纽斯的机会坚持留在隔都内生活,在1943年9月14日被召唤到盖世太保总部并在那里遇害。以赛亚·特朗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影射雅各·根斯的并不是对希律王的审判,而是对约瑟夫斯的审判。

对两次审判的不同观点表明生活在隔都内的普通民众对犹太管理委员会等特权阶级的态度不尽相同。隔都内也有等级的划分,鲁达舍维奇对此深恶痛绝。他在日记中曾记录了隔都内普通民众根本买不到肉,而有特权的人可以插队买到肉和骨头。他甚至在寒冷拥挤、令人窒息的藏身处也注意到特权阶级的存在:“这里总有一些‘贵族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床铺弄得又软又暖和。”鲁达舍维奇每次在日记中提到隔都内的犹太警察时都毫不留情,他认为这些人是大屠杀执行者的帮手,他们通过帮助纳粹折磨和杀害犹太同胞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审判的辩护方则认为希律王也做了一些好事,他生活在比较动荡的时期因此“某些行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他的一些举措也造福了犹太人。法庭和公众的主要讨论围绕对罗马的叛乱是否将犹太民族引向彻底的毁灭。鲁达舍维奇在日记中记录这场审判的讨论一直到深夜才结束,最终判决希律王有罪。当时只有十四岁的鲁达舍维奇对希律王模棱两可的态度非常敏感,最终得出结论:隔都中的学生必须承担更为深远的历史任务——学会如何分析像希律王一样的复杂人格。

在维尔纽斯隔都最困难的时期,鲁达舍维奇所在的历史学家俱乐部尽力安排并举行了对约瑟夫斯的审判。因为当时隔都内的犹太人处境极为艰难,这次审判的结果并不如上次对希律王的审判那么让人印象深刻。虽然鲁达舍维奇没有详细记录和说明此次审判的准备和过程,然而日记还是提供了一些在“最终清算”来临之前有关隔都生活的信息。他首先在日记中介绍了约瑟夫斯著作《犹太战史》的基本知识:

1943年3月7日,星期日

今天我们在俱乐部举行了对弗拉维奥·约瑟夫斯的审判,他生活在第二圣殿被毁灭时期。我扮演了充当证人的英雄人物,奋锐党领袖吉斯卡拉的约翰(John of Gischala)。审判过程非常有趣然而时间拖得太久了。

鲁达舍维奇心目中的理想英雄就是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吉斯卡拉的约翰”。在《犹太战史》第六卷中,约瑟夫斯在耶路撒冷的城墙上曾向这位叛军首领发表演说。鲁达舍维奇之所以选择吉斯卡拉的约翰是因为他同约瑟夫斯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从加利利战争开始到耶路撒冷陷落都有对他的描写。既然是对约瑟夫斯的审判,来自吉斯卡拉的约翰证词就变得极为关键,而且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交代了犹太战争的经过。热爱历史的鲁达舍维奇显然明白其证词的重要性。他认为,犹太社区最黑暗的时刻就是身穿崭新制服的犹太警察负责在隔都中“挑选”被送往集中营的犹太同胞。这些事实表明隔都内的犹太社区也缺乏内部团结,为数不多的生存机会也会引起内部争斗,其中一些人甚至和屠杀犹太同胞的刽子手合作。鲁达舍维奇在日记中对隔都生活的描写将约瑟夫斯笔下的犹太战争和现在所经历的悲惨现实通过隐喻连接起来:罗马代表德国和纳粹运动,而约瑟夫斯向罗马人的投降就像犹太人与德国人合作一样被他认为是一种背叛行为。1943年德国纳粹已经开始对隔都中的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和屠杀,鲁达舍维奇的犹太同胞们只能选择逃跑或者反抗。1943年4月,华沙隔都内的犹太人发起了对抗德国纳粹的大起义。虽然他们最终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然而日记中的文字不时流露出这个犹太男孩在面对纳粹黑暗势力时所作出的精神抗争。

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在《维尔纽斯隔都日记》中记录了他的恐惧和绝望,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对隔都中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对于这个犹太男孩来说,参与对约瑟夫斯等历史人物审判这些文化智力活动既是对纳粹屠杀犹太人暴行的一种抵抗,又使他对未来生活保持着希望。日记真切的反映了隔都学校里面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些得益于师生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奉献。正是他们使鲁达舍维奇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在1943年3月之后的日记中,鲁达舍维奇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悲观情绪,预感到自己恐怕要面对最坏的命运。最后一篇日记停留在1943年4月6日,当他最终被纳粹杀害时只有15岁。为了纪念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和他的《维尔纽斯隔都日记》,2016年8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前犹太人体育馆的门前竖立起德国艺术家甘特·戴姆尼的作品——鹅卵石大小的混凝土方块上承载着黄铜名牌,上面介绍了他生平信息。

四、结语

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的《维尔纽斯隔都日记》并非史学著作,而是个体的叙述和证言,他的文字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屠杀受害者内心世界的门。当读者阅读这些从隔都流传下来的作品时,跟随作者经历了初时的希望、精神上的抵抗,最終被残酷的现实堕入绝望的深渊。作者都以敏锐的笔触和开放的心态,将读者带入隔都历史的最深处,向世人展示了大屠杀的真相和意义。这些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对隔都生活最真实的写照,鲁达舍维奇的私密日记记录了生活的困境,他是在相对隐秘地情况下躲过审查制度完成的写作。这些文字在紧急情况下被秘密掩藏,战后幸运地被发现并流传下来,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战争结束后人们高度评价其作用,地下运动领导人齐威拉·莱伯金(Zivia Lubetkin)证实了这些作者在隔都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手无寸铁,也不曾射出一颗子弹,未曾杀死一个德国纳粹。然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敌人的反抗。”

尽管鲁达舍维奇的年龄、人生经历使其写作风格尚显稚嫩,然而约瑟夫斯的《犹太战史》成为他写作的源泉,他的作品反映了隔都内犹太人的文化成就以及对约瑟夫斯作品极高的熟悉程度。约瑟夫斯的作品被翻译成意第绪语以供阅读,用意第绪语写作也是犹太身份属性。当时活跃在犹太社区的社会主义政治团体和复国主义追随者其主张也不可避免地反应在作品中,影响着对约瑟夫斯的解读。作者用《犹太战争》中的罗马统治来隐喻德国纳粹政权,以背叛犹太民族的约瑟夫斯指代犹太委员会的头目。虽然在隔都中的写作始终伴随着对惩罚和彻底毁灭的恐惧,然而日记的核心主题依然是反抗,是对无法忍受的残酷现实做出的反应。在犹太民族笼罩在大屠杀阴影的黑暗时期,约瑟夫斯的作品事实上已经成为解读民族困境,加强民族认同的一个源泉。

注释:

①Yitzkhkok Rudashevski,Togbuch,YIVO Archives,Sutzkever Abraham?Kaczerginsky Szmerke Collection,Part 1:Vilna Ghetto 1939–c.1950(Bulk dates 1939–c.1944),Folder No.10,Record group No.223,Microfilm No.MK 545.

②Yitskhok Rudashevski.The Diary of the Vilna Ghetto,Beit Lohamei Haghetaot Ghetto Fighters House and Hakibbutz Hameuchad Publishing House 1973:91.(中文由作者翻译,下同)

参考文献:

[1]David G.Roskies,Naomi Diamant.Holocaust Literature:A History and Guide[M].Boston: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2012.

[2]Yitskhok Rudashevski.The Diary of the Vilna Ghetto[M].Beit Lohamei Haghetaot Ghetto Fighters House and Hakibbutz Hameuchad Publishing House,1973.

作者简介:何琛,石家庄铁道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犹太民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