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胡明哲岩彩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

2023-06-08 23:45黄书华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

摘  要:“岩彩”是20世纪末诞生在中国美术界的新概念,岩彩的出现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人民性思想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胡明哲作为最早推动岩彩艺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她的作品深刻地体现出人民性思想。胡明哲岩彩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主要表现在她的创作思想、创作过程、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当然,从她致力于岩彩艺术的当代转换中可以看出“人民性”这一思想也贯彻于胡明哲岩彩艺术的其它方方面面。分析胡明哲岩彩艺术中体现的人民性思想,不仅对我们学习岩彩艺术有帮助,也对我们关心和关注人类本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胡明哲;岩彩艺术;人民性思想

岩彩这一名词虽然是近些年新提出来的,但是我国使用岩彩的历史却是十分久远。在古代称这种岩彩颜料为矿物色或石色,古代运用矿物色作画多存在于壁画艺术,因此,我们可以称壁画艺术是岩彩艺术的前身,曾经这种艺术亦是中国绘画的主流。然而,随着文人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中国的岩彩艺术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保存和发展。与之相反,日本自唐代传入中国传统岩彩后就持续得到十足的发展,并在中国传统岩彩的基础上变异拓展了中国的古典矿物色。直到20世纪末,还是传统工笔人物画家的胡明哲留学日本,在日本发现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材料,内心深受震撼,回国之后希望把这种传统艺术继承下来并重新运用到现代创作之中。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胡明哲几乎成了岩彩艺术的代名词,谈及岩彩艺术,脑海中想到的第一个便是她,为什么胡明哲的作品有如此影响力,笔者认为是她作品之下隐藏的人民性思想,使得她的作品总是不期然而然地与观者精神产生共鸣,引人深思。

笔者所理解的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是指艺术作品中有一种能够打动人心、触动内心灵魂的稳定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时代性、永恒性,它符合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与利益诉求。人民性思想是胡明哲岩彩艺术特征之一。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胡明哲的岩彩作品,就其岩彩艺术中呈现出的人民性思想进行探究,希望以此启发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上要不断反思,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永恒性的艺术作品。

一、创作思想上体现人民性思想

胡明哲岩彩作品中的人民性首先体现在她的创作思想上。从胡明哲的岩彩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形而上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关注。这与胡明哲的生活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胡明哲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之际,也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她亲自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成了现在的小康社会,人民幸福、安居乐业。然而这样高速发展、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胡明哲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感到焦虑不安。伴随着这样的不安,胡明哲开始思考、反思产生这样不安的原因,同时,她将她的思考也寄托在了她的岩彩绘画中。在胡明哲早期的岩彩人物画创作中,表现的大多是人物比较具象、比较日常的场景,如她的《读》系列中描绘了一名女生正在安静读书的场景、《雨》描绘的是磅礴大雨下一名女生艰难前行的场景、《寻梦》描绘的是一名男生在床上梦游深思的场景。胡明哲早期创作了许多类似的岩彩画,在她的岩彩绘画中我们总能看到这种生活中常见但是人们却经常忽略的场景。这些画中的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带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胡明哲画面中这些安静、舒适与现实中人们生活浮躁、内心不安形成强烈对比,这也是她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即在逐渐功利化的世界,人心浮躁的时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击打着胡明哲的内心,同样也击打着世人的内心。随着时间流逝,胡明哲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她的岩彩绘画也由具象逐渐抽象,精神也在不断升华。

《都市幻影》系列作品是胡明哲根据都市内高楼大厦上的玻璃幕墙有感而发,创作了一套六幅的岩彩画和一个80平米的装置作品。这些绘画的画面中已经没有具象的物体,只有各种抽象图形的组合。刚开始看,我们可能会迷惑胡明哲的绘画画面中到底畫得是什么,图形之间弯弯扭扭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便会惊叹于胡明哲岩彩绘画中的绝妙之处。画的基底象征都市中高楼大厦的巨大窗户,基底上的图像是胡明哲对如今都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反思过程中产生的抽象概括。其中,笔者认为效果最好、最能激起人们思想浪花的作品就是《都市幻影》80平米的装置作品。胡明哲按照美术馆展厅的尺寸设计了这个作品,展厅由无数个方块画板组装而成,每一块画板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肌理,再通过镜面反射给观者造成视错觉,使得整个展览场地就是作品本身。胡明哲设计这样的装置作品并不是追求新奇,她在一次采访中曾说:“我想营造出一个似乎走在高大建筑回廊中,从不同形状的巨大窗子里,真实地观看玻璃幕墙的现场感;试图使观众忘记这是在美术馆里看岩彩画,而是走在大街上的真实感觉[1]。”观者从踏入展览场地的那一刻就如同走进都市玻璃幕墙之下的大街上,在这个若虚若实的环境里观者可以静下心,重新去审视我们生活的大都市,去思考我们都市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状背后带来的生存问题。观赏胡明哲的岩彩作品犹如是一场精神盛宴,从她的画作中,我们总能不期而然地与作品背后的精神产生共鸣并产生独到的见解。

二、创作过程上体现人民性思想

岩彩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胡明哲的岩彩创作过程也体现出人民性思想这一显著特征。

首先是采集岩彩材料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胡明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胡明哲经常去全国各地采集砂岩,并且用它们来进行创作。然而一般的画种如油画、水彩、国画却不能,之所以岩彩艺术可以用这些大地直接采集而来的材料创作,也是由于岩彩材料独特的广泛性和自然性。胡明哲曾经做过“百色之百色”的一个课题,通过这个课题,不仅可以了解当地文化而且运用百色地区采集的土色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胡明哲在谈到岩彩绘画的时候曾说:“广义地说,岩彩指岩石之色彩,它存在于大自然当中,并不特指某种商品。我的作品中用过不少黄沙、白沙、金刚砂,还用过不少学生送给我的自制岩彩,采集于他们下乡写生的山野里。”[2]由此说明,胡明哲岩彩绘画的取材是我们大自然中的自然之物,就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土地、岩石、染色性植物等。强调岩彩材料的广泛性和自然性是为了和现在工业化做出来的材料做区别。就以岩彩颜料为例,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可以制作各种颜色的颜料,但是绘画出来的东西总感觉缺失了颜料自身所具有的纯真和自然。事实上,保持颜料的纯真和自然也仅仅是采集过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采集过程去找寻我们人的原始状态。胡明哲曾对大地采集这一过程做过这样解释:“采集自然中岩彩材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让人回归的过程,就如同让一个图形回到原点——点、线、面,也让一个人回归到自然人的状态。”[3]因此,她创作作品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胡明哲的岩彩作品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体现着浓厚的自然的气息。

其次是制作过程体现的艰苦性。由于岩彩作品的画幅都比较大,在创作岩彩作品时通常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在整个岩彩作品创作过程中最复杂、最重要的是岩彩作品中肌理效果的制作。在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肌理语言已经逐渐成为艺术家创作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它是材料与技法的统一[4]。胡明哲在制作岩彩作品肌理的技法上采用的是纯手工的方式。因为表达的情感不一样肌理效果也不一样,因此,需要不同的技法。例如为了让画作呈现大地的厚重感,要堆积数层土;为了呈现其斑驳、凹凸不平的肌理感,需要不断地使用砂纸摩擦;为了生成一些特殊的肌理质感,需要用火烧、熨烫等技法。除此之外,部分肌理还需要拼贴、压印、刀刻等技法,有的甚至需要同时使用这些技法,而这些对于胡明哲而言都是家常便饭。纵使岩彩画的创作过程十分艰辛,但是胡明哲依旧将自己的身心投入进去,将自己内心的世界倾注进去。每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背后都付出了很多的艰辛,而岩彩艺术在刚发展的时候,处境十分艰难,不被人所知、不被主流认同,但是胡明哲仍然坚定着内心的选择。如今岩彩艺术发展越来越好,这里面付出多大的艰辛可想而知。在艰苦的劳动过程中,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自己的劳动,这是人类进行艺术创作本质意义所在,是真正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最广泛的人民性[5]。

三、文化传承上体现人民性思想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文化属性,岩彩艺术也不例外。然而关于岩彩艺术,自它出现便产生了很多争议,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它与中国古代重彩画有关,有的则认为它是从日本画来的。事实上,胡明哲的岩彩艺术是对我国古代壁画的继承和发展。岩彩的命名虽然是近几十年才确立的,但是岩彩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却是古老的。现代岩彩所运用的矿物质颜料在古代原始时期的洞窟壁画上就有使用的痕迹,经过岁月的沉淀,这种材质被赋予深厚的文化记忆。张晓凌在中国岩彩画20年与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岩彩画的出现可看作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征兆之一,是中国当代美术建构的方式之一。”[6]几十年前,胡明哲等人把岩彩艺术从日本带回中国,使岩彩艺术这个在中国沉寂了2000多年的艺术形式终于重见天日。岩彩的回归呈现出复兴之势,虽然与我国民族文化复兴这一力量的推动有关,但是,岩彩的复兴并不是对传统岩彩的简单复刻。从现代岩彩绘画作品来看,现代岩彩融合了日本画以及现代艺术等观念,并且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技术上让岩彩产生了丰富多变的画面效果。尽管现代岩彩与中国传统岩彩画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现代岩彩仍然无法抹去自己的文化传承,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态虽然可以具有新的模式与材料水平,但却无法超越历史;虽然可以以创新的名义进行各种实验,但却无法抹去自己的文化记忆。然而复兴岩彩艺术、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不能仅在艺术家的手里进行创作,它更需要广大人民的认可。高尔基指出:“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7]因此回看艺术,人民始终是它的创作者和接受者,人民不认可的艺术无法形成广泛的审美风尚和文化趣味,同样也就无法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我们能够发现,任何一种流传千古受万人赞美的艺术,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作品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以及广大的群众基础。

胡明哲对于岩彩艺术的贡献可谓是巨大的,她为了复兴中国岩彩艺术,多次带领学生追根溯源考察并临摹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等地的壁画。通过考察和临摹这些壁画,从中总结出中国古人的岩彩绘画在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及技术上的特征,并结合现代新观念完善发展出符合现代岩彩画的绘画特征,即本土性、观念性、平面性。这些特征构成了岩彩艺术的独特之美,这种美,在胡明哲的任意一幅岩彩作品中我们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她画中的本土性主要表现为她岩彩画中的颜料都是采集大地上自然拥有的颜料,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颜色,呈现不同的风土特色;观念性表现为胡明哲创作的绘画不是浅显地对物象的简单描绘,而是她对人生意义、生存现状、人与自然关系等的思考,通过岩彩材质来表现内心,通过还原物质来还原自我;平面性即岩彩绘画给人视觉效果是平面的,“色面造形”是胡明哲岩彩艺术的一大特色,用色彩来塑造块面,在平面化的空间里自由延伸,通过这种方式,使人的精神抽象于色面之中。胡明哲还致力于将岩彩艺术走进校园普及化。因为岩彩画相较于油画、国画、水彩画等常见画种而言,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画种,甚至不知道岩彩与敦煌壁画的关联,因此,复兴岩彩不仅仅是简单复兴这门艺术,还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灿烂的东方艺术。总的来说,胡明哲岩彩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她的作品不流于庸俗,观者在观看她的作品时,能够无形之中被岩彩作品中独特的文化属性、精神特征所吸引。

四、结语

綜上所述,胡明哲岩彩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主要表现在她的创作思想、创作过程、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当然,从她致力于岩彩艺术的当代转换中可以看出“人民性”这一思想也贯彻于胡明哲岩彩艺术的其它方方面面。分析胡明哲岩彩艺术中体现的人民性思想,不仅对我们学习岩彩艺术有帮助,也对我们关心和关注人类本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其实无论何种艺术,但凡是好的作品,我们都能够发现其中必定会存在着能够打动人心、触动灵魂的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的,它符合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与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1]胡明哲.我的“微尘”世界观[J].中华书画家,2015(3):90-95.

[2]胡明哲.谈“岩彩”的命名[J].中国中小学美术,2009(1):58-61.

[3]胡明哲,依阳,李恺.物是与人非——胡明哲访谈录[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2(9):5-19.

[4]沈莉萍.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物性探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9:32.

[5]张先军,艺术应体现“人民性”——评陈白水的版画艺术[J].创作与评论,2012(7):125-126.

[6]张晓凌.岩彩:文化属性与当代意识——在中国岩彩画20年与当代中国绘画研讨会上的演讲[J].中国艺术,2010(4):19-21.

[7]高尔基.论文学 续集[M].冰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

作者简介:黄书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岩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