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肉鸡腿部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2023-06-08 18:50:41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脚垫垫料腿部

陈合强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3)05-0013-07

腿部质量是指腿部、跗部、脚垫、关节等导致的腿病问题的通称,对肉鸡健康至关重要。肉鸡饲养至第5周后,鸡活动空间格外拥挤,活动量减少,经常会导致腿脚部发生问题、胸部和跗部发生炎症,且随着墊料质量越来越差,肉鸡患腿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实际上,脚垫损伤早在第2周左右就已形成,但完全表现出症状是在第5周,此时可以被饲养者观察到;跗部损伤主要发生在最后一周,那时鸡体重更重,身体重力经常集中在跗部上。随着肉鸡体重不断增加,腿部的负担进一步加剧,腿部的任何问题都会在此阶段表现出来。因此,探讨影响肉鸡腿部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是肉鸡饲养成功的关键之一。

1 影响肉鸡腿部质量的因素

肉鸡的腿病主要由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营养、管理等引起,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表1)。

1.1 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主要由禽呼肠孤病毒(Reo)引起,有许多亚型,不受年龄影响。在所有亚型中,只有几种病原可造成发育不良、个头矮小、腱鞘炎、肝炎、免疫力下降。Reo引起的腱鞘炎可导致跗部上方跟腱肿胀,肌腱呈透明状、增厚,可能发生断裂并伴随局部出血或跗部上方青肿。

1.2 细菌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包括股骨头坏死、滑膜炎、腱鞘炎。

1.2.1 大肠杆菌感染 主要特征是腿软,很难站立,走动时往往将跗关节着地,用膝走路;少数病鸡的关节红肿,关节呈竹节状肥厚;通常跗关节容易发生,局部存在热感,触诊有波动感,往往是单侧性病变。

1.2.2 葡萄球菌感染 跗部肿大,患处手感温度升高,肿大部位充满浑浊的暗黄色脓液。

1.2.3 肠球菌惑染 肉鸡早期大约在2周左右出现单腿或双腿的跛行,向后蹲坐,脚爪朝前;胸椎内的骨髓被这种细菌感染后导致跗关节病变,从而引起跛行。剖检可发现有黄色的心包积液,且心肌外通常覆盖一层白膜,膝关节内有脓液,这是盲肠肠球菌感染的明显标志。在正常的肠道菌群中,这种细菌是无害的,但如果进入关节则会引发问题,一些有致病性的种属能在血液、关节中淤积并影响脊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随后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很高,早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1.2.4 肉毒毒素中毒 如果在鸡舍内的一角发现很多死鸡,同时仔细观察其它活着的鸡,若伸着脖子似睡状,翅膀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表明发生了肉毒毒素中毒。病鸡闭眼横卧,羽毛轻轻一拨就掉。肉毒毒素中毒是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该菌在缺氧条件下如动物尸体中会快速繁殖并产生强烈的毒素,饲料中的死亡虫体或舍内死鸡是主要的风险源,肉鸡啄食了被肉毒梭菌感染的虫体或死鸡会在几小时内死亡,其腿部、翅膀、颈部肌肉先出现瘫痪呈似睡状,最后因呼吸肌感染引起窒息死亡。追查感染源并每天至少清理感染或死亡的肉鸡6次;同时清理其周围的垫料,检查食槽下方;给予抗生素治疗能降低细菌繁殖速度,缩短病程。因这种梭菌为孢子形态且有极强的耐受性,所以进鸡前应使用石灰及磷酸铵仔细消毒。

1.2.5 股骨头坏死 主要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雏鸡出现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感染,骨骺闭塞端供血感染发炎,骨髓感染,骨钙化不全,生长过快造成机体超负荷,腿部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发炎并可能发生脱落。常见的症状主要有跛行、用翅行走、颤抖样步伐。虽然这些问题是在第5周左右才出现,但应从进鸡时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整。通过解剖、细菌培养进行诊断。

1.2.6 细菌性软骨坏死性骨髓炎(BCO) 雏鸡啄壳和出雏期间在蛋壳内磨蹭过久、蛋壳太厚、失重不足造成关节红肿;成鸡股骨头、胫跗骨头坏死。饲养模式不同会导致腿病发生率提高,见图1。

1.3 支原体(MS)引起的腿病

肉鸡常见呼吸道症状,增重减缓,饲料转换率差,与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D)、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病情加重。MS引起的蛋尖、蛋壳异常(EAA,图2),与输卵管MS的增生有关。

1.4 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主要由新陈代谢疾病如股骨和胫骨外旋、脊椎滑脱症、胫骨软骨发育不良,饲料质量不平衡如Ca、P、VD不平衡引起的软骨病等。

1.4.1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 肉鸡3周以上步伐僵硬,没有出现软骨骨化情况,经常出现亚临床症状;最早可于14~21 d出现,部分在4~5周出现衰退。临床表现为大腿与关节肿胀或弯曲、跛行,肉鸡走几步后便坐下;最靠近跗关节一端的无血管软骨增生,软骨堵塞(无血液交换或骨化),造成胫骨虚弱和腿部不稳。软骨细胞未能出现正常差异化(表2),导致胫骨不正常的血管形成与矿化。由于膝关节处的骨骼存在薄弱区域,膝部软骨栓塞或骺软骨增宽,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过大的无血管软骨栓插入到胫骨生长板及骨髓腔中,最终导致跛脚。0~21 d快速生长、电解液失衡或其它因素(如饲料质量、营养问题(铜、霉菌毒素等)、钙磷比例不足、肉鸡品种、一些杀虫剂如福美双,即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也是造成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的原因之一。

1.4.2 佝偻病 胫骨弯曲且过软,呈橡皮样。主要原因是骨钙化不全或使用工业盐。如使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饲喂1 d的雏鸡,后期全群会有40%~50%的鸡出现佝偻病。

1.5 管理因素引起的腿病

腿脚常见的受伤原因有不平的栖息处、尖利物、网上平养、笼养、垫料质量不良、不良的抓鸡等。

1.5.1 皮肤抓伤引起的腿病 脚垫发炎的鸡活动较少,其它鸡在采食和饮水时会从病鸡身上踩过,锋利的爪子易划伤病鸡臀部,所以有时可通过臀部的伤痕识别有腿病的鸡。指甲把细菌带入伤口导致感染,皮下可见黄白色脓液层。当鸡舍潮湿、饲养密度大、料槽过少、黑暗时间过长或检查时抓鸡不小心等,均会造成皮下大肠杆菌感染,这种皮肤损伤是由于肉鸡相互踩爬造成的,皮肤抓伤的后果是皮肤破损并伴随肌肉表面形成脓液层。长时间接触潮湿的、氨气含量高(氨灼伤)的劣质垫料,跗部皮肤表面会变成黑褐色(跗部灼伤)。在加工厂内可清晰看到肉鸡跗部的重度皮炎,表现为腿上有黑斑,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也是造成胴体不适合食用的原因之一。在加工厂内可自动测量鸡群皮炎的严重程度,大于0.5cm2的损伤即为不正常,如果损伤发生率超过15%,必须严格监控垫料质量。

1.5.2 脚垫 脚垫健康状况与垫料质量密切相关。脚垫炎多数是公鸡或体重较重的鸡发生,脚垫损伤的鸡因疼痛很少去料槽采食,导致采食量降低和生长速度减慢,饲料转化率下降;脚垫损伤影响鸡爪销售,有些国家的动物福利法规定,肉鸡脚垫损伤的百分比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可引进的雏鸡数。

脚垫主要由通风、营养、肠道健康等原因造成,如通风管理不良;如球虫病、坏死性肠炎、肠内寄生虫、肠道应激等导致肠道。

1.5.3 孵化和运输过程对雏鸡腿病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雏鸡从孵化场运输到鸡场过程中发生腿病的概率最高,孵化后期高温对腿病影响的概率较大,长时间运输导致腿病发生概率的比例增加。

1.6 营养缺乏性腿病

饲料营养成分如非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VE、VD3、生物素、Ca、P、Mn等不平衡,缺乏活性VD3,25(OH)2D3摄入或产生不足,饲料中存在营养拮抗物质等,均会引起腿病。

1.7 神经和肌肉失调引起的腿病

行动困难并不都是腿病,有时病鸡一开始表现像跛足,抓鸡时它们会蹒跚前行,但近距离检查腿部却没有问题。事实上这些鸡是由于过度虚弱而导致的行动困难,此情况的突然发生可能是IBD或肉毒杆菌病的前兆;病鸡还可能表现为走路摇摇摆摆(鸭步),可能不是由佝偻病导致的,而是因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过量、球蟲药物过量、VE或Se不足引起的神经和肌肉失调造成的。

2 预防措施

2.1 重视免疫接种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免疫质量。对病毒性疾病,种鸡接种疫苗,如Reo可同时使用活苗和油苗,为雏鸡提供较高的母源抗体避免鸡群受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提高免疫质量和效果。

2.2 保持肠道健康

加强球虫病的控制,如使用球虫疫苗免疫接种并定期监测球虫卵囊数量、监控抗球虫药物的敏感性;预防坏死性肠炎,如使用8%恩拉鼎按10~20 mg/kg拌料;重视水线管理;使用竞争排斥产品;提供由优质原料生产的全价饲料;不滥用抗生素等,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2.3 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确保饲料质量稳定可靠,使用质量好的饲料,额外补充矿物质和VD3可预防佝偻病。减缓前期的生长速度、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25(OH)2D3、保持合理的钙磷比例、维持电解液平衡和最佳酸碱度、控制真菌毒素水平等,可防止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的发生;使用药物的作用不大,只能通过自身耐受过去;用抗生素治疗。预防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管理影响生长的各种因素,通过采取正确的孵化出雏窗口、保持种蛋卫生、预防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应为种鸡接种疫苗;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加强饲喂、光照、饮水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2.4 强化饲养管理

包括垫料、水线和抓鸡管理,减少脚垫的发生。避免脚垫损伤必须保持垫料松散无结块、干燥不潮湿。粪便中含有尿酸和氨,如垫料潮湿,这些排泄物对脚垫的不良影响会更加严重。实际生产中,垫料潮湿的原因主要有饲料质量差,如酸含量高、蛋白质过多、大豆中的钾含量高;供水系统不良;通风不好;饲养密度大;肾功能紊乱如肾炎、多尿症;消化道紊乱,如肠炎、腹泻;相对湿度高等。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2.4.1 每周定期检查 从第4~5天开始,每周至少检查脚垫情况两次,脚垫损伤可能在较早的日龄就出现。每次在舍内不同位置取鸡进行检查。经验法则是选4个区域,每个区域5只鸡,如果有超过10%~20%的鸡出现轻度脚垫损伤则应采取行动。对活跃的鸡和活动较少的鸡都要进行检查,包括死鸡和被挑出的有脚垫损伤的鸡。

2.4.2 预防脚垫 防止脚垫损伤是动物福利中主要的参数之一。在西欧国家,某一农场发生脚垫损伤的程度是判断饲养密度是否合规的指标之一。在屠宰场,对脚垫损伤的存在数量及严重程度(FDP)进行评分(表3),只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判断脚垫损伤(图3和表4)的情况。FDP评分=[(得分为1的肉仔鸡数×0.5)+(得分为2的肉仔鸡数×2)]÷参与评分的总鸡数×100%。

脚垫损伤是垫料质量差的明显标志,因此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应对垫料质量给予额外关注。饲养密度越大,垫料质量变差的风险越高。鸡群分布不均匀,不仅是舍内环境或光照强度不适宜导致,可能还是垫料潮湿导致。垫料也是一种热源,经常把手放在垫料里感受其是否过热。当饲养密度高时,较大日龄的鸡卧在垫料上好像形成一层隔热毯,动物自身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垫料潮湿会因发生化学反应开始产热,随后散发出的气体会损害呼吸系统且垫料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垫料过热阻碍大体重的肉鸡通过地面散发多余的热量。建议每天检查舍内不同位置的垫料情况,确保肉鸡在整个地面均匀分布,防止出现因冷空气或贼风造成的寒冷区城;防止出现因灯泡分布不均匀或损坏引起的黑暗区域,并第一时间更换坏灯泡,避免出现极亮区;每天近距离观察鸡粪,如粪便变稀,应立即采取措施调整饲料供给,如使用整粒谷物饲喂的鸡场,可增加饲料中整粒谷物的添加量;防止水线乳头漏水,及时清理潮湿垫料,避免结块。如不及时解决,随鸡群的不断生长,垫料质量会越来越差,脚垫损伤也会越来越多。

垫料种类对脚垫损伤也有一定的影响,图4中使用碎稻草垫料组评分为1分和2分的,鸡脚垫损伤数量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木屑组(图5),原因是木屑能更好地吸水且纤维更柔软。

2.4.2.1 保持垫料质量良好 造成腿病的主要原因有肉鸡本身(如生长发育、疾病、行为等)以及垫料质量两个因素。垫料质量差会导致胸囊肿,是酸灼伤、湿气与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垫料是松散的,干物质>60%,可防止脚垫变软,减少对脚垫的刺激,较差的垫料干物质<40%。垫料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应经常给予关注并且在垫料过湿前就提前干预和调控。较大日龄的肉鸡因体型大,采食量多,饮水显著上升,每天在舍内排出的水分更多。在肉鸡一生中,一只2 kg鸡会摄入6.5 L水,但只有20%留在体内,其余的水排出体外并被散发,所以舍内通风必须充足。对于体重2 kg的肉鸡,饲料转化率为1.8,水料比为1.8,80%的水被排出体外等于第6周肉鸡排出5.2 L水。煤气灯(图6)也是舍内湿度的来源之一,燃烧1 L丙烷气会产生0.8 L水,使用该加热设备时必须注意适当通风。

2.4.2.2 加强通风保持鸡舍干燥 肉鸡摄入的水分有80%需通过空气散失,垫料的吸收能力有限,吸收的水分刚刚超过上限时,垫料会变潮湿,对于垫料质量而言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通风是利用舍内局部真空将新鲜空气吸入并在天花板下预热;空气流动和热空气有助于垫料干燥。通过鸡群的分布可了解空气质量是否合理,因为贼风引起的鸡群分布不均,意味着地面空间利用差,引发更多的垫料问题。

2.4.2.3 根据鸡群的不同表现分析原因 肉鸡紧密地挤在一起而不去靠近墙角的地面,可能那里有裂缝、渗漏、冷空气或贼风导致此处温度较低,由于没有鸡过去,此处将变得更冷且无法利用。定期在潮湿的区域铺撒新鲜的垫料,可降低脚垫问题和胸囊肿发生的风险,但必须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饲料或饮水的质量会影响粪便的情况及饮水行为,從而影响垫料质量。多尿造成稀便,水料比骤增如,从1.7上升至2以上,却不是由温度引起的,表明一定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垫料也开始变潮湿时,这不一定是由肠道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病毒侵袭肾脏使尿量大增导致IBD或IB感染引起的多尿症,病鸡脱水并开始过度饮水,排出的稀便还会误导鸡群出现腹泻。如果怀疑存在感染,在该鸡群饲养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分析可对下一个饲养周期进行免疫方案调整。患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排出的水分过多,造成垫料稀松、粘稠,羽毛很脏、呈棕褐色,有发烧症状,胸部肌肉呈深红色,精神萎靡且食欲废绝,花斑肾。当病毒感染肾脏后,无法再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将其治愈。实际生产中也很难控制病毒引起的损伤,因抗病毒药物的价格非常昂贵,最好通过免疫和抗体监测及早监控。对细菌性疾病以预防为主,大肠杆菌引起的关节炎可采用减缓第一周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质量预防,如发现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葡萄球菌可使用恰当的抗生素治疗,保持垫料干燥能防止跗部皮肤变软。如果肉鸡走动时用翅膀支撑身体,说明其腿部已失去控制,会因腿部疼痛日渐衰弱并最终死亡。尽快淘汰跛脚鸡,寻找腿病诱因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腿部感染通常是因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的问题引起,腿病很难治愈,因病原体存在于骨中,抗生素很难到达。抗炎药物能缓解疼痛,病鸡可以继续采食和生长。药物停药期的长短通常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最后一周是否可使用药物或需采取别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5 做好生物安全

一定要树立信心、决心和耐心,细化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保证种蛋生产的质量和卫生,在内部和外部卫生的环境下孵化种蛋包括孵化场、孵化过程、雏鸡运输及注射器针的管理等,确保生产安全。

2.6 创造良好的育雏条件

温湿度达到品种饲养管理手册的标准要求,根据体重确定最小通风量,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各种需求。选择合适的饲养模式,如使用笼养育雏时应铺设塑料网,以减少对腿部的伤害;采用网上平养应注意网眼大小合适,网眼太大可能会导致雏鸡的脚从网眼中露下去引起腿病,且喙可能会磕在金属网上。正确使用料槽,清理干净鸡床,减少外伤,以降低葡萄球菌感染的机会。

2.6.1 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 密度适宜能为肉鸡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使其更易采食饲料,也可避免疾病的传播。除了供给优质的垫料外,经常在鸡舍走动,促使肉鸡多运动。间歇性光照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早期鸡群出现肠道问题,需额外补充矿物质及VD3以强化骨骼。

2.6.2 早期检查肉鸡骨强度 早期检查,即使有问题还可进行人为调整,如果很轻易地将腿或喙折弯就不正常;从第二周开始用手掰鸡胫骨时,应像折断一根火柴的感觉;对于较大日龄的鸡,应像折断一根结实铅笔的感觉。对跛脚严重的鸡进行腿部检查能显示其成因,如跗关节上部增厚,可能是呼肠孤病毒感染;小腿骨弯曲,可能是佝偻病;腿部畸形不明显,如骨头坏死并被增厚的大腿肌肉覆盖,可通过剖检得到确诊。

猜你喜欢
脚垫垫料腿部
地板速滑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玩具世界(2022年2期)2022-06-15 07:35:58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科学种养(2018年1期)2018-01-20 20:37:25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汽车脚垫行标有望年内出台
质量探索(2014年5期)2014-05-11 03:39:16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乡村科技(2014年9期)2014-03-03 16:41:01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青霉素对腿部疏松结缔组织炎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
生物环保养猪中垫料发酵的条件与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