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
——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6-07 03:32廉欣悦卜超群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气候变化气候

廉欣悦 卜超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 210044)

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24日—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苏丹、肯尼亚、叙利亚等7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贡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点评。开幕式于24日上午举行,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曹信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前副校长万辅彬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明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Iwo Amelung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美国理海大学王东宁研究员,江苏省气象学会张志薇高级工程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研讨会共进行了64场学术报告,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 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

气候变化是驱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这一主题共有21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前国际气象史协会主席、英国曼彻斯顿大学的Vladimir Jankovic以“气候为什么是一个安全问题”作为开篇,以粮食资源安全供应为议题报告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呼吁社会应加强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通过对岭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引出了“瘴气”这一概念,并对“瘴气”在各类文献中的记载、描述以及当下的研究情况作了分析;来自苏丹喀土穆苏丹气象局的Mohamed Abdallah Ahmed Alriah则着眼于2000—2020年期间苏丹6—9月干旱状态的时间、空间及年际波动,以调查植被覆盖的变化和相关气候指数对苏丹干旱发生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周琼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报告了气候对民族地区灾害的塑造情况,揭示了气候环境对于民族甚至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的曾维和报告了温控1.5℃的目标和其实现方法,进一步揭示了温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曲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冯寿波均着眼于北极区域的研究,分别论述了北极生态系统的社会属性及北极气候变化与国际海洋法之间的联系。大理大学的吕跃军通过怒江木垒房民居、迪庆藏族饮食文化、丽江古城水文化以及大理白族绕三灵习俗等案例,阐述了气候环境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王瓒玮从气候变化视角分析了中日双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路线,以此探究中日关系走向;同样关注国际社会的还有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卜超群和李梁小娟,二人的报告分别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外交实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则以麦金德理论为切入点,从气候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地缘力量,以及建立起心脏地带共同体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北京市气象局原工程师刘光保认为“从古至今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作为导致气温增加主因”的这一说法证据不足,指出气温的变化从历史时期就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继而探讨了影响气候变化的非人类因素。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王作跃进一步提出,气候变化对开启中外气候变化科技交流的历史有着深远意义,同时阐述了国际科技交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性。清华大学的顾萍以北京啤酒厂案例为依托,阐述了气候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技术的发展变革之间的联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麻庭光关注于在历史上48个全球变暖气候节点发生的内乱和政治改革事件,报告了司马迁陷阱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所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周牧宸以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为出发点,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探讨“可持续性”的演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昌春从气象视角入手分析了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气象与社会经济背景,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肖雷波则关注于建立应对气候危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案。华南农业大学的魏露苓从旅游资源开发与气候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古人笔下的罗浮山进行考察。大理大学的宋觌霏则报告了明清时期解决水碓硙引发的水利纠纷过程中环境和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2 气象科技史

深入研究气象科技发展历史对于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本次会议共有22位专家学者围绕气象事件、人物、文献、资料、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精彩纷呈的报告。来自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张改珍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晓萱均从“西学东渐”时期入手,从仪器、技术、方法等方面探究了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高建国对福建历史台风路径进行复原,并以此为样本恢复上千年历史的台风图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倩梳理了竺可桢与中国近代海关在气象方面的交往,详述了竺可桢对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网建立的推动作用。赵超则对宋代诗歌中气象灾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涂丹聚焦域外香料进入中国的历程,探讨了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双重作用下明清中国社会文化的新脉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庆分析了1929—1966年这一时期中国气候区划发展情况,认为应将中国气候状况与世界气候区划法相融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杜舜华着眼于对气象遗产的研究,报告对北极阁观象台天气图遗产的价值进行剖析。美国理海大学的王东宁以余青松为主人公探讨了紫金山天文台与理海大学之间的联系。山西大学的厚宇德基于笔记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气象、气候与生态形成的相关历史,以期洞察古人气象观念的文化渊源。中国气象局智利蓉从气象、天文、物候等多个维度对哈萨克族文化遗产“阿玛勒”进行数据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阿玛勒”与二十四节气的对位情况和两种节气体系的时序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季媛媛从俄国探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边疆地区科学考察的史料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象数据。江苏科技大学的杨凯报告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气象教学及保障技术。云南农业大学的宋雨轩报告了亚里斯多德海洋鱼类活动气象思想和应用价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刘洪君、龚铭璇、顾玲、方义凤、陈苹分别就明清之际士人对“风”的研究、江浙地区的稻作谚语、蚶养殖时期所需要的气候环境、清代苏州雨雪农情奏报制度以及水旱灾神话展开讨论。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张骞、董淑童、张宇欣就《气象学报》《观象丛报》《中国丛报》进行内容梳理,对其中重要的气象历史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求从历史角度出发推动中国式气象现代化发展。

3 气候变化与环境考古

复杂多变的全球气候为古代人类的生存和演化提供了环境条件,综合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人类文明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共有19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专题进行讨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Nanny Kim应用GIS模型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矿业开发与森林退化消失的关系,以求用科技手段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黄兴对中国冶铁史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伟通过饮食构成探讨辽西地区史前人群生业变迁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毕硕本采用概率统计、机器学习和模糊推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明清时期气候灾害的温-湿要素数据。广西民族大学的容志毅教授以气候动力说假说作为依托,从气泡破裂说联系到了台风旋转说,给气象科技史带来了新的假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何静凡、方志龙、郭爱鹏、江志霖分别介绍了巢湖湖泊岸线变迁、16—19世纪初吴淞江和黄浦江水势转换、石渚周边水文地貌和沉积情况以及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相关内容。中央民族大学的杨俊涛从气象学视角出发,讨论了殷人聚落受气候影响而造成的兴衰交替问题。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海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又进、浙江大学的杨丽娟分别分析了宁镇地区古代矿冶景观的时空演变、湖南七星墩遗址烧土制品的成因以及古气候对黄土地层形成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的陈钧伟、徐家豪讨论了坝南遗址、薛城遗址自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士毫通过收集和整理淮河流域1644—1911年旱涝灾害的相关史料,分析了旱涝灾害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肯尼亚非洲博士组织的Isaac Sarfo、Collins Oduro二人分别使用模型评估、机器学习、遥感等技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纳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力丹对高句丽墓葬壁画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技手段说明气候变化对壁画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6月25日下午进行了本次会议闭幕式大会发言,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教授主持。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由山西大学的厚宇德教授主持,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教授为5位“北斗星论文奖”获奖者颁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毕硕本教授为6位“优秀论文奖”获奖者颁奖,并向各位获奖学者致以热烈祝贺。最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气候问题是有深入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大家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深入开展气候与文明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气候变化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