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好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我在抢救室里见过无数生命的终结和在死亡边缘的挣扎。特别是许多自己动手想要为自己的人生亲手、提前画上句号的人。那是令人心痛的,也是令人惋惜的。尤其对那些还是年轻的生命来说,原本正是应该迎着阳光尽情绽放的时候,却突然转向毁灭。可当那些年轻的自杀者在抢救室里重获新生的时候,我又是庆幸的,因为面对过死亡,他们有了畏惧;因为切身感受到了恐惧,他们才能向死而生。
这天深夜,我经过抢救室,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从救护车上被抬下来,他醒着,年岁赋予的稚嫩里带着一丝绝望。我见过无数这样的眼神,所以我知道他一定刚刚经历过一段坎坷,绝望压碎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他选择结束痛苦。然而,短暂的解脱之后,他却需要承受更多治疗带来的伤痛。
小男孩姓王,那一年的夏天,他就要参加高考。我是从陪他一起来的他妈妈那里听到这些事的。王同学被推进抢救室之后,他的妈妈一直在抢救室门口情绪激动地打着电话。从她的言语里,我得知王同学今天吃过晚饭之后像往常一样回到房间里写作业。差不多晚上10 点的时候,他的妈妈想去给他送些水果,却发现他把房间的门反锁了。她在门口敲了几次门,但王同学都没有回答,就在她想离开的时候,却从门缝里闻到了很重的酒气,她以为孩子在房间里偷偷喝酒,于是拿来备用钥匙,打开门看见的却是躺倒在床上的孩子,床旁的地板上还有一盒已经被吃完的头孢克洛。
从她的那通电话里,我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境还算优越,父母不想让他高考,想送他去国外,但孩子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听起来,王同学似乎很喜欢画画,我想这大概是他想留下的理由之一。
因为经历过那个年纪,所以我知道其实大部分孩子并不是那么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但是很多父母都是努力在工作和孩子之间保持着平衡,所以难免出现疏漏。比起父母,我更关心孩子,更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等他脱离了危险,心情又平复一些之后,我才从他那里知道了故事的全部。起初他有些抗拒我,后来被我的关心和爱护打动,逐渐敞开了心扉。其实和孩子真诚的交流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上,态度诚恳地说话,孩子是很容易对你敞开心扉的。
小王说他的同学们嘲笑他画的漫画,他对那些作品几乎倾注了半年以来全部的心血。当然不只是他的同学,父母也觉得画漫画不是一件正经事,不该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几句嘲讽、别人的不理解,对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雨的成年人来说可能已经不算什么了,可对于一个正是需要被人认同,自身也在不断寻找着存在感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那却几乎是整个世界。正如第一次绽放的花朵,希望全世界看见它的绚烂,这时候迎头泼下的冷水无疑是毁灭性的。
孩子无法处理负面情绪的累积,感到很痛苦,然而事实是头孢和白酒同样无法给他解脱。我们常说头孢不能和酒一起用,事实上这会造成体内的双硫仑样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会在人体的肝脏内形成无法代谢的乙醛导致中毒。通常抢救室应对这样的情况采取的就是吸氧和补液,同时应用一些必要的药物,但这些只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更有被实现的意义,逆风的方向才更适合飞翔。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所爱的东西是对的,自己的坚持是对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和有勇气的表现。现在还只是人生的开端,将来势必还会遇到很多挫折,人为什么摔倒?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如何站起来。我不知道我说的这些话是不是能对王同学起到正面的影响,我还告诉他,你不理解父母就和父母不理解你一样,如果你不把心里的坚持和热爱说出来,别人又要怎么理解你呢?
后来这个孩子还是出国了,但父母同意他继续学画画。再后来,他在漫画平台上连载了自己的作品。他告诉我,那时嘲笑他的人,现在只能在那些漫画的下面发表评论。
这当然是我想看到的结果,我很高兴自己鼓励了一个孩子,更高兴他在悲伤的土壤里种出了新的希望。当然,最重要的努力是他自己做出的。他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然而,并不是每一次,每一个像他一样的孩子都能从死亡的边界上迎回新生。我知道抢救室的那些医生和护士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可重生并不只是重新跳动起来的心脏。从那里流出的血液浇灌着那具躯体,我由衷希望他们能珍惜这副躯体,希望他们感到绝望无法排解的时候,也抬头看看窗外。
或许那里,阳光正好,夏花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