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与处置机制构建

2023-06-07 21:09方剑张云毛红娇陈明敏
科技风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

方剑 张云 毛红娇 陈明敏

摘要:在新医科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然而,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目前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机制仍停留于单向应急预案的研究,应急演练则只注重专题研讨和情景模拟,缺少联防联控联治的实战演练。因此,构建一套分级分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联防联控联治的应急演练机制,以保障师生实验安全,降低实验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实验室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实验室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1]。在新医科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医学实验室建设发展也已进入快车道[1-2]。然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在近年来呈多发、频发态势,例如2021年中山大学某化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药品爆炸[1],导致一名在读博士生手臂动脉被刺穿[3];2018年1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多名师生受伤[3];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实验课感染乙类传染病[2]。

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已迈入以应急管理部为中心,以“一案三制”为框架的职能化应急管理模式[4]。国家提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公共突发时间等应急体系及预案逐步规范化、体系化[1]。国内外学者也对应急管理体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刘景超等[1]结合“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三全五实”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易玉枚等针对目前实验室应急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不完善全,应急管理常常被动应对,应急预案体系落后陈旧,应急队伍及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提出“六位一体”的应急管理模式[2]。张延兵等将世界一流高校ESH管理体系(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理念贯穿于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各个方面,切实建立适合国内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的新方案[3]。张羽等根据系统论和全面应急管理理论,从组织体制、机制、法制和技术支撑等四个方面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优化[4]。

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应急管理机制仍停留于单向应急预案的研究,应急预案制度过于自上而下的逐级展开,未从实验室风险基础入手做到分级分层应急管理体制构建。此外,先前的研究大多关注应急体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急演练注重专题研讨和情景模拟,缺少联防联控联治的应急演练。因此,构建一套决策与执行高效协同、坚决有力的科学、完善的医学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与处置机制势在必行。

二、多级联动响应的闭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一)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1. 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和硬件物质设施不足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应急管理未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由保卫处、资产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各自负责相应的职责,即临时成立一个多部门责任不明的的兼职机构[5],没有设立独立的实验室应急管理机构或组织部门,实验室应急管理职责往往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清楚,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默契,无法落实到个人。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小组成员大多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决策,达不到现代化高效、迅速的应急管理要求[6]。通常高校应急管理队伍由管理人员、专家队伍、救援队伍、其他教师和学生组成。然而当前高校应急管理人员编制少、能力弱和主动服务意识低;专家队伍缺口大、基层专家不足和专家学科分布不均;救援队伍专业性不强、统一协调差和横向系统联动不足;教师和学生日常培训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单薄和应急处置能力差等。财力、智力和物力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基础,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应急物力财力不足的问题,成为应对应急管理的制约因素[7]。高校经费有限,应急救援物质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均、物质维护和更新不到位;救援装备数量少、水平落后、设备长期未能维护;医疗基础建设薄弱,设施设备不足、硬件设施不健全。高校实验室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应急处置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需求[8]。

2. 缺乏多部门联动的应急联动中心和联动协调机制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虽然已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预案,但普遍缺乏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具有设备管理、门禁考勤、视频监控、综合监控等功能[7]。且现有的智能化实验室大多处于初始阶段,以实践和科研实验室为主,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无法满足当前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中的实际需求[8-9]。国外许多高校借助社会公共资源建立应急联动中心,通过诸多专业部门的援助,比如消防、医疗、安全部门等应急联动,统筹各应急服务资源,采用固定统一号码,服务于校园紧急事件和求助,统一出警,统一管理,联合联动行动,为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提供紧急救援[8]。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实验室应急联动实行单向管理,纵向未整合理顺政府、学校、学院、实验室和师生的信息反馈体系,导致上级管理者无法准确及时把握事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动态[9];此外,横向未建立实验室应急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处于政府、高校职能单位间的信息孤岛,导致管理者无法快速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从而容易造成应急资源的浪費和局部信息滞后,错失处置安全事故的最佳时机[10]。

(二)医学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1. 加强分级分层应急管理,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五落实和“六全面”的应急管理模式

根据风险分级分层评估理念,制定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协作[10]。风险分级分层管控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实验室各项安全管控需要分级管理、分层控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与追溯,而各项风险、危险源、采集依人不同、依事而异,对采集本身确定明确的分层分级[11]。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救援是事故发生后的最后一道防线。构建由学校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岗位应急处置卡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12]。而隐患排查治理可以查缺补漏,是事故发生前的一道关键防线,也是落实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管理方针的实际需要[10]。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动态闭环管理体系,主要涉及排查治理机构组建、人员培训、隐患排查、登记报告与建档、下发整改通知、整改实施、复查验收、隐患销档等环节,整改实施环节应做到整改人员、责任、资金、措施、时限等五落实[10]和“六全面”的实验室应急管理模式(全过程管理、全系统管理、全方位管理、全面应急响应、全手段管理、全社会管理)。

2. 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和设施保障,细化应急管理流程,实现智能化的实验室应急联动协调管理

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建立应急联动中心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依托当地公安、消防、医疗、安全部门队伍,根据实验室风险分级分层评估要求,把加强实验室安全专家队伍管理、培育基层实验室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和强化实验室操作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为重点目标[10],将应急工作重心下移,对不同学科分类指导,分层管理,突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以基层实验室自救为主、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联动协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条件,实现实验室安全条件建设应与实验室建设相同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实验室硬件及安全设施[11]。细化实验室应急管理流程,急责任明晰落实,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强化应急演练和应急实践提升管理人员的应急实战能力,保证应急制度流程的有效开展。

三、联防联控的实战演练应急处置机制构建

(一)高校实验室应急演练处置机制的不足

1. 应急预案与演练脱节,预案实效性差、适用性不强

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演练作为检验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关单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协调联动机制及应急处置能力高低的重要途径[13]。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与演练脱节,预案时效性差,演练与实际工作不一致,预案细节没有经过实际演练的验证,部分高校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地开展演练活动,达不到演练的预期目的[12]。尽管目前某些高校实验室已开展应急演练,但仅仅用从检验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险情的能力,向师生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通过应急演练,应反思现行应急预案是否存在问题、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12]。此外,仍有许多应急管理人员认为应急预案中描述的突发事件发生概率低,一线人员甚至中层管理者对应急预案的内容不甚了解。许多高校习惯性在“安全宣讲日”“消防日”“安全月”等固定时间点扎堆重复地开展单一性质的应急预案宣传,但此类活动既影响演练效果又浪费人力物力。

2. 应急演练缺乏优化机制和应急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演练优化机制,厘清联防联控与应急预案的关系,制定操作性强的细化方案,对扎实有效开展应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应急演练许多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借助演练实践检验再去优化应急预案[14]。轻视演练反思,忽略“演练—反思—验证”的演练优化机制。国内高校虽已开始建立实验室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但由于实验室应急联防联控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与其他部门、单位相配合完成的工作中无法做到无缝对接[12]。在突发事件决策处置中,又因没有系統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规范各部门的职责关系与责任范围,导致许多工作职责需要预案来补充说明,但是由于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的参与单位、组织数量和时间地点受限,因此参与应急处置的各单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能、职责并不清楚,从而导致各个部门间相互推诿,前期防控工作常处于一种混乱无序地观望状态[11];中期虽有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但各个参与单位难以联动协作配合完成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后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又在“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有机转换过程中衔接不足[15]。

(二)医学实验室应急演练处置机制构建与实施

1. 夯实应急演练内容和实践效果,构建“演练—反思—验证”的演练优化机制

应急演练规划是应急演练的前提,其主要包括明确演练目标和对象,确定演练范围与场景,确保演练活动与责任主体(单位/个人)应急职能考量相符合[16]。演练目的需根据实验室安全事故风险分级分层评估、隐患排查治理总结分析、典型事故案例科学分析等,并结合各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现有应急资源,有针对性、示范性的确定演练对象。基于确定的应急演练目的与对象,明确演练场景,描述应急演练中的背景信息、环境对象、场地情形、事件对象、演练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后续发展的预测等[14]。应急演练情景从实际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事故类型、演练形式、参与部门等基础信息,要切实符合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展规律[12]。演练结束后对各部门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组织专家现场对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边演练边整改、演练结合、重练轻演、以练为主、以练促改,不断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切实提升演练的实效性和实战能力。

2. 优化可防可控、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构建联防联控联治的应急演练机制

建立实验室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在长效协作建设、联防防控预警、资源调配和信息共享、协同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合作及应急演练,需提前谋划和准备,可有效提升高校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风险防控能力[17]。要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人员的联防联控意识,科学制定实战演练强的细化方案,明晰应急演练流程,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常态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联动、校内外联动、部门联动、单位联动,确保提高联防联控联治演练机制效力[18]。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部门间联动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同时,把应急联动演练的落实情况纳入隐患排查治理与突发安全事件调查中,确保应急联动演练机制能落实落地;要结合实验室突发事件的诱因,并根据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特点,分析提炼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联动演练机制,推出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的联动演练实战方案。

四、总结与展望

健全和完善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与处置机制是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高校实验室有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加强分级分层应急管理,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体系,让应急管理体系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起到纲领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和设施保障,细化应急管理流程,借助智能化的实验室应急联动协调管理模式,切实提升应急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效率。并夯实应急演练内容和实践效果,优化可防可控、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构建“演练—反思—验证”的联防联控联治的应急演练机制,整体推进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与处置机制落实落地,保障师生实验安全,降低实验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1]刘景超,袁泽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08):327-332.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
基于Arduino与Python的实验室联动门禁报警系统设计
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
基于FCR的城市地下供水管网应急处置系统设计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