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越来越重视的社会问题,尽快完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从推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养老服务、统一相关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校企联合培育人才机制等方面提出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养老;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
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养老供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当前河南省整体人口数量尚未出现负增长,但各地市、郊区县在2010年就开始出现人口减少情况。根据2023年年初河南省人口学会预测,河南省今年将会迎来人口负增长拐点。从2021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河南省人口达9941.2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96万、占比18.07%,65岁及以上人口达1340万、占比13.4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比重分别上升5.35和5.13个百分点。2022年8月28日,河南省省长王凯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1383万,占常住人口的13.99%,已经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
智慧养老来源于2012年全国老龄办提出的“智能化养老”理念,相较于机构养老,其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专业化社会养老服务,比较符合河南省群众居家养老的主体需求。近年来,河南省针对智慧养老开展了一系列创新试点工作,特别是2020年开展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发布的智慧养老服务地图以及引进培育了一批智慧养老龙头企业等举措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不过,在肯定成效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优化。
一、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过程中,凸显了养老服务宣传不到位、养老机构良莠不齐、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居家养老服务仍未充分发挥作用等不足。而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云平台的应用,推广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呼声和需求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12月30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有10.32亿网民,其中有2.84亿农村网民,有1.19亿老年网民,能够独立操作完成购买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分别有0.62亿、0.55亿。这是推广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基础。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率地将智慧养老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养老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养老服务方面重点研究的课题。
可将智慧养老系统理解为智慧居家养老系统,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服务需求进行线上远程实时监控和线下养老资源的快速反应。相较于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等,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能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通过智能养老服务手机App、智能定位GPS、智能手环、智能血压仪、智能血糖仪、智能拐杖等智能化设备,协助老年人进行科学用药、健康监测、健康干预,以及助餐、助浴、助洁等,让有各种需求的老年人在家里过上高质量高品质的老年生活,同时减轻子代养老的压力。智慧养老的成本也比较低廉,相对于养老院月度、季度、年度的收费周期,智慧养老收费周期灵活、不受周期限制。
2020年,河南省财政厅、民政厅深入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并分两批确定了郑州市、洛阳市、兰考县等12个市、县承担智慧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质性地将养老服务由线下机构、社区服务转为智慧线上、远程线下相结合。2021年3月,河南省民政厅着力建设养老设施供需发布信息平台,并发布智慧养老服务地图,实现了省域内养老服务智能化供需服务。2021年12月31日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开发促进智能化养老服务,建设河南智慧社保App养老认证机制。截至2023年1月,河南省辖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入网约1500万人。例如,2020年,洛阳市立足云计算、大数据,依托社区及居家养老需求探索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汇聚了212家养老机构、233家养老服务中心、1536家农村幸福院,5000余名养老服务人员以及126.7万老年人口的数据信息,通过智慧化数据运用,开展了受老年人欢迎的家门口嵌入式养老。郑州市从2020年开始不断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工作,以“数字郑州”建设为基础,实现智慧养老并网、信息共享等,从智慧化监控、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确保智慧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其中,金水区智慧养老建设先行先试,被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金水区、管城回族区、郑东新区、高新区的7个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二、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服务群体受限
河南省老年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养老服务需求较大的城郊、乡村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多是空巢、鳏寡老人,他们需要日常照料却又“难舍旧家”,是最需要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帮助的一批人。然而,这部分老年人对网络了解不多,甚至多数老年人用的是老年机或没有通信工具,无法了解和享受智慧养老的便捷服务,无法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寻求帮助。这也是河南省智慧养老试点工作在郑州市、洛阳市等市域内容易推动见效,而在县城、城郊、乡村运行亏本、“举步维艰”的原因。
(二)相关标准尚未统一
当前,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可借鉴推广的完整体系。尤其是针对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同个体的认证进入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政策要求,对不同主体的职能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界定,大多侧重于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销售,忽略了对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监管以及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的关注,导致在市场化运行中,部分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企业熱衷于智慧养老相关设备和软件的推广销售,对当前线下养老服务质量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漠不关心。智慧养老各主体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整个服务链条以及服务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准入标准不统一、市场价格不一致等,影响着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
(三)群众接受度仍然不高
大数据应用、互联网信息共享及其衍生的智慧养老服务等均为新生事物,而老年人对新生事物则力不从心或视而不见,对涵盖区域网、可穿戴技术、云计算、一键呼叫、GPS定位技术等事物的智慧养老服务在接受和使用上均存在现实不便和心理抵触。同时,使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或进行智慧社保App养老认证后,由于信息共享、流动等造成的各种养老产品广告骚扰也是当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接受度不高的原因之一。此外,虽然智慧养老App服务模块多、功能强大,但受限于手机功能及老年人视力退化等影响,部分老年人对如何使用智慧养老硬件网络设备、如何操作智慧养老功能模块等存在遗忘或难以理解的情形。这些都影响了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以及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度。相较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繁杂多样的服务,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身边简单、直接的社区养老或机构养老服务。
(四)专业型人才较为匮乏
智慧养老不仅仅对于老年人来讲是一个新事物,对很多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来讲,同样也是一个新事物。可靠的、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是有效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普及的关键,然而专业型智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涉及线上线下不同领域,具有复杂性、特殊性以及不确定性,比普通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育复杂得多。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来源较复杂,甚至主要来源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不够清晰,也不愿意参与智慧养老服务相关培训,对如何使用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开展日常监控监测、突发事项紧急呼叫等不上心、不积极,无法按照预期结合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同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安全有序管理也是影响智慧养老服务推行的因素之一,这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较为匮乏。
三、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养老服务
将当前市场上与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智能养老App、智能手环、智能报警等软硬件统一整合,深入研究发展智慧线上、远程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大力研究推广一键呼叫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在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区域,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一键呼叫功能,对老年人多样需求或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响应。二是将当前关于农村(社区)照料护理人相关管理要求和智慧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明确职责规定,通过线上监控管理预警,触发线下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解决老年人突发状况。
(二)统一相关标准
深入研究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规划,整合智慧养老服务过程中的各个主体,统一分工、完善协调交流机制、强化职责,从而达到合力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目的。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更加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实施细则或方案。强化监管,制定统一的奖惩标准,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建设标准、准入退出机制以及服务价格等。出于快速推动落实考虑,可以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税务、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积极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企业一些优惠和补贴,鼓励有资质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中来。同时,指导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标准化、高效化运营机制,结合实际降低成本,统一收费标准,提高性价比。
(三)加大宣传力度
立足养老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群体,通过拍摄小视频、直播、发放宣传单以及试点等方式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普及性宣传。一是针对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短视频讲解等宣传方式,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互联网运用能力的老年人充分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二是针对农村居民,借助社工或志愿者等人群,开展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系统试点工作、入户宣传讲解等,营造良好的智慧养老服务宣传氛围,促进文化水平不高、对新事物有抵触心理的老年人認同和接受。三是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外出务工无法照料老年人的年轻人,积极宣传智慧养老服务的功能和优势,先让年轻人接受,再由其向家里老人进行普及。
(四)建立校企联合培育人才机制
目前河南省一些高校已经关注研究如何有效培育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建议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育。可以立足于智慧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调研,设置相应的智慧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培育复合型服务和管理人才;定向培养,统一设置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证书资格标准。同时,建议研究制定相应的准入资格获取补贴政策,鼓励更多原来就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加入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当中,从而有效解决线下服务和线上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结语
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背景下,智慧养老将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的最佳选择。从2012年全国老龄办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到近年来河南省大范围推广落实,智慧养老在实际推广探索上已有一段时间,立足智能化、信息化、云计算等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也在逐渐接受并享受智慧养老带来的便利。可以预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会越来越完善,其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服务会被越来越多的群体认可和接受,成为家庭、社区以及养老机构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https://www.henan.gov.cn/2022/01-21/2386451.html,2022-01-21.
[2]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9/01/content_5707695.htm,2022-09-01.
[3]贾颖.河南省智慧养老云平台的构建与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17(03):112-118.
[4]李晓瑜.“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智慧养老模式探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04):2-6.
[责任编辑:王芳玲]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研究”(SKL-2022-579)
作者简介:敬婷(1984—),女,河南新郑人,讲师,研究方向:养老服务、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