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域下地域乡村设计研究

2023-06-06 17:22:46涂文郭琼雯
美与时代·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美学景观

涂文 郭琼雯

摘  要:基于环境美学理论探究地域乡村景观的审美体验,通过挖掘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景观资源以及审美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思路、新理念,从多维度提出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景观设计策略,为地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发展建立美学研究的基础。探究审美体验的途径与方法,分析解读当前乡村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在未来的设计中将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设计的审美意识中。

关键词:环境美学;地域乡村景观;审美;设计策略

宜居的环境是所有人类努力探索的共同目标。乡村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理想居住地,其景观主要由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和社区结构组成。然而,由于缺乏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当前中国乡村景观设计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若干问题。环境美学理论对于乡村景观审美体验、审美空间的途径建立具有导向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审美体验,使乡村景观成为民族地区弘扬、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并以环境美学理论为指导基础,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湖北省的地域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美学概念辨析

1960年,随着环境美学的兴盛,“传统美学领域的空白逐渐被填补”[1]“传统美学中,从西方传统美学的审美对象出发,认为艺术是审美的中心”[2]。而环境美学最初是以自然为审美对象,探索人与自然的一元论的审美模式,后来上升至与艺术对等的地位。它是美学在社会条件下的实践运用,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生存与环境的认同关系。环境美学的对象是艺术、审美体验、美和实践。环境美学研究审美体验与价值、客体审美体验与客体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在景观设计中发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乡村景观的定义

“景观”一词曾被视为绘画界的术语,其含义和范围不断变化,因此,不同时代、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对景观的理解不同,对景观的分类重视程度也不同。“例如,从人类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自然景观往往包括生态、文化、建筑、经济景观等,而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则包括现代和历史景观。”乡村景观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的集合,自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相互作用创造了独特的乡村景观,所以,将其定义为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综合体。因此,要从自然环境、人为景观、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乡村景观。

(三)环境美学在景观设计中的理论体现

1.审美体验

审美感受充分调动了主体的情感、思维、联系等心理因素,研究、评价和感知特定审美对象的结合是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也是构成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这个过程是设计师主体有意识地观察、体验和感知,从而实现艺术设计。所谓体验就是“用身心体验”,对于景观体验而言,“景”与“观”的融合充分体现了景观作为体验对象的独特审美价值。换言之,景观的概念实际上包括人们感知和体验场景的过程,人是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的对象,长期以来,景观作为一种认知对象,也依赖于认知主体的心理活动和审美需求。因此,景观自然成为叙事的工具载体,同时也证实了景观研究中最重要的范畴是人们对美的体验。景观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中观察思考,只有这样,其相关研究才能与人们在景观环境中的真实体验相一致,充分展现客观体验过程。

2.审美空间

乡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人地关系的深层空间是乡村景观的美学,它具有完备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密切相关。研究数千年来审美空间的变化路径,以保护区域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景观的空间结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空间的外观和内涵不断变化,审美空间包含了更多的艺术因素,艺术对土地、生态的基本态度也更加复杂。在乡村地区,小规模反映了“建筑秩序”,大规模是“地理环境”的前提,乡村是自然地理空间中刻有人类痕迹的景观。

(四)环境美学对乡村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景观设计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美化环境、保护环境,而环境美感又与其目的不谋而合,因此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应用于景观设计的体现便是“融合共生”,环境美学思想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通过人文关怀的思维模式,从而避免了短期经济利益导向以及“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设计。如今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期望生活在兼顾生态和文明的环境之下。因此,在环境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乡村的景观设计既要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又要能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突破了只满足“融合共生”的目的,并弱化了固有的景观设计思维模式,从而达到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审美需求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乡村景观设计研究现存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严重的生态破坏出现在乡村现实中,如毁林、草原破坏,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及水体污染,以及焚烧植物秸秆、不合理的饲养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乡村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难以逆转,需要长期的生态恢复。“生态美学的自然生态维度,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3],忽视生态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内容,将对乡村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二)“乡土文化活力”的缺失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心化”的现象愈演愈烈,留下了大批的老人、妇女、留守儿童。循环往复,导致思想、文化等传播受阻,乡村发展也随之受到影响。随着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部分当地人一味追求物质提升,盲目效仿城市生活方式,使乡村失去了原有的、独特的、有别于城市的文化风貌。

(三)景观设计趋同,“千村一面”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对乡村地区的影响也在增加,逐步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乡村场景的种类千篇一律,没有乡村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不适合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设计乡村景观时,并未考虑整体、历史文化、村民的心理和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景观设计趋同,造成了“千村一面”[4]的局面。

(四)“视觉霸权”的景观设计

当下,几乎所有的景观设计都注重视觉美,20世纪末,纵观西方美学史,始终注重艺术,确立了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了“如画性”[5]的审美方式,这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审美和艺术取向在景观设计中一直很流行。现代环境美学主张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改变思维方式,建立适当的环境美学模式,适应景观领域的艺术和视觉倾向,并试图与人和自然建立更好的关系。

三、环境美学理论在乡村景观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审美体验设计

1.设计原则与方式

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审美体验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知觉、感知和认知,景观体验的类型基于对环境感知的研究,即人们对环境感知的过程。与知觉和感知不同,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感知和感觉是一种生理反应,当人受到外界刺激时,他们会做出相应反应。西方研究人员在20世纪中后期提出了“感知系统”理论,产生了五种感知系统,使人们能够感知环境,而这种感知便是一种体验,并从而演化出体验性景观。“根植于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满足民众的生活诉求”[6],它是根据景观要素设计的,景观的各种要素均用于指引人们参与体验,以下是体验式景观的四大类型:

(1)行为体验式景观

它可以激发外来游客在景观中的活动,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例如乡村景观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可以通过举办手工艺品制作、农业生产等特殊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使其对这些景观及活动增加兴趣。

(2)感官体验景观

在设计景观空间场景时,感官体验是体验的主要形式。在设计时运用景观设计中空间场景中的设计色彩,使参观者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体验。如在景观设计中添加流水、音乐等声音,可以激发人的听觉体验,不同声音形态的结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3)情感体验景观

它是感知和感官体验的升华。它可以提升到人类的精神世界,表达一种内在的体验,并且水平更高。在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营造一种情感氛围来调动游客,使得外来游客看到设计师所设计的景观时能产生不同的情感。

(4)思考体验式景观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具有新颖的设计主题,以允许外来游客在特定的场景中锻炼联想和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对游客更具吸引力。例如禅宗文化、日本的枯山水等景观元素都可以使人思考更加深入,从而使游客的思维进一步得到升华。

2.审美体验设计策略——以新疆沙湾翠山新村为例

新疆自古被称为西部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融合、宗教共存的地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设计场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翠山的一片山脚下,北侧连接山峦,西侧密林丛生,东侧及四周林田包围,南侧村庄位于主干道旁,形成特有的田园综合体景观。根据现有资源条件,从审美体验角度出发,将人与自然融合,形成独有的生态美,同时,审美体验中营造体验式景观,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与视觉体验。

(1)延续原有田园肌理,设立田园中的景观节点

保留田园原始基底,尊重场地地形(如图1),不对场地进行大规模推移。在景观设计中,原为自然的田园肌理,随着不断的发展,这样的肌理在基地乃至整个中国,都以惊人的速度正在消失。对于其保护与延续却总是容易被忽视,希望通过系列生态设计手法,本着重塑田园肌理,协调人、田园、自然三者关系的发展,打造具有生态美的田园景观场所的原则,缓解现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乡村景观问题。

(2)优化梳理空间,增加体验参与

对整体空间规划,田园空间优化梳理主要分为三大类:林果互动体验区、制作产品体验区、民俗风情体验区(如图2)。三大类别的体验区将人与特色地域环境相连产生互动,以人作为主体对象,田园的景观空间作为客体研究,不论从审美还是体验方面都达到了认知与感知的共鸣,这些活动与体验将找寻原本流失的地域文化。

(3)三、四、五模式的设计体系(如图3)

打破以往“千村一面”的设计手法,反对明显的城市化设计及趋同的景观,在新的设计中以田、林、村为三大元素。将人与自然相结合,三大元素的串联形成各色体验节点,如村庄+田园,打造体验+居住式沉浸体验,以田园中常见的三大元素——农田、林果、村庄等为基础,将其分为三大类别在田园中开启自然探索之旅,让都市的人们回归田园、沉浸田园。

设计的四大主体,首先是从以人为本的方向出发,这是进行设计最重要的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实际中我们需要去探寻不同人群的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从多方面、多维度给人提供一个舒适性场所、空间。其次是为环境。在田园景观设计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新疆当地物质资源丰厚,自然环境优良,是非常适宜动物生存的地方,因此,设计应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采用“取其精华、弃去糟粕”的原则[7],引入精华元素。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具有多种文化的汇集地,一些文化性的东西在时代的发展中由于没有特定的保护逐渐淡化遗失。而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该主动地采用设计手法植入文化,使得继承延续。在整个田园综合体景观设计中不仅要注重人的心理体验,更要注重人的亲身体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极大地调动五大感官,达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激发精神感受,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灵寄托,并以此为基础达到提升景观认同感与审美的功能。通过互动,游客可以享受体验并参与互动,这是体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

(二)审美空间设计

1.设计原则与方式

鄉村审美景观要素的形态和空间分布反映了自然山体、河流形态、村落聚散和田园分布的景观格局,地理区域内的乡村生动地展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乡村本身的三维轴线则反映了由村庄、建筑、树木和道路等元素创造的审美构成,以及人造景观或山脉或天然河流和森林的自然美。

“乡村的空间原始结构,在人类社会中的布局和功能具有语义、符号、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多样性。”[8]“乡村艺术最初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原始敬畏,其次是对人文空间意义、符号与意境的审美表达。”它体现了村庄地域与社会空间之间的相互关联,审美观念反映了人地关系的根本意义和深度。海德格尔以人的存在作为基点审视诗意的栖居:“只有理解了人类的生存本质,才能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9]从人类地域空间的历史视角出发,人在地域空间中世代传承文明,也反映着审美空间的历史意义。

2.审美体验设计策略——以湖北恩施宣恩县为例

湖北省宣恩县是武陵山余脉,即云贵高原延伸部分。从东北到西南的山脉分隔了宣恩地区的空间连接。“八山一水一田”描述了过去的资源现状,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坪坝、台地、斜坡、河谷等多种地貌景观。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乡村聚落沿地势而建,集市场所符合聚落形式,或居于河谷之间,或依山傍水,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为激活乡村场所,从传统的集市空间入手,从空间审美出发,对类似集市空间介入设计,将整个乡村的风貌、特色浓缩于其中,体现了乡村地理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1)空间环境美提升

“乡村传统审美空间有三个叠加层次:第一是‘生境。”[10]生态的生活环境、空间适合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不仅体现出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还展现出当地村民的生活面貌。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应用来改善乡村景观风貌,“景观审美内涵的形成,从表层到深层,存在多方面的矛盾运动,经过各式多样性矛盾碰撞之后沉淀,形成人文精神伦理观和美学价值”[11]。继承和保护传统集市自身逐渐形成的空间结构,优化其空间形式,合理规划设计空间节点,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营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在特色空间设计中,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一个融合文化和观光体验的综合体,从而加强对其特色承载空间的引导,尊重原始自然景观,打造具有区域空间特色的形象。

(2)空间关联性增加

对乡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应从宏观层面考虑,加强空间关联性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和更新乡村的相关空间要素。采用“点、线、面”相连接的手法,最大程度地保护空间的整体文化特征。通过连接一些原本看似独立和无关的空间,形成具有文化关联性的空间体系,在这种空间体系下,挖掘和保护传统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保护格局。“集市空间”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但布局松散的特点导致空间沟通较弱,缺少明确的中心和边界,但集市作为乡村空间的一部分,在空间环境和文化风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域空间关联性。因此,增加空间关联性,反映人地关系的深层内容,是其空间审美的映射表现。

(3)空间文化性体现

“集市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俗风貌,是连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重要文化空间。集市的人文空间环境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而变化,使得地域文化的传承具有更强的活态性,因此,可以通过激活和展示传统文化、特色化配套设施设计等方式利用和开发其文化资源。同时,通过激活和展示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公共配套设施设计实现文化资源利用,以集市空间形态为载体,对配套设施进行二次改造设计,提取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底蕴的公共文化设施。

四、环境美学在景观设计的多维应用

(一)乡村之“环境美”——表层应用

“环境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的根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主要是作为对环境危机的审美回应而发展起来的。”[12]“探索人与自然、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3]“文化危机”是现阶段环境问题和乡村景观设计的本质,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改变人们的文化机制、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培养环境伦理意识。环境美学的理论指导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景观设计环境美学的价值观,重塑审美观,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乡村景观面临的挑战。

(二)乡村之“环境保护”——中层应用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让人们过上更好地生活,这与环境美的目标是一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环境美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之美拓宽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联系,生活在生态和文明并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考虑到它们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人们不但要恢复自然生态,还要保存类似文明结果。为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就必须保存其文明,并提供良好的景观设计,以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以环境保护为基础,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审美需求,景观设计集生态、美学、功能、自然于一体,环境美学从美学理论的角度为更高层次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实践指导。

(三)乡村之“景观设计”——深层应用

景观设计满足了人们的多重需求,生态美学中的“景观”概念与“环境”概念大致相同。由于传统美学的影響,无意或盲目地照搬城市景观导致景观趋同。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生态的恢复伴随着景观中自然生长环境的创造,以美学和文化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整体上看待自然,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固有的局限性。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更加强调自然,通过对“内生”“整体”和“物理”美学的审美环境研究,降低客观性和主观艺术倾向,并将其融入乡村景观设计,营造宜人的环境。通过景观设计,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生态、生活、文化和历史,使内心受到感动和回应,并将这种体验感受永远延续下去。

五、结语

鉴于当前乡村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景观保护领域,必须以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艺术的新视角剖析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进一步转变人的文化机制与思考方法,要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与文明共存的关系,建立“环境功能与艺术思想统一的艺术理论体系,使所有自然、生态、人文、审美功能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理想关系”。要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挖掘乡村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和特征,进一步研究乡村景观设计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空间的设计策略。

注释:

①三、四、五模式的设计体系。“三”是指田、林、村;“四”是指人、动物、环境、文化;“五”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参考文献:

[1]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80-83.

[2]胡沈健,马嫱.论环境美学审美模式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7(7):106-107.

[3]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3.

[4]吴敬忠.地域文化在旅游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呈现——以成都宽窄巷子标志设计为例[J].四川戏剧,2014(12):102-105.

[5]宋子章.环境美学视域下乡村景观设计初探[J].设计,2018(7):50-51.

[6]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的衍生性:理论分析与实践启示[J].四川戏剧,2020(12):37-40.

[7]刘黎.突出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色设计策略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7(6):104.

[8]安然.基于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的鄂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陈嘉映,王庆节,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5.

[10]姚亦锋.江苏省地理景观与美丽乡村建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5(4):108-115.

[11]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0(7):94-99.

[12]章佳祺,吕勤智.环境美学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景观遗产审美体验设计策略研究——以浙江段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9):74-75.

[13]伯林特,刘悦笛.环境美学的发展及其新近问题[J].世界哲学,2008(3):22-36.

作者简介:

涂文,湖北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郭琼雯,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美学景观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