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彬原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展现担当。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生始终,其中青少年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青少年阶段是关键的“拔节孕穗期”,因此必须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堪当大任、展现担当。
理论结合实际,拉近思政理论与青少年的距离。一些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或多或少存在抵触心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有什么问题。青少年处于叛逆期,对说教有抵触情绪很正常。再者,书本中较为理想化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使逐渐接触社会的青少年对理想信念心生怀疑甚至抵触。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深入青少年的生活,了解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并运用理论具体地阐释这些热点事件,为青少年答疑解惑。如此既拉近了理论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帮助克服抵触心理,也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理论并不“假大空”,还可以引导帮助青少年更加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争议事件,不被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带节奏”。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让青少年乐于学习。青少年思政课应顺应青少年的特点,遵循成长规律,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和创新。在北京理工大学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回1940年的延安窑洞,聆听延安时期老院长徐特立声情并茂地讲述红色校史。这种教学形式能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比单调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的“微党课”,以党员互讲“理论素养提升、前辈相伴”“西农精神传承、朋辈同行”青春故事分享为内容,以参与对象定点联系与自主报名相结合、课前主题研讨与课后感悟分享的方式,达到以讲促学的目的。当然,鼓励形式创新不等于盲目在形式上求新,而是应以贴合学生实际需要为原则,应该是恰到好处的、符合教学初衷的创新。
培养实践精神,让思想外化于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停留在让学生记住知识,从而应付考试的层面上,而更应该培养青少年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行动的本领。拥有这种本领,对青少年而言提高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对社会而言提供了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优秀人才。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反过来促进青少年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这也正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
发挥榜样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命之一,便是以正面典型,引领学生自觉向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培养、发现、宣传典型为思路,开展榜样标杆创建活动。在学习榜样的潮流中,标杆引领作用落地见效,部分学院三年内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录取比率保持在92.5%以上,学生各类竞赛获奖连续攀升,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邹海洋、“抗疫先进个人”何冰晶等一批优秀学子。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更不应犯“骑着驴找驴”的错误,应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努力让自己成为好榜样。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以身作则,每日督促学生,与学生同吃同住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榜样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做到有信仰、有情怀,对所传授的知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说出来的话、讲出来的理在青少年心中才有影响力,才能使他们将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單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