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玲 郑慕强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政课的核心必修课之一,作为一门理论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学目标,给思政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文章基于立体课堂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构建3大教学体系,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立体课堂;思政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77-06
作者简介:杨程玲(1984—),女,广东河源人,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学改革、海洋经济、东南亚经济、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海洋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与实证研究”(20YJC630184);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高校经济类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022GXJK01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创新网络视角下广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GD18XYJ31)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如何看待高等教育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知识和人才的作用越发凸显,教育的地位越发突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也特别指出,要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期待[2]。而如何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需求和期待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现实教学中,高校思政课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而出现“低头族”“上座率低”“隐性逃课”等问题。三维立体课堂给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演变看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历经筹备及创立,初步探索,破坏和冲击,恢复与重建,改革、规范、稳定,守正创新等建设发展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而言,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溯源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党和国家培养人才、干部而筹建的革命性新型大学,其内设政治理论课。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概论”课的教授内容主要分布在“哲学”课、“中共党史”课、“政治经济学”课及“形势与任务”课的教学中,没有独立出来。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向转向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即“85方案”),要求高校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期通过讲述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让学生充分了解改革开放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及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如此设置,反映了改革发展新形势对“概论”课的新要求,即及时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这一目标也为以后的各方案所延续。1997年,邓小平思想被党的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要求高校将“中国革命史”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并增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2003年,调整“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内容,并改名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后,2009年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2015版的“概论”课及时补充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2018年,教育部对“概论”课全面修订,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3]。2021版课程标准在维持2018版课程标准的框架基础上,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的重要理论和思想纳入“概论”课程。
宏观而言,“概论”课的初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4]。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践行初心和使命,高校的思政课在实践中不断守正创新。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指出,提高思政课质量,应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5]。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来自于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有4个维度:一是理论知识获得的满足感;二是情感体验的共鸣感;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充实感;四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
根据相关调研,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存在以下问题。其一,94%的大学生对思政课“有获得感”,但依然有6%的大学生“没有获得感”,其中“有强获得感”的大学生只占40%,“有些获得感”的大学生占41%,还有13%的大学生“有点获得感”。可见,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其二,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获得感最高,次之是情感的共鸣和理想信念的树立,行为习惯改变的获得感最低。例如,在知识目标上,大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并以此获得知识层面的满足感。而在情感目标上,“爱国情”的情感体验和“强国志”的理想信念的获得感均高于40%,但是“报国行”的行为习惯获得感只有30%,出现“有志有识而难以有为”的问题。其三,较多的收获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带来较强的获得感。调查数据显示,在思政课成绩为良好以上的大学生群体中,40%的大学生的获得感不强甚至是“没有获得感”,出现“成绩与获得感不相关”的情况,即大学生思政课没有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在现实教学中,大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陈述较好,考试成绩也较高,但是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是只为学分才学习的[6]。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国家投以巨大的希望和成本以期能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大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最后达到习惯的养成。但是投入和收获并不成正比,成本明显远远高于回报率,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被国家高度重视的思政课与部分大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忽视甚至排斥所形成的强烈反差。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思政课之所以会出现获得感不高,无法满足大学生需求和期待,主要是因为思政课教学中供给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其一是在知识供给结构上,过于注重政治性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共鸣、理想感召及行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性”放在首位,是因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思想性”有强烈的需求。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另一方面是其正在面对日益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日趋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因此,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大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大学生,以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作为思政课教师,应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强烈需求。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出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强需求对应着思政课的弱供给的情况,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7]。思政课堂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高高在上的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晦涩难懂,教学过程没有人文关怀、生活气息及人间烟火味,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远离现实、远离大学生,无法真正入课堂、入脑、入心;另一个极端则是娱乐化的思政课堂,教学语言庸俗不堪,教学过程简单追求热闹、开心、有趣,但是在短暂的获得感之后,出现“一笑而过”的效果,这种泛娱乐化的思政课堂无法引导大学生思考,无法使其获得持久的获得感。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理论,也不是庸俗搞笑、充满低级趣味的理论,而是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理论。
其二是过于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和政治性,而忽视时代性与互动性。一方面,教育者自身存在对思政课理论性和政治性的片面理解,在理论性和政治性供给过程中,割裂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容易出现用文件解读文件、用事实解读事实、用理论解读理论的情况。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命令,也不是说教。思想政治工作是讲“道理”,即通过学术的“道”,讲清政治的“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思政课要讲清楚学术的“道”,必须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现实却是相当部分的思政课教师对时代性和实践性没有完全把握并融合到教学中,从而产生“一言堂”的弊端,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师掌握着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权,在教学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大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工具。授课方式的单向性无法为大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使其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差距,但是在教學过程中无法有效消除差距,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不解和困惑,随后是产生厌学的情绪,最后导致其产生逆反的心理,久而久之,抑制了大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部分大学生虽然身在教室,心却不在,出现隐性逃课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则直接逃课,最后通过考前通宵背书来考取分数,这也就不难理解出现“有些大学生分数高,但是与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不成正比”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思政课教学过程也不是单向灌输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共进的过程。
其三是教学过程中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疏远感。现实教学中,“概论”课侧重于对理论的阐释,难以让理论穿透时空,引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这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3个结合。一是忽视了史论结合。理论具有历史与实践的逻辑,任何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毛泽东同志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咬一口,尝一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史料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总结实践,使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是忽视了纵横结合。例如,关于现代化理论,有工业时期的现代化,也有新时代的现代化;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现代化,也有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通过比较分析各时期、各地方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三是忽视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知识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而理论的立场和方法永不过时。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对象和事件,教师需要联系理论来指导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四、以立体课堂为抓手,构建理论、话语和实践3大教学体系
“概论”课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及坚定“四个自信”。新时代,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三维立体课堂刚好给思政课教师一个视角,使其重新理解思政课的供给,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对“概论”课进行结构性调整,减少弱供给,增加强供给,增强课程、教学与课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变化。
“概论”课采用立体课堂(图1)的系统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内容进行分层剖析,构建各层级之间紧密联系的3大体系,即理论教学系统、话语权建构系统及全面育人系统,形成3个课堂联动、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思政课教师通过系统化架构立体课堂的教学理念、3个课堂集成整合的教学方式、多维互动的人才培养平台等3项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是:构建立体课堂培养模式,强调理论素养、话语权建构及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
立体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层为7大问题构建的理论体系,中间层为焦点热词构建的话语体系,最外层为由4大活动构成的全面育人体系。首先,在理论教学系统中,围绕建国100周年的7大主题活动,从思想、理论上理解初心、回应困惑,从内容、实践上阐释使命、解决问题,充分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和研究基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其次,在话语建构系统中,围绕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及新时代以来的思政热点问题,从焦点热词看治国理念,从疑难之处探思政奥义。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力求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热点现实引导大学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最后,在全面育人系统中,通过案例讨论、微视频制作、家族故事宣讲和项目实践调研等活动,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大学生关注新时代的重大实践问题。在培养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社会复杂问題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三维立体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五、以结果为导向,构建理论、话语及育人3大教学目标
正视、重视、理解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解决供需失衡的重要内容。正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从物质文化需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有了很大改变,即从纯粹的基础知识吸收转变为提升理论思维能力、评析历史能力、分析现实问题能力、辨析不同制度能力、判断是非能力等。思政课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指导其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问题,将“概论”课的预期学习目标细分为理论体系教学目标、话语体系教学目标及育人体系教学目标。理论体系教学目标以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为基础描述大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以 L1(认知)、L2(理解)、L3(应用)、L4(分析)、L5(综合)、L6(判断)来表示对此级能力要求达到的程度。话语体系教学目标按次序分别为 L1(接受)、L2(反应)、L3(评价)、L4(组织)、L5(个性化)。接受是指愿意注意;反应是指主动参与活动;评价是指对知识做出在态度和信念上的正面肯定;组织是指不同价值观组合;个性化是指内化为个人品德。育人体系教学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分为创新、协调、共享、可持续、开放5大能力。通过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将“概论”课各知识点融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之中,既解决了大学生对思想性、人文性的强烈需求,也保证了“概论”课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效果,有利于大学生在政治性知识传授、情感共鸣、理想感召及行为引导上获得感的提升(表1)。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有适当的评价或反馈机制以确保预期学习目标的实施与落实。学习效果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大学生预期学习效果的检查。其一是采用做“通关式”测试题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需通过本章测试,同时将测试结果记入平时成绩。“通关式”测试题涵盖“概论”课14章的知识点,共分为4种题型,分别是判断题、选择题、图片竞猜与焦点热词竞猜,将课本知识点形象化、口语化,加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认可和领会。其二是小组讨论,主要采取经典文本分析、热点问题辩论、思维导图制作、家族故事宣讲、焦点热词竞猜等不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理论、话语和育人体系进行评价,课堂小组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参与式教学。第二,大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实名评价平台对思政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及在期末大学生通过匿名平台对总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六、以问题为主线,构建问题设计、探索与反思的3步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8]。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遵循教育学规律的基础上,可构建问题设计、问题分析及问题解决的3步教学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时代、民族、实践和开放的特色,因此,问题的设计也需与之相呼应。第一,问题具有时代性。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它是时代最实际的呼声。在革命与战争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在新时代,都存在与之相关的重大问题。例如,新时代在回应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主题时,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第二,问题具有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将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是一项艰难的事情。所谓的“民族性”是指问题要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相结合。例如,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因此,中国的革命道路理论也是不一样的。第三,问题具有实践性。这是指问题所体现的理论应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和现实,要与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第四,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是指问题要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是无止境的,要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以此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国家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如何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如何兼顾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如何兼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领域内的安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探索。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理论解答现实问题。
根據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践探索、结论反思这几个主要的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阶段,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问题。问题可依据其内涵不同分为热点问题、基本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及实践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源于实践,因此,教师首先使用热点问题做导入,有利于引起大学生的共情和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基本问题为大学生搭建知识的框架,让知识有骨架。其次,通过核心问题为大学生勾画枝叶,使其学习的知识内容更加丰满。但是,总会有一些问题让大学生困惑,或辨不清真伪,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大学生拨开云雾,及时解决难点问题。考虑到问题的时代性及开放性等属性,往往会出现一些前沿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所以教师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拓展。最后,回到热点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启发大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体会、丰富理论的内涵,实现理论创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过程的互动程度。问题导向性教学强调通过教师对大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使大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教师交流,以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这也要求师生的角色应发生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大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大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教师还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互动与责任担当,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9]。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问题呈现环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问题呈现,引导大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其次,在问题分析环节,教师要在大学生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提问与启发,鼓励大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和感悟,引导大学生协调和整合以往所学知识来深度分析与讨论问题;再其次,在问题解决环节,教师要对大学生所得的结论进行适时反馈,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结论不足的部分,帮助大学生在对问题的反复思考中,得出正确的答案[10];最后,在问题反思环节,在综合大学生的发现、教师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前沿问题。
综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管是利用问题并通过师生互动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还是利用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提升大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大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获得情感共鸣,树立理想和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EB/OL].(2016-09-09)[2022-05-27].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0/c_1119542690.htm.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张宗峰,刘明越.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创新[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1):135-144.
[4]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5]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17-05-12(12).
[6] 张艳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7] 栾谨崇,于学花.高校思政课属性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策略[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6):76-81.
[8]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6.
[9] 杨程玲.PBL教学法下教师角色行为的调查研究:以医学为例[D].汕头:汕头大学,2010.
[10] 郑康,郑月波,郑展.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75(5):84-86.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