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蓉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社区教育作为学校育人的有效补充,不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更是家庭和学校的桥梁。当前一些家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缺少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很多成年人为平衡工作和家庭陷入两难境地,为如何保证孩子的家庭教育而深感焦虑。目前我国大部分一线城市在政府的主导下已建立以社区和高校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社区家庭教育服务运作模式,尝试构建社区服务共同体。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志愿者队伍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志愿者参与社区家庭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也是缺少时间。正是因为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所体现积极的作用功能,将高校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然而,高校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家庭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常态化与当地社区联动充分发挥效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应该是为社会不断输送多样性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更是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做了铺垫,强化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早期阶段,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相对单一,高校教育的权威性得以充分保障。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外来意识形态的渗透及文化入侵,使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产生部分排斥。滞后的教育思想、单一的教育模式及缺乏互动的教育课堂,限制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开展。在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产生了偏差。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为今后从校园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大学的教学育人环境只能获取部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距离真正步入社会工作还有一段距离,而在社区的实践锻炼活动中,能将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锻炼中充分认识到自身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实践锻炼达到育人目标。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家庭和学校双向都面临着新挑战,以社区为单位的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不仅是一种志愿服务行为,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社区进行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既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解决社区居民子女放学后的看管难题,更是建立学习型社区,推动教育事业延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城市居民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高校志愿组织内存在丰富教育资源可为开展家庭志愿服务提供基础保障,在专业学科、文化涵养和人员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结合融入进社区家庭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而且不断拓宽服务维度。例如,在高校中可融合各个专业以及师范生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科目及家庭需求开展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提高知识储备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借助高校丰富的场地教育资源辐射周边社区,实施分阶段分时段半开放模式,解决社区教育中设备保障不充分问题,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从而增长知识,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人才。同时,可开展党团活动进行理论宣讲和主题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提供基础保障。
高校志愿者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活动离不开政策与法律支持。我国最早提出要推动家庭志愿服务的是2008年成都市妇联的政策出台,次年全国妇联出台相关文件给出明确意见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进社区家庭教育的工作。然而倡导性文件并未掀起波澜,2015年北京市妇联联合多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妇女儿童家庭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但是针对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则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在高校以社区为平台的志愿活动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属地高校与本地社区之间缺乏创新性、联动性和紧密性,未能形成长久的合作机制,呈现内容形式僵化不能将联动机制真正落实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政策法规制度是开展志愿活动的组织保障,未能形成针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配套政策,是属地高校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未能形成大规模和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问题,掣肘志愿服务融入社区家庭教育的组织发展。
高校志愿者进行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是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种形式,是对学校课后学习的另一种教育形式的补充,同时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存在方式。这项工作的功能不仅有利于低收入家庭照看孩子的问题,更是为了孩子在放学后获得的教育体验,多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但没有专项财政拨款和一定社会财政支持,严重影响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通常被定义为公益性质,属于长期性无偿服务。经调研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高校团委的学生活动经费、社区自筹以及社会捐赠的三种形式,但是金额有限,往往没有用于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专款专项。通常进行社区家庭志愿服务的形式以看护为主,形式单一且内容僵化,不能进行项目化和模块化的特色服务,不能满足青少年在课外教育中的多元化需求。要解决目前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要丰富形式和活动内容,从人员结构、项目内容以及阵地打造等多个方面着手,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高校开展社区家庭志愿服务主要依托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但是由高校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中,存在着专业背景差异、志愿服务认识不够深刻、人员结构不稳定且流动性较强等问题,从而致使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效果影响力受限,不能满足社区不同家庭差异化的教育需求。主要表现在社区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而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高校大学生,不同的教育学科背景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家庭志愿服务教育的质量。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较强的属性导致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各个高校志愿队伍频繁进行人员更换,对于社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衔接性不够。其中部分志愿者不具备主动积极的服务思想意识,只为获得志愿服务经历,导致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主义更加严重,因此志愿队伍与结对的社区家庭如何长期保持稳定是志愿服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拓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享受无偿的课后教育,而且是解决困难家庭放学后子女看管和教育的社会关怀,是对建立学习型社区和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与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牵头与引导作用,才能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运转与持续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展开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社区家庭教育问题,从根本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政策支持和活动保障,打造具有本土化的政策,使大学生可以积极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同时,针对联动属地的各个高校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高校大学生反哺社会,充分了解和融入社会环境中,增强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建立关于社区和高校协同发展的政策,构建长效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各项权益,完善配套性的项目规划和政策支持,提高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热情。
保障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落实经费,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于高校结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活动经费,保障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资金使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来源通常是学校的部门经费,经调研高校的志愿服务由各个高校团委管理,目前没有专事专项的固定经费,而团委部门经费通常还要支配在办公物资、学生活动、社团管理等方面,针对社区服务的经费很少。首先,政府部门可以联动地方相关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基地共建,同时针对不同项目内容进行配套资金的保障,与此同时鼓励企业的财政投入,实现外加品牌化赋能,拓宽经济渠道和来源。其次,鼓励相关社区进行项目化招生引资,实现基地共联共建,增加经济收入,能够为后续的相关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只有落实好财政经费的保障问题,才能让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要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堂走入社会,最终形成长效治理的多维格局。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关于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经验来看,引入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家庭教育服务质量,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资源利用上,社区在借助高校专业技术和育人理念等优势基础上,缓解了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压力。但在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中,对于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首先,高校要制定规范的社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人员招募,把好入口关,针对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员培训。一方面是要提高校志愿者的政治思想意识,作为家庭教育服务的主体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给更好为青少年做好教育工作,做好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另一方要加强高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只有自身主观能动地参与其中,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积极性,不会产生懈怠和负面情绪,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