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凯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
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为伟大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继承和发扬。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波动较大。因此,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坚定自身信念,端正思想态度。
红色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中包含着非常多的优秀精神品质,例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通过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需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通过文化自信加强民族凝聚力。大学生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将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加深大学生对于红色精神的理解,从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使红色基因可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大学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与实践者,将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定自己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时代赋予的使命,成为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力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当前的思政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形形色色的外界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发展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高校需要进一步明确红色基因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的重要性,促进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并将红色基因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品质与意识形态教育,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文化融合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正在面临着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巨大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极端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导致少数学生思想开始出现动摇,阻碍了二者之间的融合。大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干扰,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很容易动摇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会对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种各样先进的网络设备出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为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多样的渠道。但是网络上的信息量纷繁复杂,如果不能很好地辨别过滤掉负面消息,就会迷失在网络之中,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相对比较舒适安逸的,对于红色基因中的一些文化精神本身就难以理解和认同,网络上的一些恶意信息为了博取眼球,对历史事实进行抹黑扭曲,对历史英雄人物事迹进行恶意扭曲,这些举动不仅让大学生对于红色精神的意义产生误差,更是对高校开展红色基因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难度加大,不利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高校都是比较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思想教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进程一直相对缓慢。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一方面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教师采用的往往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教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极大降低,没有发挥出思想教育有效的育人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在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部分高校的思想教育老师是由其他课任教师兼任,这也影响了这门课程的长远发展。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这一现状使得我国的红色精神教育在高校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社会及高校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忽视,导致高校的红色精神教育存在工作形式单一、教育内容空洞、理论与实践脱轨等现象,致使红色基因在人才培育中无法很好地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大学生理论知识大于实践知识,对其领悟相对而言也不够彻底,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不断传承与发扬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将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融合。这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一起努力,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众所周知,课堂是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场地,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不仅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是融入红色基因最根本的路径之一,所以高校应该加强红色基因与思政课的融合,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发展历程中,红色基因中产生了非常丰富的优秀精神文化,这些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前进,推动着我国的发展脚步。随着时代的进步,红色精神也融入了非常多新时代的特色,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加大对思政课程的改革力度,全方位地将红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红色精神的学习及理解,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红色精神的意义,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1],使大学生朝着红色基因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许多高校在开展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模式,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红色精神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课程的结合,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比如可以结合特定的节日举办红色教育活动,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打造新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分享自己身边的红色精神人物事迹、小组情景剧的表演、红色征文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自发学习红色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红色教育不能仅是停留在理论学习上,缺少实践经验的结合就会使理论知识乏味枯燥,无法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实际作用[2]。因此,将红色基因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形式不一的实践活动,不仅使红色精神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进行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深化对文化知识的理解。针对理工专业的学生,则可以组织进行实验实践环节,学习科学家们无私奉献、不断探索的红色精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明白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才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懂得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又起到了接受红色教育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高校立德树人和德技双修的教学目标。
信息时代下,网络及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在推动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时,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注重网络教育将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更加多样化地推动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充分收集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线上红色教育互动活动,便于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进红色文化学习中来,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3]。例如,可以通过微博、QQ、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发布红色教育的相关内容,或是推送红色精神相关的优秀人物事迹及影片,不断扩展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端正自身态度,激发其重要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强对红色基因的运用,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校园氛围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工作[4]。首先,高校需要制定详细的红色基因校园文化计划,明确计划的目标及内容,确保红色基因校园文化可以长期有序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校园内开展红色主题日、红色主题演讲、红色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使得红色文化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于红色精神的正确认识,同时深化其内涵理解能力。通过这些红色文化的校园活动,能够将这种重要的思想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上树立正确的榜样,使得大学生不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大学生坚定对理想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高校应始终坚持红色教育的开展,在每个学期的课程规划中安排有必修的思想课程,为课程配备专业是思政教师进行授课。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第一人,教师的专业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程度,因此除了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之外,还应该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红色教育培训,使教师自身首先树立正确的红色教育观念[5]。除此之外,高校可以鼓励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增强大学生日常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也可以邀请专家或红色精神代表人物,例如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具备红色精神的人群举行讲座,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讲述,使大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学习中用红色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