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刘晶晶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 050091)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集体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激励青少年矢志奋斗投身实现强国目标推进民族复兴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要求将思政教育嵌入青年成长全周期,打造新时代青年思政教育“大课堂”。因此,高校要加强思政课创新,营造仪式感,寻求独特性,用大学生的语言和形式讲述厚重历史,让其愿意听、听得懂、听了受益;要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丰富网络新媒体手段,打造青年学生有共鸣、能共情的“网红”思政课,将理论知识讲活讲实、讲到大学生心坎上。
我国新媒体的起步虽晚,但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却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1986年一篇译作《适应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阐述的仅是电化教学上的新媒介、新技术。2006~2010年,新媒体研究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赖勇曾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中提到,应该深入了解新媒体特点,再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创新育人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理应通力合作,培育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但同样需要关注新媒体的不足之处,徐振翔曾在《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中阐述了网络空间负面信息传播快,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出现错误走向[1]。吴惠曾提出,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新颖性、交互性,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型载体和便利条件;王忠安提出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学校德育公信度惨遭质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陈雁雪、付文凯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开辟信息平台、构建教育体系等,做到与时俱进、人文熏陶[2]。总之,新媒体作为新载体、新逻辑,高校思政教育要与其深度耦合,依托网络空间传授思政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要利用多元载体、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切实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育是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要求高校在创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政治性原则,扎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旨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价值观念正确、道德品质高尚的时代新军。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差距,在进行思政教育创新时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立场,深入挖掘理论中开放性、发展性、先进性的思想,用契合时代潮流的新思想、先进理论,以及西方文明成果等内容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用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的“身”“心”“脑”,从而使其成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的青年力量。值此之际,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保证思政教育创新的目标不偏移。
对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而言,坚持人本性原则就是兼顾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想特点、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等内容,将大学生摆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主体位置上,这既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想品质,推动其全方位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宏观价值”与“微观价值”的耦合[3]。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自身指导者、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地位,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想其所想、急其所急;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除此之外,思政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摈弃教条式教育,将师生关系转换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
立足、服务于现实生活,是创新思政教育必须贯穿和遵循的现实性原则,即立足学校自身发展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实际情况,深剖当代思政教育创新水平,让教育内容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教育内容、方法、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处于新媒体视域下,要想提高创新思政教育质量就应该符合时代需求、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将理论内容、书面话语转变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语,使思政教育更具有通俗性、生活性、生动性,凸显理论的指导功能。因此,贯彻落实现实性原则,要求高校基于新媒体发展环境,结合思政教育发展,紧贴大学生的认知逻辑与思维层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做好科学理论的加工转换工作,这是提高思政教育时代感的重要原则之一。
1.“变”固化观念,准确把握教育内容。要想准确把握思政教育内容应该脱离传统理念的属性桎梏,树立新型理念,高校必须保证内容的真理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核心,坚持理论联动实践的基本行动准绳,把握整体性,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批判外来思潮,教师还要擅于凝练问题,精选教育内容,自觉抵制诋毁我国制度的思想,警惕“精致利己”“佛系躺平”“拜金慕强”等负面言论的出现;必须坚守政治性,将其渗透于思政教育的各个阶段、每一环节,统筹规划政治、道德、就业、心理等方面内容,加大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精神性内容的供给,将严谨好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融入思政教育,推动精神教育的常态化;必须保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树立以生为本、学科互涉理念,将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有机融合,在精准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重视人文关怀和学生体验,努力改变“我讲你听”“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
2.“树”新媒体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政教育就应该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树立新媒体思维,利用主体协同、信息共享、交流匿名等特点,大力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思政教育者一要积极求变,自觉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变教学语言,用新颖、生动的内容摆脱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内容的晦涩性与难懂性,使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幽默感;同时还要创新思政教育传播渠道,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加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最美人物等典型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习榜样、见贤思齐[4]。二要充分把握新媒体传播交互性强、资源可共享等特点,宣传理性、诚信、正义、公平等主流价值观念,聚焦网络空间资源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三要打造一批围绕课程思政、思政理论课、日常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网络精品项目,推动思政教育向“微思政”矩阵平台发展,做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互联互通。
3.“强”平等互动,树立阵地意识。高校思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情景,在“场景思政”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心灵体验和思考,真正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还要创设线上教学模式,设置集课程教学、网络资料、网络研讨等于一体的智慧思政模块,通过弹幕互动来推动师生之间的良性活动。高校则要占领网络阵地,开设官方校园网,设置战线联播、政策解读、思政简报、权威访谈等模块,涵盖社区讲坛、数字图书专栏、专题讲座、建党精神、教育工作成果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等专栏,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传播功能,旨在让思政教育生活化。
1.提高教育主体队伍媒介素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加强其媒介素养尤为重要。思政教育主体要发挥自身引领、示范作用,争做马克思主义的“布道者”、学生价值观念的引路人,既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专业基础,还要秉持不断改革创新的自觉,做网络精品课程的开发者。在思想层面,思政教育者要厘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弊端、关系,提高自身甄别媒体内容的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网络中的信息,擅长利用新媒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在技术层面,高校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重点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会、暑假实践研修活动,邀请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知名大学教师等进校讲座,举办“新媒体、新技术”培训活动,帮助教育者找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利用率。
2.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主要以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核心,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做到平等交流,树立主体共同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和主动积极性,并与其他教师形成互帮互助、目标统一的良性合作关心,以便于实现全员育人。二要筛选、提取、凝练海量的信息资源,汲取其中的优质内容和先进理念,进而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三要合理利用网络话语资源,深入了解时事政治、重大要闻、热门事件等方面内容,积极融合网络话语、生活话语,切实加强思政话语的精神号召力[5]。
3.加强多元主体的协同力。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要清楚自身身份角色,找准自身价值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必须摒弃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割裂的育人理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管理部门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优化和完善思政教育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同时教育主体还要树立协同意识,形成公共精神,自觉肩负起思政育人的职责和义务,认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好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优势,将协同合作落实、落细。此外,高校需要联动“政”“家”“社”“师”“生”等,构建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将图书馆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等协同,整合多方力量,从而形成育人合力,统筹推进思政育人。
1.利用新技术,实现精准化育人。高校思政教育者首先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不断提高自身数据收集、获取、分析的能力,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各项功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了解其不同阶段的思想行为变化,真正做到智慧思政、科学供给;还要树立小数据思维,通过对学生个人资料的挖掘和收集,打造专属于个人的数据库,再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学生在学习、社交、科研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育人方案,从而实现精准育人。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要打破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壁垒,合理利用两者的优势来提高思政教育技术含量,以便于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2.研发精品课程,促进教育内容可视化。一方面,高校要加大课程研发力度,设置学习笔记“写”起来、新闻热点“评”起来、红色剧本“演”起来等特色课程。如,举办“寻找最美笔记”“笔落盈尺间”等活动,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分享大学生的阅读、学习心得,使思政教育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开展“我心中的思政教育”微电影大赛,让学生以拍摄微视频的形式了解国情、社情,使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潮流[6]。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者要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赋能”思政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VR思政,让他们全方位、身临其境的进行视听体验。如,利用手机VR,置身于红军长征时期,瞻仰“红军魂”雕塑,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
3.促进媒介融合,改善信息传播格局。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要切实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既要将校报、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联合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不断加强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推动传统媒体的升级转型;还要深化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精神”等关键词大力开展网络爱党、爱国教育,同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思政金课”“网络名师”,切实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更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耦合,挖掘各类媒体的多种功能和优势,发挥不同媒体的力量,以此提高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