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话语研究热点述评与前瞻

2023-06-05 08:52李晋妍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语篇

李晋妍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65)

话语研究的起源可追溯至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Discourse Analysis》一文,明确话语研究的对象为句子层面以上的语言结构现象。2020年《剑桥话语研究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对话语研究的定义为,涵盖了语言在文本(texts)和语境(contexts)中的使用方式,强调考察对象为自然发生、真实交际中的口语和书面语;用话语来探究社会文化的现状及其变化发展,揭示并试图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话语研究”的对象为超句层面,但仍可从其组成因素的词汇、语法等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另一方面,话语研究关注真实互动产生语言,强调从社会文化语境进行阐释。这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展方向相呼应。认知语言学倡导的“社会转向”就是指出要关注语言内部特征、语言文化、个体变异等社会语言现象[2]。随着语料库等技术的发展,话语研究对象的重点从书面语篇转向了现实交际的口语语篇或会话。Langacker[3]提出在交际互动视角下,语言结构是说话人对受众发出指示的表现,要重视口语、现实交际产生的话语结构。

本文以当前认知视角下话语或语篇研究的热点焦点为基础,梳理述评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脉络,以进一步探讨未来认知视角下话语研究的路径。

一、当前话语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当前话语研究主要可分为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真实话语中的语言现象与话语功能,以及结合或运用非语言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话语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就语言学方法而言,学界在对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进行批判与发展中,逐渐重视在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使用现象。话语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就是关注并探究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和理解、交际意图的实现。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对话语意义及其建构过程的解读与分析的作用最为突出。

相较于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语或语篇分析的研究结合得更早,其中“语篇语义”的研究是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热点。以韩礼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悉尼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篇是系统功能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和核心话题,描写语言需要从社会语言学立场出发探索语言建构社会现实、维系社会关系的运作模式及奥秘,揭示语篇产生的机制[4]。系统功能学派对语言形式、结构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对语篇连贯、语篇结构的描写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概念意义研究、人际意义理论与语篇语法理论在话语研究中占据最为主要的理论流派地位。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侧重语篇形式的功能分析,尤其是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方面;其语法理论主要关注人际、连贯、联想和类推等作用[5]。尽管系统功能学派关注到了语境和语言功能对表达形式的影响,但其分析视角常局限于文本语境与语言层面,对语言功能与形式之间关系的描写属于对语篇本身的研究,并未能揭示出语篇意义的概念化过程与话语交际互动情况。

认知语言学是对转换生成语言学的革命,将语言学研究的关注点从描写语言转向解释语言现象。尽管当前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本体研究,并在词汇层面取得丰富研究成果,但由于话语或语篇是真实语言使用的形式,涉及个体与社会文化认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着眼语篇研究,从认知理论视角研究语篇[6]。认知语言学秉持概括性与认知性承诺,认为话语研究的核心要阐释话语现象,解决超句层面语义如何产生的问题[7];语篇或话语层面存在可揭示的认知现象与认知机制。而另一方面,话语研究除了分析语篇结构外,更重视语篇或话语的产生及理解过程。该话语处理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对话语参与者及其交际过程的认知研究。因此,相较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研究提供了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强调探索人类在心智上如何构建、组织具有连贯性的超句形式,并探讨话语概念意义的产生及其表征形式[8][9]。

二、认知话语研究的理论应用与研究热点

(一)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是认知视角下话语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以阐释话语意义与言者意图。隐喻是指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转喻则是强调在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或一个概念域内的映射关系[10]。自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以后,认知语言学学者开始从概念结构层面探究隐喻性表达与隐喻的关系。Lakoff[11]将隐喻应用于对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政治话语分析中,随后国外不少学者运用概念隐喻进行政治、经济等话语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下的政治或经济表达,探讨语篇生产者或话语主体背后的意识形态等问题[12][13]。

此外,语篇连贯与衔接是语篇隐喻与转喻研究中的重点。认知学者认为语篇的连贯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语篇结构和衔接手段都不是语篇连贯的本质,心智、概念层面的连贯才是语篇连贯性的前提[14][15]。隐喻和转喻是语篇组织手段和策略,发挥语篇衔接功能,体现话语交际互动的认知过程[16]。由于隐喻具有系统性与层次性,在语篇中形成词汇衔接关系网络,并体现为重述和搭配两种表达形式[17]。转喻可作为一个认知参照点,构建交际过程中即时在线的心理空间、框架、脚本和范畴,突显或激活目标域的认知模型。从语篇功能上看,转喻可发挥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的作用,保证指称之间的可及性,确定了指称的有定性。如Littlemore[18]在性别歧视的语篇中发现运用身体部分代指性别的现象,激活了同一概念域中的部整关系。

另一方面,语篇研究也拓展了隐喻研究对象的范围。束定芳[19]指出隐喻在语篇中具有填补词汇空缺、增加表达精确性和形象性的功能,但超越词汇层面,语篇本身可作为隐喻的形式并发挥其功能特征。语篇隐喻是指整个语篇被影射到目标域的情况,把整个语篇或语篇片段作为源域。以《百喻经》《庄子》等寓言文体为例,就呈现了语篇隐喻结构的多层次性与概念域投射形式多样性,语篇隐喻以明确的隐喻修辞标记语信号明示语篇表达意图[5]335。从上观之,隐喻与转喻在话语研究中主要运用于语篇连贯以及语用功能的阐释。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的语篇研究首要关注的是话语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强调的是在线的、即时的、动态的形成过程,涉及心理空间的构建与这些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语篇与交际话语中往往会建构出一些虚拟概念空间(counterfactual conceptualization),这些虚拟空间与现实产生不同的对应关系,从而暗示了我们对话语的不同理解或评价,意义则产生于建立现实与虚拟空间关系的概念过程中。通过分析段落中句子意义的空间构建与语境突显因素以及时、体、态等语法特征,探讨话语整体意义建构的动态性。时态在语篇中呈现出语篇的组织功能,具体表现为视角(viewpoint)、注意点(focus)与事件(event)。此外,时态、句式也可以在语篇中体现为知识状态(epistemic stance)与知识距离(epistemic distance),衔接现实、语篇或话语创造的虚拟空间以及虚拟假设空间的心理延展空间(expansion)等概念空间[20]。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理论优势在于阐述语义的在线动态构建过程[21],因此概念整合理论传承隐喻对话语研究的理论阐释效力,能更好地揭示话语概念形成的动态过程,并进一步探讨语篇连贯性[22]。而另一方面,概念整合理论与互动观的发展也阐释了话语交际功能。Pascual通过分析法庭记录结案陈词中驳斥内容,揭示了法庭互动的虚拟概念空间整合过程,尽管律师的总结陈词驳斥或回应之前庭审的内容,但其形成的却是一种对话性场景的语义框架[23]。在实际话语沟通中,通过标记引证性质和虚拟互动手段探讨写作者在创作相关段落时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及其概念整合过程,从读者的角度分析语篇表达策略的认知机制,并体现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构建过程也发挥了互动性作用,进一步拓展了话语意义的互动性研究[24]。故通过结合社会语言学、互动语言学等不同维度,可对话语的意义考察进行跨学科范式的综合性研究。

(三)认知语法理论

认知语法对语篇的基本观点主要源自Langacker的系列论述[3]457、[6]143[25]。认知语法提出语言结构和语篇或话语之间固有的密切关系,为认知语言学与语篇研究的结合与内在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Langacker提出的当前语篇空间(Current Discourse Space)认为,一个语篇框架是一个具有双极性的象征单位[6]144。语言单位是用法事件抽象得来的,用法事件会重复出现并抽象出共性特征,一个语言单位既可以对应某个特殊语境下的事件,也可对应于由一系列用法事件构成的语篇,语篇展现的是关系而非事体,进而表现为语篇固有的连续性或连贯性。此外,认知语法对话语研究持动态观。语篇运作机制是“瞻前顾后的”(the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nature),即语篇或话语可视为由连续的视窗构成,若干视窗的顺序对应不断更新的当前语篇空间。这一观点也决定了认知语法对话语的研究焦点为句子层面,认为话语的发展是以小句为基础,通过句法连贯和概念重叠对当前语篇内容的不断更新,结合概念整合、认知世界、语境框架等认知机制,动态分析语篇空间结构。

在认知语法的识解观下,可对语篇的信息结构作进一步探讨。Langacker认为识解(construal)就是话语主体对同一场景进行不同描述的认知能力,意义不仅是概念内容本身,更是概念化过程,即概念内容被识解的方式和过程[25]205。语篇中的句法结构反映出话语生产主体对周围环境概念化过程的认知反映,这个过程受注意力原则制约。从视角、突显等识解机制,观察句序与其他句法现象,可探讨语篇中的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概念化过程。Har等学者对识解在话语结构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将识解操作与话语策略结合,分析语篇中不同语法形式背后的意识形态[26]。

(四)构式语法理论

Östman首次提出语篇构式(discourse construction)的概念[27],把构式语法的研究对象从词汇及句法层面扩展至语篇层面,同时也为认知语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核心观点类似于对语篇体裁(genre)的理解,大多数的语篇形式都是规约化的,语篇提供了一个综合性框架,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也即语篇构式。构式是形义配对体,语篇构式的形式即为语篇类型(text type),如记叙文、议论文等;语义即为语篇体裁,是关于语篇的功能,如广告语、电视采访等;当语篇构式发生形义错配,出现语篇构式压制现象,则会形成一定的语用效果[28]。构式理论在语篇研究中的应用强调考察语篇类型、语境以及语用维度,也指出社会文化因素对语篇台词体裁框架呈现,在构式压制下形成了幽默的语用效果,进而加强了宣传效果。如国内有学者运用语篇构式的概念分析公安微博博文语篇,公安机关通过错配网络新兴的语段结构与安全宣传提醒内容,如将防电信诈骗的信息内容以热播剧《甄嬛传》的台词方式呈现,体现了构式的话语功能[29]。

认知语法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相比较,前者是从句式、句法等微观层面切入,探讨语篇中不同的语法表征引起的语篇效果。语篇构式则是着眼语篇的整体结构,基于“形义配对”观阐释语篇类型与体裁的语用意,为语篇概念结构意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目前,语篇构式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有待在不同语篇类型、语篇语境下加以验证该理论的有效性。此外,可根据构式观分析各类公文或格式化文本下的概念意义或语用意产生及形成的动态过程构式的影响作用[30]。

三、认知话语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发展前瞻

基于认知具身观、百科观与用法观,认知语言学不仅注重对真实话语的描写,更关注并考察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使用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31]。因此,认知视角的话语研究在运用认知理论阐释语篇特征、话语交际的意义建构与理解机制外,在研究范式上更倾向于批评话语分析,探讨语言与认知表征在立场观点与意识形态表达中的作用。

(一)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及其发展优势

话语研究,尤其是批评话语研究,旨在通过语言发现社会问题,其理论来源具有跨学科性。批评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是意义建构的概念结构与概念化过程,以及不同话语主体对话语的意识形态化的理解。也就是说,认知视角下的批评话语研究对象是言语使用及其相关概念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包括了话语主体在话语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或所使用的语言背后的合法化功能(legitimizing functions)。

当前,批评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隐喻研究。批评隐喻分析是最早把概念隐喻这一认知理论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的,且直到目前隐喻与转喻在批评话语分析的运用成果也最为广泛。Lakoff首次采取隐喻认知模式描写美国政治,提出“严厉的父亲”与“抚养型父母”两个政治、道德隐喻模式[11]16;Musolff基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隐喻识别程序与语料库驱动,提出家庭场景(family scenario)这一范畴进一步支撑了“国家作为家庭”的隐喻模式构建[12]325。二是话语空间研究。Chilton提出的话语空间理论是用概念化的指称性理据模式解释语篇中的意义建构和语用形式定位[32]。话语会建立一个抽象的话语空间。由空间-社会轴、时间轴和评估轴(包括情态和价值轴)交叉形成指称中心(deictic centre),该中心代表着话语者的视角,各个轴能确定话语实体之间、实体与指称中心之间的距离或关系,进而形成话语世界(discourse world),表征话语者的立场和观点。Chilton运用该理论对克林顿总统的电话演讲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政治话语空间中实体和过程。三是趋近化理论与话语策略的研究。趋近化理论(Proximization Theory)是话语空间理论的发展,趋近化是一种话语策略,主要作为政治和公共话语的合法化手段。Cap指出话语空间理论没有考虑话语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在空间、时间和价值三个维度下,通过识解、隐喻机制剖析语言表征,探讨话语实体之间的象征距离与话语策略,并将趋近化理论分别应用于政治话语、健康话语、环境话语与网络空间话语研究中[33]。趋近化被定义为一种抽象的识解操作,是说话人把话语空间中的外围实体侵犯话语空间中心实体概念化的过程。目前学界对趋近化话语策略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采用了语料库计量方法结合趋近化理论形成社会-语用-认知批评范式。四是基于认知识解的话语策略研究。Hart[34]基于Langacker[3]55与Croft和Cruse[35]提出话语中的识解操作,探讨话语意义的建构与话语表达中的立场和观点。话语表达包括语言和概念层面,话语策略只有通过语言实例(linguistic instantiations)实施,所诱发的概念化和概念操作才能形成言后效应(perlocutionary efforts)。话语策略包括结构框架、框架化、识别和定位,这四种话语策略通过格式塔、比较、注意和视角等四种认知能,体现为不同的识解操作,包括有图式化(schematization)、范畴化与隐喻、突显程度、视角转换(话语空间理论和趋近化理论)。如同一场景可使用不同的意象图式,表征为不同的事件(如行为事件、力动态事件和移动事件),使行为主体合法化或非合法化,从而展现说话人的意识形态与立场。Hart指出不同的语法构式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图式,引发不同的事件框架,有些句子会引起不对称的行为图式(asymmetrical schema),体现出施事对受事的直接影响或伤害,并需要对此负责;但相互的行为图式则减弱了行为的对抗性,表明双方共同分担责任[34]167。

批评认知语言学或认知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范式主要以三角测量方法论为总原则,强调在话语分析涉及多种语料、多位研究者、多个理论和研究方法[31]6[36],以便通过证据的汇聚线索多方验证结果。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为运用语料库、民族志和心理实验等实证方法。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的优势在于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能对所考察的语言现象形成汇流证据(converging evidence),减少话语分析的主观性,使分析阐释更合理有效,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合认知理论,在实证数据与调查的基础上,更全面地解释话语作为建构意义的触发器(prompt)是如何反映话语交际者的意图。

(二)认知话语研究发展前瞻

认知语言学者通过把认知理论运用到话语分析,将认知现象扩展到语篇或话语交际层面,研究成果不断证明并展现出认知语言学在话语研究中的潜力与可靠性。未来认知话语研究的发展可从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质性研究、以语料库为代表的量化研究为路径,不断深入到对话语交际与认知、社会文化之间的探索。

从理论基础上看,话语研究离不开对文本的质性分析。话语建构的动态过程仍有待进行概念层面的阐释。一方面,随着隐喻理论、隐转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KÖvecses提出的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可对语篇的概念意义结构进行多层次的阐释[37],为不同语境下的语篇体裁特征提供合理化解释。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更丰富的认知理论与机制阐释语篇结构与话语功能。如从框架理论、主观性与主体间性的认知理论,考察语篇中的用词、句法等形式结构,从而关注语篇内的概念映射问题。通过对叙事语篇或小说体裁中的用词、时态、语态等考察说话者构建语篇中的主体间性与具身性,并挖掘语篇隐藏意义;通过观察新闻语篇的高频句式,运用图形-背景理论阐释不同句式凸显信息、表达立场的认知理据,揭示新闻体裁下句式的语篇作用[38]。

从研究方法上看,可运用量化手段对传统话语分析的主观性偏向实现突破。如有学者在研究经济语篇的隐喻现象中,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与人工筛选相结合标注源域与目标域的隐喻触发词,将经济可视为一个隐喻认知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源域与目标域在经济语篇中的映射关系为单向映射,语篇的语域或语境对隐喻表达具有词汇化作用[39]。因此,一方面,在未来的认知话语研究中可通过语料库、心理实验等多种实证研究范式,对语篇隐喻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随着语篇模态与形式的丰富,可通过不同的观察与描写手段关注多模态话语等方面的研究。此外,结合认知理论与多种实证手段进行话语研究,发挥三角测量法的优势,有利于提出更科学可靠的话语分析结果;话语分析者通过提供汇流式证据揭示话语交际者的意图与立场,阐释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的认知表征,并阐明话语、认知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结 语

受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语篇分析仍停留在语言结构层面,较少关注语篇的概念认知层面。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关注语义概念的产生以及概念化过程,当前认知话语研究一方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探索话语概念空间之间的关系,阐释意义的连贯性,解析话语中的词汇语法形式以及篇章结构等语言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探讨话语策略的形成与影响。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学者指出由于认知语言学目前尚未足够关注认知系统在话语和语篇中的实现[40],需要发展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从认知视角揭示语篇和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语用效应以及社会效应得出话语交际策略的相应建议。

猜你喜欢
语言学隐喻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