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长视角探究垃圾分类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023-06-05 19:27刘艳婷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垃圾分类

刘艳婷

目前,将垃圾分类作为课程融入幼儿的生活中是大势所趋,对孩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还能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

一、培养儿童垃圾分类习惯的重要性

如今,如何有效减少各类垃圾的错误处理现象,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和可再生率,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不断增强公民的环保危机意识,让每个中国公民都积极参与并且投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这个活动要从幼儿园就开始,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

二、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习惯

(一)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意识

学前期由于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仍处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幼儿的语言知识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回收分类处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孩子意识到垃圾回收和分类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同在幼儿园一样,家长也可以在家里设置垃圾分拣站和回收箱,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识。当孩子们想扔掉垃圾时,家长可以教他们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垃圾是怎么分类的、什么是有害物质。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当孩子们被问到什么是垃圾分类时,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我觉得垃圾分类就是把不一样的垃圾扔到不一样的垃圾桶。”“我知道有干垃圾和湿垃圾。”“我妈妈说每天扔垃圾的时间都固定了,这也是分类。”“还有一些垃圾是有害垃圾,要扔到专门的垃圾桶的。”通过孩子们的回答,我发现他们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问孩子们垃圾分类有什么作用时,都说不知道。于是,老师播放了一些由于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视频。在视频中,他们看到了树林中的玻璃渣能引起森林火灾;海洋中的塑料环杀死了海洋动物;空气中的粉尘让我们咳嗽不止。孩子们都纷纷感叹:“这些都是乱扔垃圾惹的祸,为什么人类不能好好扔垃圾呢?”“本来蓝蓝的天空都变成灰色的了,太可怕了。”孩子们经过激烈讨论,他们开始重视垃圾分类,这也为之后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将垃圾分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可塑性强的时期,因此,将垃圾分类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中会让环保教育更上一层楼。

我家孩子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我们家长也参与了。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时,萱萱对我说:“我们要先光盘行动,这样就能减少垃圾的产生。”是啊,干干净净吃完自己的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厨余以及生活垃圾。

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孩子们对生活垃圾清理分类的研究兴趣就也变得浓厚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也提高了不少,很多孩子在进行美术活动或科学制作活动之后,都能主动将垃圾扔进正确的垃圾桶。班级里的爸爸妈妈们都认为这一系列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对于垃圾的处理有了更多的想法,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垃圾变废为宝,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是垃圾分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适时合理地提供家长资源,全力配合老师工作

我們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以及幼儿园官网等平台,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我们和老师们还会定期召开线上班级会议,一起交流讨论近期垃圾分类的教育成果,在群里分享了很多孩子的体验过程和照片。家长们纷纷感叹:“孩子们现在长大了,知道要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共育,我写了一篇感悟: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工程,让孩子们从小意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要依靠学校、家庭更要依靠社区、社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推广和完善垃圾分类政策,让我们一起建设一个美丽的社会。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倒垃圾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