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主义传统绘画的艺术研究

2023-06-05 23:18薄岚
艺术评鉴 2023年9期

薄岚

摘要:风格分析法是现代西方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沃爾夫林提出了“线描与涂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与开放的形”“多样性与同一性”和“清晰性与模糊性”五对风格范畴。本文主要以主题绘画——《哀悼基督》为切入点,运用五对范畴分析比较这一主题作品形式,探究同一主题创作作品受时代精神影响所产生的形式风格变化,从而解读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艺术风格的转型。

关键词:沃尔夫林  风格学理论  《哀悼基督》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033-04

沃尔夫林注重对艺术风格的研究,他的风格分析法以艺术风格演变为主要切入点,并延伸出与其相关的五对艺术范畴,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艺术世界在人文思想和社会变革影响下产生了顺应时代的风格演变,运用五对范畴分析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巴洛克时期画家对于《哀悼基督》这一主题系列绘画作品的形式构图、艺术表现变化,这种艺术风格的演变则从各个方面完美印证了他的方法论,而他的风格分析法也同样适用于多种艺术文化领域。

一、“线描与涂绘”的区分

线条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元素,早在13—14世纪,许多艺术家都采用了这种技巧。例如,乔托的《哀悼基督》,其特点是使用细腻的笔触来表现人物外貌。这些杰作展现了深刻情绪,凸显出一种独特的古典魅力,其笔触简洁、庄重,给观众带来一种宁静、优雅的视觉享受。波提切利的同名作品以其精细的线描技巧著称,他强调线条的重要性。他通过对角色的细节刻画,可以让观者深刻理解一根细长的线条可以把一张脸的轮廓和身材细节完美勾勒出来,并使角色轮廓和身材细节得到了完美展示。此外,他通过对角色的细节刻画,可以让观者从一张完美的脸上获得独一无二的视角,从而让观者能够深刻理解角色内心世界。由于其组织形式复杂,细节也显得格外突出,使得其无法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画面中所出现的人物以及陪衬都用线条强调了他们的轮廓,所有的人物和物象都可以独立存在于画面之中,每个人物从画作中提取出来后都如同雕塑作品一样清晰明确。

通过画家对人物服装的细节刻画,能够感受到一股独特的绘画风格。服装轮廓、细节、质感等方面均表现得十分优美,细节勾勒让整个画面栩栩如生,让观者充分感受到画家的技术技巧。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通过使用柔和的轮廓来描绘人物身姿,这种方法使得人物外观与周围环境变得更加自然。例如,萨托的《哀悼基督》和圭尔奇诺的《天使哀悼基督之死》都使用了这种方法描绘人的身姿,使得整个场景更加自然。这种方法不仅使得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技巧,还能使得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想法。萨托的《哀悼基督》笔触优雅、细腻,其中的轮廓、头发以及衣纹细节都为作品增添了生动的感觉,打破了14世纪绘画领域的单调乏味。

15—16 世纪,艺术家开始注意到明暗色调,并尝试通过色调与线条融合来概括空间中丰富的形体。提香所作的《哀悼基督》,画面中所表现的物象开始变得模糊起来,着重刻画重要人物,基督形象处理更加注重笔触效果和存在感,对于轮廓塑造也转向了对光所带来的体积感表现。提香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对明暗的探索,它们在高度和深度上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景。他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正是由于他巧妙利用了各种不同的笔触,让画面拥有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从而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对于笔触的把握以及对体积的理解使他基本摆脱了线描式的绘画风格,从而逐渐向涂绘式过渡。

提香的另一幅作品《酒神节的狂欢》展示了乔尔乔涅的传奇,其中的颜料使用非常大胆,主要采用温和一些的颜色。当时,提香已经熟练运用油画技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活力,满足了不同的视觉需求。因此,提香的作品成功地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理念融入其中,并呈现出完美的结构与美感。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于油画笔触感的运用方法十分熟练,形体更加有体积感。明暗关系的对比也更加强烈,线描感觉更加流畅自然,描绘出形体的流线感。但是在油画块面交织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从线描向涂绘式转变。

涂绘的风格画面感就更为强烈了,色域的区分带给观者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方式灵活,并且有着高度概括性。鲁本斯是1602年巴洛克画家,他的作品风格与提香非常相似。他的作品中,物体的轮廓线变得柔和,线条弯曲变换,形成团簇状交织在一起的短线条。这些短线条通常更加自由,带有强烈动感,能够更好地描绘人物特征,并为画面增添独特的生命力。

通过对这几幅《哀悼基督》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两个时代的过渡下,艺术作品从“线描”——“涂绘”进行变化。这一变化与其时代背景也有很大关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追求写实画面效果,以及对人体刻画时注重理性、崇高、严谨的风格,主张将画面表达得尽善尽美,但受当时科学程度的影响,艺术家还无法呈现出完整的透视关系,只能用最基础的线描将画面勾勒出来,突出表现线条和色彩的作用。巴洛克时期在享乐主义思潮影响下,更加推崇艺术上的自由发挥,主张画中物象不平等着力,在突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一种彼此交融的状态,线条逐渐在画面中被整体的氛围所取代,呈现出一种更能表达精神性的图式风格。

二、“平面和纵深”的构成

艺术从对平面性的追求转向对透视性和空间感的追求,展现出了平面和纵深的比较关系。平面性指通过透视技术,将物体固定在一个水平面上,以满足画面需求。

在乔托的《哀悼基督》中,三条平行线条清晰可见:一条是最低处的地平线,另一条是人物的高度,第三条则是天空中小天使的飞翔轨迹。与此同时,两条竖线则是人物站立的姿态,树木则笔直挺拔,形成一种有序的、相互制约的美感。

17世纪之后,艺术家开始转向探索多样化构图,他们开始寻找新的视角,并且开始使用纵深式构图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例如,波提切利的《哀悼基督》和格斯的《哀悼基督》都展示了这种构图,但是波提切利的构图更为复杂,他把耶稣的身体放置得有条理,而耶稣背景和周围环境都有着独特的视角,使得这两件作品的构图变得有趣而生动。随着时代发展,画面空间感逐渐增强,而且明亮与阴影对比也变得更加强烈,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在格斯作品中,对纵深感的追求就更为精准了,耶稣的尸体是躺置于画面中间的,肢体透视结构描绘和特殊视角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其中远处物象也有意识地弱化,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画家对于透视关系的理解和空间感的营造都更精准了。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独特,其独特的纵深式构图让人惊叹不已。在其作品中,他精心挑選的角度,让尸体空间变得短小而有力,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展示在观众眼前。在这幅作品中,耶稣的尸体被精心按照透视比例进行精确塑造,形体结构更加精细,动态形体穿插使整体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明暗关系的转换更加自然而然,使得整个视觉画面更加统一、和谐。画面中前方人物的形体刻画,以及色彩明暗关系牢牢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背景的简化处理使空间远远退后,深色背景也巧妙衬托出画面中心耶稣的尸体,使得这幅画的纵深感大大提升。

经过对三幅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空间感,不再局限于传统平面设计,而是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平面构图逐渐被纵深感构图所取代,文艺复兴时期,对平面的追求使得画家将画面中的逐个层次都进行平行处理,作品中前景后退、前后人物等大、视错觉等各种现象使得画面更加偏重于平面性,这种平稳的构图形式也非常符合古典艺术的审美趣味。到了17世纪,很多画家绘画风格开始转向造型立体感强、人物形象突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等。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观察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他们对空间的认知也远远超越了对物质形态的认知,艺术性表达方式在画面中更加流行,这也使得作品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

三、“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呈现

“平面和纵深”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它们在《哀悼基督》的作品中都得以体现。封闭的结构旨在营造一种协调、稳重的氛围,从而传递出深沉而宁静的情绪。乔托的《哀悼基督》展现了他非凡的创作技能,他精湛地将人物视觉和形象设计得栩栩如生,他将圣约翰的右臂藏起来,而他的左臂放在他头部最突出的地方,将整个场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排的信徒正朝着观众,第三排的信士正朝着第二排的耶稣,而第二排的耶稣正躺在圣母玛利亚怀抱里,这种精细的构图技术让整个场景变得栩栩如生,而且还让远景美丽和丰满,让整个场景变得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哀悼基督》是乔托在14世纪创造的艺术品,它通过使用不同的视角,如前景、中景和远景,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变化,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氛围。

在这幅画中,所有元素都被均匀地分布在纵向和横向的轴线上,这些元素在整幅画中都发挥了平衡和组织作用。人物和场景元素都沿着这些轴线排列,让观者在第一视觉感知上获得舒适的平衡感。15世纪的画家尝试将乔托的平衡画面风格发挥到极致,他们摒弃了基督横放的身体,而是将基督身体斜放,以达到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罗吉尔·凡·韦登的《圣母怜子》更是将这种平衡画面风格发挥到极致,他的构图不再是横纵轴线,而是将人物水平线保持一致,同时,后景中的十字架也起到了衬托画面的作用,从而使得整幅画面更加完美,更加生动。16世纪的画家开始关注画面的构图形式,例如拉斐尔的《哀悼基督》。这幅画中,基督身体并不是平躺在地上,而是以一种自然的姿势斜躺在圣母腿上。其他人物的站立位置与基督的手和圣母的脚形成一条横线,再次形成了一种平衡的视觉效果。整幅画的布局平衡,构造感强烈。

作品运用了较为传统的构图,所描绘的物象平行排列于画面下方,画面中所表现的人物基本是平行处于画面中的,人物姿态和在画面中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平稳性,具有“封闭性”特征,而且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不偏不倚,严谨的线条勾勒着每一个形体,使得画面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也正是这种构图形式,使得乔托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庄严的肃穆感。

而在鲁本斯的《哀悼基督》中,画面中的人物以多个角度呈现,有的蹲坐在耶稣身旁,有的抬起头表达悲伤之情,形态各异。人物动态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特征,耶稣尸体在画中的表现也像前文所提到的一样具有纵深空间感,形体的明暗过渡对比也更加自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作、神情惟妙惟肖。这幅画的构图摆脱了传统的框架束缚,它的形式更加自由,没有严格的平衡,也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内容和形态都可以自由展现,给观众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

鲁本斯的代表作品《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中表达了一种混乱、紧张的气氛,但是整体画面却被营造出非常和谐的整体感。女子肉粉色的肤色在男子铜黑色的身体与古铜色骏马衬托下显得格外透亮,这幅画采用对角线式构图,男子与女子的身体动态线彼此交织,马匹两蹄向上,做腾起姿势,虽然整体动势强烈,但整幅作品完整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圆形中。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没有固定形式,张力感十足,整体风格自由,又不失和谐。

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在所处社会核心思想影响下重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应用,大都使用“一字形”或“金字塔”式构图,画面中的各元素围绕着中轴线组成严谨庄严的构图,偏重于理性效果而轻视情感表达,同时又很注重线描的表现力,线条的表现大都清晰和严整,力求形式完美,具有永恒性和封闭性。在巴洛克时期,艺术风格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纯粹的对称被抛弃。这种风格对于偶然性的追求,让艺术家能够更好地描绘人物,并且能够更好地安排人物位置,这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画面充满动感,透视变奏极其明显,同时情感也表达得更加充沛,戏剧性的构图使画面展现出无限的空间感,因此呈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构图形式。

四、“多样性和同一性”的探讨

艺术风格的同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离不开艺术家个人审美和特定时期下的环境变化,而艺术家创作同时也体现着人们的情感和特定时期下所追求的艺术审美,多样性和同一性的讨论与“线描和涂绘”也有着一定关联。

17世纪的《哀悼基督》系列作品中,其所表现的物象与元素都是紧紧围绕着主题形象进行安排的,画面中所有的物象、元素都被融入一个整体中,画家利用光影、构图、颜色、透视等多方面因素使画面统一。作品中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手法也使得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又如鲁本斯与卡拉瓦乔两幅作品,在整体画面氛围上,通过运用背景色调与其他人物融合,着重突出基督主体地位,而在整体画面色调上,两幅画面处在整体统一色调中,画面在技法上也呈现出一种同一性,使得画面更加完整。但16世纪前的作品,一个突出特点即相互独立,每个物象被看作是独立单位的。例如乔托的《哀悼基督》,画面中注重对每个物象清晰准确刻画,无论是形体还是色彩关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完全独立存在,它们之间个性大于共性,从而具有“多样性”特征。

这种区别的形成原因在于,古典艺术绘画强调对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关注,使得它们不再受到整体限制,而是被视为一条独立的溪流,它们的主要元素被简化,呈现出纯粹的主要特征,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明显差异。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因其多样性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巴洛克时代的画家则要求创作主题清晰性,画面中的各个要素都应围绕着主题展开,无论形式还是单个元素刻画都要服务于画面主体,使得独立的个体具有统一表现,具有同一性。

五、“清晰性和模糊性”的表现

清晰可以分为绝对清晰和相对清晰,而这两者在画面中的呈现效果与手段也不相同,前者试图通过明朗的线描形式将物体形与形之间以清楚的邊界线划分出来,后者则通过弱化边界,利用明暗和色调使形与形之间区分开,同时使整个画面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以清晰性和模糊性这对范畴来探索《哀悼基督》主题作品,同样离不开对线描和图绘这对范畴的分析与解读。

乔托、波提切利等艺术家注重线描表现力,线性表现风格是波提切利创作的突出特点,他所作的人物肖像画细腻、秀美、流畅、动人,强调轮廓线,对线的表现以及对人物的清晰描绘具有清晰性特征。而在丁托列托作品中,人物面部塑造不再是紧跟形体结构,圣母的五官也没有清晰描绘,趋向于对整体氛围感的追求,画面轮廓变得模糊了,艺术家更加追求画面诗意的艺术性表达,而不是准确地还原物象。画面中的感性表达也更加饱满、充沛。焦距于卡拉瓦乔的《哀悼基督》,他着重刻画了耶稣尸体,突出表现耶稣,周围物象主要起到陪衬作用,被绘制在阴影之中,通过虚实、远近、明暗的对比使主体突出,画面层次与节奏感更加丰富,有了局部清晰作为对比,模糊性特征也更加明显了。整体画面和谐统一,多个单体元素都衬托并服务于一个整体。

通过上述作品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时代的艺术作品由清晰到模糊的风格变化。这是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严谨性的追求意味着对对象清晰呈现,艺术作品具有一定服务性特征,缺少了艺术表达,画面中的情感表达也偏重于理性、严谨。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协调和自然。

而巴洛克艺术则摒弃了线描形式所带来的清晰,追求模糊性,人们不再把写实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追求主观情感表达和作品艺术性,追求光线和色彩表现,追求画面中的运动感,常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各种形式的交织融合。作品中情感表达更为感性,艺术性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有层次,因此画面产生了从清晰到模糊的变化,而从清晰到模糊,无疑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艺术的一大进步。

六、结语

艺术之美是人为创造的,而不同时期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的线描风格、色彩风格、空间透视和一些画面中的构图形式,还有一方面就是画面内容形象处理是否和谐统一。经过对《哀悼基督》的深入分析,发现“线描和涂绘”和《哀悼基督》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它们都是在“线描和涂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外,《哀悼基督》的主题也与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和艺术发展趋势相一致。经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艺术风格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光的感知能力日益增强,这无疑是由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提升所导致的。通过研究光影,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风格和形态变化。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并未意识到光线的本质特征,导致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整体受光的趋势,这使得画面的冲击力会单调许多,画面中没有一个突出的明暗对比和主次表达,这会使观者在第一时间抓不到画面的视觉中心。而到了巴洛克时期,光线开始有了主观调整和分布,画中不再是均匀明暗,出现了层次分明和具有精神性的光感表达。有了光感表达,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视觉冲击力也更为强烈。经过分析五种不同范畴,《哀悼基督》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证明了风格学可以有效揭示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艺术形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瑞士]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M].潘耀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