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杨仕恩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丰富,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环境大数据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海量的环境信息保障和科学的环境决策,也拓展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途径。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依托丰富的环境大数据资源,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凝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力;推动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大保护、大治理。
关键词:黄河流域;环境大数据;生态保护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简介:王萍,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邮政编码 100029);杨仕恩,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100044)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3)02-0037-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地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亲自谋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旨在确保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生态保护治理是多元互动的过程,需要各类主体之间信息共享、协作互助。环境大数据是一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非实质性、无形的共享数据资源,体现了现实环境问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分布规律和联系,为环境治理实践提供了数据资源。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生态风险评估、治理技术研发、决策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依托环境大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和拓展黃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路径。
一、环境大数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技术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破解生态保护治理难题,不仅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还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大数据时代,环境数据广泛散布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子系统中。全方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生态环境领域,把分散在不同行业领域多来源、多尺度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有效集成,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集成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信息挖掘,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分析和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大数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海量的环境信息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关键是掌握充分的环境信息,解决好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群众的生态权益。环境信息在生态保护治理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区域空气质量、水环境和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构建环境大数据互动平台,实现数据的横向互通和环境资源实时共享,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公开、透明、准确、及时的环境数据。从“政府-社会”关系来看,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在生态保护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社会和公众的参与是生态保护治理的基本保证。在数据采集方面,公众和社会组织收集的环境数据覆盖面广、连续性强,既能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即时的环境信息,也为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治理开辟了新的路径。环境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决策更加趋向于“社会化”,跨部门的数据集成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推动数据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环境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政府要及时将搜集到的环境数据向社会公开,通过建立环境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便公众可以有效掌握和获取相关的环境信息,为环境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二)环境大数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科学的环境决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需要科学合理的环境决策,这是推动生态保护治理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数据是信息的载体,科学的环境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大量生态环境信息准确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基础之上。互联网时代,环境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使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可以共享决策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社会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主动监管能力是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资源。随着公共服务环境不断开放,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更加明确,参与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公众可以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表达意愿,形成大量的“微”数据和“微”事件。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社交新媒体也为公众参与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实时互动空间。海量环境数据的公开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为公众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服务。政府部门根据海量的环境信息数据和公众有效的环境诉求,使决策最大程度贴合实际,从而增强环境决策的公平性、预见性和响应性。
(三)环境大数据拓展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途径
协同治理本质上是基于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建立一种资源共享、协同行动的治理模式,实现多元行动主体的功能耦合,最终促进系统功效的发挥。生态环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黄河流域环境协同治理是整个区域解决污染问题、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从“政府-市场”关系来看,国家和市场的不同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在环境治理中不同的角色定位。政府将转变为“接单员”的角色,更多地借助市场和公众的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借助环境大数据加强流域环境治理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绿色生态”的环境治理格局,从宏观层面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企业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从市场层面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就社会参与而言,公众通过环境大数据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在微观生活层面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另一方面,在政府与市场共同打造的大数据共享平台环境下,环境大数据可以锁定污染源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一个节点,分析污染源管理的数据分布可视图,及时找出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提高环境危机的预警能力,有效避免环境事件的发生。政府能够对企业环境行为实时监管,并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动态监控,监督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生态责任,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大数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环境大数据背景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实践路向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地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4]确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缺一不可。近年来,互联网与大数据两大技术合流,为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大数据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依托环境大数据着力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建立覆盖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弘扬和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黄河生态文化。
(一)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加大重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水资源量,承担着占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污染是黄河流域出现的新的重大环境问题。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业经济发展区域,水污染呈现复合型和结构性污染特征,污染源主要以农业、重工业、采矿、石化和生活资源为主,黄河流域水质污染因子主要包括氟化物、总氮、高锰酸钾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汞、铅和锌等。[5]
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要系统梳理区域水环境信息基础资料,建立包括水质监测数据库、流域内污染源、水污染事故案例等水环境基础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黄河流域水环境统计分析中。依据黄河流域水环境综合分析需求,运用聚类分析对黄河流域地表水环境空间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对黄河流域不同分类水质主要污染物进行特征分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构建覆盖全流域的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源地监测系统,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大重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防止饮用水源污染,确保居民饮用水源安全。同时,实施好黄河流域水源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还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水源涵养区要重点推进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地区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要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措施促进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而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着重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
(二)构建黄河流域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加强“天地空一体化”监管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卫星遥感等技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作用愈加凸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不仅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还要充分利用环境大数据技术加强生态保护和监管,从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必须严格坚守生态红线,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积极引导生产力在国土空间上合理布局,制定明确、系统、规范化的开发、建设、发展标准,维护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实现对黄河流域内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监控、评估、预警、监督,构建黄河流域“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
(三)建立沿黄省区环保云平台,促进黄河流域环境“大治理”
区域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概念,具有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环境介质间相互影响、相互转换,这不仅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高度渗透性和不可分割性,也意味着环境问题已经跨越了传统行政区划,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态势。黄河流域东西跨度较大,生态环境治理需要从全流域视角出发,积极把握环境大数据机遇,在沿黄9省区建立统一的环保云平台。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开发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工具和多维可视化表达工具,实现数据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建立环境监测大数据云服务平台”。[6]互联网、环境大数据云平台的建立,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各个职能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依托环保云平台明确各行政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从治理结构分工上形成部门合力,实现“权、责、利”相统一,打破水利、环保和地方管理的分工格局,形成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大保护、大治理、大利用模式。
(四)建立黄河流域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环境治理“智能化”
基于各级环保部门现有信息基础,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和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服务中心,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大集成、大整合、大共享,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品质化的生态环境数据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和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需求,全面实现从监测信息到监测服务的跨越。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手段,通过环境大数据平台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障碍,打破当前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分散建设、数据资源分散管理的格局,依托云平台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服务,实现环境资源数据的横向互通和实时共享,从而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
(五)构建黄河流域“人水和谐”生态文化,凝聚生态保护合力
生态保护治理不仅需要行政、法治等硬约束,更需要发挥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还是人文之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需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以此来引导人的环境行为,凝聚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合力。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于黄河流域所展示的“人水和谐”文化,将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有机融合,在贯穿东西的黄河水道中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带。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润滑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等社会规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引领大众利用生态文化所确立的价值取向规范人的环境行为,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促进形成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三、结语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地带,其生态保护治理关系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整个国家生态安全。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但黄河流域仍然面临严重的洪水威胁、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等突出问题。区域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決定了环境治理很难“独善其身”,各利益相关方“一损俱损,一荣共荣”。破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难题,不仅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还要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通过环境技术创新减轻和消除污染。环境大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方法为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充分释放环境大数据红利,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形成一种新型的“互联网+环保”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文化建设,培育“人水和谐”生态文化,以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生态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J].环境保护,2022(17):4.
[3]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9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77.
[5]高欣,丁森,尚光霞,夏瑞.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保护方略[J].环境保护,2021(13):9-12.
[6]刘锐.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56.
(责任编辑 胡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