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我国碳会计研究现状及热点透视

2023-06-04 07:05王国庆徐素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王国庆,徐素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 163319)

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规制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为了应对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联合国于1992 年气候大会发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 年将碳排放权认定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发展至今形成碳排放权交易。我国于2013 年6 月起在深圳设置碳交易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地开展碳排放试点工作,碳会计专家学者开始对碳会计领域问题展开研究。试点的开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我国于2014 年4 月2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过环境保护法》指定合理的政策处置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我国生态环境部2020 年12 月25 日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控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积极展现大国责任,主动担当世界环境减排工作,为我国及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1]。我国承诺于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 年7 月16 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截至2021 年8 月17 日,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持续上升,累计成交额超3.29 亿元,进一步提高碳会计研究热度。但是,由于目前碳会计相关理论不够健全,对于碳核算未有可参考的标准。基于此,将现有成果以及对碳会计研究领域的分析进行梳理。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文献分析方法,依托CNKI 数据库,采用CiteSpace 5.8.R1 软件绘制图谱并结合Excel 软件绘制的图表反映国内碳会计核心文献的基本发展脉络,从而有效把握国内碳会计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可以对相关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在目前文献梳理及相关管理工作中运用广泛。CiteSpace 5.8.R1 可视化分析软件系统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华人学者陈超美(Chaomei Chen)博士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它利用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图谱展示科学知识的宏观结构及其发展脉络[2]。基于此,采用CiteSpace 5.8.R1 可视化分析软件将碳会计相关文献数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展现,利用可视化方式梳理并阐述碳会计的演进历程及热点问题。将CNKI 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作为数据基础信息,针对关键词、学科分布、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等作为研究对象呈现知识图谱,并借助Excel 分析软件深入探究碳会计相关领域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结合文献分析法梳理研究主题,最终得出相关结论及提出未来展望[3]。

1.2 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对于碳会计的研究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为了全面检索到相关文献,文本研究所需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选取文献数据时在高级检索期刊页面将主题条件设定为“碳会计”进行检索,文章以“核心期刊”“CSSCI”“CSCD”进行作为来源类别,在时间跨度上选取2008 至2020 年(该数据库中最早的文献检索年份与2008 年开始)作为研究区间进行检索,筛选出学术论文189 篇(其中剔除评论、会议、报告等非学术文献),导入CiteSpace 5.8.R1 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

2 国内碳会计研究现状

2.1 碳会计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文献年度发文量能够反应碳会计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整理2008 年至2020 年碳会计研究核心文献发文数量(图1)进行分析,国内关于“碳会计”的研究热度增高,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我国学者开始探索对碳会计并产出一定成果。总体来说,我国有关碳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发文量偏少,随着“碳中和”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对能源绿色低碳目标的进一步发展,碳会计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及业界关注的热点[4-5]。由图1 可以发现2010 至2020 年碳会计研究已逐渐进入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的高速积累期,发文数量在2011 年与2018 年出现两次高峰,其中2011 年10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同年,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此时CDM 改革加快,远期市场强劲增长;2018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简称碳强度)下降4%,比2005 年累计降低45.8%,显示出中国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的成效,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目前碳会计研究整体由探索时期向快速成长时期发展,但随着交叉学科的深入和技术方法的持续创新,且国家层面出台减碳的各项政策措施,碳会计领域研究热度将进一步上升。

图1 碳会计研究历年发表文献数量Fig.1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over the years

2.2 碳会计研究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出于不同的应用目的,“碳会计”产生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文章通过分析CNKI 文献数据库发现碳会计主要涉及工商管理、环境、国民经济、金融、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学科。其中,通过绘制碳会计学科分布情况(图2),工商管理学科分类共计发文量156篇,占比高达44.32%;排名第二位的为环境学科发文量为103 篇,占比达29.26%;排名第三位的国民经济学科发文量为35 篇,占比9.94%,其余各学科均占比较小,这些学科类发文量合计占比方为16.48%,据统计,碳会计发表文献期刊来源分布类别主要以核心期刊为主。综上可知,基于碳会计的学术成果横跨多个学科,其中工商管理学科在碳会计研究领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且碳会计相关成果文献中研究层次相对较高,同时其他学科在该领域相关研究中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图2 碳会计研究学科分布情况Fig.2 Distribution of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disciplines

2.3 数据文献核心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是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6-7]。通过分析相关领域的核心作者可以有效识别不同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因此,有效地测定学科核心作者,是推动相关研究繁荣发展增强研究可行性的一项重要举措[8]。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2008 年至2021 年碳会计研究发文量相关作者进行分析,并得出发文量前10 核心作者统计表(表1)。

表1 发文量前10 核心作者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top 10 core authors of the article

表2 碳会计发文量前十主要发文期刊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the top ten major publication journals on carbon accounting

表3 参数表Table 3 Parameter table

研究发现:(1)2008 年至2021 年碳会计研究发文量居前十名的学者中仅浙江农林大学的刘梅娟教授发表5 篇研究论文,其余学者发文量均不超过4篇,如:湖北工业大学王德发教授发表4 篇研究论文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张亚连教授发表4 篇研究论文。因此近年来碳会计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发文量也呈上升趋势,但总发文量相对较少,存在一定提高空间;(2)目前碳会计研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排名前十的作者中共计发文量为36 篇,占总发文量比重为19.05%。

表4 碳会计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Table 4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keyword frequency and central statistical analysis table

表5 碳会计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Table 5 Carbon accounting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cluster table

综上,我国碳会计研究发文作者中逐渐形成了以刘梅娟、王德发、张亚连、闫华红等学者为中心的学术群体,整体发文独作文献相对较多,合作文献相对较少。说明我国碳会计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多领域、跨地区的研究形式,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学者对碳会计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碳会计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

2.4 碳会计研究论文发文期刊分析

“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及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引起国内学术界对相关领域的关注,我国近些年为达到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对合理规划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科研力量,在环境研究领域方面采用试点的方式对碳排放进一步研究调整。各地学者也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碳会计研究也随之发展,其中作者发文期刊中财会通讯、会计之友、财会月刊发文量位于前三,反映出碳会计科研成果相对丰富。通过对频次排名前10 位的发文期刊(核心期刊)进行数据统计表(表2)进行分析。据表格可知,在已选数据文献样本中财会通讯发文量最多(51 篇),其次是会计之友(34 篇)及财会月刊(25篇)。通过对所选文献作进一步分析,碳会计核心期刊发文最早出现于2010 年且关于碳会计研究主要机构为高等院校。高校机构及出版社作为碳会计研究的主要基地,各级科研部门研究相对较少且跨研究机构合作的文献成果较少,对于研究人员也主要以刘梅娟、王德发等研究团队为主。

3 国内碳会计研究热点透视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研究利用CiteSpace 5.8.R1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所选样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表3),得到我国碳会计研究领域内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利用知识图谱对我国碳会计研究热点等问题进行梳理。经对图谱进行分析得知,网络节点数量N=266 节点之间连线链数目E=773,网络密度值(Density)为0.021 9,由此可知,在碳会计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关联度较高,意味着碳会计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关注点高度集中。研究文献最大被引频次为241 次,网络模块化指标Q=0.618,表示研究文献关键词网络聚类程度相对较好(聚类程度Q 值在0~1 之间,Q>0.3 意味着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构是显著的,越接近1 表示该聚类越好),碳会计研究文献网络同质性指标(Q,S)=0.7187,表示关键词聚类结果合理(指标越接近1,表示网络同质性越高,该值在0.5 以上,认为该聚类结果是合理的)。

图3 碳会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3 Carbon accounting keywords co-exist in the knowledge graph

为更准确表现关键词的关系以及出现的年份,文章将碳会计研究领域的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及最早出现年份进行统计得到碳会计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表4)。可以看出,去除碳会计这一主题词后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为碳排放权(49次),数据表示在关于碳会计的学术研究中,低碳经济受到相关学者及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结合时政成为比较典型的研究热点。综合碳会计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与碳会计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除碳排放权外,低碳经济(33 次)、信息披露(16次)、会计确认(15 次)、碳信息披露(11 次)、交易性金融资产(10 次)、低碳会计(10 次)、会计计量(10次)、碳排放权交易(9 次)出现次数较高。将关键词的中心度与0.1 进行比较可知,“碳排放权”“低碳经济”“信息披露”“碳排放权交易”等关键词相对中心度较高,表示该关键词对碳会计研究领域具有一定贡献。从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和碳会计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析表可以看出,研究的关键词中心度与节点大小成正比,这表明我国学者能够更好地把握碳会计领域的研究重点。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对碳会计关键词聚类的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现碳会计研究主题的聚合程度。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比较反映群集间所呈现出的结构特征,既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关键词节点,也能着重突现其关系连接[9]。一般来讲,聚类序号越靠前即表示受到的关注愈高[10]。因此,为全面深入地探寻与碳会计相关的研究热点,文章运用CiteSpace 5.8.R1 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碳会计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图4)。为更好地对关键词进行全面探究,采用“LLR 对数似然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如图所示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文章发现在碳会计研究中出现“供应链管理”这一主题,研究发现供应链在碳管理中主要实施于农业、工业等领域[11]。综上,这些聚类折射出我国碳会计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热点,共包括“CDM”“低碳会计”“碳排放权”“低碳经济”“环境会计”“公允价值模式”“碳会计信息披露”“价值分析”等多个聚类标签。

图4 碳会计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Fig.4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keyword clustering knowledge graph

在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操作基础上,在“Clusters”菜单栏中选择“Summary Table/Whitelists”,得到了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表5)。因某些聚类组的成员数量太少,分析显著性相对较小。因此,该表仅选择前10 个集群组,其余集群组不在此详细列出。根据标记词在聚类中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第一个使用年是集群中第一个关键字的最早出现时间。一般情况下,聚类数据的多少决定了其代表性的大小,聚类数据越多,其代表性越大。聚类S 值(平均轮廓值)的大小表示聚类质量的高低,S 值趋近于1 但不会超过1。由表4 可知,此次聚类样本中,数据S 值在0.6 以上且平均值为0.894 1,说明碳会计关键词聚类质量较高。通过对碳会计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和碳会计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情况的分析,各聚类研究内容存在相互交叉现象,因此可将碳会计研究归纳为“碳排放权”“低碳经济”“碳排放权会计”“碳会计体系”“碳会计信息披露”五个研究主题,通过对基础文献的梳理,碳会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1)碳会计是气候变化的产物,各领域学者确认、计量、报告气候变化及其造成的影响以会计的方式对温室气体进行核算及监督;(2)我国碳会计发展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及正式启动,但试点碳市场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12];(3)碳会计具有内部和社会的双重责任,碳会计不仅核算碳排放量,还需统计经营费用的负成本,碳会计属于内部管理会计,同时承担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的责任。

3.3 碳会计关键词演化路径分析

3.3.1 碳会计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时间线视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各聚类关键词的演化发展情况和聚类间的关系紧密程度。为进一步阐释碳会计研究主题关键词随时间的演进,绘制了碳会计研究关键词时间实现图(图5),以阐明各研究主题(群组)的发展时段及重要文献的时间节点,碳会计时间线视图清晰展示了碳会计研究关键词的演变趋势,深入了解各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及相关性。研究发现,碳会计研究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第一阶段为“碳会计”研究。研究主题对碳会计相关理论进行拓展及深化。结合碳会计研究时间线视图,可以看出各关键词演化发展情况与聚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从碳会计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可以看出聚类#0~聚类#15 这15 组聚类碳会计关键词中相互联系,存在一定时间关系,纵向说明碳会计聚类研究的热度存在一定延续性。通过研究聚类的时间横线,聚类#0~聚类#15 这几组关键词均最早出现于2008 年,但各聚类的发展速度及结束时间不尽相同。以聚类#1 为例,该聚类中“排污权会计”一词出现最早,位于该聚类横线的最左侧,排放交易的出现代表着碳会计确认开始初步形成,聚类中的其他关键词随着时间推移相继出现。如:全球气候变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处理、会计确认、碳核查、公允价值计量等,各聚类发展相互作用,平稳发展,聚类发展相对稳定,说明碳会计研究主题持续受社会关注,对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图5 碳会计研究关键词时现图Fig.5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keyword time present view

3.3.2 碳会计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时区分析可以清晰了解碳会计研究热点和呈现知识的演化趋势结构,科学分析碳会计关键词的相关性,文章通过CiteSpace 5.8.R1 软件绘制碳会计关键词时区图(图6)。根据时区图可以发现,碳会计关键词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演化趋势,以及碳会计研究关键词出现的不同时间。通过时区图可知,碳会计研究热点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2008 年至2011年对碳会计的研究中“低碳经济”“会计确认”等聚类影响范围较为深远,由于此阶段我国对碳会计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核算计量碳排放成为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张亚连、张静[13]以企业碳排放的资产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环境能力资产指标,计量企业碳排放的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2012 年至2017 年为“碳会计处理”研究阶段,此阶段碳会计研究领域内容进一步完善,其研究主要以“碳资产”“碳会计确认”“碳计量”“碳信息披露”等内容为主。2018 年后碳会计研究路径主要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场下碳会计发展的思路及运行体系的构建,此阶段的热点主要为碳会计政策及规范的制定。例如,顾缵琪、李瑾[14]通过研究我国开放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结合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我国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对不同类型企业应运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对碳排放权进行计量,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构应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核算。

图6 碳会计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Fig.6 Time zone distribution map of accounting research keywords

3.4 碳会计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指相关领域代表性较高词汇或短语,通过对碳会计前沿的分析可以了解相关词汇、短语出现频次的年份及变化情况,其研究结果可以预测相应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获得其研究的最新演化动态[15]。突现词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词汇,通过词频数量高低以及词频变动趋势的检验,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而确定学科的最新研究前沿,这种变化趋势是动态的、综合性的[16]。突现词语的使用与以频率高低选取主题词的传统分析相比,更加适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突变情况的探索[17]。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1)的分析功能对碳会计研究进行突现词检测后,得到了碳会计研究关键词突现图(如图7)所示的具有高突现值的7 个节点突现词。▂▂▂▂▂

图7 碳会计研究关键词突现图Fig.7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keyword highlight chart

为更精确了解碳会计研究情况,根据图2 所示的关键词突现起止时间及彼此之间前后关系,将碳会计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此阶段文献关键词突现时间位于2008-2011 年,这是我国碳会计发展的起步阶段[18],此时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撤销IFRIC 3 指南,同时IASB 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进行联合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配额与负债的计量、初始与后续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上达成了一致意见[19]。此阶段主要以我国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20],其主要研究前沿为“低碳经济”;第二阶段,此阶段文献关键词突现时间位于2012-2017 年,这一节点的研究前沿已经由第一阶段的“低碳经济等探索型主题向“碳会计信息”等更具体研究过度。此阶段我国各地碳交易市场试点逐步启动,国家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碳会计准则,如何进行碳的信息披露成为业界关注热点。此阶段我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主导规范碳排放活动、推动碳会计研究深入发展[21]。第三阶段,此阶段文献关键词突现时间位于2018 年之后,这一阶段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碳会计政策”等相关方面。我国于2019 年发布《关于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相关规定〉的通知》并于2020 年发布《碳排放权交易有关跨级处理相关规定》,在这一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已经完善,于2021 年7 月16 日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制度举措,促进了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创新碳排放的核算与评价方法,为碳会计核算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与科学的方法,在夯实碳市场的基础与保障的同时将碳会计的研究推向高潮。在这一背景下,其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为碳信息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通过CiteSpace 5.8.R1 软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心度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突现词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有关碳会计研究的189 篇核心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完整地展示了我国碳会计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等。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碳会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国内对碳会计研究稳步提升,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网络,由于2021 年7 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碳会计研究领域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后续碳会计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通过分析,发文作者居前三的作者为刘梅娟、王德发、张亚连,发文量居前三的机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碳会计研究发文较为分散,研究人员及机构众多,但机构、学科及领域间合作研究较少,目前碳会计研究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研究,碳管理会计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所以碳会计研究也应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形成系统稳定的研究团队,交叉知识互补的同时对碳会计进行深入、多元化研究。

第三,通过对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发现碳会计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经济、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信息披露等关键词展开,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低碳经济”“碳会计信息披露”“碳排放权交易”“碳会计信息披露”聚类显著性较高,通过碳会计研究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发现碳会计聚类发展稳定。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碳会计研究领域不仅局限于会计领域,碳金融、碳期货、碳期权等也逐渐受业内学者关注,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核算披露,最终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污染气体排放的目标。

4.2 发展展望

第一,完善碳会计基础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我国碳会计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1 世纪初期,迄今为止主要研究领域在碳会计基本理论、核算体系、信息披露模式、会计要素(成本核算)、碳排放交易等方面,从文献数量分析,目前困扰我国碳会计领域的主要理论问题是政府免费配额的处理。认为应将政府发放的免费配额进行资产确认,其主要支撑是已经撤销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 号———碳排放权》(IFRIC 3),IFRIC 3 认为政府免费配额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对于资产的确认条件,由于没有成本与其他对价且我国目前最新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没有对政府免费配额的会计处理解释,故在政府免费配额这一问题应保留IFRIC 3 的论证,同时积极进行探索,以求提出更科学严谨的标准对政府免费配额进行确认及计量。所以,碳会计理论也应与时俱进,立足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门学科,完善各方理论,以科学的计量确认标准指导碳市场规范平稳运行,为实现“碳中和”这一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健全碳会计监督机制及法律体系。年排放量1000 万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碳排放数据造假引发公众关注。为避免碳信息造假问题的发生,应加大政府部门及社会对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的监督,持续增强对非重污染行业、小规模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企业利用政策漏洞对碳披露信息进行篡改、伪造。碳会计信息披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针对披露不认真、并没有完全披露的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惩治,同时需要不断追查,针对披露状况普遍偏好的企业,政府需要对其提供奖赏,充分利用奖惩结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主动性大幅度提升。现阶段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法律法规有多部,这部分法律规章制度的存在能够对碳排放产生约束。然而,截至现阶段,我国并不具备和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关联的法律规章制度,上市公司实施碳会计信息披露只能依靠自身意识,由披露方式、内容等层面更加不存在统一的规范,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存在法律支持。我国必须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给予足够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方式,不断改善现阶段披露方式差异化、对比性相对较差、独立性较为匮乏等情况,最终能够让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越来越完善。

第三,将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信息披露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在贯彻落实政策落地见效的同时,企业及政府部门应建立管理台账,记录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所属行业、建设状态及产能信息等。两高行业(煤电、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应出具科学真实的碳信息披露,并将碳排放信息披露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开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项识别、源强核算、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及方案比选,提出协同控制最优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碳计量、碳信息披露、综合利用工程试点。

第四,培养碳会计专业人才。面对交易规模巨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提出,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同时加强培养一大批既懂政策、又懂业务的碳会计专业人才。高校应发挥相关学科优势,建设开放碳会计专业,融合多学科与交叉学科教育,探索多渠道师资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和相关机构联合培训碳会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专业的碳会计人才,为实现我国双碳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