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待花开

2023-06-04 17:10邵啸
文理导航 2023年17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邵啸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公布后,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作用在课程改革和实施中始终是第一位的,教师角色的改变,直接决定着新课程理念能否贯彻执行,教师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决定着新课程的改革方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整个课程标准的关键。体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转变角色,并且对教法学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改变做出研究,为体育教师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体育目标朝着多个方向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单一生物体育的理念被打破了且逐渐过渡到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这三维立体的体育观念。我国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已经完全脱离了当今社会教学的适应性,新课标的提出使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深入贯彻用爱浇灌体育课堂的理念。

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一)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在课堂上体育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合理把握,老师的作用和职能越来越多样化,成为了课堂的设计者、学生运动天赋的发掘者、学生学习的导师、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学的研究人员、教学的总结者、综合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体育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课堂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必要途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实施都需要由体育教师通过教学来实现,体育教师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骨干,为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起到了主要作用。

(二)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一味遵照教科书、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的安排进行上课。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没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没有把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许多教师能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内容,大部分教师角色定位发生转变,但仍然有少部分老师未能理解新课标,是因为自身知识结构不完整,不知如何转变教学模式。许多体育教师忘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只知道该如何做,却不知道如何教,不知用哪些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一)新课标从教法、学法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手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体育教师没有及时地掌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使课堂跟语文、数学课程一样,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多种教育手段,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新课标从课程设计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尚未形成之前,体育教师只是教学的被动执行者,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来安排。体育教师从未主动参与过课程设计,不会成为课堂设计者与创造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没有得到实施,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学习内容就无法掌握。

(三)新课标从学生的关注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过去的体育教学模式只单纯地关注学生高运动水平,为学校争光,从而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跟其他学科老师一样,认为以学生达标目标的程度来判别学生的好坏,从而忽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四)新课标从教学研究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精彩的课堂引入、有趣的准备活动,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前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训练上,教师的引入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刺激学生的情绪,学生也无法长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体育教学指导中,体育教师讲解存在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例如,有的体育教师在进行动作讲解示范时,不进行多角度讲解示范,不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语言不专业,体育专业用语不会用,久而久之,学生运动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将受到影响。在课堂准备阶段,大多数体育教师把教学活动作为任务来完成,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動,无法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对策

(一)加强师生关系

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学会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制定的范围内,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人类与生俱来的体育内涵和价值——健康、毅力、亲切、平等、自由、竞争、爱及开放的心扉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地位,要平等对待学生、爱护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相互帮助,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课上多表扬少批评,课下及时跟学生交流、沟通,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教法、学法指导

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画、视频来理解动作并进行模仿,通过这一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练习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学生利用这次机会向教师证明他们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只提教学方法,像穿针引线一样让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学习。教师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教会学生如何收集和使用有用的信息,培养他们的使用工具的能力。课下与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改进教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让体育教学向个性化发展,教师个人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如发现法、程序法。

(三)加强对课程的设计

国家要加大投入课程建设,学校要注重课程设计,自上而下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为体育教师对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及思维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主动参与负责课程设计和课程决策,在课程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求制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水平分割;根据评价原则,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时评估;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开展要求为基础,构建多个课程评价体系。

(四)加强体育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体育教师需要加强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使用体育器材的多个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经济状况,制作简单的器材设备改善学校的状况。例如,用废弃的竹竿来做跳高的长杆,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价值。学校可以把标准设备改成适合初中、小学生活动的设备。例如,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将器材设备调整到适合学生的身高,将足球球门的高度宽度缩小。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要合理配置,要满足学生的课余训练的同时,还要满足学校运动会的场地要求。学校器材布置既要方便组织活动,另一方面保证学生安全,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补的多功能活动区域。根据学校和周边的环境,进行适当的规划并提高开放空间的使用价值,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合适的锻炼。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备不足,加强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大幅度弥补体育资源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运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感情,磨练坚强的意志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迅速。体育教师要运用现代媒体、网络、体育书籍、体育史料等,获取体育信息,合理利用各种体育资源信息。

(五)全面关注学生

体育不同于其他科目,注意學生的横向发展固然重要,相比横向发展,纵向全面发展才是最可贵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会怎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如何获得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改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的评价在新课标的评价基础上,进行教师、他评与自评中和。因为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千万不能以某一方面为评价标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评价必须是定量与定性,最终成绩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态度跟学习过程,绝对评价是在学生相对变化上进行。

(六)加强教学研究

体育教师要打造独特风格的课堂节奏,要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教授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学研究方面要不断自我研究,勤于反思,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设主题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融于一个主题之中,或寄予情境,或寓于事件,或表现于快乐之中。

四、结束语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一定新的认识,从新课标提出到现在,大部分老师拒绝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推翻多年来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体育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协调发育,赋予学生基本身体知识、技能,科学地开发学生素质,塑造他们优秀的思想道德。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在教法、学法上,从强调“教”,转变为强调自主“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空间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与同学合作的精神;在课程设计上从过去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让课堂完全恢复生机;在体育资源上,要合理使用体育资源,开发和改造场地器材,有效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对待场地器材,要从可移动器材向固定器材使用,器材的布局跟使用有利于课堂的调控跟队伍的调动;在对待学生发展上,从单方面着眼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使之向综合性培养转变;在学生评价中,从学生评价结果的考量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教学研究上,要勤于反思总结,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要打造独特的课堂前奏,语言多变,动作示范恰当,教学活动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体育教学越来越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超.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转换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2]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6):96.

[3]黄志锋.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4]郭太玮,潘绍伟.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体育学刊,2004(5):96-98.

(本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2021/P/160)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