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霁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区域教学名师,再到教育家型名师,这几乎是所有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期待。经常有人问我:“当了这么多年教师不会产生倦怠吗?为什么功成名就了还要这么‘拼?”在我看来,名师的发展没有上限,更何谈“功成名就”,因为我们需要常学常思、常思常新、常新常行,不断汲取智慧、塑造理想。
发展的自觉——形成精神内核
我大致将名师分为两类:一是受自身精神内核驱动,再结合区域优势、教育发展态势等外部机遇而“自然成长”的名师,他们很少产生发展的“倦怠感”,成长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二是基于区域或地方发展需求“孵化”出的名师,身份带有一定“行政性”,这导致部分名师一旦失去行政这根“指挥棒”,就不知该如何往下走、往远走。
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名师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干”,有的是“碍于种种阻力没法干”或“干的方向不对”,还有的干脆就“不想干了”。成为名师是大浪淘沙的过程,能够摘得“名师”称号的教师,一定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就或能力,也必然怀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而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家型名师”,需要在“名师”的基础上,有更强烈的信念、更宏观的认识、更远大的理想,要有对教育的笃定和坚持,这些共同生成了名师发展的自觉。
何谓“发展的自觉”?“自”是独善其身,“觉”是兼济天下。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把教育分为五个层次,最顶层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是“教育方针”,然后是“核心素养”,再下面是“学科素养”,最后一层才是“教学活动”。名师对教育的理解和目标不能局限在某一层,而要有“高站位”,要有探究教育规律的勇气、服务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意识。只有站在最高处,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明白这五个层次是自上而下一脉相承的。反之,如果缺少“跳出来看”的智慧和勇气,就会被困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层次中苦苦挣扎,从而失去方向、产生倦怠。因此,要想在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过程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最重要的是在“自”与“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不断驱动自我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有独立的思想。“教育家型名师”一定是有自己的思想的,而思想是要有主张的,主张是要对教育有个性化定义的,这些都不是靠在教学中“下死功夫”就能获得的。故而,名师的“后发展时期”,一定要给自己一幅“铺得开”的画卷,从关注学科教学的学习转向关注学科背景的学习,从他人驱动的学习转向自我驱动的学习,研读文献、关注教育时事、学习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自我、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终自然而然对教育整体产生思考,成为教育实践家、教育改革家、教育评论家、教育艺术家、教育理论家,这才算真正走上“教育家型名师”的道路。
不竭的动力——成长的共同体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学者”“智者”“行者”共同构成了“名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是“学者”。在現实中,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名师”——成名后他们开始自我“雪藏”,固守原有的工作范畴,害怕暴露自己,捍卫着昨天的荣誉。这种自以为是、停止学习的“名师”是我们最不愿见到的。身负“立教为师,自觉觉他”的责任,要用自己的成果和思想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让自己的经验成为可借鉴的精神财富,故而名师相比其他人更需要学习、更需要发展。除了要将学习的画卷“铺得更开”,还要有职业的敏感性——有没有学习教育部的最新政策?有没有研读各科新课标?随着课改第三阶段的到来,有没有思考过当下教育的需求、观念、技术、结构变化?……教育是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修正的,正所谓“革故鼎新”,学习的脚步一旦停下了,那么“名师之路”也就到头了。
其次是“智者”。名师要乐于思考、善于思考,通过思考研究揭示规律、创造成果,在产生经验的同时高度提炼主张和思想。我在教师培训时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不搞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好日子过不长。”基于此,我提出了名师要做“4题研究”——把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变成教研时对话的话题,提升为科研中的研究课题,形成成果进行专题推广。从教学到教研,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从教研到科研,是从偶然走向必然、掌握规律的过程。停止思考,名师的成长必然会止步不前。
最后是“行者”。名师要将实用的教育成果、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下去,做有影响力的名师,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得到启发。年轻的时候,我常常自费去听课、参加培训或比赛,在与名师、专家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炼出自己的主张,那是我成长最显著的时期;如今自己有了“一桶水”,也愿意将其分享给“口渴”的人,帮助他们走出荒漠。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名师背后往往是一群人的智慧。回顾教育发展的长河,会发现历史上的教育家都是以群落的形象出现,就像陶行知、叶圣陶、夏丏尊、陈鹤琴、晏阳初……他们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我时常与老中青三代名师们畅谈,有时是关于学术的讨论,有时是分享教育的见解,有时只是问候闲聊,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碰撞、思考、研究、批评和辩论,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到他人的肯定、认同与尊敬,彰显人格魅力,这也是我收获成就感、满足感和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方式,从而激励自己保持自律、继续前行。
不变的初心——回到田野中去
名师必须从田野中走来,再回到田野中去。成为名师不是为了方便“走仕途”,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还教育本真面目,服务社会、国家和民族。成为时代教育的代言人,我认为这才是名师对社会最大的影响。
我的成长也源于一位名师的启发,他就是数学家陈省身。“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要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一次学习中偶然听到陈省身老师的这句话,令我醍醐灌顶。回到学校后,我尝试从“简单”的视角重新理解数学课堂,开始进行“三不讲”改革——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强调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由此,我又将其凝练为“简约教育”思想,立足这一点展开更广、更深的教育研究,延伸至其他学科或教育的其他领域。这一套理论在今天看起来仍不算过时,正是因为它是“从田野中来,再回到田野中去”的产物。
我的经历恰恰说明,教师要学会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看教育,汲取灵感,回馈教学。现在许多名师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觉得教学主张必须推陈出新,总想“求怪”“求高大上”,实际上,名师们完全可以根据前人的主张,以实践为落脚点,从不同视角尝试差异化教学。
名师的工作是“能者多劳”,往往伴随着压力和繁忙。走好“名后发展”之路,必然要有精神和情怀的支撑。仰望星空,我们看到了无数教育先辈的光辉思想和事迹,他们已然逝去,却依然在璀璨的星空中闪烁,引领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