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声入境 情境交融

2023-06-04 12:48陈俊川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二战战争历史

陈俊川

新教材实行以来,教师既面临知识容量大与课时数量少的矛盾,又面临庞杂知识背景下如何梳理知识脉络、进而更好调动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问题。我们既要依托教材,更要整合教材,创设新情境,进行跨学科整合,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学科融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蜻蜓点水式地以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点缀,而是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形成新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形成视觉和听觉的碰撞,既让学生感受不同知识与文化融合的魅力,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内驱力,在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

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为例,跳出以音乐作为导入材料的常规操作,以音乐作为线索,援声入境,用音符钩沉战争背后的人文情愫,营造历史情境,以更开放的视角思考战争,更好落实本课重难点。

一、援声入境,增进历史课堂融合性与生动性

当前历史课程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思维培养,不同学科间融合发展是今后历史教学探索的重要方向。《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历史课程的设计早已提出要求,“注意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1]。学科融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充分吸收不同学科知识,构建知识获取与理解的新桥梁,战争史的学习也不例外。音乐看似和战争没有关联,事实上音乐并不回避战争,“音乐并不害怕炮声,它只会……待在一边积蓄力量,伺机而动”[2]。音乐因其时代化和大众化特征,创作后能反映社会演变,体现时代风貌。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对人们有很深的教育意义”[3]。以音乐讲解战争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知、拓宽学生认知范围。

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是“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4]。重点是厘清国际秩序变动前因后果,理解国际秩序由和平走向二战,再由二战走向和平的影响因素,形成历史认识。世界政治格局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战争的结束并不一定换来永久的和平,国际关系新秩序虽然建立,世界仍面临战争威胁。

教材对本部分内容的安排多是时间、条约名称、战役、数字等说明性语言,就激发学生兴趣而言不够生动,使学生难以亲近和共情。战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很多学生学习兴致并不高涨。以较为通俗的、直接的、强烈的音乐作为线索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引发更深层次思考。

二、声入课堂,增强历史教学整体性和鲜活性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二战时期音乐也是如此。二战中音乐“表达了人们反法西斯的战斗情怀,是战斗的号角,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协同作战”[5]。课标提出既要了解二战,也要理解国际秩序的变动。如何在学习战争知识的情况下理解秩序的变动?

首先是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二战知识的记忆。本课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学习内容,虽然内容较多,但大多在初中已学,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先播放《松花江上》音频片段,让学生聆听音频,获取关键信息并提出问题链:(1)从音频中你听到了哪一场战争的信息?(2)战争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3)日本发动这次战争后是否停下侵略步伐?

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本侵华的次数、程度和性质,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同时回应教材“学习聚焦”栏目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结合教材“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亚洲到欧洲,从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的表述,出示欧洲形势图让学生通过教材并结合所学回顾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前欧洲遭受到哪些战火,填写相关表格,落实知识点。进而提问:(1)当欧洲战火正酣时,美国是否能够置身事外?(2)导致美国参战的事件是什么?

通过地图结合表格整理,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分析战争走向。二战几乎波及整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这也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原因。进而出示材料并提问:出现频率最高、最能体现各国联合对抗法西斯国家合法性的词语是什么?

材料:26国联盟的作战对象是法西斯主义……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人权、正义;威胁到各成员国人民的人权、正义……各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反对法西斯主义是捍卫全人类“天赋人权”的正义事业。

——陈海宏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基于反法西斯和正义的目的,反法西斯联盟得以建立,战争局势转向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一方,战争出现了转折。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优秀音乐作品激发人民的坚强斗志,由此引入音频片段《喀秋莎》,让学生听声辨识、获取信息,并提问:从音频的歌词中是否听到像是人名的信息?

“喀秋莎”不仅是苏联在二战前后创作的歌曲,也是苏联研制的一款火箭炮。以此形成对学生思维的冲击,加深印象。

伴着歌声与炮火的隆隆声,苏联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再一次设问:(1)结合教材第103页“历史纵横”找出最能反映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二战影响的关键词;(2)除苏德战场转折外,其他戰场也有转折吗?转折战役是什么?

通过《喀秋莎》吸引学生引出斯大林格勒战役,再经由斯大林格勒战役串联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真正看清二战的全局性和广泛性。

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国抗战也取得胜利。人们争相表达喜悦之情,于是现在误以为拜年歌的《恭喜恭喜》成为表达民众劫后余生情绪的宣泄口。但情绪之外,对于战争我们还要思考什么?

以《恭喜恭喜》的创作初衷与当下我们惯常思维的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辅之以二战参战各国死伤人数统计表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强化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认知。战争虽然结束,但战争的惨烈教训必须引以为戒。学生在综合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解释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如何才能制止战争再现?要追根溯源,反思二战爆发原因,给出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在3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德国、意大利、日本,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

——据[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整理

材料二:大萧条(1929—1933)……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希特勒新创了“生存空间”的术语……少数几个幸运的国家夺取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人烟稀少的海外领土,使其它国家没有维持其人民的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提问:面对同样问题,结合教材“史料阅读”,为什么德意日三国选择战争而不是其他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欧洲大国为什么不加以阻止?

通过史料引导学生横向对比世界各国面对困局的取舍,思考二战爆发原因并非无可避免,是多种因素交织激化了战争到来。材料是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材料和教材功能性栏目的辅助,“加深学生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解释史料的能力”[6]。

二战结束,世界人民渴望联合国能调停战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献给联合国的《联合国歌》中。播放《联合国歌》扩充史料源,营造情境,并提问:哪些词语反映了人们的期许与向往?让学生在情境中跨越时空体会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强化时空联系,产生共鸣,优化家国情怀的渗透。

联合国虽然能协调国际争端,但它也是战后雅尔塔体系下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后,我们不禁要问,雅尔塔体系维护和平了吗?出示材料:

材料一:雅尔塔体系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实际上成为美英苏谋求势力范围的产物。

——徐蓝《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对雅尔塔体系评价呈现两极化,反映出雅尔塔体系本身的复杂性与维护和平的艰巨性,“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7]。世界局势的稳固依旧任重而道远。

和平究竟何时能够实现?在课程结尾处保留开放性问题:国家之间如何相处才能打造更和谐的国际秩序?让学生充分思考,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对接,让历史为现实发声,让学生鉴往知今,让历史课堂不再沉闷古旧,更加鲜活生动。

三、声声共鸣,强化历史课堂效果生成和落实

声入课堂就是要发挥声音价值,既要在课堂听见音乐之声,也要学生在音乐之声下发出自己之声。声音是课堂的必要存在,鸦雀无声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学生在声音中思考历史,在历史思考中形成历史理解,在理解中落地家国情怀,最终让学生在认识、理解历史的过程中实现历史素养的提升。

本课围绕“音樂与战争”,以二战中数首音乐作为教学设计的线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让学生在课堂之上积极发声。实现了历史课堂之上,教师的循循善诱之声、音视频的音乐之声、学生的积极回应之声,声声碰撞、声声呼应、声声共鸣,在音符的跃动中,让知识流淌进学生的心中。

高中历史课堂是开放、包容的课堂,采用学科融合式教学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要继续广纳可用资源,深化课程结构构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学生学习体验,使课堂之上声声共鸣,实现课堂效果的生成和落实,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发展。

【注释】

[1][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1、16页。

[2][美]房龙著,寿韶峰译:《音乐的故事》,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第221页。

[3]雍敦全:《音乐教学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4页。

[5]张象:《歌声在战火中飞扬——“二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音乐》,《世界文化》2015年第8期,第33页。

[6]徐蓝:《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9期,第36页。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9页。

猜你喜欢
二战战争历史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