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3-06-04 03:19李园园
国际公关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高校大学生

李园园

摘要:为了便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更好开展,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懂得人间疾苦,毕业后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是目前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活动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理性认识缺乏,积极性较低;活动形式单一,助人效果不理想;经费不足,成效性不强等问题,使得实践育人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本文通过联系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分析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切实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高校志愿服务提出殷切希望,对志愿服务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勉励广大青年在实践中诠释志愿精神,用责任和担当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实践表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综合素质搭建了平台,也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因此,探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一)符号互动论是理论基础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理论,符号互动论由米德·布鲁默提出和发展。[1]该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进行持续的沟通和互动。在社会互动中,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才得以构造而成。符号互动论重视对实际生活和互动的过程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理论。社区志愿服务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符合互动论,同时说明这种沟通是有意义的,学以致用,才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的意义所在。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大学生和社区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两个互动主体,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 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的发展,而个人则又可以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两方的良性互动可以使整个社会风气更加积极向上。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实践育人是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2]高校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一代青年,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社会脊梁。自古实践出真知,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在志愿服务中尝试综合自己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社区服务中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电子专业的学生就更加擅长;社区写对联,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更加专业;社区有陷入生活困境需要调解的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就更能帮上忙。通过这些志愿服务,一方面,帮助了需要帮助之人;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也增强了与社会的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奉献精神,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觉的社会服务意识。这也为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能真正体会学习的意义所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觉悟,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促进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书本的知识是静态的,而现实生活是动态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让大学生进入现实生活中,可以快速地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志愿服务进行之前,需要提前策划好活动流程,社区服务主题,安排学生人数以及帮助形式,这锻炼了大学生的行动规划能力;[3]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突发事件,这就锻炼了大学生的应急事务处理的能力;最后,活动结束后,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汇报,这锻炼了大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总之,社区志愿服务培养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整个团队的分工合作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同时,实践出真知,大学生通过社区志愿服务,会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二、社区志愿服務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高校大学生的课表安排一般都比较满,其中多为理论课,鲜有实践课的安排。多数大学生认为,学好理论课就足够了,并不重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导致的后果就是动手能力不强、好高骛远。大学生因为较少参加实践活动,跟社会的接触较少,不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不了解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处于何种境地,因此,相对的共情心理不足,服务社会的意识也不强。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的精神领会不深,缺乏经世济人的思想高度,导致多数志愿服务活动流于表面,受助者并不能真正从内心感到温暖。

(二)志愿服务策划不够深入

社区志愿服务的优势是方便可达性,但是要真正办好一项社区志愿服务难度就相应地大很多。[4]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般包括扶贫济困、帮老助残、扶幼助弱、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高校在组织志愿活动的时候,一般很少对大学生进行素质培训以及专业划分安排,大学生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到了社区真正进行帮扶的时候,就显得整个现场秩序非常杂乱而不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老师的指导,大都是由学生会负责,学生自行开展活动,很多时候是活动的数量有了,质量却跟不上。以探访老人为例,独居老人由于儿女长期不在身边,看到高校大学生前来探望心里确实得到不少安慰,可是当一群志愿者蜂拥着进了屋子,七嘴八舌地高谈阔论,老年人精力不足,太吵了也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精神压力,如果志愿者离开时留下满地的垃圾,那么此行不仅没有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反而加重了老年人的劳动负担。因此,社区志愿服务应该提前做好策划(一户老人家里,两三个志愿者就足够),比如早上到了老人家里后,先陪陪老人走心地聊聊天,帮老人收拾一下家里卫生,中午帮老人一起做做饭,这才能真正让老年人从心底感受到温暖。

(三)志愿服务经费不足

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在我国还未完全普及,政府部门及高校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重视不足,资金投入较少,大多数志愿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安排和筹集经费,因此资金方面比较匮乏。其带来的影响就是高校志愿者缺乏活动前应有的帮扶技能培训,在活动的过程中又缺乏专业性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志愿服务的效果不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比如扶贫济困、帮老助残这些社区志愿活动根本难以得到开展。由于活动经费不足,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也会感觉力不从心,难以帮助到一些真正需要帮扶之人。

三、社区志愿服务的路径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不求报酬,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其精髓就是高尚的奉献精神。[5]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 为宗旨,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可志愿服务,并能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去。第一,高校可以组织志愿服务宣讲会,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可以找到优秀的志愿者代表,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弘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这就为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第二,学生会可以组织志愿服务小组,到校园中散发有关志愿服务的小册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第三,可以让高校老师带头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组织性也会更强。

(二)增加实践课程

当前,大学生的课程很少有实践课这一安排,间接导致了大学生认为实践活动不重要,大学生跟社会的联系少了以后,也会相应地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高校应相应地增加实践课程,最起码保证一周一次实践课,这个实践课可以安排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一活动,高校大学生可以感受到爱的传递,感受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之才,责任心强了,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也会相应地增强,志愿服务活动也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三)为弱势群体赋能

增强权能理论是社會工作的一项理论,它的目的就是通过给弱势群体赋能来降低受助者的无力感。第一,增强权能理论建立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满足案主的立即性需要。第二,增强权能理论关注受助者的内心感受,即干预内在能量。第三,增强权能理论保障受助者所需资源的提供及可达性,即干预外在资源。这一理论可以给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指导和活动技巧,比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重建、残障人士等(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都可以通过增强权能理论来给他们增加能量。高校在组织志愿服务宣讲会或培训会时,可以给志愿者普及增强权能理论,以及跟受助者之间的沟通技巧,这都有助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圆满完成。

(四)创新活动形式

当前,大多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单调化,很难调动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的积极性。为保证志愿服务效果,可以丰富活动流程,创新活动形式,用高校大学生的朝气活力感染社区的每一位受助者。以为老人送爱心为例,可以丰富活动的流程安排。可将活动安排在小区广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给老人们问好,接下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歌舞表演活跃现场气氛,然后播放革命老歌,让老人们猜歌名,最后,志愿者和老人们聊天交流,倾听老人们的内心感受,并真诚地给予回应。相信这种形式丰富的社区志愿活动,不仅能温暖老人们的内心,也会在志愿者的内心留下深深的感动。

(五)增加志愿服务经费投入

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本人是无偿的,但扶贫济困、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活动都需要经费支持,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高校应增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费投入,设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项资金。在一些扶贫助残、帮老助老志愿活动中,活动组织者向基金会提出申请,基金会进行资金审批,有了活动经费,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志愿者的积极性也才能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国家要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之中。国家层面重视了志愿服务活动,就更能带动各高校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积极性。同时,经费充足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也能得以圆满完成。

(六)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打造专业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一是着力构建社区居民满意、特色鲜明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框架,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实践项目。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创新实践平台,同时充分运用学校在知识、经验、创新方面的优势,提供输出和着力点,探索创新发展机制。根据社区发展新形势,在深入调查社区及社区服务对象需求和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意向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一批主题突出、专业特点鲜明、具有创新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向专业化、事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新时代大学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立德树人从志愿服务着手,引导青年学生奉献爱心,走向社区,服务社会,提升个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于社会而言,有助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对于志愿者个人而言,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丰富了生活体验,提升了个人的综合能力。加强青年大学生传递真情和付出爱心教育,让社区志愿公益实践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的“孵化器” 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助推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践行嘱托,铭记使命,努力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 卢亦舟,鲍懿喜.符号互动视角下促进老年人社区参与的设计方法探析[J].大众文艺,2020(10):69-70.

[2] 胡忠婷.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6):40-42.

[3] 杨秀让.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60-61.

[4] 李金俊,尹航.实践育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10):145-147.

[5] 周慧.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275-276.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高校大学生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