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传波 王妍
摘要:为探索学术期刊的视频论文组织策略,本研究梳理学术视频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发现:论文电影是学术研究与视听媒介结合的早期形式,其说服论证结构奠定了视频论文的学术性基础;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论文有较大的传播差异,但有趋同之势。探索以视频形式呈现学术研究成果时,学术期刊应将传统文本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融入到视频中,引导和帮助作者以说服论证结构组织视频,使学术视频论文与其文本根文献相辅相成,而视频摘要或许是有益的尝试起点。
关键词:视听媒介;学术期刊;论文电影;视频论文;视频增强论文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3)01-0085-07
网络、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术研究、出版与传播正经历着越来越快速的变化,期刊本身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发展,在纸本印刷期刊和数字在线期刊之后,视频期刊作为第三代科学传播形式出现[ 1 ]。然而,我国学术期刊对视听化传播的探索显然不够[ 2 ],以视听形态展现和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当前学界和学术出版界着力探索的议题。
从学术期刊的视听化实践与理论研究来看,以实验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医学、化学及物理等相关学科,较易以视频形态实现学术交流与传播[ 3 ],国内外尤以这些学科的学术期刊积极探索视频传播,我国学者对此开展了积极研究[ 4-6 ]。研究显示,以实验和手术过程、论文细节等视听材料为增强内容的视频增强论文[ 7 ],及以视频形式展现摘要的视频摘要[ 8 ]等文本学术论文辅以视听材料的呈现方式,是学术期刊视听化的主要呈现方式。这些实践和研究有效推进了学术期刊的视听探索,但显然无法回应非实验技术基础学科期刊如何实现视听化传播这个问题。传统学术期刊将视频视为辅助性论证材料,而对2006年创刊的引领科技期刊视听潮流的实验视频期刊《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JoVE)的研究显示,视频与学术论文一样有相似的叙事层次和逻辑结构[ 9 ],这一差异提示我们,我们关注学术期刊对视听媒介的利用,囿于文本学术论文加视频附件的形式,而忽视了研究视频期刊及学术视频,忽视了从视听媒介本身出发,探寻其为学术研究引入的新尺度。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或许是解决非实验技术基础学科期刊实现视听传播问题的可能理论方向。
回溯学术视频产生与发展的进程发现,与视听媒介关系密切的论文电影(Essay Film)是学术视频的早期形式,论文电影成为“像书面语言一样灵活与精微的写作手段”[ 10 ],其实践已走过近百年,如今拓展出影响巨大的视频论文(Video Essay)疆域,视听媒介在传统学术出版领域之外的视频论文实践,为学术期刊的视听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参考视角,其实践值得关注。鉴于此,本研究在梳理学术视频的发展及其在当前的2种走向基础上,分析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型论文的传播差异与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我国学术期刊组织视频论文的建议。拟为我国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传播主动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更好地传播学术提供参考。
一、学术视频的早期实践:论文电影
(一)论文电影的产生
论文電影是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纪录片和先锋电影的“表达强劲有力的个人观点,并对之进行合理论证”的新电影类型[ 11 ],是“用电影写成的论文”,被视为以视频表达学术研究的早期实践[ 12 ]。
论文电影用或几分钟或数小时的时长以公开发表的形式抒发社会意见,通过分屏、混剪、字幕、画外音等形式进行表达与论证,它不再是对现实影像的机械重复,具有了和传统电影显著不同的特征。“作为与我们日常听说读写的动词语言(Verbal)相对的运动具象语言(Figural),电影不仅可以书写小说,还可以写日记、游记、科普文章,甚至历史研究或哲学著作,只要编码的语言所能书写的内容,电影都可以胜任。电影作为语言的自足性是电影‘论文化的基础。”[ 12 ]但是,到目前为止,论文电影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用电影写成的论文,就是论文电影。当然,这样简单的定义无法取代学术界围绕Essay Film进行了三十多年的讨论。”[ 12 ]但当我们引入论文电影分析用视听媒介呈现学术研究结果时,这样“简单的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视听媒介给学术传播带来的可能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影研究领域,论文电影、电影论文、电影散文等指称的是同一个事物,其英语语境下的对应词汇包含Filming Essay、the Essay in Cinema、Essay Film、Cinema Essay等,我国电影学界在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将这些词汇翻译为论文电影。论文电影在21世纪逐渐走向视频论文(Video Essay)。
(二)说服论证结构的学术视频书写
不管是Essay Film还是Video Essay,Essay这个词直接影响着对论文电影的类型及其理论史的梳理。李洋[ 12 ]认为,Essay既可以翻译为论文或说论文,又可以翻译为散文或随笔,将这两种释义引入电影,论文电影就有了论文电影和散文电影两种类型。作为论文的论文电影,导演围绕某个论点或话题展开论证,用雄辩的视听手段说服观众,西方修辞术为论文电影提供了一套以说服为中心的完整而规范化的论证技巧,这个结构一般包括导语、叙述、举证、反驳和总结5个步骤,论文电影将言语技巧转化为电影的蒙太奇语法和结构。说服论证结构是作为论文的论文电影的灵魂。
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也是一种说服性文种,它“基于读者共同认可的视为真理的事实,出色地搜集和分析资料,清晰地阐述推理,使读者能认可论文主张所依据的论据和推理的过程,并在将论文的主张纳入他们的知识体系之前可以对论文的推理做出检验与评判。”[ 13 ]可见,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和作为说服论证的论文电影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说服论证精神。作为论文的论文电影及其实践,能为学术期刊的视频化探索提供借鉴。
二、学术视频的发展进路: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论文
(一)视频论文
媒介边界消融,学术视频逐渐从电影领域突围,与更多领域或者说更多媒介结合,形成了以视听形式呈现与传播研究成果的范式——视频论文,这个阶段的视频论文是指提出明确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的一种研究性短视频,被广泛应于教学与研究,也是论文电影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产物。
在社交媒体上,视频论文成为论文电影家、影评家、影迷甚至是普通大众分析、评论电影的潮流方式。他们开始使用更加便捷的设备录制或者剪辑制作短视频发布到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与社交媒体上传统视频类影评不同的是,视频论文并不是简单陈述一个主题的事实,而是提出一个论点,围绕论点组织视频材料,并尽可能说服受众接受他们的观点。如视频论文作者Kogonada在Vimeo平台主持的Kogonada视频论文专栏里提出了塔伦蒂诺电影中的后备箱视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眼睛镜头等电影理论。分析元素,是将视频论文与媒体评论区分开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14 ]。
在学术出版领域,视频论文的发展也催生出视频型学术期刊。如,以發布来自全球顶尖实验室的科学实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JoVE,于2014年被国际权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收录,这是权威的传统学术研究与评价体系对视频期刊、视频论文这一创新性学术研究形式的接纳,JoVE的创办与发展改变了450年的科学出版传统[ 16 ],证明视频出版已成为被传统学术界接纳的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传统大型科技出版商也开始主动探索创办视频期刊,如2016年,施普林格创办了《Video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edagogy》(VJEP),但至2018年9月1日,VJEP转由视觉教育学会(Association of Visual Pedagogies,AVP)出版,归于荷兰出版商Brill旗下,在AVP网页上仅可以查到VJEP在2016—2018年发表的22篇视频论文[ 17 ]。
在教育研究领域,视频论文也逐渐成为常见的学习手段。一方面,视频论文提供了更为直观可信的体验式学习途径。如JoVE除了出版视频文章,还建立了涵盖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科学教育实验视频数据库,向用户展示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以观察、现场经验和实验室环境为基础的实验视频也为科学教育拓宽了体验式学习途径。另一方面,视频论文丰富了教与学的形式。从微视频教学、MOOC、在线直播教学到逐渐风靡的视频论文,现在已有很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学生提供视频论文制作指导,视频论文成为大学课程的常见学习手段,制作指导包括制作流程、常用工具、视频结构、引用格式、案例示范等,并在视频论文制作指南中明确提出视频论文是论文驱动(Thesis-driven)的,与书面论文一样是论证结构。视频论文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使学习与研究成为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学生在创作视频论文中应考虑论证修辞与修辞效果,考虑受众特征、具体视频类型(如视频日志或者画外音评论等)、传播渠道、受众接受程度等等,学习与研究朝向观点明确、指向鲜明、易于传播与普及的可视化迈进。
(二)视频增强论文
如果说视频期刊作为一种新的期刊类型代表了学术界因视听媒介引入的新尺度而作的探索,那么,视频增强论文则是传统学术期刊主动融合视听媒介所作的努力。现在,视频增强论文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作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中国知网搭建了具有内部及外部链接功能、依赖于互联网发布的学术论文增强数字出版系统,是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与视频出版的主要渠道。其对增强出版的定义为:增强出版包含根文献和附加内容,经过组织和封装,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复合数字作品的数字出版物,是全部学术成果的出版[ 18 ]。根出版物指纸质版或数字版的出版物;附加内容即增强材料,包括文本、数据表格、图像、音频、视频、软件程序、手稿等内容,通常仅通过网络呈现,伴随根文献一起进行数字化出版。视频增强论文即是以视频为附加形式和内容的增强论文。
在我国,视频增强论文从医学向其他学科拓展。医学期刊的视听化实践走在其他领域学术期刊前列[ 2 ],如《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从2017年开始接受和发表手术视频稿件;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等采用视频形式展现手术和实验过程;《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邀请作者制作中英文对照的手术视频发布在其英文网站等等。其他学科的学术期刊也出现了视听化传播的出色案例,如《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英文版)已出版了附加视频的论文,视频用来展现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等。
在国外,国际科技出版商已经广泛使用视频技术发布文章,视频栏目和视频增强论文走向规范化。期刊有明确的视频稿约,规定视频材料的内容、大小、格式、时长、存储方式等;按照用户类型分层次制作科学视听材料;提供专业的视频制作支持;分发渠道多元化、社交化;等等。现已有学者分析了医学、化学等学科的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的视频增强论文[ 4-5,19 ],本研究不再赘述案例。
三、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论文的传播差异与发展趋势
(一)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型论文的传播差异
作为学术视频的2种不同发展类型,视频论文与视频增强论文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视频组织结构方面有差异,也各有其主要不足。现以文本学术论文为参照,从科研成果普及角度比较三者的传播差异,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视频是主要面向普通大众的科学研究成果传播方式,但由学术期刊主导的视频增强论文,因其视频内容未能完整呈现研究内容和结果等,导致其被大众接纳的程度还有待提升;而视频论文虽能覆盖最为广泛的受众,甚至成为科学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因其难以进入传统学术评价体系,导致科研人员的参与热情不高。在视频内容的组织结构方面,视频论文形成了认识一致的说服论证结构;而视频增强论文的视频内容组织尚在探索与不断发展中。21世纪以来,视频论文创作者和研究者已在探索视频论文与学术研究结合的可能性,“视频论文总是有希望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粉饰研究的方式,它还可能拓宽甚至重塑研究探索。”[ 20 ]学术期刊也积极探索这一新的技术范式,以更贴近科学和大众的方式传播学术,视频论文和视频增强论文有望走向趋同。
(二)视频增强论文与视频论文的趋同之势
当前,学术期刊的视频增强论文的根文献长度压缩,视频等附加内容的功能逐渐强大,视频增强论文的视频在功能上有走向独立、在组织结构上有走向分析论证之势。
如采用增强出版的国外综合化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几种期刊,将其研究论文(Article)或通讯(Communication)的实验相关信息放置于论文补充材料中,根文献长度不断压缩,正文结构越来越紧凑,精简论文结构有助于其在有限的版面内刊发更多的优秀成果,更凝练的表达也有助于读者高效获取信息[ 19 ]。如,《Chemical Science》[ 21 ]要求稿件正文按照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来组织,不包括冗长的介绍、大量的数据、过多的实验细节和基于非实验的推测,具体的实验细节和数据、3D分子模型、动画视频等所有补充信息使用CrossMark永久链接在文章中;鼓励作者制作视频摘要,并罗列了一些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指导视频制作。这些期刊对于论文正文及包括视频在内的补充信息的处理,反映出如下趋势。(1)研究成果的全方位展示趋势。三维、动画、音视频等能表现微观的化学反应机理和物质结构,可以使读者直观获取论文主旨,且音视频更有利于在社交媒体传播,视频内容也能提高科学报道的丰富性和说服力,这都将有利于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2)研究成果的分众化传播趋势。这些著名期刊的读者范围很广,除了细分领域的研究者,还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精简的根文献面向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者大众,能满足这些读者了解学科发展趋势的需求;而视频等增强内容则面向专业读者,满足其对实验与分析的可重复、可验证需求;视频摘要用于科技报道。兼顾深度与广度,同时又高效、精炼地传播了信息。
文本论文与增强内容相辅相成、面向不同受众,及根文献的不断精简与增强内容的日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将视频材料从作为辅助提升到与根文献同等重要的地位,与JoVE、《Audiovisual Thinking》等视频期刊要求提交的视频稿件同时须含有文字描述、说明或声明殊途同归。当前其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视频内容在分析与论证功能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仅在于有没有被明确强调以论证结构组织视频内容。
四、我国学术期刊的视频论文组织策略
当我们讨论学术视频论文时,实际上是想将传统以文本为基础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论证、信息的可追溯性、研究思路和结论的清晰性等,最佳地融入到视频中,即将论文的修辞与视频的修辞结合,探讨以视频形式呈现学术研究的最佳途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学术视频论文特指经过学术期刊评议的视频论文。
(一)以说服论证结构组织视频
不管期刊的载体形式如何变,其承载和传播学术研究的本质不会变。学术研究本身的说服论证性也是学术视频论文应该坚持的原则。
学术期刊需要引导作者以说服论证结构组织视频。论文电影的论证结构一般包括导语、叙述、举证、反驳和总结,视频论文将这种论证技巧转化为电影的蒙太奇语言和结构;学术论文的论证一般包含着对5个问题的回答:主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有什么证据支持推理、还有什么其他的观点、什么法则让理由和主张相关[ 13 ],学术论文将这种论证技巧转化为文字和语篇结构。只是学术期刊在向视频迈进的过程中,现以视频作为学术论文根文献的补充材料或者证据,视频具有辅助论证功能,而没有使视频本身成为具有完整说服功能的独立主体。实际上,如前所述的学术视频期刊在投稿要求中以说服论证结构对投稿视频进行了引导,如《Audiovisual Thinking》要求投稿遵守以下规则:是音视频;传播新的知识、见解或理论,从而充实现有的知识体系;承认以前的知识、见解或理论,并以现有知识体系为基础;相信所有的来源和参考,无论是视觉的、书面的或口头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形成一个连贯的媒体,可以存储为一个可以轻松共享的计算机文件。
各大学的视频论文创建指南也明确指明了视频论文的论证结构。如加拿大Royal Roads University图书馆网站上的视频论文创建指南提出,视频论文使用视听材料来展示研究或探索主题,与书面论文一样,它们可能包含引言、论证、支持证据和结论[ 22 ]。澳大利亚Edith Cowan University图书馆将将学术视频文章中的视频文章视为一种多模态形式,其是论文驱动的,以文本、音频和视觉结合模式,使读者能够以多模态的方式阅读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或论点[ 23 ]。
以说服论证组织视频结构,就为非实验技术基础的学科,包含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视频化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
(二)学术视频论文与文本根文献相辅相成
或许视频期刊的终极形式是“自主学术视频论文”[ 1 ],不需要额外的、深化的书面文本,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根文献依然是学术评价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待以语音和视频画面識别为基础的数据技术发展成熟,知识元的链接走向智能,自主学术视频论文或许才具备基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视频论文依然需要与根文献相辅相成。
但学术视频论文与根文献的相辅相成不是一方是另一方的补充,而是二者是面向不同群体的传播策略。学术视频论文和根文献均以说服论证结构组织,可分别独立存在,又有链接使之相互关联。学术视频论文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具象和立体化,以人为载体的口语传播,及基于社交媒体的智能推荐机制,有利于让知识触达更多的用户,把原本由文字到想象的路径大大缩短、门槛大大降低,有利于实现学术知识的普及。因此,学术视频论文可以成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学术传播途径;而学术根文献则依然面向专业群体和专业需求。
(三)视频摘要或许是有益的尝试起点
学术视频论文与学术评价不挂钩,会削弱作者制作视频的热情,且学术视频论文相对视频摘要而言,时间更长,对制作技术的要求更高。有研究发现,制作视频摘要有利于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8 ]。因此,学术期刊可将视频摘要作为探索视频化的起点。
視频摘要为科研论文提供简短的视频演示,通过动态图像、音频、视频剪辑和同步文本注解等组合,及时、生动地向读者展示科学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潜在应用意义等论文核心内容[ 8 ]。一般而言,视频摘要长度为2~4分钟,它不是展示文字摘要的途径,而是要通过实际演示、动画模拟、同步解说和剪辑技巧,展示研究内容、阐释复杂机理,符合期刊对视频长度、格式、音视频编解码、框架尺寸等的要求。现各制作视频摘要的期刊一般将其发布在社交网站和期刊网站上,使视频易于访问和传播。
五、结语
本研究认为视频材料本身应能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它是面向不同用户、不同渠道的科学传播形式,视频材料的学术性通过视频的论证结构来凸显。本研究能为非实验技术基础学科的学术期刊探索视听化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电影的论文化倾向、向视频论文的发展,及视频论文与更多媒介和领域结合所产生的视频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范式,为学术期刊的视频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后期可开展学术视频的修辞与结构、视频论文的被引和影响、视频期刊的困境与发展、视频论文制作指南、视频期刊案例比较、视频论文和视频期刊的评价等等研究,以深入推进学术期刊的视听化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Thomas van den Berg,MiklósKiss. Film studies in motion:From audiovisual essay to academic research video[EB/OL].[2019-08-05]. http://scalar.usc.edu/works/film-studies-in-motion/towards-autonomous-video?path=chapter-iii-closing-the-gap-1.
[2] 陈莉. 中国科技期刊视听化状况及其提升路径[J]. 编辑学报,2019,31(3):308-312.
[3] 李苑. 视频实验期刊(JoVE) ——视频出版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57-1161.
[4] 董敏,张健,刘雪梅.《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视频技术应用实践[J]. 编辑学报,2019,31(1):77-80.
[5] 史强,包雅琳,姜永茂. 国外四大医学期刊富媒体数字内容开发现状及对国内医学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148-152.
[6] 刘淑宝. 视频型科技期刊及其发展研究[J]. 图书馆,2017(8):32-37.
[7] 李仲先. 科技期刊论文增强视频的自我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06-1011.
[8] 鲁翠涛,赵应征. 国际科技期刊视频摘要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 编辑学报,2018,30(2):25-28.
[9] 刘淑宝. 视频型科技期刊及其发展研究[J].图书馆, 2017(8):32-37.
[10] 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 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M]. 刘云舟,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20.
[11] Lopate P. In Search of the Centaur:The Essay-Film[J]. The Three penny Review,1992(48):243-269.
[12] 李洋. 论文电影及其五种研究路径[J]. 电影艺术,2019(4):101-106.
[13] 凯特·L·杜拉宾.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M]. 雷蕾,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3,67.
[14] What makes the best video essays so great?[EB/OL].[2019-08-05]. https://www.youtubermagazine.com/what-makes-the-best-video-essays-so-great-b9d310ec1b74/.
[15] Lee K B. Video Essays from 2014 -Finding a New Voice [EB/OL].[2019-08-05]. https://residency.harun-farocki-institut.org/2017/03/video-essays-from-2014-finding-a-new-voice/.
[16] About JoVE[EB/OL].[2019-08-05]. https://www.jove.com/about/.
[17] AVP. Change of Publisher[EB/OL].[2019-08-05]. https://visualpedagogies.com/change-of-publisher/.
[18] 中国知网.新型出版模式介绍[EB/OL].[2019-08-05]. http://kns.cnki.net/kns/subPage/introduce.aspx.
[19] 吴万玲,郑建芬. 国内外代表性化学期刊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比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5):500-505.
[20] Erlend Lavik.Some Reflections On My Video Essay Venture “Style in The Wire”[EB/OL].[2019-08-05]. http://framescinemajournal.com/article/some-reflections-on-my-video-essay-venture/.
[21] Chemical Science[EB/OL].[2019-08-05]. 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chemical-science/.
[22] Royal Roads University. Video essays and digital storytelling: Video essays[EB/OL].[2019-08-05]. https://libguides.royalroads.ca/videoessayhowto/beginning.
[23] ECU Library. How to do a Video Essay[EB/OL].[2019-08-05]. https://ecu.au.libguides.com/c.php?g=670376&p=6249752.
[责任编辑:王妍]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of Video Paper for Academic Journals
CHANG Chuanboa, WANG Yanb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of video papers for academic journals, we untangled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video. It is found that essay film is an early 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audiovisual media, and its persuasive argument structure lay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of video essays; At the same time, video essays and video-enhanced papers have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heir spread, but show a tendency towards convergence. Therefore, in academic journals where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orm of video are presented,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argumenta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textual academic papers into the video, guide and help authors to organize video in the structure of persuasion and argumentation, so that academic video pap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ext root documents complement each other. Video summary may be a beneficial starting point for academic journals in China.
Keywords:audiovisual media; academic journal; essay film; video essay; video-enhanced paper
收稿日期:2022-05-10
基金項目:2021年度荆楚理工学院科研项目“学术期刊的视频出版与传播研究”(YB202114);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术期刊知识服务的开放创新研究”(19Y217)
作者简介:常传波(1981-),男,湖北钟祥人,荆楚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影视传播研究;王妍(1982-),女,湖北洪湖人,荆楚理工学院副编审,硕士,主要从事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