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英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内学术界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从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重大意义、难点及实践进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总体上,已有的研究奠定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升了该领域研究水平,并对后续研究有深刻的启示。推动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还需从以下方面着力:在研究内容上把握不同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体系化建构、构建家庭与社会层面的立德树人机制、建立“大思政课”“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在研究方法上注意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述评;理论体系;社会层面;实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4-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加强中学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研究———以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为例”(批准文号:2021-DJXM-296)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不同场合多次予以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研究,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界已有的对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重大意义、难点及实践进路的研究成果。
1.立德树人的内涵
解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具体含义,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结构已清楚显示,“德”和“人”为其关键词,再加上“立”和“树”形成的动宾结构,延伸出两个在价值取向上高度关联、在实践中密不可分的问题:“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要“树什么人”就要“立什么德”,“立什么德”必然要服务于“树什么人”。
学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含义。首先,从分析社会和时代条件切入来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含义。骆郁廷认为“德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人们的行为规范”,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论述当下“立德树人”强调之“德”,应当是“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准则”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进而指出所樹之人应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从“立德”的主客体分析入手强调立德树人的双重面向。张澍军强调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要“立生德”又要“立师德”;王晓莉依据当代社会建构要求从私德到公共道德转换的视角切入,论证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公共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立德主体是教师的角度论证了立德树人所立之德首先是教师头脑中的道德观念。
综合来看,当前学界研究基本解决了立德树人概念“模糊化”的问题,普遍认为不同社会和时代条件下、不同层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不同,立德树人所立之“德”是政治、社会、个人道德的统一体,所树之“人”必须是兼具三方面道德,具备国际视野,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2.立德树人与教育的关系
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我们只有弄清楚“立德树人”之于教育的定位,才能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教育的方向。学界对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论证,主要集中于教育的道德本质维度。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韩丽颖立足“人德共生”视角,阐述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追求道德意义上的自身超越,不仅追求成为人,而且致力于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这与教育活动的最高理想相契合,因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王晓莉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因此道德不能仅理解为教育的构成要素,它就是教育本身,进而论证了立德树人即为教育之本义。
3.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体系建构
要全面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避免“碎片化”理解,必须明确这一教育思想的主线或底层逻辑,并围绕主线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当前学界普遍认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贯穿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线,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围绕这条主线,有少数学者尝试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行体系建构。例如韩宪洲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概括为两大根本任务,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大体系,即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三全育人;一个目的,即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理论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张利明从“传统的‘内圣外王到‘新四有公民”和“传统价值追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论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创新。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借鉴与创新。戚如强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提出的“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等要求是对“人的需要理论”的借鉴与创新,对青年学生“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激励是对“人的价值理论”的借鉴与创新,对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期盼、对“德才兼备”的强调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借鉴与创新,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彰显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幸福观”的借鉴与创新。
2.实践意义
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基础的需要。王学俭简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指出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新时代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张大良认为课程思政理念是遵循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根本体现,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推动各学校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重才轻德”等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正本清源。王晓莉列举了德育与教育分化、教书与育人分化、忽视教学的道德本性等偏离教育本义的现象,强调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改变一些人漠视和扭曲教育道德目的的现象。
3.政治意义
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学界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政治意义的专门阐述较少,多分散于对立德树人的内涵、基本要求的论述之中。例如苏国红认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包括“把握坚持立德树人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系”,为此要认识到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这从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维度阐述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武东生则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入手,论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与实际要求包括“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办学治校必须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教育事业归根到底是要培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学界更多地把德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重点加以研究,当前成果主要集中在立德树人的实践难点、实践场域及途径、落实机制三大方面。
1.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难点
第一,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动性难,激发学生道德认同难。由于一些社会现象比较复杂,再加上受德育传统灌输手段、教师积极性不高的局限,传统德育有时难以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疑惑,要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较难。第二,德育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独立现状改变难。不少学者认为道德和价值观的传递是教育的本义,但现实中由于存在认识偏差或教育分工专业化的问题,部分学校的德育实际上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相分离,只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这种分离还导致其他育人领域中德育功能的弱化,德育“单打独斗”的状况改变有一定难度。第三,德育周期长、见效慢,科学评价难。德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长期过程,相比智育和体育,其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因此德育效果难以科学精准评价,不利于立德树人的持续深化。
2.立德树人的实践场域及途径
立德树人的实践场域丰富多样,在不同维度下,学校教育也各有所指。在层次方面,立德树人要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环节方面,立德树人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在过程方面,立德树人要体现在学科设计、教学设计、教材设计和学校管理。立德树人实践场域的丰富,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界在“三全育人”要求下,对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代表性观点可概括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他课程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冯建军指出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体现在由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校服、壁报、标语、校报校刊、学校网络平台等元素构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立德树人需要坚持严谨的课堂教育和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相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
从逻辑上讲,立德树人的途径有了,还需要有一系列机制作为支持保障,才能使整个立德树人工作如同机器一样运行起来。当前学界主要站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对学校层面立德树人的工作主导机制、师资保障机制、过程融入机制、多方协同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首先,在学校内部构建立德树人的工作主导机制。骆郁廷认为应在学校建立以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导,以教师为主力,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的“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全校各部门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其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学界代表性观点如王学俭指出一要建立师德培训为重点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二要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将师德与教师自身利益挂钩。再次,建立德育全过程融入机制。周如东认为学校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阶段细化,有机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各方面,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形成工作闭环。冯建军强调要发挥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育人作用,使立德树人贯穿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形成课程育人、教学育人大格局。最后,构建育人的全方位协同机制。所谓全方位协同是指思政课与专业课、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我们应善于把外在主体和内在主体相结合,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主体能动机制,形成德育合力,提高立德树人实效。
立德树人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当前学界的研究主要是沿着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展开,已取得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研究内容仍有需要深化之处,研究角度还需拓展。
1.深化理論内涵研究,加强理论体系建构
学界对立德树人的含义基本取得了共识,但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建构方面,学界研究还有待深化,须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全面清晰的理论体系,不仅认识上难以统一,实践也容易陷入混乱。此外,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还有一些拓展空间。比如对不同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的梳理。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而现实中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开展的是“德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高等教育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不同教育阶段“所立之德”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不同,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化。再如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体系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阐述,主要见于他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学者的学术研究中,常常有不同研究角度的文章提及“德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课程”“三全育人”“根本问题”“根本任务”“中心环节”“主渠道”“主阵地”等各种概念,高频概念的反复出现不太利于综合把握不同文章的主旨,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阐释有余而体系化建构不足。
2.加强对“课程思政”“大思政课”等实践理念的研究
立德树人的实践主体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这是当前学界的基本共识。但学界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实践难题的讨论,多集中于学校层面,缺乏对社会、家庭、自我“育人缺位”问题的探讨。因此,我们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学生个体的德育协同机制研究,调动除学校外各育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在育人空间上实现了对传统思政课的突破。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大思政课”理念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其重大意义在于将思政课的“课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实践空间”贯通起来,这必将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创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学界将会在“课程思政”理念、“大思政课”理念研究上产出更多成果。
3.拓展研究方法
综观当前学界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研究,多采用规范性的研究方法,阐明的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应然”的一面。仅有个别学者采用了实证性研究方法,例如韩宪洲总结了北京联合大学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持续推进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2019年6月下旬江苏全省以中小学校长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认识、实践、总体评价及问题反思等向度进行设计。该调查发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提高立德树人质量的重点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突出学生本位,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3]张澍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4]王晓莉.“立德树人”何以可能———从道德教育角度的审思与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4(02).
[5]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6]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
[7]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 2019(23).
[8]王嘉毅,张晋.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 2020(08).
[9]张利明.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述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6(06).
[10]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Wang Xueying
(Puyang City Oilfield No.18 Middle School, Henan Province, Puyang 457001,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domestic academic community has achieved rich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ideology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has conducte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difficulti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Overall, existing research has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moral education, improved the research level in this field, and provided profound insight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efforts need to be mad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grasping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stages in research content, promoting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for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constructing a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t the family and social levels, establishing a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mechanism,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vtue; educationalideology; review; theoreticalsystem; sociallevel;empirical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