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谈当下学校美育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2023-06-03 00:02索峰戎龚停
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遗美育

索峰 戎龚停

摘要:通过对高校专业院校的非遗进驻工程、公共艺术课程俱乐部化改革以及中小学美育全覆盖等一系列案例的民族学观照,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与非专业的无差别对待、艺术院校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的艺术创新、中小学艺术系列课程的普及增容等迹象有所显现,由此可以探察到中国美育理念多元化、方式生态化和主体链条化等倾向性,新时代的文化身份认同正在得以重构。鉴于此,认为当下的美育教育者群体应及时做好学术科研、教学实验和艺术实践等相互有机统一的综合孵化工程,充分发挥当下美育师资的集群化效能,继而改善中国教育生态环境、履行好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非遗 美育 文化身份认同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生态语境中的核心领域,自然就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那么,学校美育更以独有的润染方式承载着历史的传统、传达着民族的精神。其中,当下学校教育范畴内美育内容、非遗项目也无不彰显着中国民族文化标识、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其文化身份认同自然成为学校美育的重要属性。身份认同存在着宏观抑或微观层面的若干领域,从人种、语言(母语)、饮食、服饰、建筑、信仰乃至文学、工艺、音乐、戏剧等等。例如在文学《山海经》《哪吒闹海》《花木兰》以及《鞭打芦花》等等,从神话传说到历史文献,无一不在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身份属性。

一、当下学校美育之景象

当下学校美育在承担着传授美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达到陶冶情操、润染心智的倾向性功能,当然也在呈现着新时代之景象。

(一)非遗驻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一种文化实体事象,它本身就体现着承续性的文化身份并滋养既定的文化群体,当下或将来的文化也势必继续彰显其身份的归属性。文化遗产的文化身份承续是否顺畅,也取决于非遗溶解于当下民众文化生活成功与否。非遗传统工作的推动基点就在于学校教育。所以,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一直强调非遗进驻校园的必要性。从进校园到驻校园、从传承驿站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所有非遗工作目的就是非“遗”化,即活态化作用于当下的文化生活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性转化与时尚性生成,非遗只有伴随着既定社会时尚的轮回运动,作用于当下的民众文化生活,我们的工作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

在非遗进驻校园中,戏曲和曲艺因其最能彰显东方音乐文化身份认同而显得尤为迫切。戏曲中的演员类型,也是根据身份角色划分为生、旦、净、末、丑,而西方歌剧则是根据音区(高音、中音、低音)划分的。曲艺因其始终与老百姓相依相随、寸步不离而成为中国最接地气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得到传承和延继。

在安徽高校,第一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有安庆师范大学的黄梅戏传承基地(黄梅剧院)和安徽大学的徽雕传承基地;第二批有滁州学院的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另外,省外艺术院校的非遗传承案例比比皆是。之所以非遗能入驻高校,主要得益于教育部和文化部相关政策的默契呼应,这就进一步明晰高校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自2014 年以来,非遗也以“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国家在场的方式粉墨登场。以高校为主体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艺术培养类项目,这就进一步肯定了非遗进驻高校、继而又作用于地方文化的历史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层面的支持,体载于非遗项目中的“工匠”精神得到了全社会的弘扬,曾经的民间艺人也以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链条弱化、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边缘化、形式化以及东亚国家甚至抢先一步申报世界非遗的归属权等迹象不得不引起国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这也着实戳痛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的那根神经。也就是说,多文化身份的多维性诉求也氤氲在遗产资源的当代动态文化身份认同进程之中了。“万物皆可抛”诸多行为的背后应同时给予“万物皆可用”的深刻反省,时尚就存现于城乡人民的四维时空语境之中。

(二)美育全覆盖

在文化传承具体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警惕“无土栽培”不良倾向,深谙精耕细作要领。面对美育中考、高考,我们应该如何反应呢?例如,安徽阜南教育局从“小儿科”口琴培训、戏曲培训开始。2020 年暑假从上海聘请口琴音乐家,从各乡镇抽调音乐教师代表进行了短期口琴集训,培训合格的教师再回到学校进行口琴普及教育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阜南各小学的口琴进课堂已全面取得成效。

随着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的贯彻实施,美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安徽省内较有影响美育案例比比皆是,例如:少儿舞蹈赛事“小荷风采”中的“淮南现象”;以及颍上县关屯乡、怀远县鲍集、常坟和河溜的少儿花鼓灯传习基地的浓烈的花鼓灯传承氛围等等,都是少年儿童徜徉于美育阳光之中的范例。

(三)艺术俱乐部

高校系列通识课程进一步俱乐部化,解构了课堂教学既有的范式,以兴趣活动为根本动机、以引导熏染为主要教育理念,突出了活动的兴趣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安徽部分高校对艺术社团、艺体类通识课进行了俱乐部化改革,主要有合肥学院、阜阳师范大学体育、艺术俱樂部。

尽管当下学校美育的文化身份逐渐“实名化”,但集中焦点还是在师资上,中小学美育师资力量依然不足。那么在构建新的师资群体过程中,需要不拘一格的将人才而进行传、帮、带传承,院校、院团、民间等专业师资均可以进行传习(尤其是农村,可以“就地挖宝”)。教育部关于制定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是考虑到当下学校体育美育师资严峻奇缺的现状而言的。

二、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无论是主动追求还是被迫塑造,有限制的身份认同几乎总是建立在一种对集体记忆的呼唤之上。”①我们在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设置的文化科目、乐器道具以及传道授艺的师者无不描述着既定时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正是在传载特定文化记忆的行为中,既定的身份认同才得以彰显。

(一)美育学科的身份

过去音体美“小三门儿”与“数理化”是无法抗衡的,还潜在地界定为文化课正科与艺术副科之分野。当下,曾经的科目身份化正在重新被认同,各科都没有高下之分。小学的艺术体育课程课时比重逐步在增加,艺术技能的习得与艺术旨趣的体验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重要福利。

在绘画领域,油画与国画早已平起平坐。在器乐传习领域,乐器的身份也处在动态的重构进程之中。小乐器与大乐器、本土乐器与外来乐器、大众乐器与高雅乐器等等身份差异在逐步淡失,但在部分群体意识里依然存在,民族乐器传习形势依然严峻,如音乐学院钢琴统霸局面依然未有明显改观,古琴、三弦、笙等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乐器尚未完全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从目前教育政策和舆论导向来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不断调试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正在寻回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新自我认同,默默地构建这新时代的文化艺术。

(二)美育师资的身份

作为美育的主人翁,我们不得不考虑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理念、知识技能以及育人思想等多方面构建生态化乐教氛围。美育重任,时不我待,美育的任何环节都需要强化体化实践。

传统是一条河流,文化传习在于传统精髓的代际传递,但在既定的时代又需要基于一定艺术创新表达方式。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存在着相互辩证之关系。当然,在传统根基上进行创新发展有利于激活、应用传统文化。根据新时代文化市场之需求、新生代素质成长之需求,传统文化根底亟需与当代传播手段的相互契合。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是很好的范例,可是这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片却出自于西方电影人之手。就像音乐学家李西安老师曾感叹“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功夫熊猫却不是中国的呢?”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的反思。

(三)文化的记忆

美育是从属于文化的,其所指就是一个动态情景化的文化生活世界,它在时空语境中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留给人们回味无穷的文化记忆。

1.文化自给

自从艺术诞生之时,它往往就丛生于生存、营生、自娱的社会空间里,无论在哪个文化区域,都是属于既定区域的既定群体的,都具有文化自给的属性。

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产,文化特产除了远途传播外销或者吸引外来人员前来享用之外,主要还是文化自给。那么各地高校就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去传承地方文化遗产、传播地方文化精神,达成文化自给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花儿”曾经是响彻在西北各地的山坡上,而今也飘荡在教室里,独特的韵味、灿烂的笑容则洋溢着鲜活的文化记忆,这份记忆从这里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田里。另外,颍上县正在开展的“非遗助力免费学”活动将国家级非遗“颍上花鼓灯”免费回馈到了社会中去。此外,还有延安大学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教学、新疆艺术学院的木卡姆教学等等。

2.文化共融

文化共融是文化繁榮的前提,如何共融,那就需要呈现、彰显充分的独特之美,继而才能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传统流淌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自给、交流中不断重构、达成共融,或是逆向回流构建,或是建构新生的传统,其实指的就是生态化的客观现实。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逻辑尽头之时,自然是要回流继而螺旋式向前发展的。那么,考虑到我们的社会语境,都市化、城镇化继而乡土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回流、螺__旋发展的轨迹表象之一。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②具体落脚到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有自知之明,对当下的文化有所把握,既承续传统优秀文化之血脉,又要开启中华文明新的篇章,在不断勇于实践中渐入文化自觉之境界。

那么,文化的身份在音乐创作实践中也是应存在的,音乐需要主题(主要内容),音乐需要主格(主要风格、品格),音乐更需要主心骨(中心思想),只有把握到这些,音乐的文化身份方可得以彰显。

三、美育群落的生态维护

如何通过当下的艺术实践构建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系统阐述,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那么如何从学校美育层面去响应建设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呢?具体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呢?

(一)从细密的分工“灌装”回归到整体的有机统一

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制造,程序愈加复杂而导致分工细密,这种生产逻辑也在文化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文化在分界学科、在割裂专业,开始形成“术业有专攻”的独门绝学,并以此为傲。但是当艺术分工到极致之时,艺术也就到了“分崩离析”的绝境了,再无沟通人、神的文化意味了。因此,具体到真正的艺术实践之时,我们不可过分划界,应该提倡跨界、接通和融合。

戏曲学院与音乐学院的分家、音乐与舞蹈的分科、声乐与器乐的分工等等一系列的细密分工将导致音乐艺术的“工业化”样态,生态化的生命色彩将遗失殆尽。为了音乐艺术绽放异彩,建议加入地域特色乐器或乐队(根据主题思想进行乐器选择,这将有利于乐感的提升)、走出课堂到户外、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民俗艺术活动中去。

(二)东西方美育“分庭抗礼”格式化转化为世界民族多元散序化

文艺界从来没有“霸权”,也从来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那么,美育教师应引导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当下的器乐领域,以钢琴为首“统霸”教学场所的场景正逐渐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局面转变,不断在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风采。文化从哪里出发,还是要回到哪里,国际话语是复杂的话语,需要在复杂的语境中甄别各自不同的场域再来探讨其价值与意义。

(三)传承主体的群落化构建与传统文化的生态化成长

当下,我们的美育师资群体在不断地成长壮大,然而,具备传承传统文化能力的师资仍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共同营造健康的传统文化生态。

针对当下中小学美育教材来说,其实就已经向师生传达了时空观的编写理念。涉及横向、纵向、身份(汉族、少数民族、域外民族)等视域。传承之大事,师资先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行为应随之同步而行。

通过近年来的文化动态可以了解到,推动参与传承是文化界共同的心声,很多高校就鼓励教师参与非遗传承的工作;另外,教育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地建设系列化工程开始贯彻推行。为进一步培育传承生态基础,各校也相应地推动了校级中华传统文化基地的立项建设工作。

窃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术研究与技艺实践并轨前行、互融发展,我们要的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繁荣,从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要传达的是中国民族精神,是用中国的话语体系来传达的。

四、结语

当下,美育亟需发挥其应用功能,美育师资群体需要兼备“学理之知”和“亲历之知”,需要多重兼职身份、从事多重工作才能言而有信、研而有用,既能上得了讲堂,也能下得了作坊,眼光向下躬耕于田野方能一步一个脚印达成文化自觉之境界。

从教育管理层面来看,应联合各层战线上的精英并形成链条化、群落化的教育者主体,构建新时代的文化身份、寻求文化自信,继而不断改善美育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良性发展,从而履行好培根铸魂的时代职责。

因此,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过程中,应该恪守正确的实践观和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学生们的心田,呵护它生根发芽,永驻这片神圣的校园。纵观各地美育师资群体在施教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理念,他們正以多元化手段,因地制宜采取生态化的方式助推着美育的自主化发展。

注释:

①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②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③央广网·中国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坚定自信,2020.12.7.

注:本文系2020 年安徽省高校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俱乐部建设与运行”(项目编号:2020jyxm1409);2020 年阜阳师范大学校级实践育人专项项目“ 大学生表演艺术教育俱乐部建设与运行”(项目编号:2020SJYR03);2022 年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SX113)。

猜你喜欢
非遗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