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 马丽华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学习型乡村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将学习视为乡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依托乡村地区的特色和资源,通过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支持,促进乡村居民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具有相互作用、互相推动的内在关联性,其中乡村社会所独具的家国情怀,将家与国的祖先认同与民族认同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极为稳定的社会结构[1]。家庭作为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共同体,是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发展直接影响乡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教育是乡村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乡村社会的文化传承和人力资源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乡村成员作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成效。学习型乡村强调乡村居民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家校社协同创新通过组织、内容、方式方法和职能的差异性互补,将家庭、学校、社会连接起来,对学生、乡村村民、乡村社会的发展施以交互叠加的影响,以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学习型乡村的建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学习赋能乡村振兴,调动乡村各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学习型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实践策略,旨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支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繁荣。
学习型乡村首先是一个民主的乡村,是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会。家校社协同创新可以为乡村社会各主体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使他们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性,尤其是乡村居民(含农民)的公民意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家长、乡村居民将更加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和公民权利,激发各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的意识,通过言行给社会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研究显示“乡—城流动”的环境对农民的收入和行动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支持自发组织的活动,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2]。为构建有效的乡村教育体系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在乡村社会中需突破以学校为单一育人主体的教育格局,形成以“集约”“ 互动 ”“ 互通 ”为核心的家校社共同体意识,成为政策传达和推广的桥梁,进而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和谐发展。乡村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效联结乡村社会和乡村家庭,将国家的政策法规贯穿于学校教育过程;家庭作为学生和家长互动的第一环境,将政策理念贯穿于家庭的互动中;乡村社会的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宣传与指引,可提升乡村各群体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度,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社会的归属感和集体责任感,可以有效激发乡村各主体作为国家公民的意识,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学习型乡村建设是以学习为内生动力,通过家校社协同创新可以有效优化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流动,为乡村人力资源的集聚提供新动能,以推动乡村创新发展。乡村社会中的家校社协同创新以学校教育力量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引导乡村学生了解和参与不同领域的经济活动,培养他们的多元经济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乡村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家校社协同创新更为乡村居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乡村学校可以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组织机构也可以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环境,鼓励乡村青年积极创业和创新,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
此外,家校社协同还可以促进乡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流动。依托家庭提供的家庭文化、传统技艺等培养乡村特色人才,依托学校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依托乡村社会引导乡村人才参与乡村发展,有助于提高乡村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通过乡村人才的培养,不断挖掘乡村各群体的潜力,助推乡村社会的创新发展。
学习型乡村是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乡村,家校社协同创新可促进学生、家长、居民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中的各组织机构合作,可以共同打造生态友好的校园环境,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如学校可以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项目,建设生态花园、垃圾分类站等设施,通过实际行动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乃至乡村的其他居民成员传递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乡村家庭和乡村社会也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共同参与学校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以家校社协同促进乡村各群体将自身意识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此外,家校社协同创新推动乡村学校和社会的生态建设,促进乡村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倡导绿色发展和生态经济,通过家校社协同发展,为乡村中的各群体了解生态产业的重要性提供新的途径。家校社协同创新有助于培养乡村各群体对生态产业的理解和参与意识,推动乡村的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和乡村居民的学习环境,也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乡村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学习型乡村将学习作为乡村发展的底色,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和精神力量,承载着铸魂的根本任务[3]。学习型乡村的建设要求将教育资源与学习资源从学校延伸到乡村社会中,家校社协同创新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致力于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通过培育乡村各群体的乡土情怀,不断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使得乡村独特的文化特色得以保护和弘扬。
家校社协同创新为学习型乡村建设塑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发挥了家庭、学校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乡村文化传承的起点,祖辈和父辈经常会向孩子们讲述乡村的历史、故事和传统,通过家庭的教育和引导,乡村的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传统手工艺和舞台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乡村社会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活动,增强乡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并使其亲身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中。家校社协同创新为乡村各群体提供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和学习发展平台,让乡村所有居民与乡村的文化遗产互动,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同、热爱和传承,以文化涵养赋能学习型乡村的建设。
学习型乡村建设需要发挥乡村学校社会教化的功能,更需要耦合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的协同创新。村地区家校社协同的一大瓶颈在于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过于分离。陶行知[4]曾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是因为乡村教育与农村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乡村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乡村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4]。在城镇化和教育发展过程中,全国农村中小学开展了教育重新布局的变革,“撤点并校”形成了以镇为中心的乡村学校逐渐取代了各个村中学校。集聚于乡镇的乡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寄宿制学校成为乡村教育的特色。在寄宿制学校中,乡村学生由熟悉的乡村社会环境进入陌生的封闭学校空间,与家庭、父母和乡村社会的具体生活世界脱离。学校与乡村社会分离加速了乡村儿童与社会的分离,并导致学校与社会教育功能的分离。
乡村学校的责任和使命绝非仅仅停留于学校场域和仅仅履行教育职责。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分离,缺乏良好的协同机制和协同意识,致使乡村文化建设失去重要的载体。乡村学校在乡村社会中作用的缺位凸显,使得乡村的乡土文化要素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的欠缺凸显,导致大量乡村社会特有资源的浪费,阻隔了家校社协同中资源的共享和互通,增加了对乡村居民的乡土文化塑造和学习资源供给的困难。
学习型乡村建设需要各种资源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和沟通渠道才有助于解决协同中的分歧和冲突。但在乡村社会中,乡村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独立的组织,各自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和利益诉求,共同体意识较为薄弱。学习型乡村的建立依赖于学习型家庭的构建。乡村家校社协同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对乡村村民的群体文化产生影响,引导家庭核心成员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乡村文化为基础,满足乡村成员的学习需求,促进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助力乡村的发展。然而,目前乡村地区存在家校社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学习型家庭缺失,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较传统,家长的自我学习意识、与子辈互动学习的意识不足,阻碍了学习型乡村的建设。
学习型乡村是以学习为动力、以乡村居民为主体推进的现代型乡村。但在实践运行中,家、校、社往往属于不同单元,处于不同层次,成为乡村儿童、居民成长发展的三大不同环境,三者之间各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力,家校社协同过程中往往简化为两两合作形式,且往往是学校主导下的单向输出,难以满足乡村儿童、居民多元化、差异性的学习需求。
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分布不均限制了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强调学校依靠社会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与家庭教育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家庭教育联合社会教育力量,使用各种公共教育资源辅助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一方面,相比于城市地区,乡村社会的公共资源总量本身就偏低,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造成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直接造成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不足。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所奠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不足,教育资源欠整合,难以满足乡村居民的个性化学习。基于文化资本的解读,在城市和乡村分离的场域中其各类资源并非均等化存在。从乡村场域来看,农村也有着城市所不可企及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被乡土滋养,又蛰伏于乡间,它不仅为乡村少年所具有,更深切形塑乡村学生的成长[6]。乡村社会所集聚的民族传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是乡村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更是乡村居民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剂”,然而这些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课程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多数乡村社会的乡土特色资源依旧呈现原始的、待开发的状态。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有些乡村地区可开发和利用的教育与学习资源甚至呈现了消亡的状况。
在家校社协同创新赋能学习型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技术和专业支持不足的挑战。乡村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推进学习型乡村数字化发展的基石,但当前乡村社会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平台相对缺乏。在资源失衡的情况下,乡村教育受限于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匮乏,影响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家校社协同的开展。且鉴于乡村社会所具有的特殊性,一些乡村在数字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难以为家校社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此外,在乡村地区的学校和家庭缺乏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和支持团队,无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教师和家长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限制了家校社协同的深度和广度。乡村社会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提升机会,造成乡村居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有限,乡村居民信息素养较低,无法依托数字时代下的“红利”为其发展提供支撑,进而影响家校社协同的整体发展方向,为学习型乡村在建设过程中依托网络学习资源提升有效学习供给带来新的难度。
学习型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引下,要求乡村社会的各个系统联系更为紧密,通过打破家校社三方主体间的协同意识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沟通,以形成有效的链接。
家校社协同中家校社三方主体需进一步明确三方职责,以形成协同共识,促进实现“1+1+1 >3”的效果,达成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以指导家长教育与延续乡村文明为职责。家校社协同是三者协调合作的重要机制。乡村学校教育不仅关注个体和社会发展,也影响社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学校在家校社协同中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承担成人教育的责任,提升乡村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乡村学校的发展始终需要地方行政支持和社会支持[7],应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承担教育和文化责任,赋能学习型乡村建设。
其次,家庭以主动参与学校教育与积极建设乡村社会为职责。乡村家校社协同离不开乡村家庭与学校和乡村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家校社协同为学习型乡村建设赋能,离不开乡村家庭的支持。父母应积极参与到学校对自己子女的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校的家长会、亲子互动活动,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途径,乡村村民主动投入学习,共同形成社会的学习氛围,助力学习型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最后,乡村社会以支持、配合学校发展与指引家庭发展为职责。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政策支持。目前,缺乏政策动力和条件限制是家校社协同的深层问题[8]。健全乡村社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可以适当弥补学校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育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乡村中的妇联、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或社会机构,需要统筹规划协调乡村社会资源和乡土特色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充足的支持,改善教师配置和经费投入。
共同体意识塑造意味着家校社形成有机整体,共同肩负育人责任,推动学习型乡村建设,担负起乡村振兴的使命。
首先,以学习带动乡村发展,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家校社协同不仅仅需要关注学校学生的发展,同时需要关注到乡村家庭成员及乡村其他居民群体的发展,合作促进家长个人发展,传递新思想,形成教育共识,树立乡村建设共同体意识,投入学习型乡村建设。同时,需要更加强调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耦合发展,加强乡村家庭与乡村社会的一致性发展,形成互通、互用的乡村家校社共同体意识,建立多主体的联系与互动关系,打破壁垒。
其次,立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依托家校社协作育人明确、共同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激发合作意愿,形成共识。通过沟通、合作项目和共同活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协作和协调机制。通过家长会议、教师家访、社会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交流,提升沟通和协调能力,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增强对合作的认同和支持。
最后,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培养家庭核心成员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及其特色,满足乡村成员的学习需求。通过乡土文化引导家庭成员的发展,改善家庭学习环境,提升家长的学习意识,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推动乡村整体文化的发展,为学习型乡村建设注入活力,培养乡村公民道德和能力。准确处理乡村治理问题,推动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
乡村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实现互通共享是激发学习型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关键。乡村学校应扎根乡村社会,汲取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结合,提供兼具特色和高质量的教育。乡村社会所具有的特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如纪念馆、养老院、农场等均可向学校开放。村宣传公告栏可作为乡村村民的教育平台,传播新的社会精神文化,以提升乡村村民素养,引导乡村居民主动参与乡村社会建设。此外,家校社协同创新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建立乡村家校社联动机制,打破学习空间固化认知,实现多主体参与,助力学习型乡村建设。
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对乡村家校社协同影响大,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乡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乡村教育提供丰富素材,需不断挖掘与人相关的资源,包括学生资源和学校教师资源,增强其在空间流动上的合理性。乡村父母的教育缺位,桎梏着家校社之间的沟通和连接;学校由于工资待遇或工作环境的欠佳,导致骨干教师流失、岗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9],影响家校社协同的开展,进而影响对建设学习型乡村的有效赋能。需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稳定乡村教育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是学习型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柱。家校社协同需要提供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加强乡村的教育服务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体系薄弱限制了人才留存和家校社协同。如父母往往需要在照顾年幼子女方面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安心地从事创业或就业等培训活动[10]。加大对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教育设施建设、教育教材和学习资源的提供,以确保学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为有效提升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成效,一是需进一步建立乡村教育数字化平台。数字化为家校社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通过促进深度互联、加强资源共享、建立线上平台实现协同治理,并推动泛在学习,为协同创新赋能[11]。二是需要提供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方便教师、学生、家长、乡村居民获取更多的教育资讯和学习资源。三是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让乡村学校与外部教育资源紧密连接。四是要建立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专家合作的网络,提供专业支持和咨询,为乡村各群体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对家校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持续的冲击和影响[12]。然而,正是在这个变革的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创新的模式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家校社协同创新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为学习型乡村建设增添活力,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