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鋆霞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8)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非常重视“美育”课程的全面开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建设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1]。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构建音乐教育“课程思政”理念,使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探索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创新路径是很有必要的[2]。
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笔者围绕三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等方式,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和课程思政现状。本文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调研对象,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兴趣测量项目,细化出兴趣的指向性差异、广度性差异、稳定性差异、兴趣的客观表现、主观愿望等五个指标[3],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空港物流、数字艺术、文化旅游六大专业群中采用随机抽取80 名学生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480 份问卷,回收480 份问卷,有效问卷468 份,有效率为97.5%。
据调查,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公开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存在片面性的理解,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一是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从课程设置上看,大部分高校更注重专业课程,轻音乐教育等人文素养、美育课程;二是高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不均衡。大部分高校在招聘过程中,对音乐教师的招聘计划很少,使音乐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师资团队建设缺乏传帮带作用;三是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缺乏融合度。比如教材更侧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缺乏思想性、时代性兼具。授课内容单一,以理论教学、音乐鉴赏为主,缺乏实践性、思政性。
社会音乐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对普及全民音乐文化、提升音乐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高校音乐教育起到辅助补充作用。现有的社会音乐教育主要由社会音乐教育办学机构承担,但许多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往往存在“重技能、轻过程”的导向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乐器不注重循序渐进地练习基本技能,只练习考级曲目,一味地追求考级过关,老师缺乏对音乐乐曲赏析的引导,学生缺乏对感受美、获得美的主动追求。
在“下列学习乐器的原因与你的情况相符吗?”提问中(见表1),去除没有学过乐器的学生,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乐器的初衷主要是受家长的影响,而家长更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价值及育人目标,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表1 音乐兴趣的主观愿望调查结果
在“你喜欢下列科目或活动吗?”提问中(见表2),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对音乐这门学科很喜欢。随着高校生源的扩招,学生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区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以及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都存在着显著差异,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表2 你喜欢下列科目或活动吗?
在对学生音乐兴趣客观表现调查中(见表3),一半以上学生都有主动参与音乐自我教育的客观表现。高校应抓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引趣——激趣——增趣”这三步骤,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奥尔夫在“原本性音乐”和教育“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音乐的产生是从人类最自然和原始的活动发展而来的,且其存在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教育要以人为本,从不同的个体出发,来制定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包括其个性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4]。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菜单”的制定过程中,感受多元化的音乐作品、音乐元素及文化习俗,体会音乐家赋予作品的思维与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加深社会体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群体的人。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要使音乐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即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教师可通过音乐教学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音乐感受,建立音乐教育心理档案,指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来调节自身的情感状态与心理发展,激发学生建立稳定且持久性的学习内驱力。最后,在教学理念上,要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建立广泛而又稳定的兴趣爱好。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还要使音乐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与文化联姻,与艺术结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
高校应加大对音乐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善,通过规划构建音乐智慧教室、视听室、报告厅、乐器教室等音乐教育场所,满足日常教学及音乐实践教育需要的同时,有效增强音乐作品体验、营造音乐氛围[5]。
1.以课程为基,立足三教改革,构建音乐教育“课程思政”理念
立足三教改革,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一是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的音乐骨干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推动音乐思政教育;二是编写实用性强的音乐教育教材。在教材中构建课程思政模块,加入规则意识教育、感恩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章节内容,结合灵动的音乐作品,形成一整套思想性强的音乐教材。三是鼓励高校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情景式、体验式教学,充分挖掘音乐思政元素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带领学生朗诵“学习袁隆平院士写给妈妈一封信”,缅怀袁老院士,学习袁老不畏艰苦、勇攀高峰、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2.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教育,拓宽音乐教育“课程思政”渠道
在音乐兴趣指向性调查中显示(见表4),学生对音乐实践性教育有着强烈诉求。因此,高校可以不断拓宽音乐教育的“课程思政”渠道。一是共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素质研学基地。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将民族音乐、地方文化、风土人情融入课程思政;二是建设校内外大师工作室。聘请二胡、古琴、声乐等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非遗传承人等为客座教授,加强体验教学与互动交流相结合,通过体验惠山泥人制作、了解江南园林文化、鉴赏古诗词等方式,加强美育教育,根植工匠精神;三是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建立乐器社团、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团体,通过传唱《孤勇者》《这世界那么多人》等歌曲,传播正能量,彰显青春担当。
表4 下列情况与你的情况相符吗?
3.以文化为核,打造塑魂工程,深化音乐教育“课程思政”成效
在“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提问中(见表5),学生表示对传统民族音乐都很喜欢。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音乐与文化的结合,打造塑魂工程。一是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构建音乐教育融媒体工程。定期推出“线上音乐课堂”,实现课堂内外全覆盖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二是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为手段,大力推进文化校园三进工程,即特色地方文化、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三是以文化服务为追求,打造学校“文化服务”工程。组织具有艺术专长的师生为企业展会、年会等活动提供文化类志愿服务,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表5 音乐兴趣广泛性调查结果
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除了需要高校通过三教改革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外,还需要做到高校、社会、家庭三者高度协同,同频共振、同向聚合,才能更好地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