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涵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古人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1],这句诗出自于《诗经》,是较早说起“中原”一词的诗句。诗人站在高坡上,放眼中原无边的平野,心情十分激动,于是开始赞誉这广阔而平坦的原野,感叹物产之丰富。“中原”一词原意泛指坦荡的平原,今特指河南省。河南名字中虽有“南”字,但它本身的地理位置更偏向于“中”,即黄河“中”下游,九州之“中”,素有“中州”“中土”的称谓,就连河南家乡话常说的“中不中”也带有“中”字。中原美术植根于中原大地,常常展现出河南的风土人情,按照时间划分,把中原美术分为古代中原美术和现当代中原美术。
中原大地历史悠久,古代多个王朝在河南建都,其中中国的八大古都,四个位于河南,因此古代有许多有名的画家诞生于此,唐代“画圣”吴道子,河南禹洲人士,其所画线条被称为“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是其代表作;五代时期的荆浩,河南济源人士,其作品《匡庐图》更是表现北方大山垂直陡立形态的山水画代表;北宋山水画家李唐,河南孟县人士,《万壑松风图》是代表北宋末期山水画的名作;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乃北宋著名的书画家,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瘦金体”。除了河南籍的古代画家,还有许多域外的画家云集于此,以北宋居多,北宋的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早春图》采用三远法构图,表现出北方高山的雄伟,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开封城市居民生活场景,该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颇深。
现当代中原美术的发展中,人们提出了“中原画风”“中原画派”等概念,虽然提出时间尚短,但其文化历史渊远流长,意义重大。现当代中原美术其题材多为太行山脉、黄河、黄土、中原人的生活场景等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出现了马国强、李伯安、谢冰毅、李明、谢瑞阶、王刚等中原美术绘画大家。无论是古代中原美术还是现当代中原美术,它们都是中原大地上重要的艺术文化成果,也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
尽管在中原地带孕育的艺术文化数不胜数,但唯有以河流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引人瞩目,中原大地水系繁多,有“母亲河”之称的黄河,有作为泗水支流的汴河等,纵横交错的水系孕育了土地上的生命,出现了许多以河流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且这些艺术作品提升了观者的审美,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主要从图像学的方法分析黄河有关的艺术作品,探究中原美术的魅力。
图像学是研究美术绘画的方法之一,由德国艺术家阿比·瓦尔堡(Aby Moritz Warbury,1866-1929)最早提出,他认为图像能够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者说图像是社会记忆的容器。学者、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对图像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的图像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艺术作品本身,并对艺术作品的研究过程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分析,即对画面基本的形式分析,主要在于作品的视觉图像本身;第二层次为图像志分析,即重点是分析画作图像的故事内容;第三层次为图像学分析,即主要解读图像的内部意义。[2]我们把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放入绘画分析中会更加容易理解,如一幅在展览馆中的画,从前图像志的角度欣赏,一般会思考作品的整体构图和色调问题;从图像志的角度分析,会思考作品充满故事性的内容问题;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可能会思考作品创作的内涵及社会背景等问题。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试图把具体的艺术作品置于人类境遇的潜在关系之中,置于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相互作用之中。[3]在此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理论,从以上的三个层次分析有关黄河的艺术作品。
李白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4],道出了黄河之水的波涛汹涌,那翻滚的黄河好似从天上倾泻而下,奔入大海永不回流。黄河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借以抒情达意的对象,也常是画家笔下的绘画题材。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而后绕积石,穿峡谷,跃龙门,跨平原,千曲百回奔腾驰驱万余里注入渤海。[5]黄河容纳了众多支流和川溪,流域广泛且适合孕育生命,因此被炎黄子孙称之为“母亲河”,而炎黄子孙创造了众多黄河相关的作品,形成了“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如同黄河一样汹涌澎湃,朝气磅礴,包容性极强。在经济上,黄河流域发展着一种旱地粟作植物,适宜发展农业,能够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一定程度上,黄河文化可以称之为农业文化;在政治上,黄河文化有一定正统性,黄河流经中原大地,千百年来黄河孕育着这里,人们居住于此产生一定的礼法制度,儒学的出现更是在观念上规范了人们的生活,这种观念不断政治化,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手段,且逐渐的正统化;在军事上,黄河流经的中原土地平坦开阔,适宜人类居住,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随着黄河文化的不断发展,古今中外产生了许多与黄河相关的诗和绘画作品。在现当代中原美术中,也出现了许多黄河文化题材的绘画,尤其是谢瑞阶和王刚的黄河系列作品创作尤为突出。
谢瑞阶,河南著名的艺术家、书法家、教育家,前期以画油画为主,后期创作了大量以黄河为主题的中国画,谢瑞阶老师通过多次考察黄河,画出了《黄河在前进》《黄河入海流》《大河上下浩浩长春》《中流砥柱》等一系列黄河题材作品。
他不仅描摹出黄河水汹涌澎湃的气势,而且也通过绘画作品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中国画除了讲求绘画的技法,也同样讲求绘画的意境和画家自身的情感抒发。画家笔下的黄河总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颇有气概,就像李白写的诗一样,那汹涌的黄河好似天上倾泻而下,奔入大海永不回流,以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给观者。由于谢瑞阶为油画出身,其水的画法偏向写实,以《大河上下浩浩长春》为例,探寻黄河之水的魅力。从前图像志分析,在构图上,画家结合使用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和中国的散点透视,在焦点透视上,黄河水的描绘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处河道宽,且几乎占画作二分之一,远处河道狭窄,在画面的远景处又运用散点透视,使画面的视野开阔。在设色上运用浓墨、淡墨画出黄河水激荡的波浪和水纹,并借用油画技法,以黑白灰的素描关系画出黄河水的体积感,河水激入空中的浪花以留白处理,水浪尽头分别设色浓墨和淡墨,后以赭石晕染,显示出黄河水浪的翻滚汹涌,与画作名字“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相呼应,似真的黄河在翻滚激荡于空中后奔涌而来。从图像志分析,画面中的黄河从远处蜿蜒而来,绕过远处的山石奔涌着前进,近处的黄河水好似孩童在打闹一样翻涌着,波浪来回摩擦发出哄哄的声音,让我们如同听到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样的声响,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从图像学分析,那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黄河,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华儿女坚强且伟大的品质和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这幅画至今依然被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被誉为“现代山水画的里程碑”,[6]可见其画作的意义。
谢瑞阶的另一幅作品《黄河入海流》,从前图像志分析,画家采用动态式的散点构图,黄河水占画面三分之二,黄河水的画法融合了西方技法,以点、线、面的形式来勾勒黄河水,用暗色以块面状画出大面积的黄河,波浪以点和线结合,激荡于空中的浪花留白处理,又用暗色晕染过渡,增加了黄河水波浪翻滚的真实感,站在此画面前,那层层叠叠的黄河水好似真的扑面而来。从图像志分析,画面本身没有过多故事性内容,可以看到黄河水在随风翻滚激荡,远方的帆船在黄河水的咆哮中驶向远方。从图像学分析,黄河是一条注入文化的河流,它不仅孕育了沿河一带的生命,同时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像黄河入海一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因此黄河成为艺术领域重要的表达题材。
谢瑞阶的黄河系列作品创作都是经过实地考察,并通过当地人民对黄河的叙述采访后创作出来的,因此他创作的黄河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中充满着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他同时把黄河的朝气蓬勃的形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中国新时代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融合,使笔下的黄河画作至今仍激荡着澎湃的涛声。
图1 《黄河入海流》谢瑞阶 中国画
除了中国画黄河的作品展现,还有以各类形式体现的黄河作品也是层出不穷,2022 年在郑州美术馆举办的“何以黄河——以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中,画家王刚有关黄河题材的系列作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王刚生长于中原大地,是全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创作形式多样,近年来十分关切中原大地文化艺术的创作,尤以黄河题材为主,他曾说:“我画黄河不是画风景,而是画黄河文化的沧桑历史、苦难抗争、厚重和力量”。王刚老师的画作整体气势宏大,以大尺幅作品为多,更能显示出黄河的气势。他常采取黄河滩的泥沙混合着丙烯,在亚麻布上进行创作,用黄河泥沙入画,更增添了画作中黄河本身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在此次的展览中,分别以黄河、人、大地三大篇章展开,其展览作品形式多式多样,包括架上综合材料绘画、雕塑、影像展示等等。
走进“何以黄河—以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的展厅,展览开篇的那幅《黄河一号》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从前图像志分析,以黄河泥沙、丙烯、水泥、木屑等综合材料画出,既真实生动再现了黄河水,又体现了黄河水气吞山河的气势。画面中黄河水的展现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远远望去,天泛微光,黄河水正翻滚着奔入观者,白色波浪激荡于空中,色调上以暗色为主,黑色、褐色、蓝色等并用。与之相似的还有被山东美术馆收藏的《黄河三号》,不管是构图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其相似,且都没有强烈的故事性内容,但他们的画面处理不只有黄河水,还有天空中微光的展现,《黄河一号》是冷色调微光,天气阴沉,好似要下雨,所以这幅画色调整体偏冷,《黄河三号》天空以暖光展现,天气晴朗,所以整体色调偏暖。这里王刚不仅画出黄河的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也展现了黄河水随天气的变化给人以冷暖的心理感受,同时在水天交接的画面中展示出黄河水平静、温和的一面,它没有像近处的水那样如雷贯耳、气吞山河,反而是十分的平和,这样展现的黄河水既有静又有动,更加说明了画家自身对黄河观察的细致和绘画技法成熟的一面。
除了黄河系列绘画艺术作品令人难忘,与黄河文化精神有关的赞颂中原美好品德,以“老万”为故事的系列头像绘画和雕塑创作也令人注目,在他创作的“老万”系列作品面前有一种观看敦煌石质雕像和兵马俑的震撼之感,“老万”以群像创作,每个创作的形象都与众不同,在通读了王刚的文章后,才了解到“老万”形象诞生的意义。王刚画“老万”是源于对古代原始艺术的迷恋,所以王刚展现的“老万”形象和内在本质上有着原始艺术的质朴与浑厚。[7]“老万”的身份和形象是多样的,他可以是农民、可以是煤矿工人、也可以是市民,在外形上他可以是胖的、瘦的,但内在上总是透着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8]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农民,人们的温饱便成问题,如果没有工人,城市化的建设该何去何从,所以“老万”的创造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材料上王刚以黄河泥沙等综合材料去塑造“老万”,创造了“老万”的艺术世界,除了作品本身,王刚更是延展探讨了生命的美好与伟大,就像绘画中展现出的黄河水一样,充满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奔流到海不复回、坚持不懈的精神。
图2 王刚《黄河一号》440cm×1260cm 综合材料
图3 王刚《黄河三号》280cm×900cm 综合材料
漫步于中原黄河大地,映入眼帘的可能就只有泥沙土和远处蜿蜒而来的黄河水,没有青山绿水。但正如谢瑞阶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一旦真正了解了黄河的内在精神,便会不由自主的被它那汹涌澎湃的气势和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品格所吸引,并为之肃然起敬,满怀热情的去歌颂它、赞美它。无论是谢瑞阶的黄河题材的绘画作品还是王刚的黄河系列作品,它们都融入了黄河文化,都展现出了黄河的魅力,只是创作形式上的不同,他们的作品都常以巨幅画成,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感。黄河水本是冰冷的,但画家笔下的黄河好似注入了生机,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与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