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推进

2023-06-02 10:35周汇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统一要素建设

周汇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近期再迎新进展。

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会议强调,要针对重点领域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紧盯不放、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在当前经济内生动力有待加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的背景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助于从中长期增强内需释放潜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本次国常会是对2022年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的具体部署和推进,强调的是“要针对重点领域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是针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目标中对“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也说明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准备工作已经较为充分,是进一步加速推进的信号。

统一大市场的脉络

建设统一大市场,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建设统一大市场构想由来已久,但是当前市场体系仍存在地方保护、相对分割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推动破除市场分割,尝试建立统一大市场。198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强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并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建设统一大市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品和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本地保护主义倾向,比如商品准入的门槛、投资本地化倾向、本地企业扶持政策等,这就导致市场的相对分割,甚至存在不同地方产能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过剩的现象。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脚步一直未停,前期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区域间商品与要素流动阻碍明显减少,但是区域利益分配格局、地方考核等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统一大市场的掣肘仍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改革建设逐渐进入深水区。

最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促进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效应逐步显现,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持续进展。

2021年1月发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则是新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纲领性文件。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意见》,从统一基础制度规则、推动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规范不正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六大领域(“五立一破”)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这无疑是新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中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二十大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已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进一步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举措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行为规范,充分发挥中国巨大市场潜力,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强化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进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公平规范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打造高标准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促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统一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激发融合发展的巨大潜能。建立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流动交融。加快统一市场法规及标准的建立和修订,坚决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市场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深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扩大配置范围,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劳动力和人才在城乡、区域、不同所有制單位间的流动障碍。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依法维护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举措新要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提升市场监管服务的规范化和便利化程度。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公平竞争制度监督实施机制,增强刚性约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现实需求与长远考虑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本次国常会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其明确要求“针对重点领域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紧盯不放、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本次会议重在对《意见》进行落实。当前部署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有短期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扩大内需的现实需求,也有释放长期增长潜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考虑。

首先,建设统一大市场因应当下经济复苏动能放缓的短期需要。4月份以来,宏观经济复苏动能相对减弱,从高频数据看,4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下降,大部分石化、黑色和有色产品价格下行,外需景气度趋于下行,反映复苏动能的进一步放缓,疫后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带来的经济复苏动能最强的时期已经过去,开工链、制造端动力明显减弱,服务消费维持高景气,但是服务业PMI略微下降也反映修复斜率趋缓。

虽然经济仍处于复苏的通道中,但是复苏的动能已经趋缓,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上升。本次国常会提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因应当下经济复苏动能放缓的需要。

其次,建设统一大市场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方向。二十大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出统筹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安全。从4月28日政治局会议和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来看,这两个会议都旗帜鲜明地指向了同一件事情,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更加明显。建设统一大市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畅通商品和劳动、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国内和国际间流动,从而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

利用全球先进资源

本次国常会强调“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在大国博弈加大背景下“一带一路”的资源和要素流动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不仅要打破国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还要培育参与国家竞争合作新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在中国GDP不断趋近美国的背景下,中美博弈近些年有所加剧,中国对美国高新技术投资依赖度或将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利用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中亚和东南亚的市场、欧洲的资金和技术等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中阿合作:短期来看,中阿贸易投资往来不断加强,中阿峰会和中伊沙联合声明推动中阿合作迅速催化。长期来看,大国博弈加码、“一带一路”十周年催化中阿合作进一步加强;阿拉伯国家在产业多元化和相对摆脱对美元和美国依赖的动机下,后续对外投资或将加码,中国是重要投资目的地。

中国中亚合作: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举办,是2023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中国和中亚,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并通过了《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本次峰会进一步建立了中国-中亚的多边合作平台,并在交通、基建、农业、能源、绿色和数字经济等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中欧合作:欧洲对中国的三重定位是合作伙伴、经济领域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中欧关系结束了大国引领的时代。2022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均偏向于战略自主,中德签署大额采购订单、中法签署《中法联合声明》,经济合作加强。

中国-中亚峰会只是2023年中国主场外交的开端,2023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根据《人民日报》消息,2023年可能会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预计“一带一路”上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包括会寻求与更多开发銀行合作、扩大商业银行贷款等;更深度的项目合作,高质量推进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建设更多“小而美”项目;更广阔的合作领域,积极商签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

短期开展专项治理

本次国常会要求,针对重点领域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国泰君安证券预计,短期治理方向包括市场准入、产能冗余、数字基础设施、跨区域基础设施等。

一些地方设置的针对商品和要素的流动限制违背统一大市场建设规则,将会成为首先被取缔和监管的对象,进一步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并且针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分割导致的产能冗余问题,也亟须加强治理,产能过剩但盈利下降的问题是当前一些企业面临的重要困难,通过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可打破地方性产能冗余问题。

除此之外,在数字化基础设施(物流、交易平台)以及跨区域基础设施(立体交通网、电信、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也将进一步加强,促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从长期来看,建设统一大市场要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国常会要求要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健全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后续一方面会持续推动“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在市场参与和竞争方面与央国企的平等地位,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同时,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趋向宽松;另一方面,促进区域间平等和资源自由流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藩篱,包括市场准入、融资条件、竞争监管等方面。

猜你喜欢
统一要素建设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