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 缨
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提出了“路径依赖”原理,在经济领域成功地解释了全球或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变迁过程。“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原理不仅可以应用在经济学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其实质是一个不断进行强化的过程。为此,笔者试图依据“路径依赖”原理,以《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探索。
“路径依赖”原理强调,一旦进入了某种选择,就可能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因此,教师在第一次教学时就必须让学生进入正确的路径。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本位知识,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找次品”问题是一类经典数学问题。它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型,有的类型解决起来相当复杂。教材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一类作为例题,例如:有n个从外表看完全相同的零件,其中1 个是次品,次品比合格品重(或轻)一些。假如用天平称(不用砝码),最少称几次就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对于这一问题,一般解决方法是“把这n个零件尽可能平均分成三份”。这是由天平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天平有两个托盘,所以次品所在的位置无外乎三个地方,即两个托盘上或天平外,只要用天平称1 次就能确定次品在三个位置中的哪一个。而要使称量的次数最少,就应在每次称量后,把次品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尽量使三份零件的个数同样多。这样,不管次品在三个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问题都能转化为“从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里找次品”。下面对三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当物品数量是3 的倍数时,可以分成(m,m,m),天平两边分别放m个,称1次。无论是否平衡,都排除2m个,所以称1次可以排除2m个物品。
(2)当物品数量比3倍多1时,可以分成(m,m,m+1),天平两边分别放m个,称1次。如果平衡,排除2m个;如果不平衡,排除2m+1 个。所以称1 次至少排除2m个物品。
(3)当物品数量比3倍多2个时,可以分成(m,m+1,m+1),天平两边分别放m+1个,称1次。如果平衡,排除2m+2个;如果不平衡,排除2m+1个。所以称1次至少排除2m+1个物品。
依据“路径依赖”原理,学习起点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在真正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为学生有效地建构起正确的学习路径。为此,笔者对7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测试题目1】小红、小白和小黑三只兔子赛跑。小红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小黑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请写出你的想法。
70 名学生中,只有3 名学生回答错误,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调查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推理能力
【测试题目2】有3瓶从外表看完全一样的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口香糖是少1片的(称为次品)。如果有一架天平,你能用最少的次数将次品找出来吗?请写出或者画出你的想法。
70 名学生中,认为要称3 次的有4 人,约占5.71%;认为要称2 次的有17 人,约占24.29%;认为要称1 次的有26 人,约占37.14%;认为称其他次数(含没有结论)的有23 人,约占32.86%。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结果,其中认为称1 次就能完成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学生能清晰地将自己称的过程表征出来)。约62.86%的学生不能自然想到“在天平上称1 次就能确定次品在三个位置中的哪一个地方”,这种现象说明了进行教学引导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在比较、猜想、验证的活动中逐步感悟、总结和提炼。
3.分析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表征方式
分析测试题目2的学生作品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的能力,并呈现出多种表征方式,主要有三种:画图、文字说明、画图+文字说明。其中,文字说明的方式最能清楚地表达出思维过程,使用的人最多,认为“称1次就找到次品”的学生中有18人运用的是文字说明方法,这说明学生具备了用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能力,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
确定学习路径和进行强化是“路径依赖”的两大核心。对于找次品问题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结论和方法,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寻找正确路径的过程,学生将会缺失数学素养,不利于其长足发展。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物操作、推理思考等活动,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并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
2.能力目标。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理解最少次数是如何得出的,在归纳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积累探寻经验,培养表征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用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此外,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找到优化的方法,体会“三分法”的优势。
教师引导学生将物品平均分成三份,然后借用天平进行称量,从而把问题转化为“从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里找次品”。这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首选路径。同时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找到规律后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教师出示题目:有240瓶口香糖,其中有1瓶少2 片(轻一些),看作次品。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生:数量太大,一下子无法解决。
师:那就从最少的数量开始研究,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从几瓶开始研究比较好呢?
生:2 瓶可以直接称出来,不需要研究。我们就从3瓶开始。
师:你准备怎么称?
生:当有3 瓶口香糖时,天平两端各放1 瓶,如果不平衡,那么轻的是次品;如果平衡,那么天平外的是次品。所以只要称1次。
师:有时是称出次品,有时是推算出次品,都只称1次就够了,这是为什么?
生:把3 瓶口香糖分别放在天平两端和天平外,次品就在这三个位置中的其中一个位置。如果在天平上,直接就能称出来;在天平外,就能靠推算得出。
师:也就是说,只要把物品分成三堆,称1次就能确定次品的位置。
学生经历了在3个瓶子中找次品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在5~8 个瓶子中找次品,体会“三分”法的优势:分成三份的目的是缩小次品所在范围,排除更多数量,使物品不上秤也能作出判断。基本明确了“三分法”路径后,再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积累找寻策略的经验。最后引导学生在9 个瓶子中找次品,要求学生在找的时候尝试用语言或实物表达思维过程,并会用流程图或文字表达称次品的过程。
师:刚才大家分析得非常清楚。那你们能把在3 瓶口香糖中找次品的过程用图表示出来吗?请大家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教师呈现学生作品如下。
师:把3瓶分成3个一份,至少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那么,如果5瓶、6瓶、7瓶、8瓶口香糖里有1瓶是次品,至少分别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呢?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完成。出示小组活动要求:①请小组长分配任务,完成相应的内容,并填写表格;②完成表格后,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
教师呈现第二小组作品(如表1),进行教学反馈。
表1
师:有5 瓶口香糖时,如果天平平衡,外面的1瓶就是次品。这样不是称1次就找到次品了么,为什么还要再称1次?
生:至少几次,就是说这个次数是保证能找到次品的次数,所以我们要考虑最糟糕的情况。如果最糟糕的情况下都能找到,那么其他情况下也保证能找到了。
师:为什么都用到了“三分法”?
生:天平只有两个托盘,那么天平两端和天平外一共是三位置,把物品分别放在这三个位置,次品就在其中一个位置,只要称1次就能发现次品在哪里。
生:分成三堆,就能把次品所在位置缩小到数量更少的物品堆里。
师:为什么“三分法”中还要尽可能平均分呢?
生:因为尽可能平均分就能让三堆物品的数量尽可能一样多,这样能保证称1次就把次品所在位置缩小到总数的三分之一的物品堆里。
师:仔细观察找次品的最后一步,你有什么发现?
生:最后都是在2个或者3个里找出次品。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在2 个或3 个物品中找次品是最基本的方法,且只要称1次就可以找出次品。
师:如果9 瓶中有1 瓶次品,可以怎么分组呢?为什么?怎样把称的过程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略)
师:要用最少次数找出次品,就要将物品分成三堆,而且要尽量平均分,最后还要考虑最不利原则。
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对正确路径进行强化的有效形式。按照“三分法”,对第一次分组专项练习很重要。只有在练习中不断地自我强化,学生才能形成依赖。通过这样的反复强化,学生才能在获得正确“路径”的基础上,真正将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师:如果分别有12瓶、13瓶、29瓶口香糖,其中有1瓶是次品,第一次如何用“三分法”分组?
生:尽可能平均分成3 份,12 分成(4,4,4),13分成(4,4,5),29分成(9,10,10)。
师:同桌之间随机报一个数,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同桌之间一人报数,一人说分法)
师:如果总瓶数分别是3的倍数、3的倍数多1、3的倍数多2,第一次分组时你会怎么分呢?
生:总瓶数是3 的倍数时刚好平均分成(ɑ,ɑ,ɑ);总瓶数是 3 的倍数多1 时可以分成(ɑ,ɑ,ɑ+1);总瓶数是3 的倍数多2 时可以分成(ɑ,ɑ+1,ɑ+1)。
师:明确了第一次的分法,后面你会继续分吗?现在再来试试最开始的问题,240 瓶口香糖中有1瓶是次品,最少称几次保证找到次品呢?
综上所述,笔者以《数学广角——找次品》一课内容为例,运用“路径依赖”原理,梳理本位知识,分析学生起点,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并将“探寻正确路径”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这样的探索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