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海洋与渔业》综合
海 洋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深远海养殖,向海洋要资源、要粮食,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广东省有45个沿海县(市、区),面积占全省26.3%,人口占全省40.6%,经济总量占全省38.7%,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战场。发展深远海养殖,推进县域振兴,各地依托沿海各县禀赋独特的海洋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深远海养殖和现代化海洋牧场,为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深圳市正建设的首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4艘10万吨级大型智能化养殖工船,预计年产量可达2.2万吨,计划2025年建成试运营。同时,深圳市着力实施“疏近用远”工作,大力推进大鹏海域老旧木质渔排清退,腾挪海域用于大鹏湾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和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基地建设。
在深远海养殖品种探索上,深圳拟开展东星斑、珍珠龙胆、金鲳鱼和高体鰤等海洋名贵经济鱼类的养殖生产。
金枪鱼作为广东远洋渔船的主要捕捞品种,捕捞量在全省远洋捕捞总量中占比1/3,产值占比约2/3,在广东省远洋渔业中有着重要的位置。2021年,农业农村部批准深圳市建设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这两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将能集合和完善金枪鱼市场产业链,打通金枪鱼产业链的最后100米,极大地推动广东省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除此之外,还有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海上养殖综合平台、重力式网箱和桁架类平台等项目也在同步建设中。
2022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957.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80.1亿元、同比增长9.4%,在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洋能源、海岛旅游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深远海养殖方面,珠海已经建成3座深海智能养殖平台(全国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以及“澎湖号”“湾区横洲号”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拥有60~90米周长重力式深水网箱190个,达26.2万立方水体。珠海编制现代海洋渔业专项规划,安排深海养殖财政专项资金,将在2年内新增9座智能养殖平台,建造2艘大型养殖工船,增加300口90米周长的高分子材料深水重力式网箱,做大做强深海养殖区。
同时,珠海借助洪湾渔港及周边区域,打造集渔港功能、海产品交易中心、冷链仓储加工基地、渔港风情街于一体,一二三产联动的渔港经济区。其中,冷链仓储加工基地项目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计划在年底前竣工投产。
作为大湾区的城市之一,珠海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联通优势及洪湾中心渔港枢纽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目前,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珠江口西岸地区高品质渔获物的主要离境口岸,这也让珠海深远海养殖产品流通向更多地方。
江门台山海域面积2717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698公里,2023台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耕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打造“海上粮仓”,力争渔业年产量超47万吨。
目前,台山市成立了4个国有集团,承接海洋牧场生产、装备、渔港经济、精深加工和渔文旅三产融合等工作,包括大力推进深海网箱建设,发展金鲳鱼、石斑鱼养殖;升级改造广海、横山、沙堤三大渔港;创建精深加工园区。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产品加工示范园为载体,引领种业、精深加工、冷链、海工装备产业集聚。
去年,为充分发挥市场在海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海域使用权的公开、公平、公正出让,去年,省自然资源厅在江门台山、汕头南澳、湛江徐闻三地开展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试点工作。江门市在台山上川岛北侧选划一块面积为600公顷的海域作为试点项目,公开出让海域使用权,用于贝类底播养殖。这是江门首宗出让的大规模养殖用海,也是全省三个试点地区中出让面积最大的养殖用海项目。
阳江地处广东中间地带,紧邻湛茂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面积全省第二,海岸线长度全省第四,在发展海洋牧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阳江正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在深海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深远海养殖,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示范项目。
资料图片
阳江具有辽阔的海域和较长的海岸线,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随着海上风电技术升级,阳江的海上风电从近海到深海、远海方向不断深入发展。
目前,全国最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97平方公里)、最大县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落户阳西。阳西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668平方公里,可建30万吨级泊位码头,阳西全县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占全市的80%,共有深水网箱660口,年产量10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有海洋捕捞渔船1640艘,海洋捕捞总产量12.7万吨,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2022年,阳西全县海水种苗年生产量超400亿尾,总产值超10亿元。借着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机遇,阳西在近岸推进海水种苗,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水种苗生产基地,竭力完善从海洋到餐桌的“海水种苗、海洋牧场、预制菜、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除此之外,阳江市海陵区正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闸坡产业园,该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海产品及干货交易、深加工及精深加工、冷藏及物流运输、渔货堆场、后勤补给、渔港特色餐饮以及渔民避险中心等于一体的海洋渔业生产多元化基地。
湛江三面环海,海洋渔业产业发达,有“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等美誉。湛江养殖品种繁多,2022年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水产产业年产值700多亿元,水产业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科研力量等方面来说,都具备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优势。
省人大代表、湛江市总商会副会长梁思桥认为,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对于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渔民就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悉,湛江计划5年内建成6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3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建设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目前,湛江市已投产重力式深水网箱3500多个、半潜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1个,今年拟在流沙、乌石等海区新建205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和2个半潜式桁架智能养殖平台。其中,第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海威2号”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全球首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预计2024年下水运作。
在种业支撑方面,湛江现有水产种苗场480多家,各类水产种苗年产量2000多亿尾;拥有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家,国家级良种场2家,省级良种场16家,经农业农村部审定的湛江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占全国的50%。66个水产品种人工繁育技术投入生产应用,其中淡水20个,两栖类5个,海水41个。湛江正在优选适合深远海养殖的名优新品种,去年6月,高体鰤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决长期以来高体鰤养殖依赖野生苗的问题,为我国深远海养殖提供良好的养殖品种。
在科研助力方面,粤西有其首个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于2018年11月14日获批建设,设立后围绕深远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建设和湛江水产产业结合开发研究现代化智能装备,为湛江深远海养殖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