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娜,李敬文,孙帅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Hale(1980)曾用图论中T-coloring 的概念来描述和研究过频道分配问题,最先把该问题转化为图的着色问题。Roberts(1991)提出为了避免干扰使相隔很近的发射台分配的频率至少相差为2,相隔较近的使用不同的频率,作为频率设置问题的一个变形。此后,Griggs et al.(1992)将此问题转化为不同于T-coloring的另一种着色问题并引入了L(2,1)-标号,其中图G的L(2,1)-边标号等价于其线图L(G)的L(2,1)-标号。
截止到目前,对L(2,1)-边标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图上,如路、圈、轮、完全图、完全二部图及树(陈琴,2006)已有相关结论。本文利用人工蜂群(ABC,artificial bee colony)算法(Aslan,2020)的思想设计针对随机图的L(2,1)-边染色算法(下文中用CK-ABC 边染色算法表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了三类联图的染色特性,分别C3↑Pn↑Sm,Cn↓Sm和Cn↑Sm定义这三类联图,进而给出相应的定理和证明。
本文使用G(p,q)表示具有p个顶点q条边的无向简单图,当p=q时即为本文研究的单圈图,使用E(G),F(E),d(e1e2)和∆(G)分别表示图的边集合、边染色集合、边e1,e2之间的距离和最大度。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文将∆(G)简写为∆.
定义1 对于图G(p,q)(简写为G),设m是非负整数,如果存在映射f:V(G) →{0,1,2,…,m}且满足
其中v1,v2∈V(G),则称f是图G的一个L(2,1)-标号。
定义2 对于图G(p,q)(简写为G),设m是非负整数,如果存在映射f:E(G) →{0,1,2,…,m}且满足
其中e1,e2∈E(G),则称f是图G的一个L(2,1)-边标号。
本文将L(2,1)-边标号统称为L(2,1)-边染色。另外定义G的所有的L(2,1)-边染色中的最小的值m为图G的L(2,1)-边色数,记为λ′2,1(G),简写为λ′(G).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使用f表示一个最优的L(2,1)-边染色的映射。
定义3C3↑Pn↑Sm:设C3的顶点集为{u1,u2,u3},Pn的顶点集为{w1,w2,…,wn},Sm的顶点集为{v0,v1,…,vm},C3↑Pn↑Sm是指将路Pn的其中一个端点w1黏接到C3的一个顶点u1,另一个端点wn黏接到星图Sm的中心节点v0后得到图1。
图1 C3 ↑Pn ↑Sm示例图Fig.1 The example of C3 ↑Pn ↑Sm
定义4Cn↓Sm:设Cn的顶点集为{u1,u2,…,un},Sm的顶点集为{v1,v2,…,vm}.Cn↓Sm是指将星图Sm的中心节点v1邻接到Cn的任何一个顶点后得到图2(a)。
图2 Cn ↓Sm示例图Fig.2 The example of Cn ↓Sm
定义5Cn↑Sm:设Cn的顶点集为{u1,u2,…,un},Sm的顶点集为{v0,v1,v2,…,vm}.Cn↑Sm是指将星图Sm的中心节点并接到Cn的任一顶点上得到图2(b)。
1)将图G转化为相对应的线图L(G)。
2)对图的邻接矩阵进行预处理,求得距离矩阵、度序列等属性。
3)用CK算法求出次优解f′,初步确定最大色数maxColor。
4)采用人工蜂群算法的思想进行寻优。
5)输出求得的最优解f.
初始化函数:
Input:图G(p,q)的邻接矩阵M.
Output:对应线图L(G)的邻接矩阵LM.
Step 1.令LM为q×q阶矩阵,所有元素置0。
Step 2.若图G中边ei、ej共点,则置LM[i][j]= 1,LM[j][i]= 1,其中0
Step 3.返回LM.
CK-ABC算法:
Input:图G(p,q)线图的邻接矩阵LM.
Output:图G(p,q)的L(2,1)-边染色矩阵RM.
Step 1.按照初始化函数得到图G线图的邻接矩阵LM.
Step 2.对LM进行预处理,得到其距离矩阵、点边数量和最大度等属性。
Step 3.采用孙帅等(2021)的Algorithm1 求出次优解f′及对应的最大色数maxColor。若maxColor 大于∆+1转Step 4;否则f′即为理论最优解,转Step 9。
Step 4.初始化蜜源总数SN、蜜源访问次数上限limit以及最大迭代次数MCN,随机生成初始蜜源并计算其适应度。
Step 5.如果迭代次数未达到MCN,则转Step 6;否则转Step 9。
Step 6.如果蜜源访问次数没有超过limit,则转Step 7;否则重新生成该处蜜源,并将其访问次数置0。
Step 7.采用轮盘赌的方式选择蜜源x进行变异操作,得到新蜜源x′,计算适应度并与x比较,择优保留适应度较大的蜜源并增加其访问次数。
Step 8.转Step 5。
Step 9.将L(G)的点染色结果转化为图G的边染色结果,算法结束。
我们将CK-ABC 边染色算法应用于16 个点以内的单圈图,各点数下λ′(G)和图的染色数∆+k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16个点以内单圈图的L(2,1)-边染色统计1)Table 1 L(2,1)-edge coloring number of unicyclic graphs within 16 points
通过对表的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定理1 当n≥3,m≥3时,对于图C3↑Pn↑Sm,有λ′(G) = 2m.
证明设C3的顶点集为{u1,u2,u3},Pn的顶点集为{w1,w2,…,wn},Sm的顶点集为{v0,v1,…,vm}.
(i)当n= 3时,如图3(a)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图3 C3 ↑Pn ↑Sm染色举例Fig.3 The examples of edge coloring of C3 ↑Pn ↑Sm
(ii)当n= 4时,如图3(b)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iii)当n= 5时,如图4(a)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图4 C3 ↑Pn ↑Sm边染色举例Fig.4 The examples of edge coloring of C3 ↑Pn ↑Sm
(iv)当n= 6时,如图4(b)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v)当n= 7时,如图4(c)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vi)对于所有满足n≥8,m≥3的图,都有C3↑Pn↑Sm边染色为
1)当j≥1,n= 5 + 3j时,如图5(a)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图5 C3 ↑Pn ↑Sm边染色举例Fig.5 The examples of edge coloring of C3 ↑Pn ↑Sm
2)当j≥1,n= 6 + 3j时,如图5(b)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3)当j≥1,n= 7 + 3j时,如图5(c)所示。C3↑Pn↑Sm边染色为
故C3↑Pn↑Sm的边染色集合f(E)为
定理得证。
定理2 当m≥3时,对于图Cn↓Sm,有λ′(G) = 2m−2.
证明 设Cn的顶点集为{u1,u2,…,un},Sm的顶点集为{v0,v1,…,vm}.对于所有的m≥3,都有Cn↓Sm边染色为
(i)当n= 3时,如图6(a)所示。Cn↓Sm边染色为
图6 Cn ↓Sm边染色举例Fig.6 The examples of edge coloring of Cn ↓Sm
(ii)当n= 4时,如图6(b)所示。Cn↓Sm边染色为
(iii)当n= 5时,如图6(c)所示。Cn↓Sm边染色为
(iv)当n= 6时,如图6(d)所示。Cn↓Sm边染色为
(v)当n= 7时,如图6(e)所示。Cn↓Sm边染色为
(vi)当n≥8时,如图6(f)所示。Cn↓Sm边染色为
故图Cn↓Sm的边染色集合f(E)为
定理得证。
定理3 当m≥2时,对于图Cn↑Sm,有λ′(G) = 2m+ 2.
证明 设Cn的顶点集为{u1,u2,…,un},Sm的顶点集为{v0,v1,v2,…,vm}.如图7 所示,对于所有的m≥2,都有Cn↑Sm边染色为
图7 Cn ↑Sm边染色举例Fig.7 The examples of edge coloring of Cn ↑Sm
故图Cn↑Sm的边染色集合f(E)为
定理得证。
本文采用CK-ABC边染色算法对16个点以内的随机图进行L(2,1)-边染色的求解,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找到了3 类联图的染色特性,分别用C3↑Pn↑Sm,Cn↓Sm和Cn↑Sm定义这3 类联图并给出相关定理及证明,建议今后可做更大范围的实验,得到更多的关于上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