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黄雪萍 周小艳 杨辉
抑郁症也称为抑郁障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1]。据统计[2,3],截至2017 年,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约为3.4 亿人次,病发率为2%~8%,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4.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在家庭、学习、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抑郁症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已逐渐成为青少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4]。抑郁症发病后多表现为长久性的抑郁心理、情绪异常等,部分患者亦可出现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等不理智行为,即直接伤害自身或重复性伤害自身,但没有自杀意图,包括笔尖/针扎/刺伤、抓伤、掐伤等多种类型[5,6]。与正常冒险行为不同,NSSI 行为是通过故意伤害自身而达到缓解负性情绪的目的[7]。虽然通过心理干涉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等方法治疗后具有一定效果,但总体疗效欠佳,促使现阶段有关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 行为已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8,9]。觉知压力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或刺激事件为其心理所构成的威胁、困惑,可使其身心紧张、不适,且觉知压力亦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症患者病情。而应对方式是指当其处于压力环境下,个体所选择的不同应对方式[10,11]。研究[12]发现,伴有NSSI 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极少采取寻找他人帮助、调节负面情绪等正向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反之多数患者均伴有自责、放弃解决问题等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早期开展NSSI 行为抑郁症觉知压力的调节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9 年6 月~2021 年11 月在本院治疗的312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NSSI 行为分为研究组(伴NSSI 行为,209 例)和对照组(不伴NSSI 行为,103 例);将研究组患者根据觉知压力评分分为过大压力组(>25 分,42 例)和非过大压力组(≤25 分,167 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父母婚姻状况、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独生子女、家庭年人均收入、居住地、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中相关诊断标准[13];②研究组患者均符合NSSI行为诊断标准,即通过刺伤、击打、灼烧、割伤等行为进行自我损害而促使的轻、中度躯体损伤;③情绪较为稳定,能够配合进行纸笔测试的患者。排除标准:①通过本院相关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或伴有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③伴有严重伤人行为或致残行为的患者。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s)
续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s)
注:两组对比,P>0.05
1.2 方法 ①NSSI 行为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ANSAQ)[14]问卷进行评估,该问卷用于了解患者在过去1 年的NSSI 行为发生情况。该问卷由12 个条目组成,包括组织不明显损伤,即未促使机体组织遭受明显伤害,包括抓伤、头部撞击等行为和组织明显损伤,即机体组织损伤明显、发生出血等,包括烫伤、割伤等行为。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 为0.792。NSSI 行为发生总次数1~4 次则表示NSSI 行为偶发,≥5 次则表示NSSI 行为反复发作;②采用中文版压力觉知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15]评估患者觉知压力,该量表分为紧张感和失控感2 个维度,共计14 个条目,根据患者近1 个月内的自身感受情况进行评估,其中有7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值为14~7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个体感觉压力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 为0.78。根据相关[16]文献将得分>25 分定义为过大压力,即健康危险性压力(Health Risk Stress,HRS);③采用特质应对方式(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17]问卷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2 个维度,共计20 个条目,积极分数越高则表示心理状态越好,消极分数越高则表示心理越差。
1.3 观察指标 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过大压力组与非过大压力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并分析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研究组患者以拽头发、笔尖针扎/刺伤最为常见,占比分别为17.70%、16.27%。见表2。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紧张感、失控感以及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对比(±s,分)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过大压力组与非过大压力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对比 过大压力组患者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非过大压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过大压力组与非过大压力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对比(±s,分)
表4 过大压力组与非过大压力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对比(±s,分)
2.4 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紧张感、失控感评分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r=0.192、0.212,P=0.005、0.002<0.05),与积极应对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21、0.016,P=0.081、0.817>0.05)。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之一,其生理、心理均处于变化状态,在此期间对生活、学习以及内外环境等方面均较为敏感,易出现偏激、片面等心理应激反应[18]。NSSI 行为又称之为自残或自创行为,亦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强化和自动强化二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9]。患者自行消极强化过程并采取NSSI 行为用以减少负性情绪,自伤后又积极强化自残过程所得到的愉悦感,该种行为即属于消极的应对方式,亦属于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策略。然而NSSI 行为可直接损伤机体组织乃至诱发自杀,严重影响青少年人群的身心健康,为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因此,分析NSSI 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觉知压力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有助于医生了解其自觉压力并引导其正确释放压力及帮助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国外一项[21]针对11 个国家的青少年NSSI 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约27.6%的青少年既往存在NSSI 行为。我国一项[22]针对抑郁症患者NSSI 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NSSI 行为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5.45%,而本研究结果稍高于上述报道。分析原因可能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本身的人际关系就相对较差,在面临较大学习压力的同时其父母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进一步增加其心理负担,但其又较为缺乏情感宣泄途径与社会支持,促使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将这类负性情绪转于自身,导致NSSI 行为增加。研究[23]表明,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而言,NSSI 行为并不是以自杀为目的,多数患者仅想通过NSSI 行为缓解社交压力所带来的困难或减轻心理负性情绪,回避因孤独感、空虚感带来的悲痛、失落。而本研究通过分析伴NSSI 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多数患者以拽头发、笔尖针扎/刺伤最为常见,符合上述观点。
觉知压力是评估个体感受外界压力的过程,而应对方式是自身在受到压力时所选择采取的方法,当个体所感知到的压力越大,其抑郁程度越严重,且采取消极面对的几率越高。研究[24]表明,通过调节策略有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减少自伤行为。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发现,研究组患者紧张感、失控感以及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较高的觉知压力可能会进一步进行患者身心健康。同时黄馨瑶等[25]研究发现,肿瘤患者觉知压力水平以及消极应对水平与其抑郁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觉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觉知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紧张感、失控感评分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相符。提示,觉知压力异常升高与消极应对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可能为,个人在压力环境下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属于自身管理内心压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亦能决定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应激强度;采取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在面对问题时可通过理性分析后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案,且多数均会获得一个较好的预期效果;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可能过于注重自身所感受到的压力,较少采用积极正向的解决方式,进而增加了抑郁、焦虑等情绪的体验。
综述所述,伴NSSI 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觉知压力与其消极应对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可根据觉知压力情况给予其重点关注,同时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通过合理干预引导其面对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有助于优化患者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少,且病例来源单一等不足,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因此,相关结论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