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进 李利强 孙有平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2.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青藏高原是中华文明多个民族世代聚居交流的地理空间, 被誉为地球的第三极和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曾多次到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进行调研考察,2021 年3月7 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青海应立足青藏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同年10 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绿色民族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 都充分体现了打造青藏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是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具有“身心放逐与自由”的共通气质,在发展目标与内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两者融合被认为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抓手。[2]世居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与绿水青山一道, 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新时代, 如何促进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助力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与加强民族团结的迫切需求, 学界对上述话题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因此,聚焦青藏高原民族传统体育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问题,课题组查阅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大量文献资料结合青海、 西藏等地区实地调研结果,设计出相应的多条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和支持。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基础性策略。[3]青藏高原作为“中华水塔”,其特殊的生态系统结构决定着我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 2020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提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的重要指示和工作目标。 体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生态体育旅游具有共生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全域旅游形式。[4]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求相一致。为此,紧扣新时代、新阶段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律态势,全方位打好高原特色体育旅游“生态牌”,是推动生态文明高地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具有突破性和引领性的重要领域。
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体育具有促进社会整合、文化整合的积极效用,是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5]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兴起于唐代的“唐—吐—天竺”高原丝绸之路连通了青海、 西藏地区与中原地区体育文化交流的通道,形成了藏族、回族、汉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多民族共同参与的高原特色民族体育运动, 对推动青藏高原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关键作用。如藏族的赛马、土族的轮子秋、回族的武术、撒拉族的竞渡等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叙事构成了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活动与情感“联结”,进而产生主体间的情感“共振”,有效增强了族际交往与民族团结。 推进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纵向融合, 以生态旅游赋能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利于增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0 年9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了体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增长极。面对新时代党中央、 国务院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新要求,依托青藏高原优势资源,全面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和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健全“旅游+文化+体育+生态”新兴产业链条,[6]为青藏高原特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助力加快社会总体发展速度。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途径,能够带动大量的乡村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高农牧民收入。[7]另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刺激居民消费的新引擎, 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服务和其他配套产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地方政策落地生根。 从2005 年启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到2018 年《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出台,再到2021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 均体现了国家对保护好、传承好、 利用好青藏高原资源宝库的高度重视。 青海、西藏两地积极出台各类地方性政策规划,多措并举鼓励“旅游+生态+体育”新业态融合,为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政策扶持,切实发挥引领性作用(见表1)。
表1 青海、西藏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系不断完善。 依据办赛级别可以将体育旅游赛事分为国际型、 标志型和区域型三类。[8]目前,在青藏高原举办的体育旅游赛事主要属于后两类。其中,标志型赛事包括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华水塔” 国际越野行走世界杯赛、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西藏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 区域型赛事包括玉树赛马节、同仁“民族团结杯”赛马大会、河南县传统那达慕赛马大会、海东沿黄河马拉松赛、果洛环阿尼玛卿雪山极限越野赛等。 一系列体育旅游赛事办赛特色鲜明, 紧扣高原自然生态与民族体育文化禀赋, 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惠民观和山水林田草湖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
3.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品牌效应初显。 通过分析国家体育总局2013 年以来“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数据发现,截至2021 年青海累计获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87 项, 位居全国第四, 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 西藏累计获批9 项。2021 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青藏高原天路之约自驾车旅游线路分别连续3 年获评“十佳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和“十佳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通过对2020 年和2021 年“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名单分析发现,青海和西藏共有5 项优秀节庆项目和民族项目入选, 包括拉萨藏历初三马术表演、雪顿节民族传统马术表演、天峻县“智阁鲁如”文化艺术节、藏族押加以及热贡马术。 这些体育旅游项目展现了青藏高原旅游与文化、体育、生态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重要成就, 彰显了青藏高原“打造全国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示范区”的实力。
农牧交错地理特点使得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沉积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互协调,构成了相互映衬、相互突出的整体格局。[9]近年来两者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但也存在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融合主体参与效能不足
政府与群众是实现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核心主体, 但主体参与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回应浮于表面。 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新兴事物, 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及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在调研中却发现,政府各部门参与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紧密性、 协调性和耦合性不高,缺少对青藏高原生态旅游长期、系统的布局与规划。 此外,有限的人才、金融、土地、税收等配套政策并不能精准扶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另一方面,群众性传统体育项目氛围浓厚但缺乏平台与引导。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场地设施以及锻炼指导缺乏,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绿道等全民健身平台发展滞后, 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推广。
2.融合客体质量有待提升
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客体包括各类运动休闲小镇、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示范区等, 是体育旅游消费行为发生的物质基础与空间载体。[10]当前,青藏高原已经建成了一批户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体育旅游线路, 但依然存在体育生态旅游基建薄弱掣肘潜在消费需求释放的问题。[11]体育旅游综合体缺失,住宿、餐饮与交通等常规类基建不足,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支撑的数字类基建薄弱是亟待改善的重点。
3.融合内容高原民族特色不够突出
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民族意向”的发掘与保持。 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高山草原、雪峰冰川、森林湖泊、江河湿地、 荒漠戈壁等不同主题生态旅游衔接不够紧密, 生态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并未有效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市场潜力。例如,部分景区都设置花海、徒步栈道、彩虹滑梯等旅游项目,心意和新意并重的民族性旅游产品匮乏。
生态文明高地是具有生态位势高、 战略定位高、 建设目标高等邃密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样板区。[12]立足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准时代脉搏、洞察社会变迁、先觉市场需求,努力打造相比其他地区更具优势、更加成熟、更为健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时,文体旅融合是一项涉及多重“人—地”关系的复杂系统。[13]建立以消费促进力、政策引导力、供给推动力、产业整合力为核心的动力机制协同推进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在技术、产品、业务以及市场方面的深度融合尤为必要。
一是创设消费场景。 通过营造体育旅游与餐饮购物、娱乐消遣一体化内容场景,推出体育旅游消费券、专享折扣机票等消费引入措施,提升消费快感与消费收益,唤起大众对体育旅游的“成瘾性消费”。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利用基地IP,创新“体育+”模式,获评国家3A 级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超20 万人次,即是利用经典体育场馆创设新消费场景的典型案例。 二是出台综合性政策工具。当下,我国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专项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尚显不足,[14]亟需出台配套的金融、人才、用地、税收、监督、环境保护等专项政策。 三是深化产品供给侧改革, 重点培育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烙印的特色产品。 可以尝试通过现代性传承协调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例如,青海河南县那达慕大会、西藏日喀则白朗县斗牛节的赛事互动转向便很好地展现了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性和现代竞技性的完美统一。[15][16]四是激发产业整合效能。 重点探索形成青藏高原世界级盐湖产业、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跨产业互馈模式,寻找产业价值链重叠锚点,发挥乘数经济效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设想,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深刻折射出传播“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必要性。旅游视域下,将国家形象内嵌于地域旅游形象中,促进双方的有机耦合,是新时代旅游文化建构中的重点内容。[17]《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09—2025)》亦明确要求加强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推广。 以“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的“美丽中国”形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提升生态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首先,展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提升高原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形象故事。把青藏高原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当代价值、 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展现文化传承繁荣多彩之美、社会和谐人民友好之美、生态文明绿色旅游之美。 其次,探索旅游资源国际传播新方法。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是快速引流,提高区域文化影响力的新手段。 青藏高原地区体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放眼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精准宣传推介。 如在Youtube、Twitter、Instagram、Tiktok 等知名海外社交媒体中建立官方账号,对青藏高原自然人文景观、品牌体育赛事、民族节庆活动等进行多语种、 多视角、 多季节宣传。再次,积极调动群众扮演“美丽中国”故事讲解员的角色。图书馆、博物馆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月”等活动,提升旅游目的地居民文化素养、地区认同感及知识储备,成为彰显中国形象的主体力量。
随着国民对品质生活追求的持续攀升, 大众的旅游观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旅游者渴望“寻求异质文化体验”的期望日益强烈。[18]《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总体要求,更应充分发挥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与创意, 加快培育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特色品牌标识与品牌形象。 首先,发挥带状要素的连缀作用,促进文化物质实体互动发展。 重点整合青藏世界屋脊生态旅游廊道与唐蕃古道生态旅游廊道线性空间带文化地标,突出高原生态体育旅游文化优势。以青藏铁(公)路、拉林铁路、兰新高铁、G315 国道等青藏高原重要交通设施为纽带, 串联沿线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城、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缀合同德马家窑宗日遗址、拉萨大昭寺、 山南桑耶寺等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以“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大交通”跨界融合改变古堡、村寨、寺庙、遗址等文化物质实体零散分布的状态,提升文化地标聚合度。 其次,以生活体育为价值引领,[19]培育和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原体育文化旅游健身符号, 满足全民健身背景下人们的社会性需要。 例如,推出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草原“马文化图腾”为标识的草原生态研学游;以藏医药学《四部医典》为吸引物的高原体育康养游, 力求提高每一个游客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使民族性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一项全民共享的民生工程。最后,加强科技助力,创新文化表达形式。科技发展能够拓展文化呈现方式与表现内容,通过运用5G、VR、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 创设现实虚拟相叠加的体育旅游场景, 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气势磅礴、物换星移,破除时空限制。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地理要素具有独特性、完整性以及原真性的组合优势,极具游憩利用潜力,[20]为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复合功能空间。坚持“国之大者”,依托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本底条件(自然生态、文化禀赋等),提升青藏高原生态绿色民族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空间载体质量,应从以下方面寻求创新突破:一是以“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系统梳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体育旅游功能开发的自然基础,依据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独特景观、气候条件、生态脆弱性、交通可达性等维度进行可开发性评估与功能分类,编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标准》,为生态体育旅游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以低碳化、智慧化为手段创新性探索“体育特色小镇+国家公园”联动模式。现阶段,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和国家公园建设均处于重要的探索期和机遇期,且两者在功能价值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将新型环保材料、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环境友好型技术融入体育特色小镇与国家公园互动发展中将为青藏高原文体康旅一体化进程注入绿色元素。例如, 青海坎布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依托国家森林公园,使用黄河上游光伏和风电清洁能源,实现了体育特色小镇生态体验价值、自然教育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的多维拓展, 这就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以社区文化分享为特色,[21]丰富体育旅游小镇体验内容。长久以来,青藏高原各族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处中创造了许多反映远古先民生态智慧的体育活动。因而,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群核心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叠加优势, 鼓励农牧民向游客分享锅庄、押架、响箭等民族体育项目的动作技巧、装备制作方法,有效促进乡村、牧区要素增值与功能优化。以藏族农牧民流行的“古朵”(飞石索)运动为例,建立集“原理讲解—动手制作—实地体验” 于一体的民族体育项目社区分享模式,促进旅游者身心的深度“卷入”。
强化户外体育活动风险管理能力, 构建监测预警全面、 响应救援迅速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户外体育旅游蓬勃成长的同时,意外安全事故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甘肃白银“5·22”山地马拉松事故、湖北张家界女骑手坠崖事故。 加快体育旅游活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刻不容缓。[22]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空气含氧量低,户外运动安全风险更高。由此,本文依据“三元分形双系统”安全系统思想、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户外体育旅游风险特点,[23][24]提出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共治的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构想(图1)。
图1 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安全保障体系
政府层面,应联合成立由应急管理、体育、文化与旅游、 气象等多部门组成的青藏高原体育旅游安全保障领导小组, 重点负责专项旅游应急预案制定、 事故高发区安全治理、 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事故案例档案记录等核心工作。 市场层面,应着重发挥风险防范的主体性作用, 通过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户外装备定期检查等形式提高体育旅游活动组织者风险处理能力。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对人员、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旅游项目进行限期整改或吊销资质。 社会参与是安全保障体系共建共享的关键。 旅游规划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应重点开发青藏高原体育旅游事故类型识别与风险划分系统,为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提供参考。 游客自身作为安全行为的第一负责人须提升风险意识和经验技能, 尤其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育旅游者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
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既能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又能展示生态高地的大美;既能唤醒民族文化认同与情感互动,又能推动产业消费升级;既能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又能改善民生福祉。基于对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有利条件与发展现状的深入考察, 认为应从构建多维动力机制;传播“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培育特色品牌标识;提升空间载体质量;搭建安全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予以推进。在未来研究中,应着重研发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测度与定量评价工具,实现“升融”策略的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