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277天

2023-05-31 01:27周杨
求学·理科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校车宿舍教室

周杨

光阴如流水,转瞬,我的第二次高考结束距今也有数年了。我已从母校吉林大学毕业,来到香港成为一名记者。可不论过去多久,我都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二次高考出分的那一天。那时正值武汉最炎热的酷暑,我满怀忐忑,坐在电脑前,内心紧张不已。还有一个小时,高考成绩就能查了。电脑上显示时间的数字一分一秒地变化着,我的心也随之怦怦跳动,额上的碎发都被汗水濡湿了。平时对我学习十分关心的父亲在里屋静静地看书,但每隔十分钟就会忍不住问我:“杨,成绩出来了吗?”父亲比我更紧张,因为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高考了,而当初坚持让我复读的,也是父亲。

第一次高考结束时,也是这样的酷暑。那天早上,外公早早出门替我买回了报纸,那上面会用好几版刊登高考各科的考试答案,以便考生估分。我迫不及待地扫过那一行行数字和字母,对着对着,心便跌到了谷底。按估算的成绩,我最多能上一个普通本科,还很难选到我喜欢的专业。刚刚告别没完没了的试题,我着实不想再回去复读。但如果就此放弃复读,又似乎心有不甘,因为之前的梦想都将化为泡影。

父亲打来电话,坚定地劝我复读,并称已经帮我联系好了复读学校。他又用坚定的语气对我说:“如果你试一试,你成功的概率是50%,但如果你不试,你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懒散了一个假期的我最终决定一试,重拾一年前的斗志。打包行囊,我住进了一所寄宿制的复读学校,开始了我的高四生涯。

复读生活是枯燥的,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宿舍就有铃声叫大家起床。匆匆洗漱之后,就要到操场早读。最难熬的是冬天,宿舍没有热水器,有时前一晚打来的热水已经用光,就只能直接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刷牙洗脸。自来水冷得像冰,洗漱时只觉得针扎一样刺得骨头疼。我见室友一声不吭地每日坚持用着,我也学她,没多久竟然也习惯了。走去早读的操场,要经过一片很大的草坪,草荣草枯,很快就又是新岁。复读时才感到,每一天的时间都那么珍贵。

冬天时早读就改到室内。天还没亮,教室里读书声就已经此起彼伏。同时兼任几个班数学老师的年轻的班主任,就在读书声里默默走进教室,坐在讲台上批阅试卷。自认对文科一窍不通的数学老师,有时也会走下讲台,看看大家都在读什么。每一年都教复读生,他也很辛苦吧。这样想着,就觉得我只辛苦这一年实在是太幸运了,于是又充满了干劲。

晚上最后一节晚自习在十点半结束。我和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经常一起在教室里留到十一点,有时甚至更晚。十一点半是宿舍关门的时间,我俩常常在快要到点时互相催促对方。那一年里,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是我俩负责最后离开时关教室的灯吧。因为那一年正巧要改用新版教材,文科需要背诵的内容增加了不少,大家压力都不小。有时宿舍熄灯之后,还能看到有同学在洗手间背书。

我回宿舍后,通常就不会再学习了。宿舍熄灯之后,我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吃夜宵,洗漱,宿舍夜谈,有时也会进行到好晚。为了不被查寝的阿姨发现,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十分小心谨慎,压低声音,放轻动作。但有时我们也难免“放肆”,于是被阿姨盯了好久,成为她的重点监管对象。但这每日短暂的放松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整天高效紧张的学习之后,在熄灯后的黑暗里,我们彻底抛开了功课和未来,回归最朴实的少年状态。我们坐在下铺一起泡脚,围在一起吃周黑鸭,躺在床上聊天聊到睡着,互相开着玩笑,分享彼此的秘密。短短一年的相识,在复读岁月竟有着革命友谊的味道。

学校每周日放假,周六下课后可以坐校车回家。学校在汉口,而我家住在武昌,每次来回,校车都会经过武汉长江大桥。车从桥上过的时候,如果是晴天,天空澄澈,江面平静;如果是阴天,水天一色,车轮滚滚。每每从桥上经过,我都会一路凝望着长江水,所有烦恼,疲倦,年少想不透的困惑,都似乎随这滚滚长江东去了,颇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磅礴之感。长江水治愈了我,让我总能焕然一新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去。至今,我在武汉最爱的一处仍然是武汉长江大桥。

人长大之后就会发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复读的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一次高考那年,我平日都是住在家里,考试当日由父母长辈送考。早上起床时父母已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还要叮嘱你穿红色和紫色,预祝你旗开得胜,大红大紫;当然也有人建议穿黑色,寓意成为一匹黑马。这次不同,因为住校,我们一班同学坐着校车一起出发,送考的只有班主任。中午回校吃饭,在宿舍午休,下午再赶考,就如和大家一起早读、一起买饭、一起回宿舍的每一日一样。我心态平稳,抛开了所有对结果的猜想。尽管考数学前的午休没有睡着,倒数第二道大题只字未写,但考完试的我,已经不似一年前那样,有一种“竟然就这样结束了”的意犹未尽的感觉,而是觉得,我认真地对待了每一天,不论结果如何,这会是一个句号。

第二次高考结束查分时,我颤抖着双手反复试着刷新网页,点击查询。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猝不及防地跳了出来,我睁大眼睛看了好几遍,生怕它一不小心就会消失一样:比第一年整整提高了65分!我立马冲进爸爸的房间告诉了他。紧张了一上午的爸爸也终于放松了,欣慰地连说了好几个“不错”。下午的时候,他又半开玩笑地打起“马后炮”,说:“我早有预感,复读一年,你肯定可以。”

记得复读时有一次开班会,一个同学讲了个笑话,他说:“我有个同学高考考了608分,他告诉我因为他总是坐608路公交车。我总是坐412路,所以只考了四百多分。早知道我应该多坐719路。”班长说:“完了,我总是坐205路。”本来只是听完笑笑就过去了,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家门口的公交站会经过一辆终点站在武汉大学附近的586路公交车,我偶尔坐过几次。最终它并没有将我送到武汉大学,但我也借着这“吉祥”的数字,离开家乡,去了遥远的吉林大学,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还记得那时贴在墙上的倒计时天数,从9月3日到次年6月6日,我的高四一共277天。时光过去得太匆匆,每一天的细节早已模糊,但是我只觉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自有它独特的精彩。它们就像我奋斗路上的277级台阶,日升日上,難舍难忘。“朝展青简对日诵,夜衔朱笔枕月眠”,全力以赴,用心付出,不管是否达到最初的目标,但一定有所收获,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猜你喜欢
校车宿舍教室
校车
“313”教室
热得快炸了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坐校车
未来的校车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