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武
摘 要:“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此教师需要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以此实现减量增质的作业设计目标。文章以初中英语学科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双减”政策的内涵,接着总结了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作业设计原则,最后详细论述了初中英语教师要立足于口语作业、实践作业、延伸作业的设计,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充实课后时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策略,从而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学习和自主成长的契机。
关键词:初中英语;“双减”政策;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12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42
作业是一切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教学进度的关键,是学生查漏补缺的支撑。因此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重视对作业的设计和运用。而要想提高作业的运用价值,最关键的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学生通过尽量少的作业训练实现尽量高的练习成效,这一要求也是“双减”政策的核心追求,是落实好减负增效“双减”政策要求的关键举措。
一、“双减”政策的概述
2021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雙减”政策,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双减”主要指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而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自由成长的机会,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并不是单纯减少作业量的意思,而是多布置一些高质量的作业,借助高质量的作业,来取得比过去题海战术多得多的成效。正因如此,“双减”政策对教师的关键要求是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高质量的作业实现高效率的学习,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
“双减”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加强作业设计,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开展有益于成长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好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使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得到很好的提升,由此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可以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要求,教师要能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根据“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要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化情况设计出分层作业,保证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由此推动教育的公平性。三是可以给予学生愉快的学习时光,“双减”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让学生不再被作业和校外培训所束缚,而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愉快地成长,让学生能感受到成长的欢乐,而不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作业练习、复习巩固。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只有让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需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调研学生对作业形式的需求,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明确学生遇到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还需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立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与被理解,这样设计出的作业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形式多样性原则
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避免形式的单一和单调。首先单调的作业形式会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没有兴趣参与教师布置的作业训练。其次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满足多种教育目标,很多教育元素无法融入作业之中,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作业,包括口语作业、实践作业、多媒体作业、亲子作业、角色扮演作业、游戏化作业等,将教学任务与合适的作业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较高的作业设计效果。
(三)目标充实性原则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作业设计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多重发展需求,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充实作业内容,将多种发展内容全部融入作业中,以此实现多重作业目标。初中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中涵盖的多种目标,以及学生在作业中的所思所获,据此合理设计作业,以保证能够兼容多种教学目标。通过这种类型的作业设计,学生通过少量题目就能够实现较多目标,充分体现了“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
(四)难度分层性原则
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严格落实好分层作业设计要求,保证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一刀切”和“大锅饭”。在分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英语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结合这些因素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设计出相应层级的作业。设计分层性作业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本方式,也是对学生实施针对性训练的关键之举。教师对于设计出的分层作业还需要建立上下贯通渠道,以保证较低层级的学生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内容趣味性原则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要在作业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以此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英语学科的知识体量比较大,再加上缺少社会语言环境,很多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不感兴趣,也因此初中英语成为很多学生的短板。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没有趣味性,就会让学生产生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感受。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不再将完成作业训练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将其当作一次充满欢乐的探究之旅。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注重口语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说”,这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最主要目标,这一点与传统“唯分数论”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多设计口语类作业,引导学生多说、善说、会说,以此实现初中英語学科的关键教学目标。教师所设计的口语作业要满足趣味性、多样性的要求,不能仅要求学生背诵,也不能固守于同桌之间的单一对话,而是要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多设计丰富多样的口语作业。首先要丰富口语作业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类作业,这种形式能够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言驾驭能力。再如主题演讲类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作为演讲对象,精心准备演讲稿,并制作配套的背景视频或者音乐,从而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力量,体会到演讲的感染力,这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胆识,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再如表述类作业,也就是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的中心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并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此培养学生对英语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语言逻辑素养。由此可见,丰富多样的口头作业,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驾驭英语语言,从而有效实现“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要求。
例如,在讲解“My names Gina”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认识到英语表达的美妙,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讲解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口语表达作业。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模仿教材内容,仿写一篇介绍自己成长、爱好、梦想的作品,然后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出来。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对本课知识点有深入理解,而且能够增强英语口语表达的勇气和信息,树立英语表达的信心,这对于学生高质量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口头作业的时候,还可以将其与写作作业结合起来,这些作业中不但有和教材同步的单词听说训练,还有不同类型的测试题目,据此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实践作业设计,增强学生英语知识应用素质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要能通过作业质量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的优化,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课后就不需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是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课后实践并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玩耍,而是有计划、有方向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学生规划好课余时间,开展好实践活动,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放学回家之后,能够自主完成教师设计的实践类作业,从而能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应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以此实现学以致用的作业设计目标。教师在设计实践类作业的时候,要避免单纯的题目训练,而是要能结合具体的活动,将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应用素质培养的要求及内容融入作业之中,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
例如,对于“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课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用英语交流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能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道实践作业。作业的主要内容是放学回家之后与父母一起烹饪面条,或者做一道家人都喜爱吃的美食。在整个实践作业中,学生需要用英语向父母描述面条制作过程,与父母用英语交流美食对于愉悦生活的意义,这样就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作业中,创设了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并且让学生充分掌握了英语知识的运用技巧与方法,也能规划好学生的课余时间,从而实现“双减”政策要求的减负增效的改革成效。
对于实践类作业,英语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规定好方向即可,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完善,多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元素,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充实和推进,这样的实践类作业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学生也才能在完成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三)优化延伸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属于人文类学科,知识体量巨大,教师仅仅依靠教材难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多设计延伸作业,作为学生突破教材和教室桎梏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延伸作业中认识欧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其体会到作品中的德育教育力量,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延伸作业一般作为常规作业的补充,也可以作为问题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作为常规作业的拓展或者深入。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延伸作业要立足于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在满足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整个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提前研究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然后通过延伸作业,让学生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并且有效吸收这些知识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从而在推动教学进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对于“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这一篇课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基础知识,为学生设计延伸作业,以帮助学生理解城市整洁背后的助人为乐精神和环境保护的意义。作业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教师要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挑出来,作为延伸作业的设计基础,以帮助学生在延伸作业的帮助下高效理解重难点知识。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阅读环境保护类题材的英文作品,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个体如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出对这篇作品的中心思想的理解,以此实现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学生积极争做环保小志愿者。这样通过这一道作业,就能够实现多重教学目标,这也是“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根本性要求,充分实现了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延伸作业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拔高和拓展,整体作业设计必须要立足基础知识,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也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这种作业的支撑下,课堂教学才能够又好又快地推进。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高质量的作业训练代替传统的题海战术,能够将学生从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更多可以自主学习和自由成长的机会。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有趣生动等原则,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要多立足口语作业、实践作业、延伸作业的设计,突显英语学科教学的根本,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的高效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培养。
参考文献:
[1] 谷和平.“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1).
[2] 高红荣.基于“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1(25).
[3] 唐红梅,马智慧.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43(07).
[4] 孙慧芳.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如何“减负增效”的有效性探究[J].校园英语,2021(23).
[5] 张颖.减负增效提质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校园英语,2021(15).
[责任编辑 康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