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平
摘 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深度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度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内化所学内容,能够在实践中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培养和发展作用。而支架式教学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不仅可以高效掌握知识内容,还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深度学习;支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8-00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28
“新課标”的全面推行,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当下部分英语教师仍将知识教学作为阅读课堂的重点,没有让学生深度探究,导致学生处于浅层化学习状态,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积极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有效引导、协助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帮助学生发掘学习的深度,促使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带领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阅读语篇表面信息,又要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语篇内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一些教师仍将文本信息理解作为教学重点,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单独的知识点,导致英语阅读的功能被削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再带领学生解析各部分内容的意思,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挖掘。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对教师过于依赖,存在着明显的被动性,这也阻碍了学生英语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及应用原则
(一)内涵
支架式教学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理论为基础,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将适当的线索或提示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支架循序渐进地解决复杂问题,逐步掌握相应知识,形成探究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其中,支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搭建支架。教师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利用支架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然后再利用新的支架协助学生学习和探索,持续建构知识能力,以便学生顺利达到潜在发展水平。
(二)应用原则
1.主体性。支架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要明确自身协作者、引导者的身份,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围绕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知识背景与学习需求,科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阅读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的支架下,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多样性。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英语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支架类型,而要结合教学需求与学生情况,灵活应用知识型、情感型、思维型等多种类型的支架。同时,要丰富支架的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图片、视频、问题、文本等一系列形式,打造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阅读课堂,以丰富学生的英语阅读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3.暂时性。教师提供支架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提供支持,因此,当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撤除支架,避免让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结合重难点知识灵活设计辅助型支架,协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适时撤除支架,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协作探究等形式自主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三、深度学习视野下初中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调研分析班级学生情况,确定最近发展区
支架的科学搭建需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和能力水平,要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架与学生现有水平相脱离,则难以体现支架的价值,无法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因此,在开展支架式阅读教学之前,英语教师要深入调研与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起始点、生长点,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偏好等灵活选择支架类型,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有效支持。为保证学情分析的科学性,英语教师要综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摸底考试、日常观察、课前检测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与阅读能力。以课前检测为例,教师依据单元目标与课时内容向学生提供预习导学案,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单中的任务。之后,教师回收分析导学案,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准确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
(二)设计感官与情感支架,激发阅读热情
英语语篇含有较多的生词汇,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一些教师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难以保证学习深度。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利用感官型、情感型支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深入地阅读,体会感悟文章内容与主题内涵。
1.感官型支架。有些英语文本内容较为复杂抽象,难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直接让学生阅读,无法保证阅读深度。对此,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感官型支架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视觉型支架指的是向学生展示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听觉型支架指的是采用语言引导、音频播放等形式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帮助学生明确阅读重点和目标,快速沉浸在文本描述的情境中。动觉型支架指的是围绕文本主题让学生做一些动作,刺激学生的动觉感官。例如,在学习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一课时,为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英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特点与研究意义。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机器人的看法和感悟,并尝试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通过向学生提供这些感官型支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主题内容。
2.情感型支架。情感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英语教师要灵活应用情感型支架,让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文本主题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一系列贴近学生经验的事物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作品情感主题,形成情感共鸣。
(三)设计情境与经验支架,降低理解难度
现阶段,一些英语教师依据固定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先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新語法等基础知识,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各个部分的内容。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获取零碎化、表层化的信息,不但难以保证教学深度,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情境型与经验型支架,帮助学生优化阅读体验,整合建构新的知识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
1.情境型支架。初中生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成熟,所以英语教师要通过创设逼真、生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具体的英语运用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学习需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利用情境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更好地建构知识与能力。因此,英语教师要结合阅读目标、学生情况与文本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高仿真场景,利用直观情景转化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与理解阅读内容,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深度。情境支架的表现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多媒体模拟等。英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灵活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情境支架的作用。
2.经验型支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为新知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英语教师可以设计经验型支架,利用课堂提问、话语引导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带着旧经验学习新知识。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代入已有经验,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四)设计建议与问题支架,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但高阶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语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科学阅读建议,引导学生依据建议实施自主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设计与文本主题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
1.建议型支架。教师首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课堂权利,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探究。但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不强,如果完全放手,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英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让他们明确阅读目标和重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例如,部分阅读文本的篇幅较长,学生难以快速理清文本结构与脉络。教师可建议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先围绕文本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的核心,再结合故事人物、主要事件等设计思维导图的分支,清晰、完整地呈现故事内容。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
2.问题型支架。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够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要善于使用问题型支架,紧密结合文本内容、学生情况设计一系列高质量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考深度。为充分发挥问题型支架的功能,英语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先设计一些基础性问题,再逐步增加问题难度,保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符合。同时,要协调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既要结合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内容提前设计问题,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灵活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设计一些有利于深度学习的生成性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有效性。
(五)设计合作学习支架,拓展学习深度
学生具有差异化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感受。英语教师要适时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任务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探究,以便顺利突破难点问题,并在思维碰撞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应用小组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英语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情况,灵活、巧妙地搭建合作学习支架,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助深入学习与理解英语知识。为保证合作学习效果,教师一方面要提前转变自身角色,以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协助即可,避免出现越俎代庖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划分合作小组,一般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在同一小组中搭配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作用。同时,结合协作任务的难度,灵活控制小组规模,避免因人数过多或过少而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一课时,英语教师可以“你是否喜欢达人秀”这一话题组织小组辩论活动,先让各小组采用内部讨论的方式确定小组所持观点,搜集相关论证材料,再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充分表明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认识。完成阅读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各小组以“我的梦想”为主题撰写演讲稿,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通过提供合作学习支架,能够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同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协作意识,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以学生现有知识为基础,利用一系列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支持,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深度。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结合教材内容、阅读目标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灵活设计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支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定泓.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学苑教育,2022(18).
[2] 吴淑萍.支架式默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1(24).
[3] 骆北刚,宋娜.初中英语“支架式教学”写作模式的构建及例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2(8).
[4] 林燕娇.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今天,2022(9).
[5] 马语颜.支架式教学如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20).
[6] 李蔓.聚焦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策略[J].广西教育,2020(9).
[责任编辑 郭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