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刘炜
摘要:民族发展的根基在于教育。近年来,我国不断颁布有关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主动搞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让贫困生安心学习和发展自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综合执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一步搞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精准扶贫扶志为目的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举措。
关键词:乡村振兴;资助;贫困生;问题;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1]即农业农村问题属于影响国计民生的本质性问题,务必在党的工作重心中纳入“三农” 问题。在此战略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迎来了契机,只有正视当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实施有效的对策,才可以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下面,笔者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问题进行了简要探究。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校中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注重学习和发展、享受我国有关资助政策的同时,也会对学校、社会、国家具备回报与感激之心,然而,高校在培养这些学生群体时未曾有效地统一成才培养和资助育人,整体系统性的规划缺乏,执行过程存在彼此割裂的现象,难以有效地体现资助育人的效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
(一)不关注受助群体的个性和心理变化特点
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因为其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具备类似性,所以群体心理表现出独特性。并且,贫困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形成基于家庭处于的地域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等成长因素制约,这造成受助群体的成长发展经历表现为显著的个体特色以及具备各种局限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本身是一个可变化的过程,并非从一而终,在具体的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中,会遇到有些学生入学时家庭经济并没有困难,但可能会在某一个时期遭遇突发家庭变故或困境,导致其家庭经济情况陡然下降,需要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不可因一成不变的材料去固定学生家庭经济认定程度,否则将不能真正把资助用于真正有需求的学生。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在执行资助育人工作中常常忽视他们形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即没有进行区别对待或因材培养。[2]
(二)重视经济资助而忽视育人工作
高校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水平较高,除了国家助学金之外,一些学校或二级学院还颁布和实施了一些配套的助学政策,大致可以实现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但要想将资助育人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需要高校寻找多元化育人方式方法,不可单一以经济方式给予资助,而应用更多育人手段有针对性地给予贫困生关爱和激励的方式,通过结合高校教育的其他方面,如学业就业规划、科研升学指导、心理帮扶等多种形式,深入落实资助工作,提高育人效果。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重点应最终表现为提高学习自信、回报社会、感恩教育等,没有综合拓展到结合高校学生其他技能提升、专业课程成才育人、育人活动等方面,更加难以形成一种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
(三)高校的各种育人机制难以体现整体的育人效果
当今高校实施了富有特点的推动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育人机制,像是“创新实验班”“本科导师制”“书院制” 等。[3]然而,在培养大学生人才上依旧将焦点放在专业教育机制、思想教育和管理、创业就业教育上,上述的育人机制在高校具备各自的执行方式和效果,各种机制分属各个主管部门负责,在具体执行时往往重视单一机制的育人效果,很难综合执行或实现协调统一,从而难以体现整体的育人效果。同时,高校资助工作很少建立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反馈评估机制,不利于高校建立以貧困生为根本出发点的效果反馈,对于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则大打折扣。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举措
在高校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中,资助育人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资助育人可以使受资助的学生增强自信心、树立自尊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因此具备非常特殊的影响作用。创业就业教育属于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与回报社会的一门必修课。一般来讲,受助群体大都想要脱离固有的生活困境,具备非常强的就业意识,只有有效统一创业就业教育与资助教育工作,才可以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总之,两者的互相渗透具备非常强的实际作用。
(一)转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传统理念
在高校资助工作实践中,要摒弃重平等、结果、救助而轻公平、过程、关怀等错误理念,时刻树立资助育人成才的理念,这是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要扩大资助育人群体的广泛性。传统理念中,大多数高校将辅导员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责任人,但高校内部分支部门众多,这一群体可扩展到管理、服务、后勤等各个部门,强化各部门育人职责,畅通协调性和沟通性,扩大资助育人主体的范围及紧密团结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融合多方面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享受更多方面的育人途径;二要关注受助群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结合每一个困难生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差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执行精准性资助育人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例如,对于学业较差的贫困学生,可以结合学业导师帮扶、辅导员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对于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的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多方位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其积极参加的方式,加强此类学生的自信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三要提高资助育人载体多元化。高校资助部门应创新资助育人载体,针对性开展各类有助于不同特点的贫困生提升的活动。如针对有升学需求的贫困生,可针对其特殊的家庭情况,给予切合实际,可行性较强的考研指导,设置一定资金奖品奖励机制,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关心关爱,有效提升其责任感,提高其积极探索个人发展的思维体系。
(二)创建受助群体单独的就业教育培养机制
一是在就业思想引导和职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受助群体基于个人成长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等一系列要素的制约,其具备的职业认识和就业愿望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存在区别。在个人综合素质方面,他们缺少较强的互动交流能力,然而具备凸显的吃苦耐劳品质,因此具备较强的回到农村基层的愿望。能够结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平台,将感恩教育的内容渗透给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人群。例如,有效统一“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和课程考核,激励学生回村和回乡,针对区域居民、政府组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充当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成绩,从而有效激发与培养其感恩之心、乡土情怀;二是优化选择就业指导课案例。根据受助群体的特点,有目的性地列出之前年度接受资助学生的学习、毕业、就业现状,对其中的典型或代表进行选择,根据就业指导课知识组织一系列的互动沟通活动或编写教学案例,这样可以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受助群体;三是创建课外研讨的互动沟通平台。高校可以结合固有的就业指导课,创建受助群体为主导的课外互动沟通平台,有效指导受助群体的职业规划、假期兼职、勤工俭学等环节。并且,学生能够结合此平台跟生活背景、家庭条件相似的同学互动沟通,从而体现良好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成效;四是实现校内创业资源的整合以及扶持回乡创业。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发展背景下,各个专业毕业生都具备较强的创业激情,然而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比重显然较低。为此,能够实现高校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有目的性地组织受助群体参观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从而调动其创业兴趣;针对想要申报创业项目的受助群体,结合场所配套、资金投入、政策宣传等形式激励其毕业回乡创业,从而以此回报农村和促进乡村的发展,且主动联系专业课的有关教师或校友的社会资源、人际关系、专业引导等跟区域政府部门对接,从而共享受助群体的信息,[4]一起推动回乡创业毕业生的发展,基于资金投入和政策法规等的有效支持,可以很好地处理他们在就业创业中碰到的困难;五是设置专门的辅导课。由于受助群体的家庭条件较差、自尊心较强、心理较敏感、其在校生活与学习中因为自身的家庭背景等因素较易形成一些消极心理,从而逐步向心理问题发展,这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和成长。鉴于此,应针对受助群体,定期设置专门的辅导课,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学业指导、心理教育、科研创新技能提升、实验能力培养等,从而综合推动受助群体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主动融入。
(三)建设“三位一体”的系统化教育平台
以强化社会资源与课程教育平台的有机结合为主导目标。当前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应将资助工作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结合现有的课程科研活动,应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与课外资源、创新创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确保其跟资助育人有效统一,建设“三位一体” 的系统化教育平台,切实使整个过程的育人任务和目标实现。例如,在大一下学期结合制定的培养规划学习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这个时候能够让受助群体选修专门的辅导课;在大二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各个专业的情况与特色,有效结合就业课程和专业课程,激励受助群体一起组队参与一系列创业比赛活动或申报项目;在大三阶段主要重视受助群体中的考研学生,结合实际现状帮扶他们的学业;在大四阶段,能够根据受助群体的升学、就业、创业等一系列需求,跟有关单位联系为受助群体提供实习工作岗或额外见习机会,要么跟区域企业或政府部门共同孵化回乡创业队伍,[5]从而有效地体现社会资源和课内外资源的优势作用,切实有效地运行“三位一体” 的教育平台。通过发挥课程教育平台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进一步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为顺利步入社会或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创造了积极条件。
(四)在就业教育中渗透资助项目
一是实现高校、二级院校一系列资助项目的有效整合,在就业教育比赛(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中激励受助群体积极组队参与,不仅可以很好地消除一些学生的依赖或消极心理,而且也可以让其将自身付出的经济压力转化为学习及发展的动力,提高其成就获得感,不断推动其奋斗和向前发展,有效地统一“育人” 与“資助” 效果;二是针对受助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支持与照顾,使其能够端正就业思想、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群体中朋辈的影响,多形式、多渠道地激励他们提高自信。并且,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课教师根据特殊学生的最新动态进行有效交流,根据课程专业指导、生活照料、思想动态等环节跟进教育与高度重视,让所有的受助群体都获得关怀和良好的成才发展。三是整合校外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育人资助项目,针对就业创业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困难生,可通过积极鼓励社会上的企业、优秀校友、爱心人士等优势资源给予其奖励或企业实习就业定向鼓励,积极发挥社会功能。四是做好贫困生职业规划教育,贫困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国家、高校、社会等多方面资助下能够顺利完成个人学业,成长成才,本身更较他人具备强烈的感恩意识和个人坚韧品质,要真正提升他们个人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从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这就要求作为高校要承担起对他们更为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要通过高校引导、辅导员指导等方式积极鼓励他们树立立足基层,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回馈社会、国家这一责任相结合,做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岗位,真正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三、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重视贫困生资助育人教育事业,这对于推动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当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创建受助群体单独的就业教育培养机制、建设“三位一体” 的系统化教育平台、在就业教育中渗透资助项目,以有效统一资助育人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体现整体的育人效果,以及有效地推动受助群体奋发图强、自强自立,将其培养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备人才和生力军,这样一来,不但使综合育人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而且提供了乡村振兴战略执行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铁坚.高校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实现资助育人成效[J].中国成人教育,2019,(3):51-53.
[2] 范征宇.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精准扶贫工作探讨[J].农家参谋,2019,(1):133.
[3] 杨娜.精准扶贫原则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J].中文信息,2018,(9):207.
[4] 张文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 王延安.精细化管理与公安院校精准资助工作的推进: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8,33(6):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