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亚 姚珂
摘要:当前,政府工作中“稳就业”“保就业”等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社会形势下,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的萎缩和人才招聘方式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各级政府、高等院校要积极拓展就业途径、创造就业环境、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地方高等学校实现“以质量提高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充分挖掘工作机会,减轻因招聘需求下降造成的工作压力;要将学生从“慢就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切实推动大学生全面就业。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入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促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对策;就业指导
就业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是“教育优先” 与“就业优先” 的关键交汇。中国有2500所大学,而大学生无疑是最主要的就业群体。但疫情的暴发,不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冲击,还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与持续压力。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高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高校毕业生的选拔,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积极参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
(一)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差异的增加
深化供给体制改革,必须以改善供应体制质量为首要任务。在企业的视角下,要想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就必须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顺应时代要求,不断进行产品、技术、经营方式革新,从而使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中国不走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之路,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繁荣。而要想强大,就要有创新,就要有人才。大学生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企业对创新的最大期待。[1]但是,从人才供给角度来看,部分高校因盲目追求规模和层次,造成专业设置同质化、模式化等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技术上的差异较小,甚至连思想方式都趋于统一,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此外,作为对接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高校就业辅导机构,其主要功能还停留在简单地向大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的层面,无法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精准辅导。
(二)教育认知偏失与技能失配
我国教育政策要求,要顺应现行教育体制,扩大中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拓宽学生的培养渠道,减轻学生升学压力。然而,大学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快速增长,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技术不匹配问题。有学者指出:“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 从教育相对论观点看,随着高等教育人数的不断增长,总会有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在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与低文化程度的工人进行竞争,导致技术不匹配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快速升高的入学率和教育资源的失衡导致大学生技术不匹配问题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三)就业预期与就业能力偏差的增加
大学生离开学校后,不积极参加工作,不愿再继续深造,而是在家、游学、外出打工的行为,即所谓的“慢就业”。造成“慢就业” 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工作期望过高和对自我工作能力认知的缺乏。一方面,从大学生的主观意愿来看,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中主动性不足。在新经济发展趋势下,很多大学生都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做法延续到就业选择上,就表现为畏惧艰难,没有胆量从基层做起,只是希望能在一个轻松、舒服的环境里工作。缺乏积极的求职信念和对工作期望太高,使其逐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就业期望很难得到公司的认同。[2]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不到位;二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历;三是目光短浅、地位低下。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和就业能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和择业能力的差距,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当代大学生陷入了“慢就业” 的困境。
(四)经济下行与就业市场需求萎缩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中国企业的CIER指标比前几年要低,很多公司都被迫缩减产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缩减或中止员工招募。中小微企业是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主力,但其资金相对薄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抗风险能力差。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大部分企业在招募员工时,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管理战略,削减了毕业生招聘计划。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求职更加困难。此外,根据统计资料,去年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近60万名海外学生回国参加工作,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政府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扶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大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度,积极推介返鄉创业成功事例,以起到典型的示范效应;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研究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资助。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使政策更加有力、更有温度;要转变教育与训练方式,发展职业指导。在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教授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强调手脑应用,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网络就业平台提供招聘信息、网上咨询、网上签约、问卷反馈、意见征求的途径。
(二)充分挖掘就业渠道
面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可在“24365校园联招” 等大学生网上招聘方面齐心协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一方面,要利用好公务员考试和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的优惠政策;要鼓励大学生为基层做工作;大力推广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在当前疫情形势下,“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社区服务计划” 等,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基本的就业服务。此外,在高校中增设科研助教岗位。在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积极发展科研助理工作,以吸引大学生前来工作,既能保证就业渠道的稳定,又能为国家实施高科技计划提供一定的支持;[3]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到中小型企业工作。中小型企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应为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扩大就业制定就业补助、社保补助等政策。各地方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学院的“人脉”。通过“互联网+就业” 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同时,要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随着互联网工作的普及,网络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新的就业机会也在不断增加。高校要鼓励学生到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如服务预订、技术开发、内容付费等领域工作,鼓励学生灵活从事自由职业。
(三)强化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大智移云” 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知识的更新,加快了产业、企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但高校的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同质化” 既不能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不能适应高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中国杰出人才摇篮的高校,要改变教学方式,克服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的异质性。因此,高校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理论、实训、创业和就业三个方面。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有重点,要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相联系,并将其融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同时定期进行考核;在创业课程的组织上,以创业教育为主线,结合学校实际,以课堂案例的形式,展现创业者艰辛的创业历程,其创业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利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意与创业机会。与本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把创业思想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创业的整个过程,并积极组织讲座、参观,以促进“双创” 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创新和社团活动,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竞赛,建立和运营虚拟企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聘请老师、企业家作为评审,指导学生参赛,增强学生的思维、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要顺应时代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突破思想上的桎梏。职业规划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摸索的过程,受个人综合素质、个性特征、职业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必须不断认知自我,从各方面提高自我,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克服盲目跟风、虚荣攀比的心态。入职之初,降低对工资、工作环境的期待值;在校期间,应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关注国家与家庭事务的意识,从而顺应时代潮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大学生“慢就业” 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大学生个体就业态度问题,但实际上却牵扯到了社会的人才需求与稳定性。如果不加以关注,势必会对自身职业发展和人才市场供需关系产生极大影响。[4]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要组织各类就业指导讲座、交流会,分析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冲击,使他们更好认识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并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重新审视自己。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合理的就业理念,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还要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大学生提供准确的求职信息,以激励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去。此外,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校应适时进行专业课程调整,通过“网络+就业” 技能培训,强化实习环节,探索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体的就业机会与就业空间,指导毕业生在战略成长型企业中寻找工作和开创自己的事业。当前,我国劳动力紧缺与大学生就业困境并存,原因在于企业引入机制的不完善、企业与大学生的信息不对称,大学专业课程与人才培训项目的实用性差,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实践推动了知识的发展,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经历了由“实践” 到“认识” 再到“实践” 三个阶段的不断重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六)强化学校与企业协作
要推动大学生和企业签订合同,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训质量,确保企业和高校的无缝对接。[5]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要,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既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又能使自己获得成功,同时也能增强高校对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培训项目中,与各培训机构进行及时交流。设立实习基地,利用寒暑假等空闲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走进企业,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把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送到学校课堂里去,把工作的真实案例和学习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三、结束语
就业问题历来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仍然很严峻,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用人机制不健全、就业观念落后等问题。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加深供求关系;要优化就业辅导服务,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特别要重视重点人群,做好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教育部提出,要将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与时俱进,组建专门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在岗位上的吸纳作用,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包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市执行这些补贴政策[N].巴彦淖尔日报,2022-11-26(003).
[2] 陈晓恋,周建鹏,张祎.后疫情时代高校本科毕业生就業的思想特点与引导策略[J].教育探索,2022,(11):31-34.
[3] 张文博.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促进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11):136-138+146.
[4] 刘磊.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农村籍毕业生返乡就业对策研究:以临沂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85-87.
[5] 陈伟.同向发力,共促就业: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职业,2022,(2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