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跨文化适应和中国文化传承

2023-05-31 23:30徐军华
国际公关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统文化

徐军华

摘要:跨文化是指不同的文化,相遇、相互碰撞在一起,交际互动中凸显出文化差异;而文化间性是指文化传统价值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就是强调在确立本族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体验他者文化,同时为异质文化提供更宽容、更开阔的文化适应空间,寻求高效的跨文化沟通途径。这种差异的存在、互鉴的可能,也让我们更清晰、更坚定地认同中华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推力和活力。

关键词:主体间性;文化间性;跨文化适应理论;多元文化;Z世代的文化传承;文化濡化和教育;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在西方文化哲学理论中,“主体间性” 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强调在各主体差异“共在” 的层面上,相互包容理解、达成共识,使交往行为合理化。[1]《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 的哲学理念,也具有相似的行为模式,即各主体既要坚守自己的思想独立而不移,又要能够调和矛盾、和睦相处。

目前,全球正经历百年变革和世纪疫情的多维度影响。在这多元文化冲突,亟须文化间的互融合作。而文化间性理论不仅能够为跨文化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还丰富量化了分级的研究手段。人们不再只关注于对文化中那些历史、传统等静态特质的认知和比较,而是开始更多地观察、记录、研究本族文化的动态发展,同时切入本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鉴赏与融合,真正展示出文化本身的动态特质和多文化间客观存在的间性关联。

一、拓展跨文化适应的边界区域,深度体验中国优秀文化

荷兰心理学家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的研究关注点在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他从六个基本文化价值观维度总结出的差异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人群建立了跨文化敏觉力和跨文化理解力,但是有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则需要努力跨越文化差异边际线,进行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

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文化间性理论,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提供了可行性策略。他将哲学理念里的“主体间性” 概念延展到了文化层面上,从而产生了极具指导性的当代文化理论,即“文化间性” 理论。[2]这个理论为众多的文化领域研究者和理论家甚至是文化交流中涉及到的參与者,提供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主体间关系的理论依据。“文化间性” 成为跨文化交际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里的关键词,推动了文化间性视域下对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研究。

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互动沟通,甚至在解决文化冲突的过程中逐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将模糊的异文化界限重新框架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的边界线就会慢慢延展成为一个边界区域,即跨文化接触领域(contact area)或跨文化适应的空间。[3]其实这也是文化心理学家很关注的一个学术论点—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交往后的文化濡化过程。[4]两个文化主体在深度互动中逐步建立起一个跨文化适应空间。在这个空间领域里,对异文化进行更深的理解和学习,将采借过来的异文化元素与本族价值文化相磨合,再创新,其中一方或双方都会产生文化信仰或价值取向的变化。这个文化濡化过程也是那些在中国学习或工作的短期旅居者或长期移民要完成的“从异质文化的边缘到中心,从否定或无视到理解和移情状态的渐进心理旅程。”[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我们要为来华者搭建多平台,提供更阔展的适应空间,帮助他们多维度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真实的现状,深层次地体验中华文化,成功适应中国文化氛围。”

一位哥伦比亚青年曾游历61个国家,2018年获得清华大学全额奖学金。在中国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不但让他深刻领悟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更让他亲眼见证了现在的中国发展和国力担当。在《少年会客厅》中他坦言:“在媒体宣传下的中国,和现在真正的中国,至少相差了20年。” 文化的绽放呈现不是永远停留在历史中的某个时刻的,它是动态的、发展的,会不断地创新延展。[6]因为缺乏对真实现状的了解而造成的模式固见,致使初来乍到的旅居者感受到极大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断遭遇到本族文化与旅居地文化的碰撞,最初的好奇、探知,亲身证实后的吸收、尊重,逐渐地越了解越热爱,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及理解的片面化慢慢消失。在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对话” 过程中,亲历者还承担起了促进两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责任,中国和哥伦比亚在企业投资或设施建造等方面会有更密切的共赢合作。

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大众传媒才能构建起平等对话机制”,才能在不同文化间开辟出跨文化交流适应的“公共领域”。[7]文化间的互赏互鉴不再是文化主体的“宣传灌输”“凭空说教” 和文化客体的随意接受,这无疑为我们探索文化转型和文化输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8]而一档多元性的国际化竞技综艺节目即可以承担交流与了解的架梯作用—《这就是街舞》,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和潮流文化,以舞会友,口号为“Battle For Peace”,与世界舞者对话,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示中国正以极具影响力的姿态参与构建街舞文化内涵,同时将中国街舞文化反向输出到全世界。虽受疫情影响,但中国街舞节目组的海外征集仍吸引了众多国外的顶级选手来到中国。中外舞者不仅可以同台竞技、相互切磋、跨国融合,同时也为国际舞者提供了深入感悟学习中国文化的契机。在多舞种合作和多文化融合中,外国舞者在编排上展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故事的求知与好奇,并将中国文化元素完美演绎在了舞蹈中。舞者Dykens《街舞足球有搞头》的灵感就来自少林足球,搭配轻松嘻哈风的hiphop舞蹈,完美演绎了中西文化的互融合作。舞者Zyko的《山海经·百兽录》则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舞台设计极具中国式神秘和史诗般的美感。

二、走进校园,走近青年一代,沉浸式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年一代将会接过传承发展的重任,赋予中华文化更加绚烂的生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充分地走进校园,走入中小学课程教材,融入高校校园活动。

精妙博彩的中华文化不乏一些家族传承的古老手艺,如何才能赋予它们新动能?那些身陷传承困境的民间艺术家们,如何才能走出自己家族的传承,让精粹的艺术不会消弭于历史长河?实际上,校园是传递面最广的文化驿站,是艺术传承的阵地,这些沉默已久的民乐舞蹈、民俗艺术等正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教育资源,经由校园老师和民间艺术家们以艺术课程和文化活动的形态传授给学生,由点辐射到全社会,把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下去,让传统的文化种子重新落地生根发芽,传递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希望。

位于胶东半岛的平度市的村民陈月英是一位技艺很高超的面塑手艺人,她制作的面塑作品造型丰富、花色绚丽、寓意吉祥,人们虽然喜爱却无人去学习,也没有平台可以让这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后来应国家教委关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要求,平度市广州路小学邀请陈月英担任面塑辅导教师,开设“留得住乡愁” 校园文化课程,从此将面塑传承基地从家庭作坊搬进校园,由孩子们的小手将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重新拾起并代代传递下去。

在学习的同时老师和学生在传统艺术形式上又不断创新,既保留原有的传统性和艺术性,又衍生出新的文化形式。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新的继承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传统艺术的历史渊源,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近距离领略其魅力,感受到将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兰州女子中专将敦煌文化引入校园,师生从敦煌展馆的石窟壁画里,寻觅唐代文化密码,探索学习敦煌乐舞知识,创作了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探索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一点点解开盛世敦煌的舞蹈的美感,学习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领悟到艺术先辈们对舞蹈的专注和执着的精神,得到心灵的历练。这些文化和精神都会代代传承下去。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9]现在青年一代的文化消费市场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元化追求,他们不仅是消费者和粉丝,还是内容生产者(UGC-UserGeneratedContent)。

有数据显示,2020年B站传统文化爱好者已达9603万,UP主创作的国风类视频数量超200万条。2021年B站发布的《bilibili年度国风数据报告》透露出年轻人喜好的国风视频内容涵盖面颇为广泛,衣食住行都有涉猎,汉服、妆造、舞蹈、非遗手工艺等,这彰显中国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展现出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现在国风原创编舞逐渐兴起,相关视频播放量增长155%。传统乐器、国风音乐也呈现全新的演绎模式,唢呐、古筝、琵琶成为B站年度最受欢迎的民族乐器,其中唢呐的视频播放量高达2.2亿次。中国传统技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的关注和青睐,手工爱好者会查阅专业文献资料,了解学习精湛工艺,如江苏绒花制作工艺,或者力图复现那些手工精品,开启“文物复原” 之路,其中“三星堆黄金面具”“故宫亭子” 以及“九龙四凤花钗冠” 成为B站年度最强的三个“国风手工”。此外,一些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传统香制作工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等都在视频制作中得到传承。

这些创作不仅展现出年轻的文化传承人对传統文化精益求精的“尚古”,还有对传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他们大胆解读、创新解构传统文化,这样的文化碰撞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新势能。

尤其Z世代(GenerationZ),他们是植根于ACG(动画、漫画、游戏)的二次元爱好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他们会运用互联网的“数字化、云体验” 等年轻人熟知且更具创意的方式,如动漫游戏、实景娱乐等,体验式走近历史建筑、文化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年轻人,汇聚更多外国友人,一起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前沿的科技手段,创新的体验方式,积极热情的参与者和体验者,都是帮助中华文化迸发出持续活力的重要元素,代代文化传承人也最终能够成长为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文化保护者和创新者。

三、结束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立身和延续的精神命脉,既要守护、代代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也要挖掘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以及美学追求的深厚内涵和底蕴,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现代文化格局相适应相结合,在智慧传承的基础上,赋以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同时以“一带一路” 倡议为契机,建构丰富多样、年轻化、智能化的文化信息平台,为留华学生、来华工作的国际友人建筑多文化共享互通的“文化圈”,不仅能以“数字化” 形式帮助他们沉浸式学习体验中国武术、茶艺、古典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还可以在这个多元文化圈子里讲述分享他们在中国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中国国力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创新,以平等交流的形式促进文化互鉴。

我们的文化传承人和国际文化交流者将会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韩艳.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现代性根源析论[J].理论导刊,2016,(2):109-112.

[2] 吴世永.从文化间性审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9-13.

[3] 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1): 130-138.

[4] 王一川.跨文化学视阈下的文化间涵[J].天津社会科学, 2022,(5):110-115.

[5] 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2007,(4):43-48.

[6] 汤国荣,章锦河,曹晶晶,陈敏,朱顺顺.文化间性理论要义及其在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2):118-130.

[7] 郑德聘.间性理论与文化间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4):73-77.

[8] 蔡熙.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9,(1): 80-84.

[9] 言红兰.文化间性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8-151.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