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孝娟
摘要:黄河作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诞生和成长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黄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累积发展,既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千秋大计,推动黄河真正成为造福沿线人民的幸福河刻不容缓。
关键词:黄河文化;黄河故事;幸福河
一、黄河文化的内涵
黄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流域绵长的文化长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生产和发展基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而黄河流域诞生的黄河文化是沿线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黄河文化主要指现今黄河干流经过的省份区域,包含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山东省;由于黄河在历史上曾经频繁改道,所以黄河干流流经的区域范围更广。因此,广义的黄河文化还应包括现今的北京市、天津市及安徽省和江苏省;其次,从区域文化上看,黄河文化既包括上游产生的河湟文化、陇右文化、河套文化;也包括中游产生的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还包括中下游产生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明在适宜的环境中萌芽、抽枝、开花,进而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独领风骚;最后,从文化属性上看,即黄河文化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角度来看,黄河文化毫无疑问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农业是文明之母,有效推动了人口集聚、经济发展、文化沟通、技术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奠定了初步基础。黄河流域作为曾经典型的农耕文明发源地,为农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本的作业条件,有力推进了中华民族向前进,培养和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团结统一、注重民本、崇尚仁爱的思想观念,滋养和磨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刚强、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气质,塑造了中华儿女隐忍包容、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性格特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为黄河文化成为源远流长、磅礴有力的人类文明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重大意义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诞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推进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不间断,推进中华民族凝聚融合成大一统的国家。[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3]因此,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拥有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色,还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黄河流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跨越了三千多年。黄河文化的特点包括悠久性、先进性、辐射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因此,只有做好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才能为讲好黄河故事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才能为延续中国历史文脉提供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载体;才能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底气。
(二)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滋养中华文明的摇篮。千年奔流不息的黄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坚韧刚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维系精神纽带、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流域诞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社会制度、治理理念等文化遗产,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民族心理与精神世界。而对于“炎黄子孙” 身份的认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体现。因此,做好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有利于提高文化认同、留住文化记忆、提升共同体意识;能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熏陶思想和滋养心灵的精神纽带。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孕育和滋养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文明能够经久不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作为母亲河,中华儿女都对黄河怀有强烈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发展传承过程中黄河文化承担的重要角色,真真切切感受到黄河文化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的力量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因此,我们要更加明确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起到的力量源泉作用。所以,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四)是打牢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區域之一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4]作为建设文化强国最深厚的基础构成,黄河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水利建筑、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文化基础。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黄河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百花齐放、流芳千古,这些作品至今依然历久弥新,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在新时代大变局中,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文化品牌,有利于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战略和打牢文化强国根基,对于将文化资源软实力转化为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推进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三、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调研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的号召。因此,我们倡导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构建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让黄河文化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培根铸魂。
(一)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黄河遗产是黄河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加大保护传承力度。国家层面,可以组建以党政部门牵头,涵盖社科界、高校、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在内的黄河文化专题研究机构,开展和加强黄河文化的跨区域研究,加大对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和黄河故事的挖掘力度。充分发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在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围绕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集中力量创作出独一无二、巧夺天工的精品力作,打造出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黄河文化品牌,提升黄河文化的品牌效应、时代效应。
以发展壮大黄河文化新业态为重点,以激发黄河文化遗产内在活力和生命力为目标,相关部门可加大对可感知、可互动、可体验文化产品的开发力度,完善展现黄河文化独特魅力的平台载体,提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遗产文化基因和核心工艺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讲好“黄河故事” 为中心,推出一批社科普及读本,培养一批宣传普及人才,打造多层次人才宣传队伍;通过建立黄河文化学堂,举办黄河文化讲座、论坛等,加强黄河文化学术交流,推动黄河文化研究,让黄河文化“动” 起来。[5]同时,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影视剧本,多角度、多形式挖掘评比,邀请制作水平一流的团队,打造出一批精雕细琢的传世佳作,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黄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进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融则融、宜融尽融” 的理念,充分利用黄河沿线的历史典故、文物遗迹、非遗文化等特有的文化资源,举办系列非遗、演艺活动,并依托“演艺+旅游”“非遗+旅游”“文物+旅游” 模式,推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黄河沿线的文化资源,打造以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体验馆、黄河故道等为载体的体现黄河特色的文旅项目,创造一批能够体现黄河旅游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旅游产品,展现黄河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怀。
推动黄河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力度,为黄河流域传统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间,加快旅游景区智能化改造,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加大对旅游产品宣传推介会的创新力度,以体现黄河沿线人文特色和精神面貌为目标创作一批精品力作,并借助影视、网络平台、短视频、社交媒体等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为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黄河文化与数字化交融
以数字化为战略方向,以促进黄河文化与数字化有效融合为目标制订发展规划,打造一支熟悉和掌握数字化业务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以加大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资源投入力度;建立数字化体制机制,理论数字化流程,加大对数字组织结构的优化,促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业务流程实现全面数字化,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交相辉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手段提升黄河文化与数字化交融的业务化水平,加大对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力度,用数据记录黄河的悠久历史,用大数据技术整理保存黄河文化,并通过数字媒体开展、强化全方位数字传播,使得黄河文化的根与魂在新时代能够得到切实的彰显、传承与发展,讲出更加精彩的黄河故事。
充分利用短视频、新媒体、直播等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精准把握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大力开发阅读方便快捷的黄河文化数字化产品;以黄河流域经久不衰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原型,结合当前时代特征、新時期受众群体,创作一批彰显黄河文化的公众号文章、网络小说、动漫形象、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建造主题景点和VR体验馆,以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为媒介促进优秀黄河文化产品的传播,从而充分彰显出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历史魅力。同时,加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黄河沿线文博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引进和应用AR、VR等科技手段,推动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记录和展示,重点支持推进黄河沿线博物馆、纪念馆文创产品开发,提升黄河文化的数字化水平,让数字化技术服务黄河文化建设。
(四)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以品牌战略为基础,拓宽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传播路径。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展示、视频传播、情景演绎等方式,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将中华民族在黄河文化影响和引导下创造的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辉历史事迹结合历史遗迹或战斗遗址展现出来,讲好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故事,以此来促进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意识的提升,凝聚起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展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好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站在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来审视、梳理和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谱写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要加大对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研究力度,构建多方交流平台,推进各方加强交流沟通,大力扶持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课题研究,打造系统权威的黄河文化刊物,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文艺工作者、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积极融入国家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战略中来,立足黄河文化根基,扎根黄河沿线人民生活,创造出贴近人民生活、彰显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真正担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和讴歌新时代的光荣使命,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束语
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绵延赓续、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旺盛生机的源头活水,其文化和精神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打牢文化强国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使黄河流域丰富的文化资源“留” 下来、“活” 起来、“传” 下去,通过整合、增殖、沉淀和变迁,塑造体系健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的黄河文化名片,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新时代的历史中焕发出更美好的姿态,提升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静.讲好“黄河故事”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地[J].中国民族博览,2020,(11):4-7.
[2] 田学斌.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N].学习时报,2021-02-05(001).
[3]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奋斗,2019,(20):4-10.
[4] 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建议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N].半岛都市报,2022-03-10(002).
[5] 田光锋,姜歆.加快推进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建设[N].石嘴山市新闻网,2021-0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