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勇 赵志建 赵宇华
摘要: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已走过近半个世纪,从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到生态文明观,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之路的不断摸索,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的理论创新,反映了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生态自觉支撑着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了新的阶段。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演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20世纪初,地球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迫使科学家开始思考“人与自然” 的关系。生态学发展成为“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知识体系。”[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各国对生态学和环境展开更为专业的研究,以期引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即是本文题中之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生态自然观
生态危机在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国国家领导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用剃光头的办法采伐森林,采光了就走,……这怎么得了!营林是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吃光了就算,当败家子。”“我们要注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证不使土地、河流、空气遭到污染。”[3]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乱砍滥伐现象提出了批评,可以说他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应对国际事务,高度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到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领导人不断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加入多个世界性的环境组织,签订了多项公约,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上追求两者的平衡。这一时期,我国积极探索生态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要从人治走向法治。……光靠人治还不行,还得靠法治,得有一套管理制度。国家有环境保护法,还有专门的单项法规。……使我们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197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环保法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环保工作开始迈上法治化轨道。1983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5]将环境保护提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这一时期,我国加强与国际间生态环保合作,签订了一系列环保条约,标志着中国主动参与到了国际生态环境的治理中,显示了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生态环保的良好姿态。
这一时期,生态环保理念在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环保实践也逐渐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向迈进,为中国政府的环保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导向和思想上的引领。虽然这一时期的环保思想还没有达到体系化的程度,但是经济与环保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的国策、法治环保等理念的表达,显示出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积极推进的态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突破。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20世纪末,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入新阶段,这与国际上对环保的重视是分不开的。1992年,《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发表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中国紧跟时代潮流和国际步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6]“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7]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目标跟以前的目标不太一样。以前的目标主要还是经济指标,到什么时候翻几番的问题,到哪一年达到多少美元的问题。但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是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的目标,从原来的唯经济指标论到建设理想社会这个目标意义是重大的,也就是说,今后要实现的是理想社会了,根本的是看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是否幸福,终极关怀的是人,是人生存的环境,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人,“以人为本” 的理念开始凸显,这就是理想社会背后的根本理念。“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8]从原来的唯经济指标论到建设理想社会这个目标意义是重大的。此后,以“生态文明” 为词缀的关键词屡见报端,直至“建设生态文明” 概念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9]此后,“生态文明” 被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则对“生态文明建设” 进行了新的论述与概括,内容更加丰富与深化。“一” 长计;“二” 愿景;“三” 发展;“四” 任务;“五” 布局。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建设“美丽中国” 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愿景;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三发展;要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上下功夫;要在“五位一体” 上进行全方位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三)生态文明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首次出现并得到表述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一” 论(发展生产力新论);“二” 思想(系统协调和综合治理思想);“三” 大理念(“两座山” 生态理念、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发展、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了新目标。严格执行“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的生态红线,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稳步前行,制定并修改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纷纷跟进,密切配合相关法律法规,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国际生态合作方面,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逐步进入到共面对、同担当;求交流、共分享;共建设、携手并进、互利共享的新境界;在指导思想及价值目标上,在建设理念上、实现路径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越发清晰与系统。这一阶段,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深入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加全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论述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設走进了务实的阶段。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演进的逻辑特点
(一)高度的生态自觉支撑着生态文明实践
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生态自觉支撑着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回望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步,70年代摸索中前行,此后逐渐步入正轨。到了21世纪,“生态文明” 这一新的概念逐渐成为负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 建设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层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对比较落后。一方面,是当时我国生产力落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人民大众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的国家政策“一边倒”,仿效苏联的模式,单纯注重工业化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环境保护和生态启蒙的意识比较淡薄,各项政策、法律等环保制度也不完善,环境保护的行为和法律进展比较缓慢。加上后来国内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环境保护的行为更难得到跟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环境保护进程。
改革开放至今,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逐步探索。在经济增长的背后,实际上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环境破坏的问题,水土流失、雾霾不断、地下水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问题不断,跟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相关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唯GDP的,只要来钱什么原则都没有,导致了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之后,我国开始意识到生态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加大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0]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重点任务,制定了多项生态文明的法律和法规,确定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中国生态话语体系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中国生态话语体系,力求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在“生态文明” 这一概念使用之前,我国的生态理论一直都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如“可持续发展” 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而“生态文明” 一词是中国语境中的原创性概念,“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11]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生态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还不成型,还是一种创造性综合,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果说“保护环境” 的观念在新中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认同,“可持续发展” 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转述,“科学发展观” 和“生态文明建设” 则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发展观念上的大胆创新,也标志着环保理论在实践中的日趋完备与成熟。“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2]阐明了“美丽中国” 必将是在“中国梦” 统领下所建设的事业,“生态文明” 也是“美丽中国” 和“中国梦” 的文明基础,“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3]表明中国政府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三、结束语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既走了许多的弯路也有成功的经验,这都是一个后发展的现代国家所不可避免的。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生态文明观,体现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实绩,也充分地说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动态过程在逐渐深入。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稳中向好,高度的生态自觉支撑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在生态文明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我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在引介、转述、吸收国外生态话语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同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一是高度的生态文明自觉;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对生态环境保护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国的制度优势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可以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环保的各項措施中。国际上,一场低碳环保的经济战争已经打响,谁能够最先进入低碳经济的快车道,谁就能够抢占先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383.
[2] 弗·卡普拉.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8:329.
[3]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6.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73.
[5]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42.
[6]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6.
[7]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2.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9.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吉林环境,2013,(4):4-5.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2.
[13] 央广网.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49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