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婷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十分具有特色的部分,经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之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当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的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着我国文化建设以及全方位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化进程进行简单梳理,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05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18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与丰富
提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必然离不开唯物史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文化等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首次阐述了其对文化内涵及特征的理解。关于文化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文化的存在区别了人与动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与人类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与活动,这种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文化的来源。第二,文化作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等文化作为不同于机器设备这一类物质生产力的存在,归属于精神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第三,文化在社会形态中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着重要的反作用,这一点也最为大众所熟。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但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质量好坏。总之,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来源。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化并没有给出十分系统的理论框架,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就此萌芽。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此我们选取列宁作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列宁着重提高所有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进行“文化革命”。列宁坚持,“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設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正是因为其对农民文化的关注,看到了文化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俄国的文化事业在当时得以迅速发展。其次,列宁作为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文化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创造了这一概念,同时指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道路,即继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这一想法不仅使本国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文化具有全球性的因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最后,列宁基于俄国国情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认识,得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和曲折的这一结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军事建设,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我们进行长期规划。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列宁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中得到了稳固的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定义,至今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但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得出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其认为文化反映着经济着政治的发展状况,并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文化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是由少数人占有的,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是全球性的,它需要吸收别国优秀文化,用文化的多样性来创造人类繁盛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下文化的特征
一般说来,文化具有主体性、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下,文化被赋予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在特定的阶级里,文化为特定的阶级所服务,正如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文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一样,文化是具备意识形态属性的。第二,文化具有生产力。《资本论》中指出,广义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同时《资本论》中也提到了关于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作为反作用于经济的要素,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占比越来越重。第三,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但是文化还是有着其相对独立性,经济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就有着配套的先进的文化,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地区的文化不一定就是粗鄙落后的。尊重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其发展规律,才能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发展道路。总之,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下的文化是更加具体、更加生动的文化,我们只有做到在实践过程中保持文化最基本的几个特征,才能保持文化正确发展方向不动摇。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意蕴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意蕴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在此,我们主要从几代共产党人入手,阐述在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意蕴的具体表现。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与丰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创造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第一个中国意蕴。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扩展。首先,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社会以我们熟知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板块来划分,这种划分创造性地将文化与经济、政治独立开来,不再作为其附属品而存在,这也充分尊重了文化的特征。其次,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指出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化的共同滋养,要做到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将其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要保持住本国独有的文化形式,不可随波逐流。第二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性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鼓励文化多样性,并且鼓励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等等,方针的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着极大的丰富,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主要是基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彼时正逢改革开放这一关键历史发展节点,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看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的基础作用,同时意识到了在经济发展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性作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1978—1982),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被提出,同时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框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2]从十二大之后至十二届六中全会(1982—1986),党对文化新道路的开拓主要在于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律结合起来,通过立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具体内容。从1986年至1992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归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了此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各自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新的中国意蕴。例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志,也是开始注重文化创新的起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中华传统“和”文化,揭开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篇章,这是新的科学文化发展观的体现;而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再次明确了文化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3]
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建设十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文化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互影响,有所关联,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建设也在随之增强。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意蕴,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的一部分。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正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遵循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经典理论,至今依旧存在肯定是有其独特的意义所在。在新时代的今天,应该如何正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呢?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划分出适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在进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的这一特征,在具体问题面前提高分辨能力,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意识形态不动摇;最后,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有着一定的规律,要尊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规律,并重视它,明确其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
(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立足具体实践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也是绵长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部分,现在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尤其是对于文化领域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更加直接、深远的。一方面,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抛弃中华传统文化之糟粕。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长远的历史、广阔的土地、多民族的人群,所以在多元背景下培育出来的文化自然也是复杂的,就需要我们在新时代的今天对其加以鉴别,敢于淘汰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以多种形式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某些传统文化传承至今日,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在此应该鼓励将难以理解的传统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例如此前火爆全国的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就是将难以理解的《尚书》《诗经》以演绎和综艺的方式将先贤的智慧展示在大众面前,让大众感受到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文化理论及实践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立以来,无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内容进行丰富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其进行了创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经久不衰的原因,社会主义文化要想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亦是如此。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双百”方针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意蕴在不断翻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对于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项理论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了创新,也就失去了源头所在,经济、政治是如此,文化作为人的意识活动则更是如此。例如在如今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中,一旦失去了创新,所有的创作都将枯竭,而文化产业也将迅速萎缩。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文化创新的作用,对敢于创新的人给予鼓励。文化是宽泛而系统的,其领域涉及多方多面,对于不同领域的文化创作者都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此才能鼓舞大家继续创新。第二,对前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思想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将其与新时代进行结合,吸收其有利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面,对于其研究相对薄弱的地方要敢于进行创新性补充。在新时代重新回顾经典理论并补全经典理论,不仅有利于经典理论更加全面、系统化,同时能够让大家在回顾与补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经典理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新时代文化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例如在舞蹈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唐宫夜宴》、用各种语言翻译一首歌曲让其在全球流行等等,随着自媒体的应用,文化的形式早已不局限于登台演出、报纸电视了。因此,要鼓励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形式创新。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在新时代依旧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文化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这对于新时代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高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分辨能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加强文化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依旧有着其闪光点,它并没有在时光的洪波里消失殆尽,反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了新的光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根据实际不断赋予其新的中国意蕴,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67.
[3]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