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昕
希尔弗斯坦有两部久负盛名的绘本勾勒出作品与批评之间的无意识关系。《失落的一角》的主人公是一个缺了一角的圆,缺口刚好是它的嘴巴。因为缺了一角,它很不快乐,一边笨拙地跳跃,一边欢快地歌唱:“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经过漫长的旅程,它遇到一系列生命过客:不是太小,就是太大;不是太尖,就是太方;有个没有握紧,掉落了;有个握得太紧,弄碎了……尽管充满遗憾,但那是它最美好的时光。当它渡尽劫波,终于遇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角。它们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完美的球,快乐地滚动起来。但意想不到的是,它滚得太快了,既不能欣赏路边的风景,又不能放声歌唱。于是,它停下来,把那一角轻轻放下,独自向前跳跃,又像过去那样,唱起歌来:“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六年后,作者推出续篇《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故事相似,但主人公变成失落的一角。它孤单地坐着,等待那个命中注定的伴侣把自己带走,但所遇皆枉然……直到最后,一个大圆满向它走来。它问道,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回答是,没什么。真遗憾,失落的一角说,我真希望跟你一起滚动。你不能跟我一起滚动,大圆满说,但你或许可以自己滚动。我的形状注定使我无法滚动。你试过吗?……于是,失落的一角试着艰难地翻身,慢慢磨掉棱角,终于变成一个圆,自己滚动起来。很快,它追上了大圆满,愉快地相互陪伴、嬉戏。小球轻柔地吸附着大球,渐渐融为一个内八型,消失在远方。
任一文学作品都因缺了一角而落落寡欢,因此要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即文学批评。批评能填补它的匮缺,让它快乐地滚动。这似乎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批评成了作品的欲望对象。作品渴望与批评结合,依靠其阐释性语言,道出作品的未尽之意。鉴于欲望皆为大他者的欲望,批评家相信自己是解读作品欲望的权威,甚至扮演大他者。这造成了人们对批评的错觉,认为批评家的天职在于拯救作品,开掘其秘密,肯定其优异,诊疗其病症,成全其圆满。我们都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但圆满的作品因为滚动过快而丧失了快乐,甚至无法成为它自己。后面的事情暴露了批评的尴尬:作品必须再次把批评切割出去,重返它残缺的最美好的时光。一旦将批评纳入作品的欲望叙事,也必将直面欲望的悖论:作品以为自己在一心一意寻找欲望,在踌躇不决,其实寻找欲望和踌躇不决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欲望的实现。这似乎并不依赖批评给作品的充分满足,而在于欲望自身的繁殖。所谓“最美好的时光”,便是永葆自身的“匮乏”,批评家的责任在于他必要的缺席。
反过来,批评的欲望并非作品,也不寻求两者“圆满”的合作,而是要抵抗欲望的辩证法,拒绝辩证的调停;要勇敢地穿越那些不堪其扰的隐喻和转喻,抛开那些眉来眼去和请客吃饭,不为这份圆滑的职事沾沾自喜。你究竟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这是欲望逻辑的终极之问,而批评真正要问的是:你试过吗?批评的理想是一个不可能的大圆满,为了接近它,必须放棄自恋,磨掉棱角,抵达求索和移情的痛中之乐。批评必须提出不可能的要求,不随意勾兑进任何作品,而是与它们会心地相切;它不像商贾那样精于算计,而是去承担一种愚公式的劳作:让三角像圆一样滚动,直到与那个不可能的大圆满联结成莫比乌斯般的反讽之舞。批评更像一种驱力(批评家该是个憨直的硬汉),它不陷入欲望的诡计,而是为欲望开道;它要求直截了当的追问和满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