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程宝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会核算审计中心,副处长,硕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
摘要: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监督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挑战入手,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发展情况,探索提出符合国情及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合理建议,致力于解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存在的显著问题,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内部监督管理方式之一,在全面从严治党和防范廉政风险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内部审计相较国外起步较晚,后期的配套完善措施比较缺乏,使内部审计发展比较缓慢。事业单位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环境下转型改制的发展要求,全力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能力,有效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面临的内部挑战和外部挑战入手,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发展情况,提出符合国情及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合理建议,致力于解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存在的显著问题,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效。
二、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内部挑战
1.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组织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赋予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双重目标任务,一种目标任务是要负责本单位组织内部经济业务活动的审查和评价工作,保证经济事项的安全、可靠、合法、合规;另外一种目标任务是规范单位内部管理,以高质量审计护航高质量发展。但是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更倾向于以内部服务为其工作目的,其独立性也仅是相对的、有限的。因此,与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目的、独立性相适应,很多事业单位仅仅是设立了内审机构并配备几名专职工作人员,或者未设置独立内审机构仅配备兼职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设立情况参差不齐,直接导致距离形成完整的审计工作体系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多是由财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转岗组成,很多不具备审计甚至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其专业能力也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在具体审计实践过程中还要依赖于聘请外部社会审计来协助内部审计工作,在准确把握各部门行业特性和事业单位特殊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这也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双重目标任务无法实现,严重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与效果的提升[1]。
2. 内部审计职能未充分发挥,审计工作质效亟待提高
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被赋予了新职责、新使命。我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必须注重揭示生态环境领域存在重大资源损毁、生态环境破坏等潜在风险的内容。为此更加突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项新职能的必要性,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新职责、新使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发展并未与时俱进,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等传统审计职能阶段,内部审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现阶段传统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服务作用也未有效发挥,直接体现为内部审计质量不高、审计效果不强。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若审计质量低下,审计就难以实现其价值功能,内部审计亦是如此,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内部审计整改不到位,整改问责机制未有效建立
虽然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很多发现还是表明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随着近几年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领导开始重视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但是从整改情况来看,很多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整改。究其原因,对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未全面落实具体整改责任,未制定有效的整改问责机制,单位领导更换等原因造成责任推诿现象严重,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直接影响内部审计整改质量无法得到全方位保障。
(二)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外部挑战
1.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正在积极开展改革转型,其中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该项制度是融合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現在许多事业单位已经采取或者计划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即对本级及其下属部门进行监管,确保其资金能够合规、合法的得到利用。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是把资产的所有权集中于上级管理部门,撤销下级单位的会计和出纳等财务人员,仅设置报账员上报日常的财务信息,然后由上级管理部门的专业会计人员对其进行核算,从而实现了自上而下对各级单位会计业务的核算和监督,是一种将资金的使用、管理、核算、监督集中起来的新方式。
会计集中核算的优点是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也有利于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但是集中核算弱化了单位的会计主体责任,对内部审计工作也会产生巨大影响。会计集中核算监督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相分离,会计集中核算部门作为执行者与真正的决策者相分离,造成会计集中核算无法对报销原始凭证所反映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合理监督,这样难免导致会计信息在源头上的失真。另外,报账员仅处理日常业务,不利于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会计核算部门只负责会计业务的核算,对其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无法有效监管。
2.其他工作对内部审计如何准确定位的影响
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目的是帮助单位以及党员干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而纪检监察主要是为了对发现的违纪行为进行惩处,对一些举报案件线索进行核查。上述两项工作在很多事业单位已经普遍开展,很多事业单位设立了巡视部门和纪检部门,这两项工作与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有部分重叠交叉的内容。“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都是以上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内部审计如何与其他工作区别开来,值得深入探讨。一方面是如何突显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专业性、独立性的特点,肩负起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是如何通过内部审计与巡视、纪检工作协同联动,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提升审计质效目的。
3.大数据时代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反映了未来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方向,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后的又一次颠覆性的信息革命。现阶段我国的审计制度、审计条件还无法满足其需求,审计证据、程序、时间的迅速转变也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还处于成长完善阶段,如何快速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更是举步维艰。2022年,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逐步开始正式上线运行,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结合业务规范实际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财政预算系统,形成财政业务顺向衔接、逆向反馈的“闭环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的新模式。为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署提出,“向信息化要效率,向大数据要资源,走科技强审之路”。与国家信息化相比,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进程缓慢,其工作更多地依靠人员力量,很多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仅仅停留在使用单机版审计软件阶段,作为单一的系统,如何使其连接、综合应用并满足各种需求,还任重而道远。面临预算一体化的新形势,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推进信息化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更为规范化。
三、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对策略
(一)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挑战应对策略
1.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1)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2]。内部审计若要长期发展,提高工作效果,必须制定科学的工作体系,这是工作高效运行的组织保障。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应当根据单位的组织结构状况,适当合理地建立层层监督的工作模式,重点应该关注工作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以及运行的高效性。常见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内部审计体系还需要设立监督部门,其作用就是对内部审计从上到下的工作情况和结果进行监督。而且为了增强监督部门所需的独立性,保证其客观公正,该部门直接向内部审计委员会或者联席会组织报告。图1所呈现出来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就是“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层层监管,互相配合。
(2)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标准。内部审计急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制定统一规范的制度[3],比如组织机构、审计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成果等方面的制度。这样才有利于同行业同系统内的工作开展,保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有利于其对比分析和审计质量的一致性。通过这些标准,既可以充实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又可以减少内部审计风险,避免一些制度风险造成的审计问题。
(3)配套采取内审工作轮换机制。一方面,内审工作轮换机制是运用制衡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以制衡的方式对内审工作进行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保证审计的公正、公允和效率。比如在内部审计系统内采取审计轮流交换方式,对同一单位轮换机构进行内部审计,既可以对以前的审计结果进行检查,又可以避免同一机构长期进行审计产生固定思维模式,从而发现不了新的审计问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轮换可以有效预防舞弊的发生。从内部审计职能的角度,内部审计通过发挥监督职能,评价单位领导者行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内审轮换能够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有助于跳出传统监督中“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怪圈。
2.适应新形势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1)拓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使其与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高度关切领域保持高度一致。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审计工作职责。
(2)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效。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审计发现和揭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成效。除了充分了解被审计项目的业务内容,严格遵循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方案,加强审计实施全过程管理等傳统方式外,应特别提高对重大问题风险的揭示反映能力,提高揭示力度、加大反映高度、挖掘监督深度才能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高度;另一方面,审计报告问题的能力是审计成果的主要直接体现,也是审计质量的集中体现。审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的成效和审计监督职责的发挥,应注重提高审计报告撰写能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用。
3.增加整改动力,落实督促整改责任
增加整改的动力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从内部推动,努力加强被审计单位自己整改的动力,除了要员工认识到整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内部审计机构,也给予他们解决的办法或者解决思路,而不是在审计报告中泛泛而谈的宏观建议,换来的也只能是被审计单位下不为例这种应付的态度;另一方面是从外部推动,压力和责任是鞭策人们改进的有效方法,虽然看起来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却是针对懈怠者的一剂良方。为了解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的问题,内部审计应重视后续审计的作用,比如审计后增加审计回访的次数。后续审计主要任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所汇报的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复核,这对于内部审计整改也是一种有利的推动。为了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必对审计出的问题都进行后续审计。按照重要性的原则,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审计的事项应该是对影响重大而深远、规模较大较难整改的问题。开展审计回访是对重要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和评估,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对于那些流于形式、无实质性内容的整改措施不予通过。最后就是对多种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未整改清单,对被审计单位限定时效整改,即使领导干部变动,也要对其单位持续整改。
(二)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挑战应对策略
1.适应会计管理新模式,向管理审计延伸转变
虽然现在管理方式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但是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永远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组织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除了传统的监督和服务职能,还希望能够在管理方面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所以对于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变革新模式,内部审计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从单位发展的大局出发,即使将来普遍采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管理方式,内部审计也可以适应其发展有自己的职能定位。内部审计的发展是随着工作需要,满足管理者的需求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要认清开展内部审计是源于“需要”。这种必然性也造就内部审计可以随着单位的发展变化不断转变观念,调整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
除了内部审计机构要转变职能定位,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为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而转变。所以,内部审计工作应当随着管理模式变化而优化调整,向管理审计延伸转变,在促进规范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深挖内部审计新价值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来说,一方面要增加其价值、明确其定位,才能区别于纪检、巡视工作,呈现自身存在的意义,要努力塑造内部审计的专业形象,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稳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更新传统的内部审计观念。内部审计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的工作计划,树立一个长期战略模式,并且为了完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不断调整发展的方向。内部审计应该努力做到重点工作突出,内部审计领域广泛,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实现重大突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对于行业特性及其管理内部情况熟悉、信息了解的优势,发挥其内部审计的独特作用。除了继续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常规性的工作外,可以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新发展环境,以更好地服务为目的,试图拓展自身工作的领域;另一方面,新时代对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監督的需要,已经转变为积极探索全新的审计理念,以此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管理协同、预防风险、提高成效、决策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和效力。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建立内部审计与巡视、纪检横向协同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纵向联动工作模式,形成“纵横联动”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集团作战优势,高质量发展监督协同联动,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持续形成监督合力,有效发挥1+N协同效应,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3.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
信息化审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未来都将在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所以与时俱进势在必行[4]。与其他审计的信息化水平相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水平一直比较落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大数据时代虽然为内部审计创造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一方面可以考虑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提高审计软件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内审日常工作的技术化水平,才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这是开始的第一步。审计软件的可选范围很多,一定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情况配备审计软件,或者进行审计软件专门定制,确保审计软件可以有效应用于日常工作满足工作需求。同时也要注意审计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的衔接、兼容问题,以及计算机审计监督系统的开发、研究;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也可以积极探索云审计的应用和开发。因为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就是在单位系统内部,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建立这种云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大大节省内部审计成本,而且信息使用安全性较高,比如预算一体化就是云概念的一种具体应用[5]。即使内部审计信息化一定程度上会面临一些风险和问题,但是潜在优势将促进其普遍运用,从而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会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领域更为广泛,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更加充实,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单位系统内的职能作用并实现其价值。
四、结语
(一)只有源于内部需求发展起来的内部审计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要想生命力最强,一定要能不断调整适应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被需要才是一切存在的可能。针对本文中提出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内部审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仅要更好地监督和服务,还要试图转变为管理的思路,提高自身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另外,要拓宽自身的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环境。
(二)只有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内部审计与其他工作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自己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若是自身的工作随时可能被弱化,甚至被取代,那么内部审计工作就岌岌可危。
(三)只有勇于创新变革的动力,不断进取的精神,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当今社会,新形势、新事物越来越多,发展节奏也越来越快,比如信息化的普及等都是对工作有利的变革,内部审计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王晓.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考[J].经济师,2022(4):123-124.
[2]李鹏.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探析[J].商讯,2021(35):134-136.
[3]王倩.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防控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21(33):129-131.
[4]成卓.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质量提升研究[J].商业观察,2021(32):68-70.
[5]吕颖菲,黄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会计,2020(18):92-94.
责任编辑:田国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