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抗病棉花品种辽棉54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3-05-30 12:10刘艳珍单莹沈丹朱鹤李越王子胜
中国棉花 2023年1期
关键词:品种选育抗病性栽培技术

刘艳珍 单莹 沈丹 朱鹤 李越 王子胜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n extra-early-maturing,

disease-resistant cotton variety, Liaomian 54

Liu Yanzhen, Shan Ying, Shen Dan, Zhu He, Li Yue, Wang Zisheng*

摘要:辽棉54在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春播生育期为127 d;植株较紧凑,呈塔形;铃卵圆形;出苗好,后期不早衰;结铃性好,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适中,适宜机采;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9―2020年在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99.405 kg、82.185 kg和77.370 kg。介绍了辽棉5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棉花;辽棉54;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抗病性

机械化采收是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棉花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面积推广机采棉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解决棉花采收难问题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8团统计,2011年机采棉的采摘成本为1.49元·kg-1左右,而人工拾花的价格却高达2.20元·kg-1左右,机采棉比手采棉节约采收费0.71元·kg-1[1]。因此,大力推广机采棉势在必行。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须具备如下特征特性:(1)第一果枝高度不低于20 cm;(2)茎秆坚挺,不倒伏;(3)株型相对紧凑,果枝夹角小;(4)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适中[2]。根据机采棉的特征特性,本团队在选育特早熟、抗病、高产、稳产品种的同时,把优质、高衣分、耐低温、适宜机采作为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培育出特早熟、抗病且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辽棉54。

1 选育过程

2012年,在人工枯萎病和黄萎病混生病圃以丰产、优质、高衣分品种新陆早64号[3]为母本,以特早熟、稳产、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高衣分、优质、耐低温品种辽棉31[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在后代选择中,注意筛选早熟、抗病、耐低温、高产、优质、高衣分的杂交组合、单株、株行和品系。其中:2013―2014年在人工枯萎病和黄萎病混生病圃种植F1、F2,从中选择抗病性及丰产性好的F1杂交组合及F2单株;2014年冬,对F3株行进行南繁加代;2015年将F4种植在棉花黄萎病重病田,筛选出早熟、抗病、耐低温、高产、优质、高衣分、抗倒的品系辽6999。2016―2018年该品系的F5~F7参加本单位品系比较试验,3年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辽棉23号[5]增加16.3%。2019―2020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年区试皮棉增产点比率均为100%。202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皮棉增产点比率也为100%。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辽棉54(审定编号:辽审棉20220003)[6-8]。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辽棉54春播生育期为127 d,出苗好,后期不早衰,整齐度好,结铃性好,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适中,棉纤维洁白。植株塔形、较紧凑;株高81.8 cm,第一果枝节位 5~6,着生高度27.1 cm,果枝与主茎夹角45~50°;茎秆坚挺,不倒伏,适宜机采;茎秆茸毛多,叶片中等,叶色深,棉铃卵圆形,铃柄较短(参见封三彩版)。单株平均结铃9.6个,铃重6.26 g,衣分41.08%,籽指10.2 g,霜前花率93.66%,种子成熟度好,健籽率高。

2.2 產量表现

2.2.1 辽宁省区域试验中产量表现。2019―2020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辽棉54产量表现见表1。辽棉54的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是199.405 kg、82.185 kg和77.370 kg,分别比对照辽棉23号[5]增产3.59%、5.33%和4.90%。

2.2.2 辽宁省生产试验中产量表现。2021年生产试验期间,辽宁7月份的雨水多,影响棉花授粉结铃,造成棉花产量下降,辽棉54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53.544 kg、59.488 kg和52.350 kg,分别比对照辽棉23号增产2.75%、2.43%和3.19%(表2)。

2.3 纤维品质

2019―2020年辽宁省区域试验取样,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校准棉花标准校准),结果:2019年辽棉54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9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7.4%,断裂比强度29.2 cN·tex-1,马克隆值5.0,断裂伸长率3.9%;2020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4.6%,断裂比强度31.4 cN·tex-1,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8%。2年纤维品质检测结果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1.0 mm,长度整齐度指数86.0%,断裂比强度30.3 cN·tex-1,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5.4%。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并达到机采棉“双30”(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标准。

2.4 抗病性

2019―2020年区域试验主持单位委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鉴定,辽棉54为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品种。其中:2019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60(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3.08(抗黄萎病);2020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72(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3.44(抗黄萎病)。2年抗病性鉴定均值: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6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3.26(抗黄萎病)。

3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于辽阳、朝阳、锦州等辽宁特早熟植棉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

提早整地,适时播种,宜采用地膜覆盖种植。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春播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22-30日,不能晚于5月5日[6]。

4.2 合理密植

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每666.7 m2种植6 500~8 500株[5]。

4.3 科学施肥

起垄前深施基肥。一般每666.7 m2施有机肥150 kg、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0 kg。播种前,在距离种子10 cm处施入长效缓释肥(N、P2O5、K2O质量分数分别为28%、12%、12%)5 kg、微量元素肥5 kg。铃期根据棉花长势适当喷施叶面肥[6-8]。

4.4 整枝与化学调控(化控)

辽宁特早熟植棉区在7月10日前后打顶,7月15日结束。6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棉花长势化控5~7次[5-7],一般每7~10 d结合防虫化控1次,将株高控制在75~85 cm。其中,初花期、盛花期和打顶后,每666.7 m2分别用总有效成分含量为27.5%(质量分数,下同;其中含胺鲜酯2.5%、甲哌25%)的胺鲜·甲哌6.0~7.5 mL、12.0~15.0 mL、18.0~22.5 mL兑水30 kg,均匀喷施于棉花叶片,化控群尖,降低棉田郁闭度,以减少蕾铃脱落。通过化控实现处暑断花,提高霜前花率和铃重[6, 8]。

4.5 适时灌水

辽棉54后期生长发育较快,在干旱年份要适时灌水,但最后一次灌水时间不能迟于8月10日[5, 7]。辽宁特早熟植棉区春旱频发,辽西朝阳植棉区一般在播种前春灌,而其他植棉区一般在播种后灌出苗水,每666.7 m2灌水量均为30 m3;初花期遇干旱,一般每666.7 m2灌水30 m3 [9]。

4.6 害虫防治

蚜虫和红蜘蛛防治应及时,并交替用药。蚜虫防治可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选用8%阿维·哒螨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棉铃虫发生时,于产卵高峰期施药杀卵,用20%氰戊·马拉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5, 7]。

参考文献:

[1] 黄建国,刘兆海,习明星. 农八师148团机采棉技术推广分析[J]. 新疆农机化,2012(3):32-34.

[2] 郑巨云,龚照龙,梁亚军,等. 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评价指标[J]. 中国棉花,2022,49(5):1-3.

[3] 李曉发. 棉花新陆早64号品种简介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6(6):66.

[4] 刘艳珍,曹桂艳,单莹,等. 特早熟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辽棉31[J]. 中国棉花,2015,42(4):39.

[5] 刘艳珍,王子胜,曹桂艳,等. 特早熟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辽棉23号[J]. 中国棉花,2011,38(8):40.

[6] 单莹,刘艳珍,沈丹,等. 特早熟棉辽棉4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20,47(6):24-25.

[7] 刘艳珍,曹桂艳,单莹,等. 特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34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17,44(10):22-23.

[8] 刘艳珍,单莹,沈丹,等. 特早熟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45选育及栽培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20,40(12):50-52.

[9] 王小兵. 膜下高频滴灌棉花耗水量与灌溉制度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

(责任编辑:付毓    责任校对:秦凡)

收稿日期:2022-09-05

*通信作者:wangzisheng6666@126.com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CARS-15-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2018YFD0100305,2016YFD0101412,2017YFD0101601-05)

猜你喜欢
品种选育抗病性栽培技术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鄂西多花木蓝的栽培利用及推广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南丰蜜桔高糖优株“ZZL—03”及未来品种选育方向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