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黄连根腐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建议

2023-05-30 10:48孙泽万,孙嫒,朱万辉,王明琼
湖北植保 2023年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根腐病黄连

孙泽万,孙嫒,朱万辉,王明琼

摘要:黄连是利川市药材的主要栽培品种,已有70年栽培历史,日趋严重的黄连根腐病给农户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严重制约黄连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黄连根腐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旨在为利川市黄连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的思路。

关键词:黄连;根腐病;发生规律;防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S435.672文献识别码:A文献编号:1005-6114(2023)01-059-02

利川市黄连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 000 hm2左右,涉及建南、汪营、凉务、忠路、谋道5个乡镇。由于种植历史长、面积、,常年连作和气温的变化造成各种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黄连根腐病日趋严重,根腐病平均发生率达到了10%左右,最高达到25%,严重制约黄连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近年来利川市的黄连生产实践,系统总结黄连根腐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为利川市黄连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症状表现

黄连根腐病开始发病时,常出现零星枯萎变黄现象,随后枯死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大面积枯死。发病初期黄连表现为:须根变成黑褐色、干腐,叶面初期从叶尖、叶缘变紫红色成不规则病斑,长势弱;随着时间推移主根逐渐发黑坏死,叶部病变从外叶逐渐发展到心叶,萎蔫枯死;进而根状茎变黑腐烂,病株很容易从土中拔起[1]。

2发病规律

黄连根腐病的病原菌有镰孢菌属(Fusarium)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solani)及(F.carminascens)[2-3],表明镰孢菌属的多个种均可侵染黄连根茎部引发病害[3]。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温度和湿度,其中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0~30℃,最适宜温度为25±1℃,20℃以下或30℃以上菌落生长明显减缓[4]。根据调查,黄连根腐病一般在3~4月开始发病,5~7月为发病高峰期,9月以后逐渐减少。在地下害虫活动频繁、天气时晴时雨、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施用未腐熟厩肥、植株生长不良的条件下易发此病。种植区域低海拔重于高海拔,黄壤重于砂壤,连作重于单作[5]。

3影响因素

3.1引种带来病菌

目前已经明确黄连根腐病的致病菌是镰刀菌,通常镰刀菌在土壤中一直存在,在合适的发病因素诱导下才严重发生,由于推广两段栽培模式,新种植区域都是向老种植区直接购苗,从而导致黄连根腐病蔓延至利川市所有黄连种植区。

3.2连作障碍

由于多年连作,采收后的黄连根系、枯叶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中根腐病菌不断积累,基数极大。

3.3滥用除草剂、商品肥

种植户农家肥回收沤制越来越少,长期重施氮肥、磷肥,同时为了减少劳力,大量施用除草剂。化肥、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微生物环境恶化,利于根腐菌滋生;黄连种植周期为5年,连续多年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营养元素不均衡、土壤中的黃连必需元素减少,黄连生长营养不良、抗病能力降低,也有利于根腐病发生[6]。根据利川市土肥站2018年开展的全国耕地地力评价调查检测,黄连种植区土壤酸化较重。在15个土样中pH值低于5的有10个,占土样的66.7%;缺钾的土样8个,占土样的53.3%;富集磷的土样占14个,占土样的93.3%;富集氮的土样占7个,占土样的46.7%;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平均值1.8%。

3.4气候因素

黄连喜冷凉、少日照的环境,气温10~20℃、阴蔽的环境条件适合其生长。适宜在海拔1 400~1 600 m、荫蔽度60%左右的环境生长。根据利川市气象局提供的2007-2021年4~9月的气象资料表明,黄连种植区气温、降雨量在逐年增高。2021年4~9月平均温度20.13℃,降雨量195.7 mm,较2007-2021年同期的平均温度升高0.45℃,降雨量增加28.97 mm;2016-2021年4~9月平均温度19.95℃,降雨量179.61 mm,较2007-2015年4~9月的平均温度升高0.45℃,降雨量增加21.48 mm;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增加明显。高温、多雨的气象条件也诱使黄连根腐病偏重发生。在同一种植区域,随着气温的逐年增加,该病的发生情况也在加重,说明适温高湿有利于黄连根腐病的发生。

3.5海拔影响

利川市植物保护站在全市黄连种植区调查还发现,海拔越低,黄连根腐病病株率越高。在海拔1 500 m的汪营镇福宝山开发区黄连根腐病病株率8.16%,而1 400 m的建南镇箭竹溪村黄连根腐病病株率10.23%,海拔1 350 m的忠路镇钟灵村黄连根腐病病株率11.09%,海拔1 080 m汪营镇白泥塘村种植基地黄连根腐病病株率1849%,最高地块病株率达到36.41%。

4综合防治措施

4.1选择适宜种植区域

黄连种植基地要优先选择在海拔1 400~1 600 m、气候冷凉、透气利水、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中种植为宜。

4.2优化种植模式

采用1.6 m以上的高棚,垄作,垄面高40 cm,垄面宽200 cm,垄面呈瓦脊状,增加棚内空气流通,减少棚内空气湿度,开好排水沟,减少土壤积水,增加土壤透气性,创造有利于黄连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

4.3土壤处理

预种植土壤立冬前后进行深翻,减少病虫基数;起垄、整厢时用石灰100 kg/667m2调节土壤;黄连种植前,用62.5%精甲·咯菌腈SC 100 mL/667m2进行土壤消毒;黄连移栽返青后15 d用3亿/g生物菌剂“御黄散”40 kg/667m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环境。黄连生产周期中,每年4月和9月用生物菌剂“御黄散”40 kg/667m2,以利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环境持续优化,营造不利于根腐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4.4种子消毒

育苗前用50%氯溴异氰脲酸SP 1 500倍液或62.5%精·甲咯菌腈SC 1 000倍液浸种24 h,能有效降低种子带菌。通过种子与苗床土壤消毒处理后,经过精细育苗,培育健壮苗,减少因幼苗带菌对大田的传播,能明显减轻大棚黄连的发病率[6]。

4.5增施有机肥,少用或不用化肥

在整地起垄时,施发酵腐熟厩肥2 500 kg/667m2,每年冬管时施发酵饼肥100 kg/667m2培肥地力,为黄连生长提供充足营养。如施用化肥宜采用硫酸钾复合肥,每年用10 kg/667m2,3至7月少量多次施用。

4.6轮作换茬

黄连收获后,一般需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后才能再栽植黄连。轮作5~8年的黄连长势良好,根腐病发生轻,轮作5年的黄连次之[4]。

4.7防治虫害

在黄连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以免为害植株,减少伤口,减少发病机率。每年用1%吡虫啉GR 5 kg/667m2,在3月和5月撒施能有效防治地下虫害。

4.8及时处理病株

加强管理,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时在病穴中撒施石灰粉,同时用5%石灰水或30%恶霉灵EC 800倍液全面浇灌病区,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4.9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1%精甲·嘧菌酯GR 5 kg/667m2撒施,间隔20 d连防两次。进入生长期每月喷施一次植物诱抗剂5%氨基寡糖素AS,提升黄连抗病性。

综上,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择适宜黄连生长的气候环境、适宜的土壤,并通过增施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的理化性,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创造黄连生长的良好环境;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加强黄连从种子到收获每个环节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能有效防治根腐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邓思怡,刘军,常威,等.黄连根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及鉴定[J].湖北植保,2022(4):20-22.

[2]程欢欢,漆梦雯,李忠,等.黄连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103.

[3]程欢欢,杨芳,高晋,等.黄连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J].植物病理学报,2020,50(3):377-380.

[4]蓝江林,刘波,肖荣凤,等.温度对几种作物尖孢镰刀菌菌株生长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1):67-70.

[5]楊成前,余中莲,杨娟,等.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相关生态因子及防治对策[J].植物保护,2020,46(5):160-166.

[6]刘昌云,张永至,申杰,等.黄连根腐病发病因素分析及防治药剂筛选[J].植物医生,2019,32(4):24-27.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根腐病黄连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