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潘郑伊 郭菊
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量的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有趣性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伴随着迎新年跳蚤市场活动的开展,班级幼儿对买卖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生活中的买卖经驗迁移到游戏中,“港湾超市”开张了。游戏初期,游戏材料中缺少游戏钱币的投放,幼儿尝试用雪花片代替钱币进行商品买卖,但由于雪花片所代替的面额不清楚,在买卖过程中,幼儿对价格产生分歧。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将钱币认知与换算的学习渗透到游戏中。
经验支持初识钱币
教师抓住幼儿喜欢用钱币购物的兴趣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钱币,了解不同面额的钱币和硬币,并在材料超市增设1元、5元、10元常见面额游戏钱币。通过开展“给商品定价,制作价格标签”的活动,引导幼儿选择与商品价格对应的钱币进行支付,引导幼儿了解1元、5元、10元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了解不同面额的钱币、分辨价格标签,加深巩固幼儿对钱币面额的认知。
游戏体验买卖之旅
幼儿在买卖游戏中,反复操作体验10以内面额钱币的点数计数,以及10以内不同面额钱币之间的换算。当幼儿用面额为1元的钱币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时,会用点数的计数方法,反复点数纸币的数量,在点数计数的过程中加深了对10以内数与量的感知。幼儿在运用1元、5元、10元不同面额钱币购买同一价格商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面额钱币的换算,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在组合支付过程中了解10个1元是10元,10元的商品可以给2个5元,2个5元可以买一个10元的商品等知识。当个别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出现换算问题时,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指导,“10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元?”引导幼儿将大面额的钱币换算成对应数量的小面额1元的钱币,对应商品价格点数1元钱币进行买卖,在钱币换算支付中,感知体验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数学经验。
幼儿在自主游戏时,老师要抓住教学契机,把幼儿需要获得的数学经验及时融入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既能满足孩子们对游戏与学习的需求,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真正做到教中有乐,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