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生成、价值内涵与实践经验

2023-05-30 10:48王晓会
理论与现代化 2023年1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实践经验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中国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系统总结中国贫困治理的理论生成、价值内涵和实践经验,对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好满足发展不平衡地区人口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生成;价值内涵;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3)01-005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贫困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道路的鲜明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神追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升华为治国理政的精神追求并凝结成贫困治理的价值理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理论生成是精神追求的先导,实践是理论落地生根并取得成效的关键,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前无古人的创举,取得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伟大胜利。

中国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实践,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总结中国贫困治理的内在机理,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进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生成: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在无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同时,也表达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成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生成的根本来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思想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的存在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曾经讲:“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411这段话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的工具,资产阶级在通过剥削实现自身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这样描述资本的罪恶:“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2]恩格斯的论断,揭示了造成资本主义一切丑恶的根源:“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3]马克思揭露了资本家不顾工人死活,疯狂而贪婪地压榨工人劳动实现自身财富的积累,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形成人与人之间日益不平等的畸形社会的现实,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造成無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内涵体现在:一是立足于无产阶级的根本阶级立场;二是实现无产阶级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其反贫困理论的根本价值追求;三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根本前提。也就是说,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就是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全体人民的贫困,进而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摆脱贫穷、改善民生作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的目标更加笃定、决心更加坚定、理论更加成熟定型,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升华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理论。

(二)社会主义是消除贫困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1.社会主义制度是消灭贫困的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的存在是无产阶级必然贫困的根源。马克思认为,只有进行制度革新才能为无产阶级反贫困,进而实现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先决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了消除贫困的路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而言之就是用更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消灭贫困的制度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58。生产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是人类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马克思说:“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154只有推动生产力发展,无产阶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改变自身命运而获得解放。

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373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缘起,也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了路径遵循和价值目标引领。

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和提升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改善发展不平衡地区人民的生活,使他们摆脱贫穷困扰,切实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致力于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因此,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生成的思想根源,为我国贫困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价值引领和路径遵循。

二、价值内涵:中国特色贫困治理蕴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精神追求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中所体现的摆脱贫穷、共同富裕、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满足贫困人口美好生活需要等价值内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践行、对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砥砺探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二者相互映照,凝结成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一)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4]116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373。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党和国家“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5]。胡锦涛强调,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没有体现,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并鲜明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7]

以上对社会主义的论述集中说明了一个共同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中所蕴含的“消除贫困”的价值内涵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关于“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精神追求。

(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旨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扶贫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追求,彰显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情怀。

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让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其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广泛的人民性特质的深刻体现。在为落后地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中践行初心、完成使命是共产党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8]党中央心系落后贫困地区人民的安危冷暖,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之所想、情之所系,他多次到甘肃、青海、重庆等贫困地区和落后革命老区考察,关心老百姓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交通状况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亘古不变的初心,让贫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民族复兴,消除贫困,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价值旨归,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然精神追求。

(三)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鲜明体现

党的十九大明确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社會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满足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是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重点是建成、难点是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存在很大挑战,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是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竭尽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落下,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精神追求的必然反映。

(四)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是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9]。贫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障碍,摆脱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消除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因贫困引发的饥饿、社会动荡、矛盾冲突困扰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贡献。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通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末的10.2%降至2019年末的0.6%,年均下降2.6%,远远超出了全球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0.9%的指标。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至2019年中国总计减少9300多万贫困人口[10]。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在人类历史上,从未看到有那么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中国的伟大成就[11]。在全球范围内仍有7亿极端贫困人口的情况下,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能够增强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为拉美国家甚至是欧美国家的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和大国担当,为世界各国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脱贫攻坚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中国的独创。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树立了标杆,提供了中国模式。中国在世界舞台担负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作用日益显现,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经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取得成功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2],并且明确总结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方面显著制度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任务成功完成的制胜法宝和根本保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接续奋斗,2020年脱贫攻坚实现完美收官。现行标准下实现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13],截至2019年恩格尔系数达到28.2%[14],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15]。我国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生动集中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12],发挥这些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任务成功实践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居第一位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2015年11月,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决定,为此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脱贫攻坚中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党中央顶层设计。党中央相继颁发了省级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了贫困退出机制、脱贫攻坚责任制、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有针对性的文件,对全国脱贫攻坚谋篇布局,宏观指导,搭建起支撑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制。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之下,中央统筹,全国上下联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各负其责、各负其职的责任体系,形成了系统完备的脱贫攻坚国家治理体系,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三是把脱贫攻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进行重点谋划。既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又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牛鼻子”,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乘风破浪、开拓前进、决胜脱贫攻坚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二)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力量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能够调动起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活力。脱贫攻坚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是世界性难题。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力量保证。

在脱贫攻坚治理中,党中央充分体现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为脱贫攻坚集结了全社会资源、凝聚了各方力量。在扶贫主体方面,坚持主体多元化,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辅助,凝聚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全社会资源重点向落后贫困地区倾斜,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国家和政府主导调动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组建服务团队,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大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人员方面,总计选派43.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选派277.8万名驻村帮扶干部;扶贫资金方面,统筹整合5296亿元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贫困县脱贫攻坚,发放350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发放43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区域协调方面,统一安排东部经济较发达342个县结对帮扶570个西部贫困县。此外,还有中央企业的“百县万村”帮扶、民营企业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截至2017年底,全国4.62万家民企帮扶了5.12万个村,共投资527亿元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捐资109亿元实施公益帮扶,惠及6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扶贫方式上,采取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方式,形成了全社会的大扶贫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凝聚起了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16]。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目标凝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把脱贫攻坚打造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促进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12],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了力量保证。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满足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初心,鲜明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追求,坚持人民立场、走群众路线,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了不叫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中国人一个人都不能少”这句话温暖了全中国每一个人的心,“两不愁三保障”是黨和国家对贫困群众深厚的关怀与惦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偏僻贫困山区了解百姓日常生活,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一个都不能少”,脱贫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人也不能少。党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执政理念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满足人民发展要求的同时,既带领人民前进又不断从人民实践创造中获得前进动力。只有发展为了人民,才能发展依靠人民,也才能凝聚全社会力量,使脱贫攻坚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四)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提供精准定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总结了“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制度优势[12]。在脱贫攻坚中,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和体现了上述制度优势,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因地制宜,强弱项补短板,滴水穿石精准施策,使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显现无限生机活力。

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精神引领下,调整扶贫思路由传统扶贫单纯的“输血”向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造血”扶贫模式转化。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与贫穷作斗争,取得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间的60多年共计6亿多人成功脱贫的显著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社会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了,以区域整体开发为特点的传统扶贫方式的减贫效应不断降低,大水漫灌式扶贫已经不能解决遗留下来的几千万贫困人口的深度贫困问题。针对原有粗放式扶贫的低质低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部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脱贫方针,对怎样识别贫困户、怎样有针对性施策致富等问题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基本方略;及时改变“大水漫灌”的“输血”式扶贫,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提出四项“造血”措施,使精准扶贫走向深入,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扶贫方式向“造血”转化。此外,发挥“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显著优势,抓弱项、补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國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能否对脱贫攻坚的“弱项”和“短板”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关系到党能否履行承诺的重大考验。2020年,党中央集中发力攻破贫困堡垒,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对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三区三州”这些“短板中的短板”“弱项中的弱项”进行集中攻克,啃下了难啃的硬骨头,如期兑现了承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向贫困宣战,在贫困治理中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激发了中国智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中华民族持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增强。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精神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赢的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3]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还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乘势而上、接续奋斗,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摆脱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作出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529.

[6]胡锦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加快扶贫开发进程[EB/OL].(2005-05-28)[2022-08-20].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5/05/28/001033679.shtml.

[7]习近平: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EB/OL].(2015-06-19)[2022-03-0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7184114.

[8]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

[9]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黄承伟.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J].党建,2020(6).

[11]书写全球减贫史重要篇章——世界瞩目中国“两会时间”[N].人民日报,2020-05-27.

[1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1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14]张军.从民生指标国际比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N].人民日报,2020-08-07.

[15]国家统计局: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EB/OL].(2021-02-28)[2022-09-10].https://www.sohu.com/a/453221598_161623.

[16]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9).

Theory Generation, Intrinsic Valu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Poverty Governa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ANG Xiaohui

Abstract: China has blazed a poverty governance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reatively developed the Marxist anti-poverty theory, and embodied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China's historic liberation from absolute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we have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theory generation, intrinsic valu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ina's poverty governance, so as to further solve the problem of relative poverty on the journey towards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of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eliminating absolute poverty,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population i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reas for a better lif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verty control; theory generation; intrinsic value; practical experience

責任编辑:邓   喆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思政专项课题,项目编号:TLSZZX17-023;天津农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21-B-09。

作者简介:王晓会(1970—),女,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实践经验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实践经验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精准扶贫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国外个人数字存档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