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2023-05-30 06:28魏广志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大数据时代

魏广志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有利于深化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机制改革,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渗透风险、引领风险和认同风险,需要从以下方面防范:一是增强内容供给,防范渗透风险;二是加强价值引导,防范引领风险;三是强化网络治理,防范认同风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3-0109-04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1]p82。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相互碰撞,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状况,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宣传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深化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机制改革

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校园秩序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当前在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安全意识,还是管理体制,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正面和负面的信息同时存在,正能量和负能量信息交织在一起,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校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机制改革,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掌握领导权和话语权,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工作。

(二)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意识形态建设显得更加必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在大数据时代,非主流意识形态负能量信息不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正能量信息传播受到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大数据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筛选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不断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社会转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不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问题。在高校,由于各种不良信息的侵扰,一些青年学生受到国内外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观念模糊,享乐主义盛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信息中的消极思想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的力度,既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同时也是国家意识形態安全的保障。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

大数据时代最为典型的特点是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由于基本不受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国外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到国内。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是非分辨能力较差,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学生极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误导。甚至由于错误思想的影响,主流思想发生偏移,这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无疑是较大的威胁与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进行技术掌控渗透。由于网络技术源于美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着优势地位,很多信息技术也被西方国家垄断,其通过技术掌控权的运用,在西方价值理念传播广度及深度方面加大了力度。其次是进行话语掌控渗透。西方国家借助网络平台将大量信息输送给各个国家,不管是在数据收集、分析,还是在信息发布方面,完全以西方价值理念为主,传播西方价值观念,通过掌握话语权,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弱化。最后是向青年学生渗透。西方国家在技术方面占据了优势,能够对我国部分大学生利益需求精准掌握,紧抓其求新心理,大范围传播西方倡导的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干扰学生理性判断,意欲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领面临着新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很多网络平台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传播合法和正当信息的同时,也会传播消极和非法信息,甚至存在意“三观”错误导向问题。在虚拟网络中,发布的信息都是多元化、碎片化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自由编辑、发表看法。在信息发布过程中,有些图谋不轨的个人、组织、机构,炒作热门话题,传播不实言论,甚至发布谣言,解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比如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引领力降低。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发布者文化水平、专业能力、媒体素养、价值观的不同,信息发布所涉及的内容参差不齐,而大学生本身自控能力较弱,整日将时间及精力用于眼花缭乱的信息中,盲目跟风追随。加之这些信息都经过精准化推送,并非完整信息,且价值立场存在问题,只会造成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鉴别能力越来越弱,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受到了不良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介虽然在意识形态维护方面占据权威性和主导性地位,但却失去了制造和传播信息的特权地位,原来自上而下的单向及线性传播形式,被当前大数据时代多元化、多渠道的传播方式所代替,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网状传播渠道。在网络各大平台,大学生群体活跃度较高,对热门话题、焦点事件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虚假信息蒙骗,被错误信息误导,被有害信息伤害,如果高校不进行强化管理和有效防范,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价值观错位,极易导致意识形态风险的发生。

(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风险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是并存的,前者往往占主导地位,后者往往处于从属地位,统治阶级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认同感,同时也会向被统治阶级进行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是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传播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播内容方面,正能量的积极思想较为突出的同时,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思想。青年大学生好奇心强,但辨别能力弱,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正确的引导。而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手段缺乏实效性,进而可能会引发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无法及时快速捕捉到大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大学生非常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平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触及较少,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失去了较好的传播渠道。而在这些社交平台中,错误信息大肆传播,以此获取大学生的关注与认可,挤占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才能提高其主导地位。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建议

(一)增强内容供给,防范化解意识形态渗透风险

一是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供给。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是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内容供给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供给,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供给,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供给[2]。具体来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

二是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主流意识形态能否有效传播,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能否用实际行动践行主流意识形态[3]。在大数据时代,要有效运用大数据平台的资源优势,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再对大数据用户进行科学分析,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更具专业性、趣味性、吸引力,不断满足大学生对传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三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表现。在这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担负重任,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培育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念中准确辨别出主流意识形态。

(二)加强价值引导,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引领风险

一是培养价值主导意见领袖。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无法满足如今的工作要求,高校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人才的培养[4]。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具备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道德情怀深的意见领袖,有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防范。可以将党支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视为重点培育对象,从中选择受学生欢迎的师生,把其培育成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借助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给予价值层面的引导。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更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采用大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传播,保证大学生能够看得下来、听得进去,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二是搭建高效价值引领平台。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性,价值引导是重点,平台运用是关键。基于核心技术,构建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网站,对网站所涉及的内容、风格、栏目进行精心设计,结合大学生需求,动态展示内容,良性互动,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要及时反馈,帮助他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平台作用,吸引大量学生关注,增强黏性的同时,紧紧抓住机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切实做到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引导。

三是优化价值引领话语表达。在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如果僅凭借苍白无力的理论,显然很难起到价值引领作用。针对此情况,就要突出实践创新成果的大众化、时代性、通俗化的特点,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促进其生活化、常态化、网络化;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喜欢的主题,围绕其探讨的话语焦点,简单快速植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尽可能不用枯燥乏味的书面语言,更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三)强化网络治理,防范化解意识形态认同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复杂化多样化,意识形态认同面临挑战。在网络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权威性作用,借助法制体系的构建,采用法治化手段,强化网络监督管理。对于网络平台中出现的错误性信息,特别是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网络平台要严格管制,确保大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都是正能量的,从而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运用大数据优势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及时的跟踪,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针对网络中的思想,要仔细地反复考察,对其性质认真判断与甄别,以便于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反应。例如可借助微信、微博、官网等渠道将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进行推送,既可以是微课,也可以是影视作品或者读物,在无形之中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有机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到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只有高校学生自觉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策略长期施行有效[5]。同时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预警系统,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准确获取数据,检索、分析信息内容,进而形成系统化、具备较强可信度的舆情分析报告,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红线进行合理设置,监督以及防范非主流意识形态内容。

四、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一方面,大数据在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内容丰富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开放的网络环境,多元化的信息内容,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扬长避短,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挑战,为校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潘亚宁. 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J]. 经济研究导刊,2021(22):156-158.

[3] 阳作林. 推进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21(10):36-42.

[4] 马丽萍.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效性进路[J]. 教育观察,2022,11(01):19-21.

[5] 万颖. 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3):90-92.

(荐稿人:郑高花,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